易宗容,李雪梅,雷美紅,劉桂英,馮堂超,陽 剛
(1.宜賓職業(yè)技術學院,四川宜賓 644000;2.西南大學,重慶市 400715;3.敘州區(qū)農業(yè)農村局,四川宜賓 644000;4.宜賓市農業(yè)農村局,四川宜賓 644000)
種公豬精液品質優(yōu)劣直接影響母豬受胎率、產仔數(shù)、斷奶存活率和斷奶窩重等指標(梅軍四等,2016),種公豬精液品質受遺傳、年齡、飼養(yǎng)管理、營養(yǎng)水平、疾病等因素的影響(胡國娟,2020)。采精頻率在近幾年逐步成為影響精液品質的一個關鍵因素和重要研究對象,采精頻率根據種公豬的年齡、飼養(yǎng)水平、生長發(fā)育程度和使用年限等因素進行確定。采精頻率過低,附睪內會貯藏大量精液,精子密度偏,造成精子高死亡率;采精頻率過高,其附睪內的精子數(shù)量較少或成熟率較低,會造成生產效率低下。本試驗利用計算機輔助精液分析儀對試驗長白種公豬的精子活力、密度、精子結構完整性和精液量等進行研究,有效揭示不同采精頻率對長白種公豬精液品質的影響。
1.1 材料
1.1.1 試驗動物精液 種公豬體型健碩、個體發(fā)育良好、健康的成年長白種公豬(18~24月齡),精液專人徒手采集。豬精液稀釋粉(葡萄糖、檸檬酸鈉、EDTA、抗生素)、蒸餾水、乙醇、乙酸異戊脂、2.5%戊二醛、PBS緩沖液。
1.1.2 試驗儀器 高溫高壓蒸汽滅菌鍋、恒溫水浴鍋、電子分析天平、恒溫箱、磁力攪拌器、移液槍、光學顯微鏡、離心機、掃描電子顯微鏡、計算機輔助精液分析儀(CASA)、CO2臨界點干燥儀。
1.2 方法
1.2.1 測定項目及方法 按照1、2、3、4、5次/周的采精頻率采精,采精時間9:00~10:00,由專人采精,試驗準備期為1周,所有種公豬集中采精一次,然后統(tǒng)一飼養(yǎng)管理標準集中飼養(yǎng)且不采精,每次完成種公豬采精后立即送檢。通過CASA檢測精子的活率、活力、密度及精子運動性能等指標,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檢測精子畸形數(shù)和頂體完整性指標,電子分析天平準確稱量精液質量(換算方式:1 g=1 mL)。
1.2.2 統(tǒng)計與分析 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0軟件對試驗數(shù)據進行顯著性分析,試驗結果以“Mean±SD”表示結果。P>0.05表示組間差異顯著。
2.1 采精頻率對精子密度、活力及精液量等的影響 由表1可知,種公豬精液的密度、活力、活率隨采精頻率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趨勢,采精頻率為3次/周時,各指標均達到最高值。采精頻率為3次/周的精子密度與1、2及5次/周的精子密度有顯著差異(P>0.05),與4次/周時差異不顯著(P>0.05)。采精頻率為3次/周時,精子活力與精子活率達到峰值,顯著高于5次/周(P>0.05)。采精頻率為1次/周時精液量達到峰值,與2、3和4次/周時差異不顯著(P>0.05)。精子總數(shù)在采精頻率為3次/周時達到峰值,與1、2和4次/周時差異不顯著(P>0.05),但顯著高于5/周時(P>0.05)。
表1 采精頻率對長白種公豬精液各參數(shù)的影響
2.2 采精頻率對精子頂體完整性的影響 由圖1可知,種公豬采精頻率為1、2和3次/周時,頂體完整性分別為95%、94%和93%,三者差異不顯著(P>0.05),但顯著高于4次/周(89%)和5次/周(87%)時的精子頂體完整性(P>0.05)。
圖1 采精頻率對長白種公豬精子頂體完整性的影響
2.3 采精頻率對精子畸形率的影響 由圖2可知,精子畸形率在采精頻率5、4次/周時分別高達19%和16%,差異不顯著(P>0.05);在采精頻率為3次/周時的畸形率為12%,與其余4次采精頻率差異顯著(P>0.05);采精頻率在1、2次/周時的精子畸形率分別是3%和4%。有研究表明,公豬精液畸形率一般不高于18%,否則會影響后代質量與母豬產仔數(shù)(梅軍四等,2016)。
圖2 采精頻率對長白種公豬精子畸形率的影響
2.4 采精頻率對精子運動性能的影響 由表2可知,精子的VCL、VAP、VSL指標會隨采精頻率的增加而出現(xiàn)先升后降的變化,VCL和VSL在3次/周時達到最高,而VAP在4次/周時達到最高值,該3項運動性能指標在采精頻率為3、4次/周時與采精頻率為1、2和5次/周時差異顯著(P>0.05);LIN和STR指標隨著采精頻率的增加逐漸下降,在頻率為5次/周時有輕微上升趨勢。WOB、BCF、MAD等指標均隨采精次數(shù)的增多而降低,其中1次/周時顯著高于其余4次采精頻率(P>0.05)。CMS運動參數(shù)隨著采精頻率提高出現(xiàn)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且頻率為1次/周時顯著高于其余4次采精頻率的參數(shù)值(P>0.05)。PMS運動參數(shù)隨采精次數(shù)增加呈先增后減的變化,采精頻率為5次/周時顯著低于其余4次采精頻率所測出的參數(shù)值(P>0.05)。此外,ALH這一參數(shù)與采精頻率之間未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性變化。
表2 采精頻率對長白種公豬精子運動性能的影響
3.1 采精頻率對長白種公豬精液品質基本參數(shù)的影響 本試驗結果顯示,隨著采精頻率的提高,精子的密度、活力、活率、精子總數(shù)4個指標總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而且均在采精頻率為3次/周時達到最大。就精液量而言,沒有表現(xiàn)出規(guī)律性變化,精液量在采精頻率為1次/周時最多,5次/周時最少。在本次檢測的5項精子基本參數(shù)中,有4項參數(shù)都是在采精頻率為3次/周時達到最大,均顯著高于采精頻率為4、2次/周時。因此,本試驗認為,最佳的采精頻率為3次/周。而陽文攀等(2021)研究發(fā)現(xiàn),公豬采精間隔為5、7 d時精子活力較高,本試驗結果未能明顯反映較長時期的精子活力變化趨勢,可能是由于試驗時間不足導致的。趙輝玲等(2022)研究表明,采精量會隨采精頻率的提高而呈下降趨勢;有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品種豬的精液量與精子密度呈現(xiàn)負相關(KNECHT等,2014),在本試驗中沒有明顯表現(xiàn),可能是由于試驗過程和飼養(yǎng)管理的差異造成的。Simtal等(2004)認為,采精頻率過于頻繁會使公豬性欲與精子數(shù)目下降,因此將采精間隔控制在2~5 d為最佳。
本次試驗發(fā)現(xiàn),采精頻率為4、5次/周時,精子頂體完整性顯著下降,采精頻率為3次/周時,精子畸形率顯著上升,因為隨著采精頻率的提高,精子細胞發(fā)育不成熟,結構和功能還沒有發(fā)育完全,從而引起精子出現(xiàn)各種畸形形態(tài),而且當采精頻率為5次/周時,精子畸形率為19%,超過18%的國家標準。
綜上所述,為了提高豬場種公豬的精液品質和利用率,在采精頻率為3次/周時,精液品質最佳;在采精頻率為4、2次/周時,精液品質次之。
3.2 采精頻率對長白種公豬精液運動性能的影響 Donnelly等(1998)研究發(fā)現(xiàn),精子活力較高時,精子的運動性能比較強,和其相關的運動參數(shù)也會隨之提高。在本試驗中,精子的VCL、VAP、VSL指標會隨采集精液頻率的增加而表現(xiàn)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趨勢,在3、4次/周時,以上3個指標達到最高,說明精子運動性能在這兩個采精頻率時最佳。VCL、VAP、VSL指數(shù)越高,精子活力越好,運動性能越好,受精率越高,說明精子的活力、密度與精子總數(shù)與精子的VCL、VAP、VSL之間有關聯(lián)。在本試驗中,VCL、VAP、VSL等指標在3、4次/周時達到最高。
(1)在采精頻率為3次/周時,精子的密度、活力與活率達到最高;精液量在采精頻率為1次/周時最多;精子總數(shù)在采精頻率為3次/周時達到最多。
(2)精子頂體完整性在采精頻率為1次/周時最高;采精頻率為1次/周時精子畸形率最低,2次/周時次之,在采精頻率為3、4次/周時的畸形率稍高,但均符合國標GB/T25172-2010。
(3)精子運動性能的各項參數(shù)在采精頻率為2~3次/周時最佳,此階段采集的精液中精子最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