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明
說到雷鋒,我們的腦海總會浮現(xiàn)他親切和善的面容,總會想起他做的一件件暖人小事。六十年來,雷鋒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雷鋒精神的核心是“信念的能量、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正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最好寫照?!?/p>
雷鋒事跡的宣傳與雷鋒精神的挖掘,得益于出生在江西萬載縣的開國中將杜平的遠見卓識。
杜平將軍一直認為,先進典型像“磁場”,對周圍的人有影響和輻射作用;先進人物像“酵母”,孕育著先進的思想和力量;先進信念像“旗幟”,可以引領社會前進的方向。抗美援朝期間,擔任志愿軍政治部主任的杜平,以開闊的視野和敏銳的目光,在關鍵時刻慧眼識別典型,在群眾實踐中挖掘典型,在考察調研中發(fā)現(xiàn)典型,讓黃繼光、楊根思、羅盛教、邱少云等英雄模范人物,閃爍出奪目光輝。
深入基層調查發(fā)現(xiàn)雷鋒事跡
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剛剛經(jīng)受自然災害的中國,“節(jié)約”成為中國度過經(jīng)濟困難時期的一項重要方式。
1960年秋,沈陽軍區(qū)召開軍區(qū)機關和軍區(qū)兵種部機關干部深入基層的動員大會。會后700多名各級機關干部紛紛下到連隊進行具體指導。身為沈陽軍區(qū)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的杜平親自帶領工作組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他獨具慧眼,為樹立雷鋒這一光輝典型做了最基礎的工作。
沈陽軍區(qū)工程兵十團運輸連四班戰(zhàn)士雷鋒,入伍不久,就以“節(jié)約箱”的形式,響應黨的號召,從小事做起,處處節(jié)約,被評為“節(jié)約標兵”。不僅如此,雷鋒將節(jié)約出來的生活費捐獻給災區(qū),還做了許多默默無聞的好事。
杜平在聽取匯報時,雷鋒的事跡引起他極大的關注。雷鋒入伍前當工人時,多次被評為“紅旗手”“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入伍后,工作學習一直表現(xiàn)優(yōu)異,被評為單位“節(jié)約標兵”“模范共青團員”,并榮立二等功。杜平認為,雷鋒做了許多不留姓名的好事,這在和平時期的軍史上是罕見的,是一個很好的典型。杜平于是在工作組上報的事跡材料上批示:“雷鋒精神十分重要,值得學習?!辈⒂H自參加了雷鋒為軍區(qū)文藝團體所作的事跡報告會。會后,杜平專門召集軍區(qū)宣傳部、文化部的領導和創(chuàng)作人員座談,指示他們深入雷鋒所在連隊收集整理雷鋒事跡,要求用各種形式宣傳雷鋒。
沈陽軍區(qū)工程兵政治部的宣傳助理員張峻被派到了團里做調查,他帶著3000字的文章《節(jié)約標兵——雷鋒》及4張配文的圖片,來到沈陽軍區(qū)政治部的《前進》報社。報社的總編輯嵇炳前看了他的稿子,覺得稿子還沒有寫到點子上,需要換個更高的角度重新寫,要按當時部隊正在貫徹軍委擴大會議和總政治部指示開展的“兩憶三查”運動的典型來寫。杜平得知后,要求記者深入挖掘雷鋒事跡。嵇炳前于是找到新華社駐遼寧分社的軍事記者佟希文和李健羽,要求他們到部隊見見雷鋒,深入了解,寫出一篇有分量的報道來。
兩位記者前往部隊駐地,正趕上雷鋒在遼寧師范大學進行“憶苦思甜”的報告。雷鋒在報告會上不僅講自己的苦難身世,還講黨對他的培養(yǎng),講他現(xiàn)在的工作,上面講著,下面哭著,學生們動容地喊著:“雷鋒的苦就是我們的苦,雷鋒的仇就是我們的仇”“向雷鋒同志學習”。
兩位記者親身感受到雷鋒在青年學生中的感染教育作用,他們認為這個戰(zhàn)士太可愛了,不僅僅是個節(jié)約的典型。隨后,他們又深入連隊,先進行側面了解,并召開座談會,進行深度挖掘?;氐綀笊?,兩位記者寫出了關于雷鋒事跡的長篇報道。
站在前瞻角度宣傳雷鋒精神
1960年11月24日,嵇炳前將文章送給杜平審閱。杜平認真看過后,揮筆為文章改寫標題:“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雷鋒”。同時,杜平還作出指示,要求全區(qū)部隊學習雷鋒精神。
在杜平的關心下,11月26日,《前進報》用了兩個整版的篇幅宣傳雷鋒事跡。在一版發(fā)表了《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雷鋒》長篇通訊,刊登了杜平副政委的重要批示手跡,報道了工程兵黨委決定授予雷鋒同志“模范共青團員”稱號的消息,發(fā)表了《不忘過去,發(fā)奮圖強》的社論,一、二版還刊登了雷鋒的4幅照片。
與此同時,稿件還發(fā)給了新華總社。很快,《解放軍報》《遼寧日報》《遼寧工人報》《沈陽日報》《共青團員》(遼寧)雜志相繼以不同標題轉載了雷鋒的事跡。當時報道最多、最為重視的是沈陽軍區(qū)的《前進報》,軍區(qū)還同時提出了“學雷鋒、趕雷鋒、超雷鋒”的口號。從此,雷鋒名字傳遍了東北大地,雷鋒的報告在空軍機場、海軍艦艇、工廠車間、農村打谷場等多處宣講。大家形容雷鋒是一團火,走到哪里,哪里就會出現(xiàn)令人激動的場面。不久,雷鋒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了班長。杜平又指示《前進報》發(fā)表雷鋒入黨的消息和照片。
1961年6月,遼寧省實驗中學請雷鋒到學校給學生進行“憶苦思甜”教育。杜平對學校提出要求,說雷鋒最近剛出院,因沈陽軍區(qū)開展“兩憶三查”運動,雷鋒作“憶苦思甜”報告次數(shù)太多,而且每次講到他媽媽含恨懸梁自盡時,都泣不成聲,也吃不下飯,體重不斷下降,身體比較虛弱,因此,學校請雷鋒作報告時,一定要注意讓他中間多休息休息。
那天雷鋒到學校作報告時,講到動情處臺上臺下哭聲一片。吃午飯時,學校留雷鋒吃飯,他推辭再三,仍被教導主任拉進了食堂。當時國家還處在困難時期,學生的午飯是兩個玉米面窩窩頭和一點咸菜。雷鋒飯桌上有四盤菜:一盤咸菜,一盤炒雞蛋,一盤沒有幾塊豬肉的粉條,一盤大白菜。教導主任不斷勸雷鋒吃菜,但是給他夾的菜都被雷鋒擋回去了。按理說學校請他吃個便飯是合情合理的,但雷鋒除了咸菜和窩窩頭外,其他菜一口沒吃。
1962年2月20日,沈陽軍區(qū)召開第一屆共青團員代表會議。杜平看到選舉上報參加會議的名單上沒有雷鋒的名字(雷鋒已是共產黨員),認為這次會議是宣傳雷鋒事跡的好時機,不能沒有雷鋒參加。于是提議讓雷鋒作為特邀代表參加,并讓雷鋒向大會作事跡報告。
會議期間,杜平專門接見了雷鋒,進行了親切的交談。杜平認為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具有時代精神,給予了熱情的鼓勵和充分的肯定。會后,杜平指示政治部相關部門,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并親自派專人到運輸連,與雷鋒同吃同住,拍攝雷鋒的學習、工作、訓練、生活等方面的照片,記錄、補充、整理、提煉他的事跡材料。后來人們所看到的雷鋒生前照片,就是那時拍攝的。
8月15日,雷鋒在駐地營區(qū)指揮倒車時因受傷搶救無效,不幸殉職,年僅22歲。
雷鋒的犧牲讓杜平非常悲痛。他要求部隊繼續(xù)宣傳雷鋒這一具有時代意義的先進典型。同時,專門題寫了“學習雷鋒同志”的條幅。杜平認為,雷鋒這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典型具有強烈的時代精神,應該給予充分的肯定,不能因為出了這次事故就抹殺了這個先進人物。杜平說:“事故是一回事,事跡又是一回事,絕不能把兩者看成是一個問題,必須分開。”為此,杜平又把雷鋒的事跡和雷鋒日記調來,認真細致地進行研讀,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看法,決心堅持開展學習雷鋒的活動。他要求沈陽軍區(qū)政治部的全體官兵認真閱讀雷鋒日記,學習雷鋒精神。不久,杜平又指示雷鋒生前所在團黨委舉辦“雷鋒事跡展覽”,還親自組織展覽會,并為展覽作了“雷鋒同志不愧是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的題詞,同時還組織了話劇《雷鋒》的創(chuàng)作。
掀起全國熱潮樹立時代標桿
一個多月后,杜平在認真閱讀雷鋒日記之后,挑選了八本日記和雷鋒事跡材料一起,派專人報送解放軍總政治部,并轉呈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
1962年秋,沈陽軍區(qū)政治部召開黨委會,專題研究了“如何繼續(xù)把雷鋒這面旗幟舉下去”的問題,提出將雷鋒生前所在的四班命名為“雷鋒班”,呈請國防部批示。
1963年1月7日,國防部批準了沈陽軍區(qū)黨委的報告。21日,沈陽軍區(qū)隆重舉行了“雷鋒班”命名大會,軍區(qū)司令員陳錫聯(lián)宣讀了國防部授予“雷鋒班”稱號的批復,杜平作了《把雷鋒同志的優(yōu)秀品質接過來傳下去》的講話。杜平在講話中高度贊揚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品質。他說:“只要是有利于人民的事,雷鋒都搶著去做,認真地去做,充滿著革命熱情、青春活力?!闭缋卒h自己所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币灿袀€別同志說他是傻子,可雷鋒說:“如果這就是傻子,建設祖國也需要這樣的傻子,我就是一個心眼,一心向黨,向著社會主義,向著共產主義。”
杜平在講話中號召部隊立即行動起來,開展學習雷鋒的運動。會后,杜平專門寫了題為《雷鋒同志不愧為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的長篇文章,發(fā)表在《前進報》上。
毛主席看了雷鋒日記和雷鋒事跡材料后,非常高興,并對有關領導同志說:“雷鋒同志很有哲學思想,懂得唯物主義。”毛主席題寫的“向雷鋒同志學習”發(fā)表后,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陳云、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也先后題詞。
毛澤東主席題詞發(fā)表后,杜平要求軍區(qū)部隊積極響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號令,大力開展向雷鋒同志學習的活動,并要求軍區(qū)文藝團體行動起來,大力開展創(chuàng)作活動。
不久,一批宣傳雷鋒的作品相繼問世。話劇團團長丁洪創(chuàng)作的話劇《雷鋒》演到了中南海,毛主席觀看后走到臺上同演職人員照了相。從此雷鋒這個名字響徹了中華大地。
雷鋒崇高的思想品質,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和優(yōu)良傳統(tǒng),閃爍著時代的光輝。雷鋒是和平時期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哺育下成長起來的平凡而偉大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是社會主義一代新人的杰出代表。雷鋒的事跡傳遍祖國大地,向雷鋒學習的活動由此蓬勃開展,年復一年,經(jīng)久不衰。雷鋒精神像星辰閃耀在歷史的天空,像豐碑矗立在人們的心中,像旗幟引領著時代的潮流和社會前進的方向。
每每提到雷鋒,杜平都興奮不已。他說:“一個貧苦出身的孩子,能有這種行為(做了許多平凡而又品德高尚的事跡),不是一時表現(xiàn),而是思想境界的升華。”杜平為雷鋒的事跡向全國宣傳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體現(xiàn)了一位高級領導干部的遠見卓識與博大胸懷。
(作者單位:江西萬載縣黨史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責任編輯/黃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