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濤
摘要:學生發(fā)展指導制度是教育改革的成果之一。為全面貫徹落實該制度,學校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安排專業(yè)的心理導師為學生提供成長幫助,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建構課程體系。學生發(fā)展指導視域下的心理導師成長課程體系要堅持尊重了解、全面關愛、因材施教等原則。但目前,學生發(fā)展指導視域下心理導師成長課程體系建構存在重視程度不夠、師資力量不足等問題。對此,心理導師在進行課程設計時要做到合理有序,積極創(chuàng)建一體化的學習環(huán)境,完善成長課程體系內容建設,從而充分發(fā)揮其作用,落實學生發(fā)展指導制度。
關鍵詞:學生發(fā)展指導;心理導師;成長課程體系;尊重;關愛;因材施教
中圖分類號:G623.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05-0129-04
基金項目: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2021年度重點規(guī)劃課題“學生發(fā)展指導視域下小學心理導師成長課程體系的建構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1]GHBZ093)階段性研究成果
在我國,《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教育規(guī)劃綱要》)第一次提出學生發(fā)展指導制度。其指出,學校應該建立學生發(fā)展指導制度,并從理想、心理、學業(yè)等角度出發(fā),對學生進行指導。而這項工作是由學校的專業(yè)心理導師承擔的。為進一步發(fā)揮心理導師的作用,學校要結合學生成長發(fā)展現狀,建構成長課程體系,高效落實學生發(fā)展指導制度,促進青少年學生全面發(fā)展。
學生發(fā)展指導制度是教育改革的支撐性制度,也是改革成果之一。其提出的時間較短,涉及的內容較多,所以,教育工作者的研究不夠深入,存在窄化理解的情況。為此,教育工作者要根據相應的法規(guī)以及文件,探究其內涵。“學生發(fā)展指導”首次明確是在《教育規(guī)劃綱要》中。其指出,學校應該增加服務和支持學生“發(fā)展”的職能。而《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則進一步明確應如何落實該制度,即學校應以學生的健康成長、成才為出發(fā)點,轉變“應試教育”的現狀,在教育開展期間,增加學生的選擇權,通過科學的方式選拔人才,注重從綜合角度出發(fā)評價學生。這樣,學生發(fā)展指導的內涵逐漸具體化。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學生發(fā)展指導的方向越來越明確,學校及教育工作者也積極落實指導工作,調整教學組織方式,轉變人才培養(yǎng)觀念,從理想、心理以及學業(yè)三個角度出發(fā)開展指導工作,幫助學生做好生涯規(guī)劃。
1.尊重了解原則
心理導師在建構成長課程體系時要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尊重學生,保證成長課程體系符合學生當前的發(fā)展標準。另外,心理導師在建構成長課程體系時,要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思想品行、同伴關系、個性以及學習情況,只有這樣才能在學生遇到問題時,第一時間幫助他們。心理導師還要創(chuàng)造機會,增加學生對自己的了解,如品德修養(yǎng)、學習水平等,讓學生更加信任自己,從而為之后的教育工作打下基礎。
2.全面關愛原則
心理導師要全面了解學生,如學生的學業(yè)、品行、心理、生活遭遇等。成長課程體系的主要內容便是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幫助他們解決成長期間遇到的心理問題。而心理導師遵循全面關愛的原則,不僅能深入了解學生當前的心理情況,還可以在關愛學生時獲得他們的信任,拉近師生關系。這樣,心理導師的指導工作可以更高效地開展,有助于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為此,心理導師在建構成長課程體系時,要格外重視全面關愛原則在其中的滲透。
3.因材施教原則
青少年學生非常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因此心理導師在結合學生發(fā)展指導制度建構成長課程體系時,要重視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課程體系內容,保證學生在有效指導下有所收獲。另外,心理導師在建構成長課程體系時要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意識,給予學生更多發(fā)表意見的機會,尊重他們的想法,并適當地指導學生,為其指明正確的成長方向,促使學生形成健全人格。尤其當學生遇到心理問題時,心理導師更應該根據學生的成長發(fā)展需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則開展指導工作,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1.確定指導者
成長課程體系屬于心理指導的一部分,需要心理導師的積極參與,從而為之后的建構工作打下基礎。心理導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發(fā)展指導在我國施行的時間并不長,很多內容不成熟,需要其與學校共同努力建構相應的課程體系。確定好指導者后,學校要與心理導師進行簡單溝通,了解其對于指導者這一職位的認識,從而為之后成長教育的正常開展奠定基礎。
2.確定課程目標
心理導師建構成長課程體系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并引導學生在成長和發(fā)展期間,逐漸學會借助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進行創(chuàng)新,進一步完善學生的個人品格。為此,心理導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建構科學的成長課程體系,確保學生通過階段性的心理指導實現進一步發(fā)展。
3.確定指導內容
學生發(fā)展指導制度是對學生進行理想、心理、學業(yè)等多方面內容的指導。這就要求學校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到重要位置,配備相應的心理導師,建構成長課程體系,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與學生發(fā)展指導內容。
(1)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很容易因缺乏清晰的自我認知而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為此,心理導師在確定成長課程體系內容時,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使其真正了解自己。對于學生來說,清晰的自我認知可以促使他們在未來的成長中做出更符合預期的選擇。在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的過程中,心理導師也可以了解到學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例如,部分學生在進行自我評價時,會反思存在的內向、自卑、不擅長交際等問題。對此,心理導師便可以合理設計心理指導內容,幫助學生改變這一情況,促使其健康成長。
(2)樹立正確生涯發(fā)展規(guī)劃意識。心理導師建構成長課程體系的主要目的是保證學生健康成長,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為此,在設計成長課程體系的內容時,心理導師應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未來進行規(guī)劃。學生的年齡較小,心理導師要結合自己的經驗指導學生,讓學生認識到制訂生涯發(fā)展規(guī)劃的意義。在指導過程中,如果直接讓學生制訂生涯發(fā)展規(guī)劃,學生會感到迷茫。為此,心理導師可以先指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情況制訂一個發(fā)展規(guī)劃,可以從成績出發(fā),也可以從自己擅長的領域出發(fā),讓學生掌握正確制訂發(fā)展規(guī)劃的方法。當學生按照自己制訂的發(fā)展規(guī)劃而努力時,對于學習的態(tài)度就會發(fā)生變化,學習就不再是負擔??梢姡撝笇热輰τ趯W生的成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3)結合外界環(huán)境開展心理指導。成長課程體系的內容不能單純局限于課堂,心理導師應該從綜合角度出發(fā),考慮到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逐步完善成長課程內容,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指導作用,引導學生健康成長。例如,心理導師在與學生溝通時,發(fā)現他們產生心理問題的根本原因是認知能力有限、無法自主解決問題,于是就可為學生提供一些書籍,或組織學生參加課外活動,借助外界環(huán)境豐富學生的認知,幫助他們找到解決心理問題的辦法。
4.確定指導方式
心理導師在建構成長課程體系時要提前確定具體的指導方式,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評估,以充分發(fā)揮指導方式的價值。不同的指導方式有不同的指導效果,為此,心理導師要對不同的指導方法進行深入分析。例如,個別指導指的是心理導師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重要階段,比較敏感,遇到心理問題時,不愿意告訴其他人,再加上問題指的可能就是個別同學,所以心理導師可通過個別指導的方式幫助學生,以達到預期目標。主題班會指的是將班級所有學生的問題整理到一起,讓學生通過共同討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此種指導方式自由度更高,主要解決的是學生在成長期間普遍遇到的問題。將主動權交給學生,可以增強學生的參與感,使成長課程體系的內容更加完善。當指導者、指導目標、指導內容以及指導方式這些基礎內容都確定后,心理導師便可進一步開展成長課程體系的建構工作。
1.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有的學校并不重視學生發(fā)展指導制度,沒有對該制度進行整體研究,也沒有成立學生發(fā)展指導組織機構,這就給成長課程體系建構造成了障礙。這是因為其中很多與學生發(fā)展指導相關的內容,需要學校大力配合。然而,部分學校存在的機制建設不完善,資源、經費無法保障等情況,非常不利于成長課程體系的建構。
2.師資力量不足
從學生發(fā)展指導角度出發(fā),學校要擁有足夠的師資力量以建構學生發(fā)展指導視域下的成長課程體系。但實際上,部分學校并沒有專門的心理教師,更不用說專業(yè)能力更強的心理咨詢師。有的學校以任課教師承擔心理導師的職位。雖然他們也可以開展心理健康課程,卻無法保證心理指導工作的高效開展。另外,師資力量不足還會嚴重影響成長課程體系的建構,不利于學生發(fā)展指導制度的落實。
1.合理有序的課程設計
課堂是學生學習、成長、發(fā)展的重要場所,是學生學習知識、掌握學習方法的重要平臺。課堂對于學生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心理導師在建構成長課程體系時要以課堂為出發(fā)點,但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所以不能單純以說教的方式指導學生,要借助各種不同的活動引導學生,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另外,活動還能凸顯學生存在的各種心理問題。例如,心理導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開展游戲活動時,需要學生之間的配合。大部分學生都會積極參與其中,但有的學生會因為對游戲內容不了解,或者性格比較內向,不敢、不愿意參與其中。此時,心理導師可以結合學生的情況進行個別指導,改變學生的態(tài)度,讓他們積極參與游戲活動。心理導師在指導學生時,要幫助他們找到舒適區(qū),從而增強他們在活動中的參與感。另外,心理導師在設計相銜接的游戲活動時,一定要關注活動的連貫性,從而保證學生在科學的指導下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2.創(chuàng)建一體化學習環(huán)境
心理導師想要保證成長課程正常開展,就要積極完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與環(huán)境互動的過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各項能力。因此,在學生發(fā)展指導制度視域下,學校要特別重視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以一體化的學習環(huán)境,完善成長課程體系的內容,保證心理指導工作的高效開展。例如,心理導師在建構成長課程體系時,要從不同角度設計課程內容,并將學習環(huán)境與課程內容緊密結合。青少年學生的品行正處于完善過程中,會在學習以及生活中存在一些問題。心理導師可通過創(chuàng)建不同區(qū)域環(huán)境的方式引導學生,對于學生表現出來的品行問題,以合理的方式幫助其改正。創(chuàng)建不同的區(qū)域環(huán)境,就相當于創(chuàng)建一體化的學習環(huán)境,這樣,學生可在區(qū)域環(huán)境中充分展現自己。例如,在互動活動中,心理導師發(fā)現有的學生不懂得謙讓,有的學生比較自私。針對這些問題,心理導師可以通過指導,引導學生改正這些缺點,以此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推動學生發(fā)展指導制度的落實。
3.完善成長課程體系內容
心理導師在建構成長課程體系時要先確定指導內容,然后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發(fā)展指導制度,確定成長課程體系的具體內容。成長課程體系屬于心理指導的一部分。為此,心理導師要從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進行探究,并確定成長課程體系的最終內容。
(1)學習心理指導。身為學生,第一要務便是學習,所以,學習壓力幾乎是每個學生都存在的問題。這是因為在學習時,學生之間必然會存在比較,有比較就有壓力。另外,在課堂上,師生互動也會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久而久之,學生便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這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還會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為此,心理導師在建構成長課程的相關內容時,要將學習心理指導融入其中,積極了解學生當前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他們在學習中的心理變化,以幫助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例如,在考試前期,有的學生會出現焦慮、不自信等情況,此時心理導師就可以通過指導,改變學生對于考試的看法,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考試觀念。
(2)健康情感指導。情感是學生反映自身情緒的一種特殊方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很多情感,如親情、友情、師生情等。學生在面對不同的情感時處理態(tài)度是不同的,不僅因為面對的人不同,還和其個人經歷有一定的關系。對于學生來說,最容易出現的、影響其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問題便是友情,幾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會遇到學生之間發(fā)生矛盾的情況。對此,教育工作者會從成人的角度出發(fā),引導學生和好。但其實,很多矛盾并沒有解決。對此,心理導師要重視,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幫助他們分析產生矛盾的原因,指導他們用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這樣,學生不僅可以高效解決問題,還能夠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為其未來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
(3)意志品質指導。對于一個人來說,擁有堅強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質,是重要的人生追求。為此,心理導師要從學生的成長發(fā)展需要出發(fā),將意志品質等內容融入成長課程體系中。在成長過程中,有的學生存在意志力薄弱、個人品質不完善等問題。這是因為有的家長不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甚至以溺愛代替教育,導致孩子出現性格懦弱、行為習慣差等問題。針對此種情況,心理導師要尋找合適的方法引導學生,如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動畫片引導學生,讓他們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從而改正不良習慣,養(yǎng)成優(yōu)良品質,或以動畫片中的英雄人物為榜樣,讓學生向其學習,努力改變自己存在的意志薄弱等問題。
(4)人際交往指導。有的學生之所以會在成長過程中出現心理問題,是因為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較差,不能正確處理與其他人之間的關系,導致自己被孤立,并逐漸形成孤僻、自卑的性格。為此,心理導師在建構成長課程體系時可從這一角度出發(fā),時刻關注學生之間的人際交往情況,尤其要關注他們在活動中的表現,總結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存在的比較嚴重的問題,如不尊重他人、心理素質差、害怕交流等。然后,心理導師要及時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幫助他們學會尊重他人,以正確的心態(tài)看待人際交往,從而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為他們的后續(xù)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
(5)健全人格指導。成長課程體系建構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其中最主要的內容便是促使學生形成健全人格。青少年時期是人格塑造、形成的重要時期,健全的人格會對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fā)展帶來積極影響。為此,心理導師要予以重視,在開展教育指導時合理引導學生,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格,結合當前的社會發(fā)展需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例如,有的學生在參加集體活動時總是偷懶,缺少責任感。對此,心理導師可以借助一些真實的案例、故事指導學生,讓學生認識到有責任、有擔當的價值,從而改變態(tài)度,逐步健全人格。
落實學生發(fā)展指導制度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對此,各學校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積極發(fā)揮心理導師的作用,建構相應的成長課程體系。為確保成長課程體系有助于學生發(fā)展,心理導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發(fā)展指導制度的內涵,了解建構成長課程體系的原則,然后結合學校的教育發(fā)展現狀,確定成長課程體系建構的具體步驟和內容,為之后正式開展成長教育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高敏.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緩[J].陜西教育,2022(09).
[2]魯春燕.新媒體時代網絡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探析[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22(11).
[3]孔國忠.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非生態(tài)問題的治理[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7(27).
[4]夏禮勝,蔡婧.新媒體時代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及對策[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1(24).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for the Growth of Psychological Tut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 Development Guidance
Meng Tao
(Zhudian Town Sanhe Primary School, Zhuanglang County, Pingliang City, Gansu Province, Zhuanglang 744699, China)
Abstract: The student development guidance system is one of the achievements of educational reform. In order to fully implement the system, the school should establish a corresponding organization, arrange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tutors to help students grow, and construct a curriculum system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tudents. The growth curriculum system of psychological tutor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tudent development sh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s of respect and understanding, comprehensive care, and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However, at presen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for the growth of psychological tutor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tudent development has some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attention and insufficient teachers. In this regard, psychological tutors should be reasonable and orderly in curriculum design, actively create an integrated learning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content construction of the growth curriculum system, 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its role and implement the student development guidance system.
Key words: student development guidance; psychological tutor; growth curriculum system; respect; care for;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