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小小
標桿作文
兒時的記憶中有這樣一個人,村里人都叫他“老頭兒”,其實他并不老,應(yīng)該是三十出頭的年紀吧,按村里的輩分,我叫“老叔”,對他清晰的記憶停留在我大概五六歲的時候。
據(jù)說老叔小時候就沒了爸爸,一直和媽媽相依為命。因為他家里窮,村里人都說他懶且笨,因為好多農(nóng)活他干不來,需要堂叔家的弟、妹幫著干。
老叔每一次到我們家來從不空手,我和弟弟也總是和他分享可口的零食。有時,老叔長久沒來,我們姐倆便念叨。媽媽就說:“上次,你老叔和你倆把薯片都干掉了,看著吧,肯定得有新鮮物給你倆帶來時,才會冒上來?!眿寢屨f得沒錯。春天時,老叔常常在藍布衫外側(cè)的衣兜里,鼓鼓囊囊裝兩口袋他從田地里挖來的茅根,茅根也叫甜草根。老叔一把把抓出來,放在炕沿上。然后用手擼干凈,那茅根潔白光滑,一節(jié)一節(jié),嚼在嘴里甜甜的。老叔坐在旁邊看著我們姐弟倆爭先恐后地搶著吃,那張黝黑黝黑的臉,笑得合不攏嘴。老叔每次帶來的吃食都是我和弟弟期盼的,毛毛穰,茅草剛長出時的茅尖,剝開一層一層嫩嫩的綠色外皮,露出的白色瓤,緊緊收束在一起,放到嘴里,柔嫩,綿軟,清清甜甜。要知道,這些東西往往長在河壩坡上,村里的河塘太多,春天正是漲水的時候,媽媽是萬萬不允許我們自己去采摘的。于是,因為老叔,我們也同樣早早地嗅觸到了春天。
我們期盼老叔來,還因為老叔來的時候,我和弟弟就有了聽書的機會。老叔在炕邊一坐就是半天,給我和弟弟講故事,白雪公主、灰姑娘、美猴王……一個個人物便在那個時候走進了我的世界,豐富了我的童年夢。鄰居李嫂不止一次說:“你說這個老頭兒吧,跟孩子們聊起來,話就那多的。咋就跟咱一句整話都說不出呢?”說這話時,老叔總是在旁邊,羞愧地紅了臉,摘下帽子撓著頭。大人們都笑了,我和弟弟卻著急地等老叔講下一個故事。
后來老叔的媽媽去世,老叔便進了鎮(zhèn)里的敬老院,村里人都說四十多歲真不是入敬老院的年齡?,F(xiàn)在想來,不會營生的他只能走這條路了。最末的一次相見是在敬老院門口,他見到我后惶急地跑回大院,氣喘吁吁地返回來硬塞給我一本卷了邊的《西游記》。那一刻,我忍不住淚水盈眶。離開時,老叔喃喃地說:“長大了,長大了!”
昨天,因為《阿長與〈山海經(jīng)〉》一文,想起了老叔。那一刻,我有一種酸酸的感覺。
感謝老叔,陪伴我度過一段充滿溫馨、美好記憶的童年時光,在此,我唯愿上天能保佑他安康!
總評
文章回憶了兒時記憶中的“老叔”——一個生活于困境中的“小人物”,擷取分吃零食,給我們帶甜草根、毛毛穰,給我們講故事、敬老院門口給我一本破舊的《西游記》幾個典型材料,通過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描寫刻畫人物,凸顯困頓中的老叔懂得感恩、真誠善良、喜愛孩子等性格特點,尤其吃零食的細節(jié)描寫細膩。結(jié)尾一段照應(yīng)文章題目,表達作者對老叔的牽掛與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