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艷紅,曹夢萍,劉丹
(天津科技大學 藝術設計學院,天津 300157)
慶陽香包是一種廣泛流傳于隴東和陜北地區(qū)的傳統(tǒng)民間刺繡裝飾性掛件和工藝品,其制作工藝簡單且精巧細致,蘊含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nèi)涵。作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之一,香包內(nèi)置中草藥,具有解毒驅蟲、強身健體之功效。同時香包的外部包裝圖案造型多變、色彩絢麗,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和文化性。作為一件純手工藝術品,其外在圖文色彩等構成符號的不同搭配,既彰顯了慶陽人特有的藝術審美和刺繡經(jīng)驗,又傳遞出制作者個人的情感喜好與質樸的祈福祝愿,小小的香包所包含的文化和藝術價值,多元而深刻。因此,只有從香包圖案符號的造型、色彩運用兩方面著手,探究香包圖色的外在美學與內(nèi)在文化之間的關系,挖掘符號形式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及其美學規(guī)律,才能深入了解慶陽香包的符號藝術。
慶陽香包在圖案設計中最為顯眼的特點為圖紋配色彩的模式。它既以圖案的獨特性和色彩的鮮艷性而吸引著消費者,又依賴倚重圖色中所蘊含的符號文化意涵,繼而傳達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美好情感。那么根據(jù)慶陽香包特定的文化歷史寓意,以及圖案造型特點等方面的差異的不同,可以將慶陽香包按照圖文的樣式來歸類,分為文字紋樣和圖案紋樣兩大類。
文字作為一種符號,其所具有的能指性和它所衍生出的所指性之間并無任何內(nèi)在相關性,它們是在社會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群體認同性的,約定俗成的一種符號。文字符號被引用到香包設計中,這一約定俗成的指代性便就被轉移到了香包文化中。那么在慶陽地區(qū)最常見、最具特色的裝飾吉祥寓意的香包是一套“福祿壽喜”的香包娃娃。“福祿壽喜”并非皮爾斯所說的相似符號,更多地可以看作是規(guī)約性符號,福祿是中國文化中富有和權勢的代表,借用漢字福祿的能指,引發(fā)出其約定俗成的內(nèi)在深意,從所指的范疇來看“福娃”的表意性特征,“祿娃”暗含著人民對于高官俸祿的期盼;“壽”娃寓意百名百歲;“喜”娃有大吉大利之意。
索緒爾曾經(jīng)說過,任何語言符號是由“能指”和“所指”構成的,“能指”指語言的聲音形象,“所指”指語言所反映的事物中所包含的更深層的概念意涵?!澳苤浮焙汀八浮笔遣豢煞指畹模拖褚粋€硬幣的兩面[1];香包上的祝福語作為語言符號同樣具有這一的特點。
圖案紋樣是在香包設計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可以用規(guī)約性符號來解釋。規(guī)約性符號也可稱為象征符號,其符號形式與符號對象之間并不存在相似性或因果關系,它們的表象特征只是基于社會習俗。一些抽象的概念、情感等,很難找到可以模仿或直接相關的感性特征,所以往往用象征符號的形式來表示。
例如慶陽華池縣雙塔寺出土的“千年香包”,其圖案紋樣有變形夸張的梅花、荷花和與蝴蝶結,所選用的刺繡圖案也是為了表示對佛的虔誠、崇敬和祝福的一份誠心。其中以牡丹為主題的“花與富”圖案,有平安富貴之意,只要人們將他們與另外事物人為地約定在一起,并且被特定社會群體所接受,他們就都有可能成為社會象征符號。
香包外包裝造型又可分為有軟造型和硬造型,而慶陽人佩戴的香包基本以布料縫制的軟造型為主。布料香包的圖案符號豐富多彩,色彩則多根據(jù)圖案進行選擇,起錦上添花之效。布料香包的文化性和藝術性首先體現(xiàn)在香包圖案構成所觸及的符號元素上。因此,索緒爾關于符號四大特性中能指和所指的闡述,以及皮爾斯提出的“符號與對象連接的原因可歸為相似性(icon)、指示性(index)和規(guī)約性(symbol)”的理論,為慶陽香包圖案設計以及寓意解讀提供了可循路徑。
圖案紋樣細分即為:幾何符號紋樣、植物類、動物類,人物類圖案。以下各種圖案的幾何符號紋樣,都均可用象征符號來理解。它們的造型整齊,多以傳統(tǒng)幾何圖形和吉祥圖案為主。慶陽香包中常見的有長結、八仙圖等以及相對應的吉祥文化符號,象征吉祥如意就可以用規(guī)約性符號-象征符號加以闡明。如:盤長的紋樣寓為連綿不斷,福澤永濟。還有太極紋樣、方勝紋樣等。
花木果蔬也是我們常見的圖案紋樣中的一種。他們造型形式多樣,以牡丹、荷花、石榴、葫蘆、葡萄等花木果蔬組成。不同的花木果蔬有各自不同的象征寓意,從而形成不同的圖案符號系統(tǒng),例如:桃子是長壽百歲的象征,佛的手是幸福的象征,石榴是多孩子的象征,這三種水果的組合更幸福,長壽,多孩子。
動物類也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圖案紋樣,它也屬于圖像符號的一種,是符號形體與它其所表征的對象之間的肖像??烧J為,圖像符號的符號形式是以肖似的形式來表征對象的。例如:龍、鳳、五毒、蟹等都是典型的圖像符號,它們完全是對符號對象的寫實與模仿。民間藝人將動物的紋樣刺繡在香包上,象征不同的寓意。
人物類圖案相對來說較少些,應用在香包上的如牧童香包、麒麟送子、吉祥童子圖案等,它們都有均具有美好的象征寓意,其中麒麟送子象征“連生貴子”,充滿洋溢著“天賜貴子”的吉祥喜慶氣氛。這些人物圖案形象,既是一種圖像符號,又傳達了關于對象的訊息。人物的圖案都具有一定的形象性與意義性。
列奧·斯坦伯格認為“一切藝術都受到其他藝術的傳染”。即“關于圖像的圖像”。圖像學是關于一般的形象領域及其與話語之間關系的研究,可以理解為一種圖像符號。我們用規(guī)約性符號即象征符號、圖像符號來分析闡述它們在香包中的應用,用以符號藝術來解析香包其中的內(nèi)涵。
綜上所述,慶陽香包的設計思路很大膽,民間藝術家在其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往往注重內(nèi)心情感的表達抒發(fā),追求物象美好內(nèi)涵的表達,他們通過對真實現(xiàn)實事物的觀察和感受,提煉出內(nèi)在精神,追求精神與內(nèi)涵的雙重表述。風格設計上會運用夸張、抽象的表現(xiàn)手法,整體追求變化,應用強烈的視覺藝術形式來表達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情感,傾注了民間藝術家們的心血和巧妙想法[2]。
色彩作為一種藝術造型元素,從符號學的角度來看,同樣屬于符號的范疇,由于其被賦予了象征性、意義、情感等特征、使得色彩可以在不同的藝術語境下都能呈現(xiàn)出不同的符號意義[3]。慶陽地處黃土高原與外界鮮有往來,人們的生活單調無比,因此慶陽香包在人們單調的生活中增添了一抹色彩。由于受到當?shù)孛袼子^念的影響,慶陽香包圖案用色大膽明亮,色彩鮮艷,對比明顯,視覺感官上給人一種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具有喜慶、熱烈、歡悅的色彩基調,傾注出一種原汁原味的當?shù)厝嗣竦臒崆榕c興奮。這種色彩也是慶陽香包色彩美的表現(xiàn)之一。此外,顏色的象征性聯(lián)系意味著擴大到其他事情,黑色,白色,紅色,綠色,黃色的這五種顏色在慶陽香包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五個顏色都是香包的形式標志性顏色,紅色象征激情,藍色象征寧靜,黃色是榮譽的象征等等。此外,慶陽香包在色彩上講究色彩的互補搭配,追求色彩的多樣性,形成色彩亮麗,具有鮮明的裝飾效果,還實現(xiàn)了香包始終追求的獨一無二的藝術裝飾性。
慶陽香包圖案用色夸張而刺激,在視覺上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正如民間藝匠繡制香包時所講:“紅離綠不顯,紫離黃不顯”。慶陽香包圖案中用色極為講究,明暗色彩的對比與強弱互補,提倡鮮艷的色彩,即高純度的色彩,所謂“紅到紅的鮮艷,綠到綠的迷人,白到白的干凈”。這種強烈高純度色彩間所形成色彩強烈對比,是展示慶陽香包色彩之美的最直觀、有力的手法,能給人營造一種非常和諧飽滿的感覺。慶陽香包的色彩不僅注重色彩的對比,而且還看重顏色的融合統(tǒng)一。所謂“光有大紅大綠不算好,黃能托色少不了”便說明了這個道理。
與香包的形狀相似,香包的色彩作為一種物質現(xiàn)象,與民俗文化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色彩通過象征的方式進行比較和延伸,擴大其內(nèi)在本質與其他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如今在我國,黑、白、黃、赤、青五色為正色,其中黑與白恰好為無彩色,赤、青、黃為色彩的三原色。這五種顏色在慶陽香包藝術中均有著難以替代的特殊作用。比如,赤色就象征著熱烈和喜慶,青色象征著生機與活力,黃色就象征著榮華的典雅、尊貴[4]。
阿恩海姆曾說過:“把形狀即造型比作富有氣魄的男性,把色彩比作富有誘惑力的女性,其實是并不奇怪的”。從美學藝術理論角度上來講,形與色二者之間互為依存。如果說形擅長描繪形體和塑造形象,那么色則擅于表現(xiàn)神色和情感的抒發(fā)。在一些香包系列作品中,色彩有時還會突破造型,成為主角,達到"以色扶形"的效果。在當今許多平面設計中,運用鮮艷的色彩來創(chuàng)作圖形是許多設計師喜歡談論的藝術手法。運用一系列具體的圖形來說明其藝術主題,再運用藝術色彩來烘托作品中的氣氛,從而深化主題。合理有效地運用形色藝術的互動,通過作品可以給人帶來巨大的視覺藝術沖擊和強烈的精神震撼,從而大大地增強整個作品主題內(nèi)容的整體藝術表現(xiàn)力。
精美的慶陽香包以各種藝術形式豐富多變的造型設計和豐富多彩的藝術色彩,表現(xiàn)出慶陽人對生活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豐富的想象,如果花色是實物香包,從構思到生命還必須給予高超的精湛技術。圖案設計是香包制作的藍本,特色圖案是制作精美香包的前提和基礎;刺繡的層次決定了香包獨特的品位和藝術價值;流蘇與吊帶增加了香包的實用性和視覺吸引力的香包。馬雪巖指出,慶陽香包的制作工藝主要包括刺繡、織造、繪畫、縫紉等工藝。刺繡工藝主要有手繡、鎖繡、補繡、包繡、套繡等。在縫制香包的過程中,有微型、鎖邊、打結、樣繡、珠子穿線等多種工藝。錯綜復雜的工藝過程表明,慶陽香包五彩繽紛的表面經(jīng)過了無數(shù)能工巧匠的日夜研究和實踐,最終制作出材美工巧的慶陽香包。
慶陽香包的圖案色彩豐富,工藝精湛,具有強烈的韻律感與立體感,圖案亦動亦靜,交相輝映,紋樣古樸渾厚,具有優(yōu)美的象征意義和鮮明的地域民俗色彩。慶陽香包圖案經(jīng)過獨特的構思完美體現(xiàn)了在藝術形式上的平面美,空間美,完整美。香包圖案在造型特點和寓意中讓人記憶猶新,并通過對比性的色彩,象征色彩與突出色彩地結合在視覺上營造出韻律感和節(jié)奏感,給人以賞心悅目的形式之美,飽滿完整的構圖,使人們的審美要求和欣賞習慣都與圖案形式的主題密不可分。慶陽香包的圖案設計豐富多彩,具有十分鮮明的藝術特色,其中幾何符號紋樣、吉祥文字、植物類圖案、動物形象、人物類圖案等不僅造型古樸生動,還常常象征著某種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內(nèi)涵,從而形成了一種別具一格的民間圖案[5]。精致而樸實的慶陽香包,承載著勞動人民內(nèi)心深處對美好愿望的追求、對幸福生活的向往,蘊含著勞動人民淳樸善良、勤勞勇敢的精神面貌。
隨著時代潮流的不斷發(fā)展,香包中所凝結出來的藝術和文化內(nèi)容將會越來越多,而傳統(tǒng)的刺繡內(nèi)涵將會逐步減少,相比于機繡的精致,人們更看好手繡的藝術價值,而慶陽香包要在平穩(wěn)中尋求發(fā)展,并不是非常樂觀。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標志,必然以其鮮明的藝術特色再次被世人所愛。這同時需要我們給予它更多地重視和支持,我們一要結合當?shù)芈糜螛I(yè),紅色革命圣地,開拓各種圖案和形象,發(fā)揚革命精神吸引游客關注;二是充分利用校本課程。將慶陽香包的特色寫進學校的校本課程,讓學生了解并且充分認識到慶陽香包的獨特之處,培養(yǎng)他們保護當?shù)剡z產(chǎn)的自覺性和興趣;三是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宣傳平臺優(yōu)勢,抓住現(xiàn)代年輕人的消費心理,利用直播和網(wǎng)上購物等方式拓寬銷售渠道,在傳承慶陽香圖案和工藝的基礎上,加以創(chuàng)新。
綜上所述,慶陽香包圖案寓意的多樣性,以及圖案色彩的對比性、象征性、突出性特點都值得我們在現(xiàn)代藝術設計中發(fā)掘與借鑒。筆者認為將慶陽香包圖案的獨特之處運用到現(xiàn)代藝術設計中,有助于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同時也將慶陽的民間藝術推向時代潮流,帶動慶陽經(jīng)濟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