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鵬 張 穎 韓海榮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急診科 (河南 商丘 476000)
腦卒中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嚴重的威脅,尤其是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其是一種常見的腦卒中病癥,在腦卒中疾病中發(fā)病率超過50%,臨床為控制患者的病情變化,要求在早期進行溶栓治療,以免增加致殘和死亡的風險[1]。然而,由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并未有固定的發(fā)病時間,且疾病發(fā)展十分迅速,所以救治過程的時間比較短,但要想讓患者有良好的生存狀態(tài),就要注重救治的及時性。相關研究表明,若急診科在過渡時間就診,即換班期間或者忙碌時間段,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2]。為此,本文將對急診科過渡時間就診進行深入分析,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將我院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期間收治的104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按照就診時間的不同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52例,所有患者已完成相關知情同意書的簽署工作,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對此次研究內(nèi)容的實施也批準通過。實驗組52例,年齡40-84歲,平均年齡為(62.84±10.83)歲,男性32例、女性20例,22例家中發(fā)病、20例交通工具發(fā)病、10例其他地點發(fā)病,23例小動脈閉塞型、21例心源性栓塞型、8例其他類型。對照組52例,年齡41~85歲,平均年齡為(63.95±10.95)歲,男性33例、女性19例,23例家中發(fā)病、19例交通工具發(fā)病、10例其他地點發(fā)病,24例小動脈閉塞型、22例心源性栓塞型、6例其他類型。經(jīng)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可比性高。
1.2 方法對照組非換班期間治療,也就是常規(guī)工作時間,即8:00am~12:00pm和13:00pm~18:00pm這兩個時間段,此階段會安排充足的護理人員對患者的治療情況進行干預。急診科在常規(guī)工作時間收治相關患者,所以并不會出現(xiàn)人手不足的情況,可對腦卒中患者進行有效地處理和救治[3]。而實驗組為換班期間進行就診,也就是交接班時間,也被稱之為過渡時間,即18:00pm-19:30pm這個時間段,此階段由于處于換班時間,所以并未合理安排相關的人手,進而就會對救治效果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但兩組的救治方案一致,唯一的區(qū)別就是對照組救治時人手充足,實驗組救治過程中并未合理安排充足的人手,救治醫(yī)師主要是急診科醫(yī)生[4]。
救治方案如下:首先,臨床相關醫(yī)師對患者的病情進行一個精準快速的評估,發(fā)病4.5小時后安排患者進入急救室內(nèi)進行搶救,患者到達醫(yī)院持續(xù)5分鐘,相關就診工作就可完成。其次,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病情變化以及呼吸道情況,然后開通靜脈通道,抽取患者的血液作為標本,到達醫(yī)院30分鐘內(nèi)完成CT檢查,了解患者腦部的情況,以此為后期的治療做好準備,同時相關護理人員還要迅速核對所用藥物,并做好取藥和配藥的工作。最后展開溶栓治療,即從患者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將其轉(zhuǎn)送至相關疾病的病房內(nèi),為下一步治療做準備。
1.3 觀察指標臨床指標。致殘率和死亡率。溶栓情況。神經(jīng)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臨床滿意度。生存質(zhì)量。
1.4 統(tǒng)計學分析使用SPSS 25.0軟件做統(tǒng)計學結(jié)果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使用t進行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率[n(%)]表示,使用χ2進行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指標對比治療后,實驗組的靜脈開通時間為(13.28±3.39)min,CT完成時間為(33.93±3.55)min,DNT為(80.95±21.63)min,脫離危險時間為(100.63±3.25)min,其明顯長于對照組的(8.65±2.85)min、(27.87±2.79)min、(51.27±10.67)min和(90.45±5.92)min(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比較(min)
2.2 致殘率、死亡率以及溶栓情況對比治療后,對照組中有6例患者出現(xiàn)致殘、10例死亡、13例血管狹窄、16例血管再通、8例繼發(fā)出血,而實驗組中致殘患者4例、死亡患者8例、血管狹窄14例、血管再通17例、繼發(fā)出血7例,兩組間差異并不顯著(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致殘率、死亡率、溶栓情況以及預后比較[n(%)]
2.3 神經(jīng)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對比治療前,對照組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為(10.43±2.16)分,日常生活能力評分為(5.24±1.13)分,其與實驗組的(10.22±1.72)分和(5.18±1.19)分并無顯著差異(P>0.05);實驗組和對照組治療7天后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分別為(8.33±2.14)分和(6.73±1.13)分,治療3個月后分別為(6.43±1.36)分和(3.36±1.25)分,對照組顯著低于實驗組(P<0.05),而與此同時實驗組和對照組治療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分別為(1.23±0.22)分和(3.98±0.45)分,實驗組明顯比對照組低(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較(分)
2.4 臨床滿意度對比經(jīng)過治療后,實驗組總共有42例滿意患者,其中有24例非常滿意、18例一般滿意和10例不滿意,而對照組中非常滿意29例、一般滿意18例、不滿意僅有1例,總共51例滿意患者,對照組明顯多于實驗組(P<0.05),詳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的臨床滿意度比較[n(%)]
2.5 生存質(zhì)量對比治療前,實驗組的身體功能評分為(61.48±3.80)分,心理狀況評分為(60.73±3.36)分,社會關系評分為(64.38±3.72)分,生活環(huán)境評分為(70.83±3.43)分,其明顯與對照組的(60.35±3.93)分、(60.28±3.18)分、(63.21±3.18)分和(70.78±3.72)分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身體功能評分分別為(82.18±2.78)分和(88.36±2.81)分,心理狀況評分分別為(81.18±2.59)分和(87.62±2.68)分,社會關系評分分別為(74.27±3.51)分和(80.39±3.82)分,生活環(huán)境評分分別為(80.62±3.89)分和(89.27±3.09)分,對照組明顯高于實驗組(P<0.05);詳見表5。
表5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評分比較(分)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疾病的進展極為迅速,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進行救助,否則患者的致殘和死亡風險就會越來越高,所以臨床要注重早期的溶栓治療,讓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才能避免患者殘疾,甚至死亡[5]。但臨床急診科對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發(fā)病時間并未有統(tǒng)一的標準,在收治相關患者時可能會預見突發(fā)情況,如工作人員處于換班時間、急診工作人員比較忙碌等,這些因素均會極大地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因而還要具體分析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救助過程[6]。因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腦動脈受阻,腦組織、神經(jīng)元因此會受到極大的損傷,所以發(fā)病就比較急促,臨床利用靜脈溶栓的方式加以治療,雖然效果比較顯著,但治療的時間窗具有局限性,患者無法在最佳的時間獲得較好的治療,因而病情會被延誤,加上急診科需要收治各種不同的患者,一些病重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往往不能被即刻救治[7]。尤其醫(yī)護人員在過渡時間進行就診,可能無法提供充足的人手給予患者幫助,進而就無法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導致其預后康復受到影響[8]。由此可知,只有及時救治患者,才能保障其預后的康復,所以一旦急性腦卒中患者發(fā)病,急診科醫(yī)生就要果斷加以救治,并落實急救護理工作方案,爭取在最短時間內(nèi)限制各個救治環(huán)節(jié),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療時間,而且這種工作模式也會提高醫(yī)護人員救治工作的規(guī)范性,確保最終的急救效果能夠受到患者的高度認可,這一結(jié)果從本研究中對照組的滿意度度相比實驗組更高可看出。與此同時,急診科還要合理分配救護人員在急救過程中的工作任務,在落實救治流程的過程中提高其工作效率,如此就不會讓過渡期間收治的患者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9]。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實驗組的靜脈開通時間、CT完成時間、DNT和脫離危險時間明顯比對照組更長,這是因為急診科在過渡時間就診以及落實相關的護理方案無法合理及時地控制患者的病情,所以影響到后續(xù)的治療過程,而要想提高腦卒中疾病治療效果,就要正確最短的時間內(nèi)加以救治,可見要想加快患者預后恢復,就要注重治療的及時性[10]。因此,果斷展開救治和護理,相當于開通一條綠色的通道給患者展開溶栓治療,而且還要準備充足的設備和物品進行搶救,才能切實支援急診科的急救工作,確保其溶栓治療的有效性[11]。另外,本研究結(jié)果也顯示,實驗組的神經(jīng)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明顯低于對照組,而對照組在身體功能、心理狀況、社會關系和生活環(huán)境方面的評分顯著高于實驗組,但在死亡、致殘、血管狹窄、血管再通等情況上的差異并不顯著,由此可見,在溶栓治療工作過程中急診科要注重改進過渡期間的就診工作流程,盡可能提供高效且合理的醫(yī)療服務,讓患者感受安心和放心,同時也要對綠色通道的創(chuàng)設意識引起高度重視,盡可能縮短溶栓搶救治療,妥善處理每個階段的腦卒中患者,提高溶栓治療的效果,以免影響患者的預后康復[12]。
綜上所述,急診科過渡時間就診對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療有不利影響,臨床要診斷相關問題高度重視,并予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