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董雪峰
隨著我國最新一輪教育教學改革的實施,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不完全適應且不符合高中歷史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程標準》)為高中歷史教學提供了引導,推動了高中歷史教學策略的優(yōu)化。依托深度學習理念引發(fā)學生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開展學習,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是現(xiàn)階段高中歷史教學創(chuàng)新改革的重要方式[1]。
深度學習最早源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主要指的是知識學習、技能學習、理論學習等一切與“學習”“獲取”相關的行為過程中學習主體的“學習者”身份,即學習行為發(fā)生的過程中“學習者”需要進行自主學習、自主發(fā)現(xiàn)、自主探索、自主探究,并將“學習”的知識和“獲取”的技能與自身的經驗、技能、知識體系融會貫通,進而構建自身的知識體系,推動自身的學習延伸、學習拓展,最終實現(xiàn)深度學習和精準學習。所以,深度學習需要“學習者”在具備知識體系、認知體系、學習技能等基礎之上進行再學習、再研究、再發(fā)現(xiàn)和知識融合學習交融。
盡管現(xiàn)階段素質教育的要求和《課程標準》明確了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學生屬于“教學主體”,且深度學習理念也重點強調了“學習者”的身份,但是,受傳統(tǒng)歷史學科教育教學理念的影響,現(xiàn)階段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一直處于缺位狀態(tài),且學生“學習者”身份一直存在不明確的問題,導致高中歷史教學實施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fā)現(xiàn)、自主探究、自主分析的過程較少[2]。具體來說,在現(xiàn)階段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還是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很少有機會參與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深度學習更是很難實現(xiàn),嚴重影響教學有效性和教學質量。
究其本質而言,新模式下高中歷史教學中推進學生深度學習的實踐就是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內容的拓展和延伸,這是學生深度學習的基礎,也是最能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方式[3]。但是,現(xiàn)階段高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的教學內容還是以課本知識為“藍本”,對于史料知識、視頻資料、音頻資料等內容的運用和借鑒較少,教學內容基本沒有拓展和延伸,學生很難產生探究意識和延伸學習意識,故而深度學習幾乎無法推動,高中歷史整體教學進度受到影響。
高中歷史學科涉及的知識點理論性和邏輯性較強,很多教師便錯誤地認為理論知識傳授是課堂教學核心,忽視了理論知識需要探究和實驗驗證的過程。課堂教學以理論教學為主導,學生缺乏探究學習和實踐學習過程,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尚未開展,深度學習也就無從談起。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推進學生深度學習,首先要讓學生能夠融入歷史教學過程,融入歷史課堂[4]。創(chuàng)設深度學習的教學情境能夠讓學生沉浸于歷史知識世界,確定了高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高中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深度學習中“學習者”的主體身份得以凸顯,自身歷史知識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徹底激發(fā)[5]。具體來說,在創(chuàng)設深度學習的高中歷史教學情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動畫視頻、PPT、Excel、微課等多媒體教學資源為學生構建一個具有延展性、開放性和任務驅動性的深度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在自身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對新的歷史問題和歷史理論進行思考和探索。
以高中歷史教材中“辛亥革命”“北洋軍閥統(tǒng)治”等歷史內容為例,為了讓學生進行深度學習,獲取更多的歷史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與“辛亥革命”“北洋軍閥統(tǒng)治”相關的影視資料、文史資料、音頻資料、圖片資料等為學生打造一個視聽感十足、直觀性極強的深度學習情境,讓學生從“三民主義”“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中國同盟會的性質”“辛亥革命的結局”“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北洋軍閥時期的社會經濟發(fā)展”“北洋軍閥時期的思潮發(fā)展”“北洋軍閥時期的存在意義”等維度了解“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建立”。同時,借助相關影視作品、圖片資料,學生在學習“辛亥革命”“北洋軍閥統(tǒng)治”等歷史內容的基礎上能夠實現(xiàn)學習的拓展和延伸,并為接下來“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共產黨成立”等內容的學習奠定基礎。這樣,依托深度學習情境,學生就能實現(xiàn)對“辛亥革命”“北洋軍閥統(tǒng)治”等歷史內容的內化、遷移、融會貫通,提高學習質量。
每個學生對深度學習的定義不同,對于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差異[6]。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歷史學習水平、智力水平、認知水平、歷史學思維等逐步提升學生學習水平,讓高中生在歷史知識的深度學習過程中實現(xiàn)循序漸進學習。具體來說,高中歷史教師需要依托歷史問題和歷史主題,確定教學方向和學習目標,引導學生層層遞進深入思考和深入學習[7]。這樣學生就能“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進行歷史知識的深度學習,并在深度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進行知識拆分和重組,提取有用信息,完成歷史學習過程中創(chuàng)新思路和創(chuàng)新方法的構建。
例如,高中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與戰(zhàn)后國際秩序的形成”部分內容屬于重點和難點內容。尤其是“二戰(zhàn)的戰(zhàn)爭拐點”“二戰(zhàn)的參戰(zhàn)國背景”等知識點,不僅考驗學生的理論基礎,還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及知識聯(lián)系能力,學生一旦對某一個知識點出現(xiàn)理解錯誤就會出現(xiàn)整體錯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需要引導學生回顧“二戰(zhàn)的爆發(fā)”,將學生從對舊知識的復習引導到新知識的學習。隨后,教師可拓展“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與戰(zhàn)后國際秩序的形成”部分內容,并利用問題指導學生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與戰(zhàn)后國際秩序的形成”相關知識的“錯題集”,將自己在學習中出現(xiàn)的錯題進行整理,并定期對錯題集中的內容進行回顧。這樣,學生深度學習的針對性、歸納性、總結性、連貫性就都得到了提升。
巧用歷史問題教學是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構建和提升高中生歷史探索能力、想象能力、延展思維、深度學習意識的基礎,是深度學習的關鍵[8]。這是因為一旦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了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有價值的“歷史問題”,學生便能帶著疑惑、帶著興趣、帶著解決問題的積極態(tài)度進行“歷史知識”和“歷史問題”的深度思考和深度探索,在深度思考和深度探索的過程中實現(xiàn)深度學習。所以,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可憑借問題教學法讓學生的歷史學習效率得到保障,且教師設置的主題問題往往會引導學生將一些歷史知識、歷史概念和歷史理論應用到問題解決過程中,這樣學生就能從全方位、多角度實現(xiàn)歷史知識體系的構建和深度學習。受問題教學法的影響,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學生還能進入“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問題解決”的過程,將新舊歷史學知識融會貫通,將歷史知識進行有效串聯(lián)[9]。
問題生成和開放性拓展是新模式下高中歷史教學中推進學生深度學習的實踐需求,即要求教師借助問題教學或者問題探究的過程給學生預留足夠的思考空間和探究空間,讓學生能夠主動地探索問題和發(fā)散思維,進而獲得有價值的知識,實現(xiàn)深度學習。例如,在高中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向社會主義的過渡”相關內容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掌握“新中國成立到1956年期間的社會性質”“中央人民政府對工商業(yè)調整的意義”“過渡時期總路線的規(guī)劃”等重點和難點內容,并能融會貫通這些知識,教師在課件展示或者課堂教學中需要為學生預留問題探索和問題拓展空間,引導學生通過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推理、問題交流等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向社會主義的過渡”的相關知識內容,為相關知識體系的構建和深度學習奠定基礎。
探究學習法源于訓練性學習和接受性學習的理論基礎,通常指的是學生帶著疑問,自發(fā)進行問題探究,進而獲得結果的過程。從教學方式和教學目的來看,探究學習法重點強調的是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知識探究和知識獲取,重點關注的是學生深度學習、拓展學習、延伸學習。所以,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與引導學生深度學習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二者之間是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最關鍵的是,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者”身份和主體地位得到明確,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之下產生歷史學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對歷史學科知識內容的探究欲望和深度學習興趣[10]。因此,新模式下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自主學習和自主發(fā)現(xiàn)將探究學習轉化為拓展學習、延伸學習和深度學習。
例如,在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fā)展”的相關內容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探究學習法,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fā)展”相關內容的教學目標,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fā)展”的歷史意義掌握歷史背景分析、事件影響等。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象如果中國歷史發(fā)展進程中缺少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fā)展”將會發(fā)生什么情況。隨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想象和課本內容知識,自主探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fā)展”的歷史評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fā)展”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以及改革開放的影響等。這樣,經過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和問題探究,學生就能完成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fā)展”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分析等相關歷史知識的探索,也能從不同維度實現(xiàn)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fā)展”歷史知識內容的深度學習。
高中歷史教學中推進學生深度學習的實踐是現(xiàn)階段高中歷史教育教學改革和素質教育全面推進的重要課題,也是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更是實現(xiàn)高中生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學習的根本。因此,廣大高中歷史教師務必理解深度學習的基本概念,并在遵循深度學習理念的基礎上,結合高中生的歷史水平、歷史認知、歷史思維科學合理地引導學生深度學習,推動高中生歷史學習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