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亦荷,來曉磊,劉紅旭,連妍潔
我國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居各疾病之首,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簡稱冠心病,是我國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隨著社會老齡化進程加快,冠心病的發(fā)病率逐年增加[1]。冠心病常合并焦慮抑郁狀態(tài),研究顯示,冠心病病人合并焦慮和(或)抑郁狀態(tài)的發(fā)生率為35%~55%[2-3];同時,焦慮、抑郁是冠心病進展的一個危險因素,是未來心臟事件的一個強有力的預測因素[4],二者惡性循環(huán),對病人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巨大的威脅。
冠心病屬于中醫(yī)學“胸痹”范疇,病位在心,常出現(xiàn)心主血脈和心主神志兩方面失常的表現(xiàn)。心可舒片為治療冠心病的常用中成藥,具有改善焦慮、抑郁癥狀的作用[5],目前有關心可舒干預冠心病合并焦慮抑郁的臨床研究較多,但相關系統(tǒng)評價較少。本研究基于Meta分析系統(tǒng)評價心可舒治療冠心病合并焦慮抑郁有效性及安全性。
1.1 納入及排除標準
1.1.1 納入標準 ①研究類型: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②研究對象:冠心病合并焦慮和(或)抑郁的病人,年齡、性別、種族、病程不限。③診斷標準:冠心病診斷標準參考《內科學》[6]或《實用內科學》[7]或《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8]或《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9]或《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10]或《慢性穩(wěn)定性心絞痛診斷與治療指南》[11];焦慮、抑郁診斷標準參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12]和(或)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評分。④干預措施:在冠心病基礎治療(抗血小板聚集、調脂、控制心率等)的基礎上,試驗組給予心可舒片治療,對照組給予安慰劑或空白對照。⑤結局指標:冠心病療效(癥狀改善情況、心電圖改善情況、血脂)以及焦慮、抑郁的療效[HAMD評分、HAMA評分、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評分、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評分等]。
1.1.2 排除標準 ①綜述、系統(tǒng)評價等;②干預措施中包括其他中醫(yī)治療、西醫(yī)精神類藥物治療;③結局指標中未報道本研究觀察的指標;④重復文獻。
1.2 檢索策略 計算機檢索中國知網數(shù)據(jù)庫(CNKI)、萬方數(shù)據(jù)庫(WanFang)、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數(shù)據(jù)庫(CBM)、維普(VIP)、PubMed、 the Cochrane Library數(shù)據(jù)庫,檢索時限均從建庫至2022年7月29日。中文檢索詞包括心可舒、冠心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焦慮、抑郁、情緒、隨機等;英文檢索詞包括Xinkeshu、coronary heart disease、coronary disease、anxiety、depression等。
1.2.1 中文數(shù)據(jù)庫(CNKI、萬方、VIP)檢索式 主題:(“心可舒”) AND主題:(冠心病 OR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 OR 缺血性心臟病 OR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AND 主題:(抑郁 OR 焦慮 OR 情緒) AND 摘要:(隨機)。
1.2.2 CBM檢索式 ((((((“心可舒”[常用字段:智能]) AND((“冠心病”[常用字段:智能]OR “缺血性心臟病”[常用字段:智能]OR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常用字段:智能]OR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常用字段:智能])))) AND ((“抑郁”[常用字段:智能]OR “焦慮”[常用字段:智能]OR “情緒”[常用字段:智能])))) AND (“隨機”[摘要:智能]))。
1.2.3 英文數(shù)據(jù)庫檢索式 "Xinkeshu"[Title/Abstract]AND ("coronary disease"[MeSH]OR disease,coronary" 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OR "disease,coronary heart"OR "heart disease,coronary") AND ("Anxiety"[MeSH]OR "angst" OR nervousness" OR"hypervigilance" OR "anxiousness" OR "social anxiety" OR "anxieties,social" OR "anxiety,social" OR "social anxieties" OR "depression"[MeSH]OR "depressions" OR"depressive symptoms" OR "depressive symptom" OR "symptom,depressive" OR "symptoms,depressive" OR "emotional depression" OR "depression,emotional" OR "depressions,emotional" OR "emotional depressions" OR "mood disorders" OR "mood disorder" OR"affective disorders" OR"disorder,mood") 。
1.3 文獻篩選及資料提取 運用NoteExpress軟件對檢索得到的文獻進行篩選和管理,由兩名研究者獨立進行文獻篩選、數(shù)據(jù)提取,之后交叉核對并與第3位研究者討論解決分歧。首先閱讀題目和摘要,排除重復和不相關文獻,再閱讀全文確定最終納入的文獻。將納入文獻的基本信息(第一作者、發(fā)表時間等)、研究對象基本情況、干預措施、結局指標等信息錄入Excel 2017軟件,進行整理。
1.4 質量評價 運用Cochrane風險偏倚評估工具以及改良Jadad評分量表對納入的文獻進行質量評估,風險偏倚評估工具評估內容包括隨機分配方法、盲法、結局盲法、結局數(shù)據(jù)的完整性、選擇性報告研究結果、其他偏倚,風險等級分為:高風險、低風險、不清楚,對于難以評定的研究由第3位研究者參與共同討論決定。改良Jadad評分量表評估內容包括隨機序列產生、分配隱藏、盲法以及退出,得分1~3分為低質量,4~7分為高質量。
運用 GRADE 評價系統(tǒng)對納入的評價指標進行證據(jù)質量的評價。證據(jù)質量分為高質量、中等質量、低質量、極低質量4個等級。降級的因素包括研究的局限性(偏倚風險)、發(fā)表偏倚、不精確性(隨機誤差)、不一致性、間接性。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運用Review Manager 5.3軟件對納入的文獻數(shù)據(jù)信息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1)結合I2判斷研究之間的異質性,P≥0.1,I2<50%,提示研究之間異質性較小,選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分析;P<0.1,I2≥50%,提示研究之間異質性較大,采用亞組分析或敏感性分析等方法尋找異質性的來源,若仍存在較大的異質性,則選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分析。結局指標為定量變量數(shù)據(jù)者,采用均方差(MD)或標準化均方差(SMD)及其95%置信區(qū)間(95%CI)作為效應量;結局指標為二分類數(shù)據(jù)者,采相對危險度(RR)及其95%CI作為效應量。繪制漏斗圖對潛在的發(fā)表偏倚進行分析。
2.1 文獻篩選結果 初步檢索得到相關文獻138篇,其中CNKI 28篇,萬方36篇,VIP 26篇,CBM 37篇,PubMed 4篇, the Cochrane Library 7篇,基于標題和摘要初篩后得到52篇,最后閱讀全文篩選后得到23篇文獻,最終納入的文獻18篇[13-30]。文獻篩選流程見圖1。
圖1 文獻篩選流程圖
2.2 納入文獻基本特征 共納入病人1 730例,其中試驗組877例,對照組853例,在冠心病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試驗組給予心可舒片治療,對照組給予安慰劑或空白對照。其中2項研究[18,20]報道了冠心病相關臨床癥狀,3項研究[14,22,27]報道了心電圖的改善情況,3項研究[15,20,28]報道了血脂改善情況,10項研究[13-17,19-20,22-23,28]報道了焦慮、抑郁治療的總有效率,7項研究[15-18,27,29-30]報道了抑郁評分量表的減分數(shù)值,9項研究[15,17,21,24-27,29-30]報道了焦慮評分量表的減分數(shù)值。各項研究均報道了試驗組及對照組病人在性別、年齡等基本信息方面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研究基本特征見表1。
表1 納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3 納入文獻質量評估 納入的18項研究都采用隨機分組,其中5項研究[13,21,24-25,29]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其余13項僅出現(xiàn)“隨機”字樣而未提及具體方法;3項研究[13,21,29]采用雙盲(受試者及研究人員盲法),其余15項研究[14-20,22-28,30]未報道盲法;所有研究結局資料報道完整,其他偏倚來源均不詳??傮w文獻質量中等,Jadad評分的平均分為3.44分。納入研究的Jadad評分見表2,風險評估結果見圖2、圖3。
表2 納入研究Jadad評分
圖2 納入研究的偏倚風險百分比圖
圖3 納入研究的偏倚風險綜合評價
納入結局指標的證據(jù)質量評價為中等質量或低質量,研究的局限性(偏倚風險)方面,所有指標的相關研究均被降級,原因為隨機化過程及盲法存在偏倚;不精確性方面,部分指標的相關研究被降級,主要與樣本量較少相關;不一致性方面,焦慮減分量表的相關研究被降級,與異質性較大相關。GRADE 質量等級見圖4。
圖4 心可舒干預冠心病合并焦慮、抑郁的證據(jù)質量分析
2.4 Meta分析結果
2.4.1 冠心病臨床療效 共有5項研究[14,18,20,22,27]報道了冠心病相關臨床癥狀及心電圖的改善情況,涉及611例病人,各研究之間異質性較小(P=0.83,I2=0%),故選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冠心病癥狀及心電圖緩解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RR=1.31,95%CI(1.18,1.45),P<0.000 01]。詳見圖5。
圖5 兩組冠心病相關臨床癥狀及心電圖緩解率比較的森林圖
2.4.2 焦慮、抑郁療效
2.4.2.1 總有效率 共有10項研究[13-17,19-20,22-23,28]報道了焦慮抑郁治療的總有效率,包含920例病人,研究間的異質性較大(P<0.000 01,I2=85%),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焦慮、抑郁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RR=1.55,95%CI(1.26,1.90),P<0.000 1]。詳見圖6。
圖6 兩組焦慮、抑郁治療總有效率比較的森林圖
2.4.2.2 抑郁量表評分 共有7項研究[15-18,27,29-30]報道了抑郁量表評分的減分數(shù)值,涉及755例病人,各研究間的異質性較大(P<0.000 01,I2=86%),因此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抑郁量表評分的減分數(shù)值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SMD=1.33,95%CI(0.88,1.78),P<0.000 01]。詳見圖7。
分析該指標異質性來源發(fā)現(xiàn),其異質性較大的原因可能為采用的量表不同,或情緒評分的主觀性較強,因此,按照不同的量表進行亞組分析。有3項研究[15-16,18]采用了HAMD評分,3項研究[17,27,30]采用了SDS評分,1項研究[29]采用HADS-D評分,結果顯示:試驗組HAMD評分[SMD=1.43,95%CI(0.96,1.89),P<0.000 01]、SDS評分[SMD=1.21,95%CI(0.33,2.10),P=0.007]、HADS-D評分[SMD=1.33,95%CI(0.74,1.92),P<0.000 01]的減分數(shù)值大于對照組,提示心可舒聯(lián)合冠心病基礎治療在改善冠心病病人抑郁評分方面優(yōu)于冠心病基礎治療。各亞組的結果與整體結果一致。詳見圖7。
圖7 兩組抑郁量表評分減分數(shù)值比較的森林圖
2.4.2.3 焦慮評分量表 共有9項研究[15,17,21,24-27,29-30]報道了焦慮量表評分的減分數(shù)值,涉及975例病人,各研究間的異質性較大(P<0.000 01,I2=94%),因此,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焦慮量表評分的減分數(shù)值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SMD=1.87,95%CI(1.25,2.48),P<0.000 01]。詳見圖8。
異質性來源可能亦與采用的評分量表不同,或情緒評分的主觀性較強相關,按照不同的量表進行亞組分析。有4項研究[15,21,25-26]采用了HAMA評分,4項研究[17,24,27,30]采用了SAS評分,1項研究[29]采用HADS-A評分,結果均顯示:試驗組HAMA評分[SMD=2.55,95%CI(1.40,3.71),P<0.000 1]、SAS評分[SMD=1.41,95%CI(0.63,2.18),P=0.000 4]、HADS-A評分[SMD=1.13,95%CI(0.56,1.70),P=0.000 1]的減分數(shù)值大于對照組,提示心可舒聯(lián)合冠心病基礎治療在改善冠心病病人焦慮情緒方面優(yōu)于冠心病基礎治療。各亞組的結果與整體結果一致。詳見圖8。
圖8 兩組焦慮量表評分減分數(shù)值比較的Meta分析
2.4.3 調節(jié)血脂分析 共有3項研究[15,20,28]報道了血脂改善情況,主要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3項指標,涉及187例病人,各研究間的異質性較大(LDL-C:P=0.06,I2=65%;TC:P=0.000 3,I2=88%;TG:P=0.005,I2=81%)。對3項研究進行敏感性分析查找異質性原因,發(fā)現(xiàn)馬莉[28]對LDL-C和TG異質性影響較大,剔除該研究后各研究無異質性(LDL-C:P=0.78,I2=0%;TG:P=0.46,I2=0%),因此,對LDL-C和TG采用固定效應模型,而對TC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LDL-C[MD=0.09,95%CI(0.03,0.16),P=0.003]、TC[MD=0.72,95%CI(0.08,1.37),P=0.03]、TG[MD=0.18,95%CI(0.11,0.25),P<0.000 01]治療前后差值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圖9。
圖9 兩組LDL-C、TC、TG治療前后差值比較的森林圖
2.4.4 安全性分析 共有3項研究[18,20,30]報道了試驗組和對照組均未出現(xiàn)不良反應,3項研究[23,25-26]報道了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涉及274例病人,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惡心、胃部不適等,均為輕微癥狀,未影響研究的進行。各研究之間無異質性(P=1.00,I2=0%),故選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結果顯示:兩組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RR=1.00,95%CI(0.34,2.97),P=1.00]。詳見圖10。
圖10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的森林圖
2.5 敏感性分析 對以上結局逐一剔除相關研究以進行敏感性分析發(fā)現(xiàn),馬莉[28]對血脂改善情況(TG組、LDL-C組)以及王銳[17]對焦慮抑郁總有效率有較大影響,其余均無明顯影響,因此去除后結果較穩(wěn)定可靠。
2.6 發(fā)表偏倚 對焦慮抑郁治療總有效率這一結局指標繪制漏斗圖檢測發(fā)表偏倚,結果顯示:漏斗圖左右不完全對稱,提示可能存在文獻的發(fā)表偏倚,原因可能與陰性結果的研究未發(fā)表等因素相關。詳見圖11。
圖11 焦慮抑郁治療總有效率漏斗圖
近年來,冠心病在我國的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目前,我國15歲及以上人口冠心病的發(fā)病率已達到1.02%,患病人數(shù)已超過1 139. 6萬人,防治冠心病意義重大[1]。冠心病常見胸悶胸痛、氣短心悸等癥狀,甚至出現(xiàn)瀕死感,給病人帶來極大的恐懼感,容易造成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研究證實,焦慮、抑郁狀態(tài)在冠心病病人中的發(fā)生率遠高于普通健康人[2-3,31]。同時,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會導致血壓升高、內皮功能障礙、高凝狀態(tài),并通過免疫反應、炎性因子等影響心臟,加速冠心病的進程[4,32]。目前現(xiàn)代醫(yī)學對冠心病合并焦慮、抑郁的治療主要為冠心病基礎治療聯(lián)合精神類藥物抗焦慮、抑郁治療,而精神類藥物副作用明顯,病人接受度較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干預冠心病合并焦慮、抑郁有明顯優(yōu)勢。
冠心病屬于中醫(yī)“胸痹”范疇,病位在心,《靈樞·邪客》有言:“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指出心不僅主血脈,還是全身精神意志的核心。心病則血脈無所主,神明無所依,可出現(xiàn)心脈痹阻和神氣失調兩方面的表現(xiàn),結合《素問·八正神明論》中“血氣者,人之神”,心病的治療關鍵在于通血脈、調心神、和血氣。
心可舒由丹參、三七、葛根、木香、山楂5味藥組成。丹參養(yǎng)血活血、止痛安神,三七散瘀止血、消腫定痛,葛根辛散通痹,木香芳香理氣,山楂祛瘀化積,攻補兼施,氣血同調,共奏活血行氣、止痛安神之功,用于胸痹心痛合并心神不安、情志不暢之證?,F(xiàn)代研究表明,丹參中的丹參酮ⅡA、丹參素、丹參酚酸等成分能通過調節(jié)免疫/炎癥反應、細胞代謝、血管新生有效保護心肌、改善心絞痛癥狀[4],丹參酚酸G、丹參酚酸J可作用于前列環(huán)素內過氧化物合酶2、單胺氧化酶、5-羥色胺受體亞型、雌激素受體等多靶點共同產生抗抑郁效果[33-34]。三七中的三七總皂苷能抑制炎癥反應,具有抗血小板、降脂、保護心肌等作用[35],丹參酚酸和三七皂苷配伍能抗心肌細胞凋亡、改善能量代謝、保護內皮細胞,在多途徑上協(xié)同抗心肌缺氧損傷[36]。葛根素能夠改善高脂誘導的糖尿病小鼠抑郁癥狀,其作用可能是通過激活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GLP-1R)/Wnt/哺乳動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號通路,改善海馬神經可塑性而實現(xiàn)[37];丹參-葛根配伍能激活心肌細胞的某些離子通道,減少線粒體內Ca2+的積累,保護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38]。
本研究納入18項RCT評價心可舒聯(lián)合冠心病基礎治療對改善冠心病合并焦慮、抑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Meta分析顯示:心可舒聯(lián)合冠心病基礎治療在改善冠心病及緩解焦慮、抑郁情緒方面均優(yōu)于冠心病基礎治療,調節(jié)血脂方面亦優(yōu)于冠心病基礎治療,而并未增加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焦慮抑郁評分量表減分率的亞組分析顯示:試驗組抑郁量表評分(HAMD評分、SDS評分、HADS-D評分)減分數(shù)值均高于對照組,提示心可舒聯(lián)合冠心病基礎治療對改善抑郁情緒療效顯著;試驗組焦慮量表評分(HAMA評分、SAS評分、HADS-A評分)減分數(shù)值均高于對照組,亦提示心可舒聯(lián)合冠心病基礎治療對改善焦慮情緒療效顯著。
根據(jù)GRADE證據(jù)評分,本研究納入的結局指標為中等質量以上者不多,可能由以下原因導致:①納入的研究質量在隨機、盲法、分配隱藏方面存在較大偏倚,導致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②由于各項研究采用的焦慮、抑郁量表不同,且部分量表主觀性較強,導致研究間存在不一致性;③由于各項研究結局指標不全面,導致部分結局指標樣本量較小,可信區(qū)間寬,結果不精確。
本研究可能存在的不足:①納入研究質量總體中等,可能影響分析結果;②納入的受試者年齡、病程、冠心病基礎治療具體用藥、治療時長不相同,可能存在偏倚;③納入研究皆為陽性結果,漏斗圖不完全對稱,可能存在發(fā)表偏倚。
綜上所述,心可舒聯(lián)合冠心病基礎治療冠心病合并焦慮、抑郁的療效優(yōu)于冠心病基礎治療,能進一步改善病人冠心病相關癥狀、改善心電圖、調節(jié)血脂、緩解焦慮和抑郁情緒。但限于樣本量及研究質量,尚需高質量的多中心、合理的樣本、隨機對照雙盲研究予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