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慧 范昭能 曾榮耀 劉 昆 謝 君 劉佩雄
(1 四川省自貢市鄉(xiāng)村振興發(fā)展服務中心,自貢 643000;2 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qū)農技科學技術中心,自貢 643010)
水稻是稻屬谷類作物,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三大糧食作物之一[1],世界上近1/2 人口以水稻為主食[2],更是我國超過60%人口的主食[3-4]。我國水稻常年種植面積3000 萬hm2[5],總產量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產國和消費國[6]。四川水稻常年種植面積200 萬hm2左右[7],自貢市位于四川東南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自然條件優(yōu)越,適宜水稻生長,常年種植面積穩(wěn)定在8 萬hm2以上,年總產達70 萬t 以上。針對近年來生產種植水稻品種繁多,市面上水稻品種雜、亂、多,推廣的品種適應性差[8],生育期和產量表現差異大等問題,特引進9 個水稻新品種,進行品種比較試驗,以期篩選出適宜自貢地區(qū)種植的高產優(yōu)質水稻新品種。
1.1 試驗地概況試驗位于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qū)三多寨鎮(zhèn)八甲村12 組,試驗地面積0.33hm2。該試驗地塊為冬閑田,棕褐色黏壤土、土層深厚。試驗前取耕層土壤進行理化性質分析,有機質17.2g/kg、堿解氮166mg/kg、有效磷12.6mg/kg、速效鉀153mg/kg、緩效鉀514mg/kg、pH 值8.37。
1.2 供試材料供試作物為雜交水稻,共計9 個品種,分別為宜香優(yōu)2115、文兩優(yōu)9 號、秋兩優(yōu)慧絲、旺兩優(yōu)900、荃優(yōu)1606、晶兩優(yōu)534、錦城優(yōu)雅禾、宜優(yōu)1611、川優(yōu)6203,以川優(yōu)6203 為對照。
1.3 試驗設計本試驗采用單因素隨機區(qū)組設計,每個品種為1 個處理,3 次重復,共27 個小區(qū),每個小區(qū)107.5m2,采用寬窄行移栽,行窩距為(40+20)cm×20cm,栽植1792 窩,區(qū)組間留1m 工作道,1m 保護行。
1.4 試驗過程本試驗于2022 年3 月4 日育苗,采用雙膜覆蓋旱地育苗,苗床施足底肥,3 月18 日、30 日追施提苗肥和分蘗肥。4 月20 日大田施底肥,4 月21 日大田施83.1%殺螺胺乙醇胺鹽可濕性粉劑防治田螺,4 月26 日移栽至試驗小區(qū),5 月6 日施42%草·丁草胺(野老)防治雜草,5 月9 日施分蘗肥,5 月10 日、6 月30 日施10%阿維甲維鹽防治螟蟲。8 月17 日調查抽樣、實收測產,隨后進行室內考種。
1.5 調查測定項目在水稻生長過程中,系統(tǒng)觀察記載水稻播種期、移栽期、始穗期、齊穗期、成熟期。收獲前,調查各小區(qū)有效穗數,各小區(qū)5 點取樣,每點5 窩,對樣本進行室內測定考種,記載有效穗數,測定株高、穗長、穗粒數、穗實粒數、千粒重。分小區(qū)品種單收,晾曬除雜后測定含水量,按13.5%含水量計算實收產量和理論產量。
理論產量(kg)=有效穗數(萬)×穗實粒數×千粒重(g)×10-6×85%
實收產量(kg)=(667÷實收面積)×晾曬除雜干重×[(1-含水量)÷(1-13.5%)]
2.1 生育期參試品種的生育期如表1 所示,2022年3 月4 日統(tǒng)一播種后,4 月26 日進行移栽,秧齡53d。文兩優(yōu)9 號、秋兩優(yōu)慧絲始穗期最早,為6 月30 日,比川優(yōu)6203(CK)早7d;川優(yōu)6203(CK)始穗期最遲,為7 月7 日。錦城優(yōu)雅禾齊穗期最早,為7 月5 日,比川優(yōu)6203(CK)早6d,川優(yōu)6203(CK)齊穗期最遲,為7 月11 日。各品種全生育期為152~157d,荃優(yōu)1606 最短,比川優(yōu)6203(CK)短4d,旺兩優(yōu)900、宜香優(yōu)2115、宜優(yōu)1611 最遲,比川優(yōu)6203(CK)長1d。
表1 2022 年自貢市種植不同雜交水稻品種的生育期
2.2 主要農藝和經濟性狀參試品種主要農藝和經濟性狀表現如表2 所示,參試品種的株高在107.1~125.9cm 之間,其中川優(yōu)6203(CK)最高,旺兩優(yōu)900 最低;穗長在24.2~27.2cm 之間,其中川優(yōu)6203(CK)最長,秋兩優(yōu)慧絲最短;有效穗數為14.3~17.7 萬穗/667m2,文兩優(yōu)9 號最高,比對照多2.8 萬穗/667m2,宜香優(yōu)2115 最低,比對照少0.6 萬穗/667m2。各品種穗粒數為201.5~ 228.1粒,其中宜優(yōu)1611 最多,比對照多24.0 粒/穗,晶兩優(yōu)534 最低,比對照少2.6 粒/穗;每穗實粒數為169.6~181.5 粒,荃優(yōu)1606 最多,宜香優(yōu)2115最低;結實率各品種均穩(wěn)定在81%以上,其中荃優(yōu)1606 最高,宜優(yōu)1611 最低。各品種千粒重為23.1~32.3g,宜香優(yōu)2115 最高,比對照多4.2g,文兩優(yōu)9 號最低,比對照少5.0g。理論產量結果,荃優(yōu)1606 最高,達702.9kg/667m2,比對照增加86.1kg/667m2;晶兩優(yōu)534 最低,為605.7kg/667m2,比對照減少11.1kg/667m2。
表2 2022 年自貢市種植不同雜交水稻品種的主要農藝和經濟性狀
2.3 實收產量如表3 所示,9 個參試品種中有7 個品種比對照產量高,分別是荃優(yōu)1606、錦城優(yōu)雅禾、宜優(yōu)1611、宜香優(yōu)2115、秋兩優(yōu)慧絲、旺兩優(yōu)900、文兩優(yōu)9 號,每667m2實收產量分別為685.6kg、648.4kg、642.8kg、641.6kg、636.0kg、634.1kg、610.5kg,較對照品種分別增加80.6kg、43.4kg、37.8kg、36.6kg、31.0kg、29.1kg、5.5kg,增幅分別為13.3%、7.2%、6.2%、6.0%、5.1%、4.8%、0.9%;僅晶兩優(yōu)534 產量低于對照,實收產量為601.2kg,較對照減產3.8kg,減幅0.6%。
表3 2022 年自貢市種植不同雜交水稻品種的實收產量統(tǒng)計
2.4 綜合評價9 個參試品種的株型、整齊度、分蘗能力、生長勢、后期轉色、生育期等性狀綜合評價情況見表4,宜優(yōu)1611 和荃優(yōu)1606 綜合評價為很好,秋兩優(yōu)慧絲、宜香優(yōu)2115 和錦城優(yōu)雅禾綜合評價為好,其他品種為一般。
表4 2022 年自貢市種植不同雜交水稻品種田間表現綜合評價
通過種植試驗發(fā)現,參試品種以荃優(yōu)1606 實收產量最高,增幅超13.3%;錦城優(yōu)雅禾、宜優(yōu)1611次之,增幅分別為7.2%、6.2%,且實收產量與理論產量表現趨勢一致。結合在試驗示范中對各品種田間記載記錄、考種測產數據分析發(fā)現,荃優(yōu)1606、錦城優(yōu)雅禾、宜優(yōu)1611 生育期適中,生長勢強、株型適中、整齊度好、后期轉色好、綜合評價很好,適合自貢市生態(tài)氣候條件,適宜在自貢市及相似生態(tài)區(qū)域示范推廣種植。今后還將繼續(xù)引進新品種開展品種對比試驗并探索其配套高產栽培技術,促進大面積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應用,助推自貢市水稻產業(yè)持續(xù)高質量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