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德州市臨邑師范附屬小學 王淑云
在當下的教育環(huán)境中,受信息技術發(fā)展的影響,小學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也需要經常使用信息技術,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管理工作負擔,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對班級發(fā)展和學生成長都有重要意義?;诖耍疚牧⒆惆嘀魅蔚陌嗉壒芾砉ぷ?,探索如何借助信息技術手段提升班級管理效率,從而讓班級高效運轉、讓學生快樂成長。
在小學階段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由于學生年齡較小,對事物尚未形成自己的認知,這為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再加上班主任需要接觸的瑣事較多,容易使班級管理工作陷入低效的境地。對此,為了提高班級管理效率,班主任需要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將班級管理工作進行信息化更新,如學生檔案電子化、家校溝通渠道信息化等,從而使班級管理工作進入信息化軌道,這樣可以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讓班級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高效運轉。
在以往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常常以疾聲厲色的語言威懾學生,以此讓學生服從自己的班級管理工作。這種形式的班級管理雖然可以讓學生服從管理,但在一定程度會導致學生害怕班主任,造成師生之間溝通不暢的問題。同時,這種管理方式會影響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對此,在落實以信息技術手段為主的班級管理工作時,班主任可以讓信息技術成為管理學生的橋梁,強化管理工作更為人性化的一面,如班主任通過信息技術與學生交流、與家長溝通、開展德育等,都可以在發(fā)揮信息技術效用的同時,體現班級管理的人性化特點。
在當下的教育環(huán)境中,班主任要想提高班級管理效率,首先要做出改變的便是自身的管理觀念。新課標實施后,班級中的教學活動需要圍繞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進行,而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也需要圍繞學生進行,讓學生在班級中實現全面成長與進步?;诖?,班主任需要以信息技術為支撐,強化其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應用。信息技術作為近幾年逐漸被廣泛運用的手段,已經出現在學校的管理工作中,所以班主任需要運用信息技術有效開展班級的日常管理、成績管理、組織管理等,讓班級工作都可以進行信息化處理。同時,在運用信息技術管理班級時,班主任需要提前掌握信息技術應用手段,這樣才能提高信息技術應用效率。
具體而言,為了切實轉變自身的班級管理觀念,高效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班主任需要在教學之余參加由學校組織的關于信息技術管理的講座或研討會,從中學習信息技術知識,了解信息技術在班級管理工作的巨大作用。在與參會人員的交流溝通中,會進一步加強對信息技術的認知,從而提升自身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提高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這樣,在不斷豐富自身認知、提高自身信息技術能力的基礎上,班主任可以及時轉變班級管理觀念,強化信息技術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運用,讓信息技術手段成為高效開展班級工作的重要幫手。
此外,運用信息技術時,班主任要建立持續(xù)學習意識,認識到信息技術快速更新迭代的特點,并對班級管理中使用的信息技術手段進行及時更新和調整,使其始終符合班級管理需求,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價值。
在以往管理班級的過程中,班主任往往會采取長篇大論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說理教育。但實際情況是,由于學生年紀較小,對班主任長篇大論的內容無法有效理解,只能囫圇吞棗式地接受。這種管理方式雖然達到了即時管理的目的,但從長遠來看,并不能提高班級管理效率。對此,在信息技術背景下,班主任需要拓展班級管理手段,豐富教育使用資源。具體而言,可以通過網絡技術搜集一些符合現階段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的教育資源,如學生喜歡的動畫內容等,將長篇大論式的教育轉變?yōu)閱l(fā)式的教育,讓學生在自己喜歡的內容中獲得啟發(fā),實現思想層面的進步。
比如,在小學階段,班主任會經常滲透關于思想教育的內容,為了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相關內容,班主任可以搜集資料,豐富教育資源,提高學生的理解效率。例如,組織“友愛他人”這一主題班會時,班主任便可以融合大量的網絡教育資源,以提高學生的認知效率。首先,班主任需要對使用的網絡資源進行整體篩選,保證內容的有效性,避免資料中出現不利于學生成長的內容。其次,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關鍵詞或者自己想要達到的目的關鍵詞,再由班主任將對應關鍵詞的動畫內容分享給學生,讓學生觀看,使學生從網絡資源中獲得啟發(fā),并在生活中踐行自己的思考,以實現成長與進步。
對班主任而言,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使用學生喜歡的資源內容啟發(fā)學生、影響學生,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班級管理效率,讓學生的思想在自我思考中不斷完善和成熟,從而以一種更積極的心態(tài)接受管理。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不僅有班主任需要完成的內容,也有需要家長及時參與的內容,而如何做到與家長及時交流和溝通,則是班主任需要認真思考的課題。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需要認識到傳統家校溝通手段的局限性,如家訪、家長會等,需要結合信息技術這一背景,更新家校溝通手段,建立即時通訊渠道,加強家庭與學校和班主任之間的交流,不僅可以提高家校溝通頻率和質量,還能夠讓家校溝通突破時空限制,做到及時交流、有效交流,這樣才能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
在實際運用中,班主任可以在向學校報備后,以微信的形式建立“班主任—家長交流群”,為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創(chuàng)建平臺。具體來講,班主任在創(chuàng)建即時通訊渠道后,應即刻設定微信群的聊天規(guī)定,即哪些情況可以在群中討論,哪些情況不可以在群中討論,這樣可以在保證微信群使用價值的前提下,讓家長重視微信群中發(fā)布的消息。如學校發(fā)布與學生相關的政策時,為了讓家長更好地配合學校,班主任可以將政策內容轉發(fā)到微信群內,讓家長知悉。此外,許多家庭會存在教育孩子的問題,這部分家長也可以向教師求助,或者在微信群中求教其他家長教育方法。這樣,既可以拉近教師與家長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又可以切實提高班級管理效率。
對小學階段的班級管理工作而言,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的及時交流與溝通,是提高家?;ヂ擃l率和班級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條件,而以信息技術手段為主建立的即時通訊渠道則是連接班主任與家長的重要橋梁,可以幫助班主任在與家長的及時溝通中逐步提高管理效率。
在小學階段,班主任需要面對龐大的學生群體,且學生之間存在生活環(huán)境、性格特點、學習能力等的差異,這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帶來了非常大的挑戰(zhàn)。從班主任的角度來看,每個學生都是自己班級中的一員,應秉承真誠對待每一位學生的理念,對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摸排調查,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在后續(xù)管理工作中對每名學生存在的問題給予針對性指導。在此基礎上,班主任可以利用電子檔案對獲取的學生信息進行記錄,這樣既可以及時查看學生的情況,也能夠更好地落實班級管理工作。
在具體操作中,班主任可以運用電腦記錄學生的資料,為每一位學生建立獨一無二的電子檔案,內容包括學生姓名、性別、家庭情況、父母職業(yè)、興趣愛好等,這對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給予學生針對性的教育指導有重要作用。在此基礎上,班主任要綜合分析每一位學生的情況,并為其制定切實可行的教育方案,讓學生可以獲得更好的成長。同時,根據為學生制定的教育方案,班主任可以在教學和生活中給予學生及時幫助。由于學生處于不斷成長和變化的階段,因此教師建立的電子檔案也應呈現一種動態(tài)形式,記錄學生每學年在學習、思想品質、身體素養(yǎng)等方面的變化。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班主任的管理中取得進步,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運用信息技術建立屬于學生的電子檔案是幫助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因此,班主任需要重視建立學生的電子檔案,讓學生在電子檔案的記錄下實現全面發(fā)展。
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德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但是,鑒于小學生思維尚未成熟,班主任需要調整德育手段,避免直接進行德育導致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對此,班主任可以借助現代教育技術調整德育內容,以圖片或視頻的形式呈現給學生,這樣學生便會跟隨圖片或視頻逐步了解德育,從而保證德育的有效性。采用現代教育技術開展德育,一方面是為了完成教學要求,另一方面可以滿足社會發(fā)展對人才成長的需求。
例如,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時,為了加深學生對愛國主義的認知,班主任需要將抽象的愛國主義內容進行具象化處理,讓學生從具體的事件中認識愛國主義。在實際操作中,班主任可以按照三個步驟落實德育:首先,播放適合學生觀看的愛國主義影片或紀錄片。在影片中,學生能夠認識到什么是家國大義,了解為什么在國家危難時前輩可以不顧一切犧牲自己,知曉如今幸福的生活環(huán)境來之不易。其次,班主任組織學生以“我理解中的愛國主義”為主題,展開對愛國主義的討論,并將學生的表現記錄在電子檔案中。通過討論,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愛國主義,知道愛國主義不是空談,而是扎扎實實建立在國家實力不斷發(fā)展的基礎上,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最后,班主任可以讓學生一篇活動體會,表達自己對愛國主義的認知,將愛國主義思想內化于心。
班主任在落實德育工作時,需要運用好現代教育技術,使其在動態(tài)處理德育內容上積極發(fā)揮效用,讓德育內容有效滲透在班級的方方面面,以此引導學生建立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助力學生成長。
在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怎樣保持與學生之間的良好關系,也是班主任需要重點思考的內容。對班主任而言,如果學生積極配合管理工作,便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則會影響班級管理工作的正常進行。所以,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也需要與學生建立友好的關系?;诖?,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教師可以構建班級交流平臺,制定交流規(guī)則,以保證在線上和線下都可以與學生進行有效交流。
具體而言,在班級交流平臺中,學生可以通過私信窗口與班主任交流,訴說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尋求班主任的幫助。此交流平臺既可以是分享班級大事記的平臺,也可以成為師生課余時間交流的平臺,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交流內容的隱私性。在學校生活中,學生與學生之間難免會產生摩擦,當學生不愿意通過真實場所交談時,便可以通過交流平臺向教師反映真實情況,使班主任了解實際情況。此外,學生在完成課后作業(yè)時,若遇到難題也可以向班主任請教。這樣,不論是何種情況,班主任與學生都可以保持順暢交流,這對班級管理工作的高效進行具有重要意義。
所以,班主任需要運用信息技術有效構建班級交流平臺,讓學生在平臺內積極發(fā)言、及時表達自己的想法,做到與班主任及時溝通。而班主任也能夠借助交流平臺主動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詢問學生最近的學習狀態(tài),增加與學生交流的機會。只有這樣雙向交流與溝通,才能建立起友好的師生關系,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從班級出發(fā)、從學生出發(fā),思考如何將信息技術手段與班級管理工作進行有效結合,以達到提升班級管理水平的目的。在實踐中,班主任可以從積極轉變管理理念、拓展班級管理手段、建立即時通訊渠道等策略入手,全方位優(yōu)化班級管理,讓班級管理在高效的基礎上做到信息化、動態(tài)化。這樣,班主任便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價值,切實提高班級管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