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蘇亞
(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文學院)
《家塾教學法》是清代教育家唐彪所作,是我國第一本正式以教學法命名的教育著作。該書以語錄體的形式成書,分為《父師善誘法》和《讀書作文譜》兩卷,分別論述教法和學法。書中總結了歷代教學家的優(yōu)秀教學思想,引用多方教育名家的名言,并結合自身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提出了許多創(chuàng)造性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觀點。書中內容涉及語文教學的各個方面,不僅包括識字寫字、閱讀、寫作訓練等內容,還包含了對蒙學教育、農村教育、分科教學、師資力量分配等問題的思考?!都役咏虒W法》是一部偉大的教學法著作,它產生于封建社會的背景之下,但是對我們今天的語文教育依然有著十分重要現實意義。
唐彪,字翼修,清初教育家、語文教學法家,浙江瀫水(今屬金華)人,活動于康熙年間。曾一度出任武林(今杭州)學官,后退居歸田,整理教育著作。[1]唐彪其人流傳于世的著作并不是很多,其生平在現存的地方志資料中也很難考據,可是他著述的《家塾教學法》不僅為學者所熟知,而且還被不斷探索研究,廣泛應用到教學當中。一本著作的完成與作者所處的時代是分不開的,要更加深刻地了解作者的觀點與想法,首先要清楚該書所處的時代環(huán)境。
《家塾教學法》成書于清康熙年間??傮w來講,這個時期政治穩(wěn)定,經濟發(fā)展,科學文化也有著一定程度的進步。這一時期,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統(tǒng)治者“重視文化教育事業(yè),陸續(xù)頒布了一系列振興文教的政策法令,確定了‘興文教,崇經術,以開太平’的文教政策”[2],在這樣的政策影響下,讀書識字成為一種社會風尚,人們開始重視教育,追捧科舉?!都役咏虒W法》中有很多地方提到科舉之學、文章舉業(yè)的內容,還有一部分篇幅重點講述八股文的寫作技法,可見其歷史局限性。《家塾教學法》這部優(yōu)秀著作的產生有著一定的思想基礎,它的出現與流傳于世的前朝著作有著分不開的聯系。清代的義學和私塾盛行,這就使得教育不再局限于貴族子弟當中,平民階層的子弟也有了受教育的機會。加之印刷術的進步,使得蒙學教材的數量增多,品種繁多。從《家塾教學法》中我們能夠看到《學記》《顏氏家訓》《朱子讀書法》等教育著作對唐彪的影響。比如,《學記》中關于教學計劃、教師能力以及對于學生成績的考察制度的討論在《父師善誘法》中有所體現?!额伿霞矣枴放c《家塾教學法》同屬家塾用書,二者都肯定了家庭環(huán)境的重要性,都為兒童擇友提出建議。《朱子讀書法》歸納總結的“朱子讀書之法”在《家塾教學法》中被多次提到,結合事例和唐彪個人的心得體會加以闡述,可見唐彪對朱熹讀書思想的繼承與認同。另外,就唐彪本人來講,其所處時代屬于一個思想碰撞融合的時代。先進的民主啟蒙思想碰撞沖擊著宋明理學的統(tǒng)治地位,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唐彪本人自然也受到傳統(tǒng)儒家思想以及經世致用等思想的多方面影響。
政治經濟的外部背景,加上思想文化的內部條件,以及唐彪本人長期教學生涯中的豐富經驗,使得這部《家塾教學法》能夠集思廣益,博采眾長,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在材料的取舍上精益求精,在教育觀念的闡釋上新意迭出。
《家塾教學法》由《父師善誘法》和《讀書作文譜》兩本書合刻而成?!陡笌熒普T法》以論教法為主,主張家長、父兄要重視啟蒙教育,重視家庭環(huán)境。分上、下兩卷,上卷共十三題,從家長、學校、教法、教材等方面來寫;下卷十六題,主要從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這一角度來進行論述?!蹲x書作文譜》以論學法為主,系統(tǒng)指導了語文學習方法,共十二卷,每卷專論一個方面,為學生自學、提升讀寫能力提供了指南?!蹲x書作文譜》與《父師善誘法》各有所側重,又緊密相聯。唐彪十分重視學生讀書的基本修養(yǎng)。《讀書作文譜》開篇就提到了讀書的“根本工夫”,即“學基”“文源”和“讀書總要”三部分,分別談論閱讀和寫作的心理修養(yǎng)、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方法技巧修養(yǎng)。“學基”,指的是學習語文的基石。唐彪認為:“涉世處事,‘敬’字工夫居多;讀書窮理,‘靜’字工夫最要。然涉世處事,亦不可不靜,讀書窮理,亦不可不敬。二者原未嘗可離?!盵3]唐彪在這里提出兩種功夫——“敬”和“靜”。書中廣泛引用古人言語,論述了讀書只有做到“靜”為先,才能專心致志,學有所得。對于“靜心”學習,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認為每天用一半的時間來靜坐、冥思,另外半日用來讀書,這樣長期堅持,就能做到讀書時寧定清明、內外涵養(yǎng)。“文源”,就是文章的來源、根源。唐彪認為,寫出好文章的根源在于提高自身的“涵養(yǎng)”。跟“學基”一樣,還是強調讀書首先要修養(yǎng)身心,如此才能有所收獲,有所成就。除去自身的身心修養(yǎng)之外,讀書寫作還應該要有豐富的實踐作為基礎?!白x書總要”部分唐彪將書籍分為“正”“閑”兩大類,又將正經書籍分出“精粗高下”“急需不急需”的區(qū)別。唐彪認為,學者讀書首要是能夠分別“當讀之書”“當熟讀之書”“當看之書”“當再三細看之書”“當備以資查之書”,那樣才能夠根據先后緩急正確地花費工夫。唐彪以《詩》《書》《禮》《易》《孝經》《資治通鑒》等書的閱讀為例,將閱讀的方法,技巧作了一個總綱,內容廣泛、言論精辟。
中國古代出現過很多優(yōu)秀的語文教育家,也有大量的蒙學識字教材,可是卻很少有專門論述語文教學的專著。《家塾教學法》較為全面、系統(tǒng)地論述了識字寫字、閱讀、寫作等的教學方法,其內容上博采眾長,思想上自成一家,能夠將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相結合,對后世的教學法著作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
《家塾教學法》結構完整,布局清晰。整本書由以論教法為主的《父師善誘法》和以論學法為主的《讀書作文譜》合刻而成?!陡笌熒普T法》分上下卷,上卷從宏觀角度把握教學,下卷從學生角度進行論述?!蹲x書作文譜》第一卷總論讀書作文的根本功夫,后面每一卷論述讀書作文的一個方面,一共十二卷。讀者可以根據興趣隨意選擇、翻閱。這樣的編排考慮到讀者不同的閱讀層次、閱讀需求,為后世的教學法著作提供了編寫范例?!都役咏虒W法》內容豐富,兼收并蓄?!都役咏虒W法》對宋元以來的教學法理論進行了歸納和提要,書中除了“程朱理學”“陸王心學”的教育思想外,還收錄了許多文學家、文章學家、文字學家、書法家的言論,對他們的觀點進行梳理和歸納,用來支撐唐彪自己的教學主張。此外,唐彪還結合自身豐富的教學經驗,將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使得書中的內容博采眾長,包含甚廣。《家塾教學法》思想飽滿,自成一家。唐彪在書中雖然大量引用了許多著名教育家的言論,但唐彪并不是簡單的引用繼承,而是將這些觀點進行分類提煉,并且結合自身的實踐經驗,提出自己的觀點。例如,他提出的“童子宜歌詩習禮”,通過啟發(fā)誘導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他還關心“不習舉業(yè)子弟”,關注村落孩童,這種普及教育的提倡以及對于農村教育的關心都是十分具有前瞻性的。
《家塾教學法》產生于封建社會的背景之下,有其歷史局限性,比如推崇科舉取士制度、重視八股文寫作等。但是作為一部教學法著作,其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有效指導了當時的教學實踐。其中的很多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與今天的語文教育思想有著相同之處,甚至對改進當代的語文教學工作有一定的借鑒和啟示作用。
唐彪十分重視孩童的識字教學。他認為識字寫字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如果孩童的識字量不夠,就不能順暢地讀書,更不能背書。
(1)重視識字教學。唐彪主張孩童初入學堂的前半年,要進行專門的識字學習。有了一定的識字量之后,再進行后續(xù)的讀書、作文的學習。在讀書的過程中,聽到有同學讀錯了字音,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及時指出,并指導讀錯的學生進行改正。學生還要自己標記讀錯的字,以便特別注意,減少讀錯的次數。此外,唐彪還提出了一系列操作性極強的識字方法。比如,他提出對不同的字進行分別熟記。對于字形復雜的生字,教師在學生初次識記時要進行形象的講解,這樣便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識記。對于特別容易混淆的生字,可以采用順口溜進行識記。唐彪還提出覆認之法?!皩⒄J過之字,難記者,以厚紙鉆小隙露其字,令認之?!庇煤窦埌邈@出小孔,只露出需要識記的生字讓學生進行辨認。通過這樣的反復辨認可以讓學生逐漸加深印象,直到掌握。
(2)重視書寫訓練。除了識字教學外,唐彪在書中還花費大量篇幅介紹書法的訓練方法。書中對毛筆書寫的執(zhí)筆、運筆以及練習方法都有介紹。他還提出對于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應該采用不同的練習方法,對于今天的硬筆書法訓練依舊很有價值。唐彪在《家塾教學法》書中指出,“童蒙幼稚無知,畏書之難讀,疾書如仇”[4],乃是“由于不識字之故”,識字寫字是語文學習的基礎,語文教學要重視識字寫字教學,保護學生讀書的興趣。書中提出識字方法,例如,先集中后分散的識字方法與我們今天的語文課標第一學段中“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的要求基本一致。“分別熟記”的方法,提醒著語文教師要關注形近字的教學,“覆認之法”可以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比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默寫更有針對性。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它關系著語言的積累與表達,是語文課堂中占時最多,內容豐富,也是師生投入精力最多的部分。唐彪在《家塾教學法》中闡述了很多關于閱讀教學的深刻見解,其中“求精”“貴熟”“求化”的思想對今天的閱讀教學極具啟發(fā)意義。
(1)讀書求精。唐彪十分重視閱讀文本的篩選,他認為“天下書雖至多,而好者極少。”要選擇文筆好的,思想深刻的文章進行閱讀,并通過蜜蜂采花釀蜜,蠶食桑葉吐絲的例子證明精選閱讀文本的重要性。語文教材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載體和媒介,語文教材質量的好壞決定著學生閱讀質量的高低。這提醒今天的語文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重視閱讀文本的選擇,要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沒有定型的學生做好閱讀文本的篩選工作。
(2)讀書貴熟。讀書古人讀書都要強調“熟”的重要性,孔子的“韋編三絕”,朱子的“熟讀精思”,唐彪也一樣。他強調,“故凡人一切所為,生不如熟,熟不如極熟,極熟則能變化推廣,縱橫高下,無乎不宜?!敝挥惺熳x,才能達到熟練運用、得心應手的境地。一堂好的語文課,一定是語文教師精心設計,激發(fā)學生閱讀求知的興趣,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完成多種形式“讀”,從而一步步去感受文本,理解文本。
(3)讀書求化。閱讀的最終目的是理解,學習書中的精華,內化吸收,轉化為自己的東西。讀書不能死記硬背,要理解書中的道理,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記憶,這樣才能更好地吸收書中的營養(yǎng)。新一輪課程改革強調立德樹人,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面向未來、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力的人?!都役咏虒W法》中這一讀書“求化”的思想,提醒著廣大語文教師在閱讀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勤于思考的習慣和敢于存疑的精神,培養(yǎng)有思想、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
語文教師可以在《家塾教學法》一書中找到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的靈感和思路,比如唐彪在“書文標記、圈點、評注法”中談到了標記、圈點的重要性,奇思妙想處“密圈”則美境,界限段處“畫斷”則章法與命意之妙易知,年號、國號、地名、官名等專有名詞處“加標記”則能一目了然。此外,唐彪還強調讀書要明白綱領、條目之外,還應特別標記書文的根因和歸重?!案颉本褪菚牡膶懽骶売桑皻w重”就是書文的主旨所在。語文教師在進行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時,可以參考書中給出的圈點評注的方法,引導學生有方法、有方向地進行閱讀與鑒賞活動。
閱讀是吸收和理解,寫作是表達和應用。寫作教學和閱讀教學緊密相連,難以分割?!蹲x書作文譜》卷六介紹了寫作文章的幾點重要方法,書中關于寫作技法和文章修改的論述,具有極強的應用價值。
(1)重視技法訓練。唐彪首先從整體把握臨文體認工夫、布格、取材、修詞等寫作的幾個主要過程。然后從寫作技法上進行詳細具體地指導。《讀書作文譜》卷七“文章諸法”中從章法、股法、句法、字法四個方面展開論述文章的寫作技法,包含了深淺虛實、分總開合、進退轉折、勾連照應、抑揚頓挫、預伏穿插等十幾種寫作文章的技巧,內容豐富,見解精辟。例如布格,唐彪主張在作文下筆之前要先審題打腹稿,把握要旨和重點,如此方能做到成竹在胸。作文之初,要先“布格”,即寫作者在作文之初,要先確定一個角度來布置段落。如果不這樣的話,任筆所之,很難寫出好文章來。例如修辭,唐彪從審美的角度強調修辭的重要性。他認為“詞有宜、有忌”,修辭應當追求華美,避免浮靡,要力求真實自然,體現了“文質兼美”的審美思想。
(2)重視文章修改。唐彪認為文章要反復修改,要先自己進行修改,而后交給老師修改,老師修改過后,學生還需要再次進行修改。修改文章,不僅能夠使文章更加完善,還能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好的文章必然要經過錘煉淘洗,如此才能做到“精”和“潔”。這和課標二、三學段中提出的“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要求一致。
在閱讀中培養(yǎng)閱讀能力,在寫作中提升寫作水平?!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語文實踐活動為主線,突出語文課程的實踐價值?!都役咏虒W法》中關于文章的寫作技法和修改方法,詳細具體,對于語文寫作教學具有很強指導意義。
《家塾教學法》產生于封建社會,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書中很多內容都是圍繞“科舉”“舉業(yè)”展開。比如閱讀,書中大多討論的都是《四書》《五經》等科舉考試范圍內的書籍。比如寫作,書中雖然提及了許多文章寫作的技法,但是很多都是以應付科舉考試為目的,所以書中涉及八股文寫作技法的部分,要能夠辯證地看待,有所取舍。
瑕不掩瑜,必須承認的是,《家塾教學法》是一部偉大的教學法著作。唐彪在書中總結了歷代教學法理論的精髓,并且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和教學實踐加以思考、總結,最終形成了如今我們看到的結構清晰、內容豐富、思想飽滿的教學法著作。本文介紹了《家塾教學法》一書的創(chuàng)作背景,作品的總體思想、作品的價值,并且從識字寫字、閱讀、寫作的角度探究其對于現代語文教學的啟示,以期為今天的語文教育和教學工作提供借鑒。書中除了包含識字寫字、閱讀、寫作等相關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外,還包含了尊師擇師、擇友切磋、多聞闕疑、勤思善問等內容,這些思想在今天依然閃爍著光芒。語文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從傳統(tǒng)教學中汲取養(yǎng)分,融合現代課程改革和教育教學理念,做到古為今用,發(fā)揚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