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編輯部
科學素質是國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技創(chuàng)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chuàng)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沒有全民科學素質普遍提高,就難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質創(chuàng)新大軍,難以實現科技成果快速轉化?!笨倳涍€指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對科學興趣的引導和培養(yǎng)要從娃娃抓起,使他們更多了解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眹鴦赵河“l(fā)的《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guī)劃綱要(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guī)劃綱要”)中明確指出:“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是指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科學思想,掌握基本科學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識,并具有應用其分析判斷事物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贝罅﹂_展科學普及,有利于推動全民科學素質的持續(xù)提升。當今世界科技進步的很多事實也一再說明,在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過程中,科學普及得好就發(fā)展得好。
近年來,廣州市科協和廣州市教育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普工作的重要論述,按照規(guī)劃綱要的要求,將科普工作從“知識補課”轉向“價值引領”,突出科學精神的弘揚,科學思想的倡導和科學方法的培育,以及通過各類科普講座,在科學興趣、思想觀念、理想信念等方面為公民、尤其是廣大青少年提供了正確的價值導向。在2017年到2021年的五年里,廣州市科協和廣州市教育局主辦的廣州“院士專家校園行”活動,共組織包括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14名院士及2名外籍院士在內的84名不同領域的科技工作者,在廣州423所中小學校為16萬余名中小學生開展科普講座433場。這一活動通過邀請院士專家進校園講科普故事,讓同學們從中了解科學家的工作及其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進而鼓勵大家像科學家一樣細心觀察世界、大膽想象世界、動手改造世界。
本期專題是對持續(xù)五年時間的廣州“院士專家校園行”活動的一個簡短回顧,通過一張張活動現場的照片,一個個極具啟發(fā)的小故事,再現歐陽自遠、劉人懷、葉玉如(香港)等16位院士精彩演講的瞬間,讓讀者能夠和同學們一樣,在科學家的妙言妙語中領略不同科技領域大師們的科研人生與奮斗精神,以及他們心中那熾熱的家國情懷與拳拳愛國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