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田粟子
(三亞學院 海南 三亞 572000)
服務是高校圖書館的重要工作內容,只有不斷優(yōu)化和完善服務模式,才能促進高校圖書館可持續(xù)發(fā)展、高質量發(fā)展和內涵式發(fā)展,既有利于滿足師生多樣化需求,也能夠推動高校圖書館步入良性發(fā)展軌道。在智能化背景下,高校圖書館需要大力推動服務模式創(chuàng)新,特別是要在構建智慧化服務模式方面狠下功夫,只有這樣,才能使高校圖書館服務能力得到顯著提升。當前,在高校圖書館越來越重視智慧圖書館、數字圖書館、移動圖書館建設的時代背景下,智慧化服務也已經成為高校圖書館追求的目標,而且隨著相關技術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高校圖書館智慧化服務也在不斷取得新成效,但與智慧化時代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需要采取切實有效措施解決,努力優(yōu)化智慧化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服務模式,最大限度提升服務有效性。
伴隨著網絡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5G 技術等的快速發(fā)展,高校圖書館發(fā)展模式發(fā)生了深刻變化,迫切要求高校圖書館切實大力推動智慧圖書館建設,同時還要將數字圖書館、移動圖書館等融入到智慧圖書館當中,努力使智慧圖書館的功能更加強大,服務更加高效。
從智慧化時代高校圖書館服務的整體運行情況來看,很多高校圖書館已經對智慧化服務有了一定的認識,而且在組織實施的過程中也加大了智慧化服務的設計與安排,人力、物力、財力建設有所提升,各地類服務平臺和載體也在不斷改進,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服務模式得到了加強,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高校圖書館智慧化服務的有效開展,但仍然有個別高校圖書館在這方面缺乏足夠重視。在智慧化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服務載體也在不斷豐富,實現館藏資源預約、查詢、掛失、續(xù)借、超期提醒等移動服務,師生也可以自主選擇信息交流、新書推薦、新聞發(fā)布、咨詢問答等各種不同類型的內容,不僅使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更具主動性、針對性和個性化,而且也能夠使師生快速獲取自己所需要的內容。部分高校大力推動服務資源的轉型升級,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紙電融合一體化”資源體系建設得到了進一步加強,滿足師生多樣化需求,促進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的全面、深入、系統(tǒng)整合,使師生“精準化”獲取資源,進而使傳統(tǒng)的以“篇為”單位向以“庫”為單位轉型,智慧化服務的創(chuàng)新性、融合性、互動性、及時性以及個性化、特色化在不斷提升[1]。
在智慧化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服務模式發(fā)生了深刻變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有形與無形相結合、資源服務與智庫建設相結合成為重要的發(fā)展趨勢。然而,從高校圖書館服務實踐來看,一些高校圖書館在這方面的認識還不夠到位,智慧化時代下高校圖書館服務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已經成為制約高校圖書館服務能力建設、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瓶頸。深入分析智慧化時代高校圖書館服務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四個方面。
通過對智慧化時代高校圖書館服務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最為突出的就是一些高校圖書館智慧化服務能力相對薄弱,盡管在數字圖書館、智慧圖書館建設方面已經步入了新階段,但高校圖書館館員的整體素質仍然不高,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不注重運用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手段開展服務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智慧化服務水平的提升。例如:有的館員信息意識、數據思維不強,在開展服務工作的過程中不注重加強調查分析,在了解和掌握師生需求方面相對較少,服務的針對性和特色化相對薄弱,服務的整體滿意度不高。因而,如何提高智慧化服務能力,是高校圖書館需要重視的工作,特別是要通過優(yōu)化服務機制、提高館員素質等方面下功夫,否則會制約智慧化服務的質量。
從智慧化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服務存在的問題來看,除了服務能力薄弱之外,也包括一些高校圖書館在智慧化服務平臺建設方面存在諸多功能上的不足,直接導致智慧化服務水平不高。信息資源是智慧化服務的重要基礎,只有打造良好的信息資源服務平臺,才能使智慧化服務得以實施。目前,一些高校圖書館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信息資源建設還沒有融入到智慧圖書館建設、管理、運營、服務、改革、創(chuàng)新“全領域”,如數字資源整合目標及層次不夠科學,還沒有將聲音、影像、圖片、文獻等進行有效結合,存儲格式多樣化也比較薄弱。此外,一些高校不注重將微信、APP、網站等納入到智慧化服務平臺當中,數據對接、服務融合存在不足之處[2]。
深入分析智慧化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服務存在的問題,還表現為一些高校圖書館不注重拓展智慧化服務領域,特別是高校圖書館管理、服務、創(chuàng)新的結合不夠緊密,信息化、數字化、視頻化建設整體性不足,特別是在AI語音資源、信息化資源智能推薦以及參考咨詢信息推送等方面還不夠到位,不僅制約了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工作,而且也沒有為智慧圖書館建設奠定良好的信息資源基礎。例如:有的高校圖書館還沒有將智慧化服務與智庫建設進行有效結合,在為高校師生提供針對性服務方面相對較少,如學生在撰寫畢業(yè)論文時需要大量的文獻資料,高校圖書館智能化檢索服務建設不夠到位,無法為學生提供更加精準的文獻資料服務。
智慧化服務涉及到方方面面,只有大力加強保障機制建設,才能使其真正發(fā)揮作用,但個別高校圖書館在這方面還沒有給予高度重視,智慧化服務保障機制落后的問題比較突出。例如:有的高校圖書館不注重加強各類技術的多元化投入,與智慧化服務相關5G 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技術等還沒有成為高校圖書館智慧化服務的重要技術保障,SMS短信服務、SAP圖書館服務、“微信公眾號”、“微博”以及“抖音”等的應用等相對較少,閱讀緩慢、無法下載、互動性差等問題比較突出。此外,有的高校不注重對數字圖書館、智慧圖書館、移動圖書館的有效運營、維護與管理。
優(yōu)化智慧化時代高校圖書館服務工作,首先要進一步提升智慧化服務能力。高校圖書館要為智慧化服務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打造科學的環(huán)境、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方式、打造專業(yè)化的服務團隊,努力使智慧化服務實現新的更大的突破[3]。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首先要切實加強對智慧化服務的重視程度,研究制定智慧化服務的相關流程,并將智慧化服務融入到數字圖書館、智慧圖書館、移動圖書館建設體系當中,使智慧化服務能夠更具有實效性。著眼于打造優(yōu)秀的智慧化服務團隊,切實加強高校圖書館館員的教育培訓,著力提升他們的專業(yè)素質,特別是要在引導館員強化信息意識、樹立數據思維以及通過各類服務平臺開展服務的能力,在推送數字信息、應用搜索引擎、使用專業(yè)數據庫等方面更具有專業(yè)性和職業(yè)化特點,對師生提出的要求和問題應當進行深入研究,尋求解決之道,只有這樣,才能使智慧化服務能力持續(xù)提升。
眾所周知,智慧化服務只有依托相應的平臺和載體才能發(fā)揮作用。對此,高校要著眼于促進智慧化服務實現更大突破,傾力打造多元化、系統(tǒng)性、對接性的智慧化服務平臺,除了要充分利用智慧圖書館平臺、數字圖書館平臺、移動圖書館平臺開展智慧化服務之外,還要充分利用各類平臺開展融合服務與創(chuàng)新服務,如為了能夠提升服務效率,應當充分利用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開展相關服務工作;大力推動APP平臺功能性建設,構建集社交、資源、平臺于一體、注重師生體驗、突出個性化和特色化的APP服務平臺,使高校圖書館服務平臺更具有即時性,但要注重信息資源的數據化轉型,同時還要強化紙制圖書服務與電子圖書服務的融合性,滿足師生資料下載、續(xù)借、書目查詢等功能,同時還要利用新媒體平臺開展咨詢服務。加強各個智慧化服務平臺的有效對接,無論是信息資源還服務內容、服務方式,都應當做到“互聯(lián)互通”,如師生在計算機系統(tǒng)中的各類數據應當能夠同步到APP平臺[4]。
為了能夠使高校圖書館智慧化服務實現更大突破,高校圖書館還要在拓展智慧化服務領域方面進一步加大力度,將高校圖書館的管理工作、服務工作、開發(fā)工作、創(chuàng)新工作等進行有效結合,以有效服務師生為根本出發(fā)點,堅持“以師生為中心”服務思想,加強對師生需求情況的調查與分析,了解和掌握師生對高校圖書館的期待和要求,對師生的意見建議應當給予重視,并融入到高校圖書館服務工作當中,運用網絡信息技術進行完善,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拓展智慧化服務領域,也需要進一步強化高校圖書館智慧化服務的針對性和特色化,將智慧化服務與智庫服務、專業(yè)化信息資源服務、咨詢服務、指導服務等進行有效結合,提高時效性,滿足師生多樣化需求,提高高校圖書館整體服務水平和服務滿意度。
健全和完善的智慧化服務機制,對于促進高校圖書館智慧化服務取得更好的成效具有支撐作用。對此,高校圖書館需要把完善智慧化服務機制上升到戰(zhàn)略層面,著眼于促進智慧化服務高質量發(fā)展,大力加強智慧化服務機制的創(chuàng)新性,既要加強相關制度建設,也要在持續(xù)優(yōu)化智慧化服務流程、服務內容等方面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加強現代網絡信息技術、電子商務技術、多媒體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技術在高校圖書館智慧化服務中的應用,如利用大數據技術收集和分析師生需求與閱讀傾向,并及時向師生推送相關信息。加強高校圖書館智慧化服務專業(yè)化管理平臺建設,開發(fā)能夠與各個平臺對接的“高校圖書館智慧化管理與服務綜合信息平臺”,既要與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平臺進行對接,也要具備專門的服務功能,突出服務資源整合,構建“一站式”服務體系,配備專業(yè)化的管理、運營、維護人員。
綜上所述,在智慧化背景下,高校圖書館迎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但同時也對高校圖書館服務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更具有挑戰(zhàn)性的要求,只有適應智慧化時代,大力推動智慧服務建設,才能提升整體吸引力和競爭力,為高校廣大師生提供優(yōu)質服務。對此,高校圖書館應當在深刻認識智慧化背景下大力加強、改進、提升智慧化服務重要性的基礎上,堅持問題導向,著眼于破解智慧化服務存在的問題,重點在提升智慧化服務能力、打造智慧化服務平臺、拓展智慧化服務領域、完善智慧化服務機制等方面加大力度,推動智慧化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服務工作實現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