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強
(山東師范大學 文學院,濟南 250014)
莫言小說受中國古代小說與民間故事的影響很大。揭示莫言小說素材來源是研究莫言小說的基礎與前提。本文對《木匠和狗》及其他小說的素材來源略陳管見。
莫言《木匠和狗》最早發(fā)表在《收獲》2003年第5 期,為莫言優(yōu)秀短篇小說之一。楊揚先生《講故事與聽故事——評〈木匠與狗〉》[1]、(注:《木匠和狗》的“和”字,許多學者寫成“與”字。)夏楚群先生《優(yōu)秀作家的三重身份———由莫言的一部短篇談起》[2]、賴曉玥先生《真實與虛構之間——論莫言短篇小說〈木匠與狗〉的敘事策略》[3]、陳曉明先生《“歪擰”的鄉(xiāng)村自然史——從〈木匠和狗〉看中國現(xiàn)代主義的在地性》[4]對此文均有恰當?shù)脑u價,都作了很精辟的分析。但令人稍感遺憾的是,他們都沒有提示這篇小說的素材來源,顯然這會影響讀者對此小說的主旨理解與內容欣賞?!赌窘澈凸贰分饕梢苑譃槿齻€故事:大小木匠與管大爺?shù)墓适隆⒐苄×而B的故事、木匠李大個子和狗的故事,其中木匠李大個子和狗的故事是主體故事,也就是題目中所說的“木匠和狗”。“木匠和狗”的主要情節(jié)如下:
李木匠養(yǎng)了一只狗。有一天,李木匠買了一包肉,準備作下酒菜,正在此時,鄰居夫妻打架,李木匠出去勸架?;貋砗螅l(fā)現(xiàn)桌子上的肉沒有了,木匠以為狗偷吃了肉(小說未明言是否為狗所偷吃),于是木匠抄起大棍,砸中了狗頭,狗昏死過去,狗蘇醒后離開了家。
有一天,木匠躺在床上午睡時,狗悄悄進來,拖著一根高粱秸,把木匠的身體量了一下,此舉并沒有引起木匠特別的注意。又過了幾天,木匠遇到了狗,人狗展開殊死博斗,最后木匠殺死了狗。木匠還發(fā)現(xiàn)了一個長方形的深坑,坑里有一根高粱秸。原來狗量好了木匠的身體尺寸,給他準備好了墳墓。
這個故事非常精彩,但很少有學者關注它的來源。張新穎先生《小說精神的源頭、生活世界、現(xiàn)代漢語創(chuàng)作傳統(tǒng)》說:“《木匠和狗》的故事我是第一次讀到?!盵5]淵博如張新穎老師都是第一次讀到這個故事,遑論普通讀者了。但這個故事確有所本。較早的是趙吉士《寄園寄所寄》卷五引《先曾祖日記》:
一牙儈家嘗請客,剩肴品,用竹籃掛檐下,每至次日,一無所有,疑諸婢仆偷食也。一客在湖中買包為業(yè),偶寓其家,與吊掛竹籃處相對。至更深,見門外有移竹聲,客起視,一犬頭頂一桌,至吊籃處,跳桌上,前足豎起,將籃取下盡食,完復掛起,將桌頂在原處??图磳㈤T掩上,忽推門聲,客驚怖不開。次早客下湖收包,其犬竟入客房,將行李咬碎。及客回家,見物破壞,向牙儈說其顛末,索犬,已逃去矣。一日客同眾客往鄉(xiāng)收包,見當路中心,挖一大坑。及至,見前犬從中跳出,幾被其傷,幸眾客有傘救護趕走,竟不知其終云。[6]
趙吉士生于明末天啟、崇禎之交,他又引的是先曾祖日記,可見這個故事至晚在明中葉就有了,但這個故事并沒有木匠。清許奉恩(1816-1878)著《里乘》后附錄金宗楚《豁意軒錄聞》之《犬妖》也是較早的一個:
嘉興章某,訪所親于中州任所,因留官舍。所居屋東廂系主人收貯食物處,戶常扃。一日,章獨坐,聞廂房咋咋作聲,試往窺視,見有大黑犬,以首頂木幾置墻隅,更頂二小幾壘其上,乃躍登至巔,恣啖梁上所懸熟肉。啖既盡,下,復頂木幾置故處,穿敗壁而出,章異之。次日,以告主人,適是犬在階下,聞言,怒目視章,似懷怒意。
至夕,章既寢,犬忽推扉潛入,口銜索丈許,至章臥榻前,以索約榻之長短廣狹,量度再四,仍銜索去。章心悸,假寐以俟。未幾,犬又如前狀。章乃披衣起,尾其后蹤跡之。至廄旁菜圃中,見犬于隙上布索為圍,四周方廣與榻相若,以兩足挖土成穴,深幾二尺。蓋欲致章殞命,且將曳其尸瘞于此地也。章大駭,奔告主人,命縛犬而殺之。嗚呼!犬尚若此,何況于人?怨毒之不可結也!甚矣夫![7]
這個故事與莫言故事不同處在于:狗吃的是主人家的肉而非木匠的肉,章某也不是木匠。這個故事重點寫狗的狡黠,所以命名為《犬妖》,故事發(fā)生在浙江嘉興,其實類似故事在東北地區(qū)也流傳著。遼寧省中縣插拉村的李明先生就講過這個故事。李明先生編寫的《白鳳凰:李明故事集》中有《一個木匠和一條狗》[8],故事大意如下。
一位木匠在財主家干活,財主為木匠做了好吃的食物,可是第二天食物就不見了,財主夫妻認為自家童養(yǎng)媳偷嘴吃了,就打她、罵她,但童養(yǎng)媳說她并沒有偷吃,而且打了童養(yǎng)媳以后,食物還是天天不明不白就消失了。木匠覺得這事蹊蹺,就想探個究竟。半夜三更,他看到讓人難以相信的一幕:
那只經常被財主夸獎的狗,用兩條后腿悄悄地蹭到腰筐的下面,又伸出兩只前爪搬起一只板凳,輕輕地放在鍋臺上。完了,它上了鍋臺,又登上板凳,直立起身腰,伸出一只前爪,抓住筐沿,用另一只爪子把筐里的肉丸子一個一個地全塞嘴里去了。肉丸子進肚啦,這狗伸出舌頭舔了舔嘴巴,又四下瞅瞅,才搬下板凳擱在原場,自個趴到柴禾堆里睡大覺去了。[9]
木匠和財主說明此事,真相大白,但狗恨上了木匠。一天木匠出門,狗在后面跟著,用爪子量他身后的影子。木匠也沒在意,又有一天,狗突然把木匠拉進一個坑里,這坑與木匠個頭正合適??蓱z的木匠被埋到土里去了,狗高興地走了。慶幸的是木匠又從坑里爬出來了。大家去找害人的狗,可是到現(xiàn)在也沒有找到這只狗呢。
李東禮先生著《詭聞錄》有《木匠和狗》也講了這個故事[10]。這個故事與李明故事相差不大,只是狗偷東西的情節(jié)更為精彩:
他見那狗又轉了一陣后停下,往地上看起來。看了一會它走到院中,銜起一雙正在太陽下曬的繡花鞋回來。它將鞋放下,兩只后爪踏進鞋中,像人穿鞋那樣穿好后,直立著走進草木灰地。到了懸掛物下方,它高高舉起兩只前爪抱住懸掛物,伸嘴在里面吃了起來。吃過之后,它小心地松開懸掛物,又像人那樣走出草木灰地,把鞋脫掉,再銜起送到原來的地方放好。做完這一切,它回到它那常呆的地方躺下,心滿意足地閉目養(yǎng)起神來。[11]
狗能穿上人的鞋子,踏上草木灰,這樣可以嫁禍于鞋子的主人,可謂匪夷所思。但是這個故事并沒有狗丈量木匠身材的細節(jié)。朱祖德先生編《長治市民間故事集成(4)》有《木匠和狗的故事》[12]與《詭聞錄》記載的《木匠和狗》相似,也無“丈量身材”的細節(jié)。《上黨故事選·生活故事》中《木匠和狗的故事》與長治市的故事為相同的故事。[13]《嫩江縣民間文學集成》也有一個《木匠和狗的故事》,不過僅為“木匠與狗”故事的前半部分,只有狗偷吃饅頭、兒媳婦受冤枉、木匠發(fā)現(xiàn)真相、狗被打死等主要情節(jié)。[14]
以上主要有五個版本,莫言版、寄園版、金宗楚版、李明版、李東禮版,其他的版本如嫩江縣版都不如這五個版本完整與精彩。我們來分析這五個版本的差別。顯然,“木匠和狗”最出彩的地方主要有兩處,一為狗測量木匠的身材,二為狗挖了一個與木匠身材相仿的坑,這兩處細節(jié)出人意表,故格外新穎奇特。李東禮版在寫狗偷吃東西時非常生動,但它沒有狗丈量木匠身材的情節(jié),寄園版也同樣缺少這個環(huán)節(jié),整個故事大打折扣,而其他三個版本都有這兩個情節(jié)。寄園版、金宗楚版均沒有“木匠”,而其他的本子都有木匠?!澳窘澈凸贰钡墓适?,當然有時可能是“書生與狗”的故事,之所以多數(shù)版本用木匠,大概是因為木匠有錛、刨子等利器,為后來的木匠斗狗做好鋪墊,這一點與《聊齋志異》中的“屠夫和狼”的故事中屠夫持刀有點類似。
從狗量身材看,莫言版與李明版最為相近,但是在李明版中,狗用爪子量木匠影子來推測木匠的身材,誠然奇特,狗也聰明絕頂,居然都懂得光學原理,但是比起莫言版“狗用高粱秸來測量木匠身材”來,還較為遜色,因為莫言版用“高粱秸”接地氣,生動形象,而且“高粱秸”有廣闊的“紅高粱”作為背景,有鮮明的莫言特色。這一細節(jié)又與金宗楚版用“繩子測量”相似,不過“繩子測量”又太尋常了。從某種意義上說,莫言吸取了“木匠和狗”故事群的精華,才寫出杰作《木匠和狗》。
莫言版與其他版比較,就某些細節(jié)刻畫細膩生動的程度來說,不如李明版、李東禮版,但是莫言版無疑是最佳小說,其他的只能算做精彩故事。為什么這樣說呢?
首先,莫言《木匠和狗》篇幅加長,容量增大。“木匠和狗”僅僅為三個故事中的一個。莫言《木匠和狗》中的狗不但會測量身材、會挖坑,而且會說話、會思考,莫言照著“人”來寫“狗”,而其他的都是用“狗”寫“狗”。
其次,莫言沒有交代是不是狗偷吃了肉。其他的故事都坐實了偷吃肉這一事實,那是一只偷食而嫁禍于人的狗。莫言并沒有甚至不想去說明白狗是不是吃了木匠的肉,這給小說留下了懸念。張新穎先生說“狗吃了木匠的肉”與小說描述不符。狗如果沒有偷吃肉,那么它的復仇就有正義的力量。這樣文章就體現(xiàn)出含混曖昧的張力。
再次,莫言改造了故事結尾。其他故事中,客或木匠與狗搏斗,到最后轉危為安。莫言的神來之筆是改造了故事的結尾,讓管小六活埋了木匠,木匠“知道管小六為什么恨他”,而讀者卻永遠不知道“管小六為什么恨他”。
最后,其他版本忽略了“狗”的顏色,只籠統(tǒng)說是黑狗或白狗,或說狗,而莫言寫的是一只黑狗?!昂诠?,真黑,仿佛從墨池子里撈上來的”,[15]好像惟恐讀者忽略此句,又說“他養(yǎng)了一條黑狗,渾身沒有一根雜毛,仿佛是從墨池子里撈上來的一樣”。[16]這只黑狗與《白狗秋千架》的白狗形成對比。
總之,莫言《木匠和狗》以民間故事為藍本,運用天才的想象,把埋藏在民間的“木匠和狗”的故事呈現(xiàn)在廣大讀者面前,變傳說為小說,化腐朽為神奇。
張艷梅先生《新世紀中短篇小說觀察》中《莫言〈木匠與狗〉:一部爭議頗多的作品》說:
狗會說話,會怨恨,會設計報復,量身高,挖墓穴,只等主人橫尸荒野。這當然明顯帶有寓言意味,或者說魔幻色彩。充分體現(xiàn)了莫言“將魔幻現(xiàn)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與現(xiàn)代融合在一起”的寫作風格。[17]
張先生分析十分精辟。但是如果我們洞悉許多情節(jié)并非莫言所獨創(chuàng),而是借用,我們對莫言作品的評價可能就會稍有不同。同樣莫言《神嫖》也非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渡矜巍穼懘竽瓿跻?,季范先生把高密城里所有的妓女叫到家里,一共來了二十八個妓女,但季范先生作了一個非常奇特的舉動:
二十八個婊子脫光衣服并排著躺在毯子上,那些士紳名流都傻了,怔怔地看著季范先生。我們的老爺爺說季范先生脫掉鞋襪,赤腳踩著二十八個婊子的肚皮走了一個來回。然后季范先生說:“漢三,給她們每人一百塊大洋;叫車子,送她們回去。”[18]
清袁枚《子不語》卷十六有“紅毛國人吐妓”:
紅毛國多妓,剝其下衣,環(huán)聚而吐口沫于其陰,不與交媾也。吐畢放賞,號“眾兜錢”。[19]
我們比較兩者的相同點:都是脫了妓女的衣服,并不與她們交媾,做一個奇怪的動作,然后給她們賞錢。
莫言《一匹倒掛在杏樹上的狼》整體構思應該來源于蒲松齡《聊齋志異·狼三則》中狼倒掛在杏樹上的情節(jié)。我們看《狼三則》:
屠無計,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懸諸樹而蚤取之。遂鉤肉,翹足掛樹間,示以空空。狼乃止。屠即徑歸。昧爽往取肉,遙望樹上懸巨物,似人縊死狀。大駭,逡巡近之,則死狼也。仰首審視,見口中含肉,肉鉤刺狼腭,如魚吞餌。[20]
《一匹倒掛在杏樹上的狼》中寫道“它的尾巴與那條沒被拴住的后腿委屈地順在一起往下耷拉著,尾巴根子正好遮住了它的屁眼,使我們一時也分不清它是公還是母”。[21]《狼三則》寫道“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一匹倒掛在杏樹上的狼》寫道“奇怪的是它的尾巴只剩下半截,根兒齊齊的,散著一撮長毛,好像是被人用鐵鍬鏟掉的,或是讓人用菜刀剁掉的”。[22]這是一只半截尾巴的狼,《聊齋志異》之《賈兒》就有一只被人用廚刀剁斷尾巴的狐貍,“歘有一物,如貍,突奔門隙。急擊之,僅斷其尾,約二寸許,濕血猶滴”。[23]
由此可見,莫言筆下“倒掛在杏樹上的狼”其實是由《聊齋志異》中一只掛在樹上的狼與一只斷了尾巴的狐貍捏合而成的。
莫言小說與民間故事關系密切。莫言不但化用民間故事,有時還會大段引用民間故事?!渡榔凇返谑哒掠小把懵淙送雠/偪?狂言妄語即文章”:
有一個教師,生造一個字,畫一個圈,圈里點一個點,問他,這是什么字,他冷笑道,想難住我嗎?難不住的,此字念“嘭”,是將一塊石頭,扔到井里,發(fā)出的聲音。中學教師道:差矣,此字是我生造的。他說:所有的字,剛開始時,都是生造的。教師語塞。[24]
我以前聽堂兄給我講過類似故事,大意如下:
一個文化人自恃識字多,在村中不可一世,恃才傲物,眼晴長在頭頂上,村中人都很煩他。一天有個文盲見了文化人,說:“我給你寫個字,看看你能不能認識?”這文化人鼻子里哼了一下,滿臉不屑一顧的樣子。文盲撿起一塊石頭,在地上畫了圓圈,圓圈里點了一個點,說:“就是這個字。你認認吧。”文化人左看右看,不認識,說:“這根本不是個字,字哪里有畫圓圈的!”文盲把水中的石頭扔到汪(池塘)里,石頭“澎”的一聲沉入水中,漣漪一圈圈擴散開來。文盲說:“這就是‘澎’,這個字就念‘澎’。”
《紅高粱》中余占鰲殺死一個與他媽私通的和尚,就來源于民間故事。陳泳超先生《狀元殺和尚:一個陌生故事的四次演述——從情節(jié)增加引起的主題變化》記錄了這個故事[25]?!恫貙殘D》中寫鄭板橋吃狗肉畫竹子的民間傳說?!稈咧阈恰分袑懽婺赴芽ㄔ诶匣⒀屎碇械聂⒆影纬觥_@其實是廣為流傳的故事,在山東也頗為流行。如《義虎報恩》[26],相傳唐代名醫(yī)孫思邈也曾經為虎拔出喉嚨中的尖刺;《聊齋志異》中《二班》寫了老虎報恩的故事。《四十一炮》中的“第十八炮”提到“火龍丹”:我聽說有一種火龍丹,人吃了,可以在三九嚴寒的日子里,砸開堅冰,到冰窟窿里去洗澡。[27]“火龍丹”是廣為流傳的民間故事。一般寫作“火龍單”,其實就是破衣服,被人說成火龍單。
《四十一炮》中的“第二十二炮”講到一個傳說:說一個人誤入鬼市,看到一個肥大的男人,把自己的腿放在炭火上烤著,一邊烤著,一邊用刀子割著吃。那人大驚,喊道:小心把腿烤瘸了啊。那個烤腿的人,扔下刀子,放聲大哭,因為他的腿真的瘸了。如果這個人不喊那句話,那人的腿是不會瘸的。[28]按,民間故事中有八仙之一鐵拐李把腿當柴禾燒的情節(jié),與此相似,此故事網上很多,不贅。
《讀書雜感三篇·楚霸王與戰(zhàn)爭》說項羽的傳說,就是一個民間故事[29]。
《會唱歌的墻》載一個放牛娃無端地得到兩個美女,后來兩個美女懷孕后走人,美女生的孩子都考中了進士。據莫言說“這個傳說還有別樣的版本,但故事的框架基本如此”。此故事亦是民間故事。明張應俞《江湖奇聞杜騙新書》卷十七《地理寄婦脫好種》寫一位風水先生用一美女“盜取”楊姓兩公子的“種”,后這美女生的兩個兒子皆登科第。[30]
《忘不了吃》寫一男孩子把一罐子粥打碎了,他媽打他,他卻趴在地上舔粥吃,并高喊“娘哎,別打了,快喝粥吧”,[31]這其實也是一個民間故事,《笑林廣記·好酒》:
父子扛酒一壇,路滑跌翻。其父大怒,子乃伏地痛飲,抬頭謂父曰:“快些來么,難道你還要等甚菜?”[32]
當然,我們也不否認生活中會真實發(fā)生類似的事情?!妒健返诹恐械牡诙€故事,寫一新寡的女人扇墳,[33]顯然來自戲劇《大劈棺》及《警世通言》第二卷《莊子休鼓盆成大道》。《食草家族》第四夢“十三”講一個放香屁的九香女的故事,[34]這個故事其實就是“放屁香,放屁香,放那屁來香衣裳”的民間故事,想必小時候大家都聽過。
莫言說:“曹雪芹在《紅樓夢》第十七和十八回中讓寶玉在他父親面前陳述他對于植物的超乎一般的了解,也是為了顯示他在精神氣質上遠遠高于他的父親?!盵35]“《紅樓夢》之所以有這樣的效果,還是因為它里面有一重超出現(xiàn)實層面的層次,像宗教的層次、象征的層次。包括第五回那個太虛幻境,這樣一種非寫實的層次的存在,就使小說的疆域大大拓展。我想它不僅僅包羅了社會,甚至包羅了宇宙”。[36]2012年獲諾獎后,莫言在回答《南方周末》采訪時說:
關于古典名著,當然讀過《紅樓夢》,天天說話,有時候為節(jié)省時間,就沒有提到。即席的講話總是有漏洞。即便是反復修改的文稿,依然不會面面俱到?!都t樓夢》我是18 歲讀的,在老家高密棉花加工廠做臨時工的時候,從一個工友那邊借來的,它對我的影響很大,里面的很多詩歌名句都能背誦。比如描寫賈寶玉的,“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對“聊齋”、“三國”、“水滸”的興趣與年輕有關,經過歷練之后,再去讀《紅樓夢》就讀得出味道,《紅樓夢》在文學價值上當然超過《三國演義》和《水滸傳》。[37]
莫言在小說中多次引用或化用《紅樓夢》?!栋t前導在春船》中大寶對梨花說:“好姐姐,別生氣,俺瞎唱,給您解悶兒……”[38]這里明顯地模仿賈寶玉和林黛玉說話的聲口。還有梨花與桂枝兩個女孩開玩笑的情形:
那我說了——妹妹,你找個女婿,跟他要八百塊錢……”沒等桂枝說完,梨花一下子撲到她身上,雙手伸到胳肢窩里亂撓起來,一邊撓一邊罵:“死東西,知道你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來……”桂枝癢得打著滾亂叫:“哎……哎喲……好妹妹,親妹妹,饒了我吧……”“還敢不敢胡說了?”“不敢了。”兩人又靜下來想主意。[39]
《紅樓夢》第42 回寶釵為惜春畫大觀園開原料單子,黛玉打趣寶釵,寶釵要“報復”黛玉:
黛玉又看了一回單子,笑著拉探春悄悄的道:“你瞧瞧,畫個畫兒又要這些水缸箱子來了。想必他糊涂了,把他的嫁妝單子也寫上了。”探春“噯”了一聲,笑個不住,說道:“寶姐姐,你還不擰他的嘴?你問問他編排你的話?!睂氣O笑道:“不用問,狗嘴里還有象牙不成!”一面說,一面走上來,把黛玉按在炕上,便要擰他的臉。黛玉笑著忙央告:“好姐姐,饒了我罷! 兒年紀小,只知說,不知道輕重,作姐姐的教導我。姐姐不饒我,還求誰去?”[40]
莫言《枯河》寫一個小男孩爬樹,從樹上掉下來,樹枝劃破了小女孩的臉,小女孩家長告狀,小男孩的父親為此毒打小男孩,父親甚至要“把他的褲子剝下來”打,小男孩的母親哭了:
母親惱怒地對父親說:“你把我也打死算了,我也不想活了。你把俺娘們全打死算了,活著還趕不上死去利索。都是你那個老糊涂的爹,明知道共產黨要來了,還去買了二十畝兔子不拉屎的澇洼地。劃成一個上中農,一輩兩輩三輩子啦,都這么人不人鬼不鬼地活著。”……[41]
河堤上響著母親的慘叫聲:虎——虎——虎——虎兒啦啦啦啦——我的苦命的孩呀呀呀呀……”
有意思的,在打之前還寫了一個上吊的小媳婦的死。弟弟賈環(huán)挑唆父親賈政打寶玉,《枯河》中哥哥幫著父親打弟弟?!都t樓夢》中有姑娘金釧跳井自殺,賈政打賈寶玉,與此極為類似。如,王夫人“不覺失聲大哭起來,‘苦命的兒嚇’”,賈母說:“先打死我,再打死他,豈不干凈了!”“你說教訓兒子是光宗耀祖,當初你父親怎么教訓你來”。[42]
《檀香刑》為了凌遲犯人且不讓犯人在行刑中死去,用人參湯營養(yǎng)著犯人?!凹庇锚殔嘀 碧K中和堅定的地說,“如果每天灌三碗獨參湯,小人認為,他完全可以活到后天上午”。[43]《紅樓夢》中用獨參湯治病,《檀香刑》卻用人參湯害人。用獨參湯害人在《蕩寇志》第110 回也有:
次日,希真命綁孫立赴十字路口聽刑。劊子手來稟道:“小的想了一法,用細鉤鉤皮肉,用刀小割,備下鹽鹵澆洗創(chuàng)口。倘有昏暈,可將人參湯灌下,令其不死。如此緩緩動手,自然夠他受用了?!蓖⒂翊笙?,重賞那個劊手,便教他照這法兒施行。那孫立自辰牌割起,直至申末方才絕命。刀斧手梟下首級。[44]
可見兩者相通性?!妒巢菁易濉返谖鍓簟叭保骸拔以谶@個家族里雖然比不上《紅樓夢》里的賈寶玉珍貴,可也算得上是個‘混世魔王’。跟姐妹們鬼混了十幾年,縱然她們都是天仙,也令人膩煩?!盵45]《三匹馬》寫小孩子打架,“其他的幾個孩子,有拍手加油的,有吶喊助威的,有打太平拳的,有打抱不平的”。[46]《紅樓夢》第9 回:
賈瑞急的攔一回這個,勸一回那個,誰聽他的話,肆行大鬧。眾頑童也有趁勢幫著打太平拳助樂的,也有膽小藏在一邊的,也有直立在桌上拍著手兒亂笑,喝著聲兒叫打的。[47]
《野騾子》中母親說:“我恨不得一口吞下一頭豬?!盵48]《酒國》中“喝了俺的酒,上下通氣不咳嗽;喝了咱的酒,吃個老母豬不抬頭”。[49]《紅樓夢》第40 回劉姥姥說“老劉,老劉,食量大似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諸如此類,大家都很熟悉了。
莫言在《作家和他的文學創(chuàng)造》中提到《紅樓夢》時說:“《紅樓夢》是曹雪芹家境敗落后寫出的,是經過繁華生活后才寫出的。把它定為對封建制度的批判是種誤讀,作者通過小說懷念以前的富貴,是留戀心境的體現(xiàn),是為封建大家庭唱挽歌。在描寫貴族家境的過程中自然寫出的腐敗,并非故意寫的?!盵50]
莫言對《紅樓夢》中詩歌都非常熟悉,莫言曾經指出自己作品“這個字是魯迅用過的……這個是《資本論》上的……這個是曹雪芹的詩歌……”[51]
《?!分杏小案鶕业慕涷?,女人只要跟水一接近馬上就會變漂亮。漂亮的女人跟水一接近會變得更漂亮,即便是不漂亮的女人跟水一接近也會變漂亮”。[52]讓我們會聯(lián)想起《紅樓夢》中賈寶玉所常說的“女兒是水做的骨肉”?!毒茋贰懊嫒缰星镏?,色如春曉之花”,《紅樓夢》第3 回賈寶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當然了,此句在古代小說中常有。
《放鴨》有這樣的情節(jié):“主任沒打他,也沒罵他,只要把兩只鴨子拴在一起,掛在他的脖子上,在湖東八個村里游鄉(xiāng)。”[53]《儒林外史》第4 回知縣懲罰偷雞賊亦是用如此方法:
因取過朱筆來,在他臉上寫了“偷雞賊”三個字,取一面枷枷了。把他偷的雞,頭向后,尾向前,捆在他頭上,枷了出去。才出得縣門,那雞屁股里 喇的一聲,屙出一拋稀屎來,從額顱上淌到鼻子上,胡子沾成一片,滴到枷上。兩邊看的人多笑。[54]
《放鴨》中:“暴雨過后,天空格外明凈,湖上水草綠得發(fā)藍。荷葉上,葦葉上,都掛著珍珠一樣的水珠兒?!盵55]《儒林外史》第1 回:
那日正是黃梅時候,天氣煩躁,王冕放牛倦了,在綠草地上坐著。須臾,濃云密布。一陣大雨過了,那黑云邊上鑲著白云,漸漸散去,透出一派日光來,照耀得滿湖通紅。湖邊上山,青一塊,紫一塊,綠一塊。樹枝上都像水洗過一番的,尤其綠得可愛。湖里有十來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56]
《野騾子》:
他的雙膝一軟,竟然與老牛對面相跪。然后那屠戶就放聲大哭起來。從此那屠戶就放下屠刀,立地變成了一個養(yǎng)狗的專業(yè)戶。人們問他到底為了什么跪在牛前大哭,他說,從老牛的眼睛里,他看到了自己死去的老娘,也許這頭牛就是自己的老娘轉世。[57]
《儒林外史》第24 回:
告狀的是個和尚。這和尚因在山中拾柴,看見人家放的許多牛。內中有一條牛見這和尚,把兩眼睜睜的只望著他。和尚覺得心動,走到那牛跟前。那牛就兩眼拋梭的淌下淚來。和尚慌到牛跟前跪下。牛伸出舌頭來舐他的頭,舐著,那眼淚越發(fā)多了。和尚方才知道是他的父親轉世。因向那人家哭著求告,施舍在庵里供養(yǎng)著。
《四十一炮》之《第七炮》寫道“發(fā)出一聲溫漉漉的脆響,仿佛我多年前偷肉吃被張屠戶用那只沾滿豬油的大手扇了一個耳光”,[58]這里顯然有胡屠戶打范進耳光的影子。
總之,莫言博覽群書、聞見廣博,這些消息都會以各種樣式溶入到莫言的作品,因此,研究莫言作品的素材來源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