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玉桃胡筱欣
(1.郴州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南 郴州 423000;2.郴州技師學院,湖南 郴州 423000)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提出的“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更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進動力。湖南高職院校應當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深入挖掘偉大建黨精神中蘊含的鑄魂育人元素,著力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第一,優(yōu)秀的湖湘紅色文化基因為高職院校深入挖掘偉大建黨精神的鑄魂育人價值提供了豐厚滋養(yǎng)。湖湘文化的內涵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心憂天下”。湖湘愛國人士既志存高遠,又腳踏實地,身體力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湖南涌現(xiàn)出一大批無產階級革命家,把“心憂天下”作為自己報國救民的最高追求。二是“百折不撓”。湖南人民歷來為追求理想而堅忍執(zhí)著,為戰(zhàn)勝困難而義無反顧。湖湘紅色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毛澤東、彭德懷、賀龍等一大批湘籍無產階級革命家為代表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與湖南的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在追求中華民族振興、實現(xiàn)國家繁榮富強而英勇斗爭的歷程中共同創(chuàng)造并形成的先進文化和精神力量,具有典型的湖南人氣質、風骨、價值觀。在黨的一百年光輝歷程中,一代又一代湖湘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yè)作出了重要貢獻,彰顯了百年黨史上的湖南擔當。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鑄就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鑄就的抗美援朝精神、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再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鑄就的特區(qū)精神、抗洪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鑄就的探月精神、北斗精神、偉大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都凝結著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湘籍無產階級革命家、科學家、大國工匠和共產黨人的犧牲和奉獻。[1]高職院校應當充分利用湖南優(yōu)勢,深入挖掘湖南共產黨人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上留下的豐富厚重的精神力量,教育引導青年學生在傳承紅色基因中增長智慧、增加信心、增強斗志,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展現(xiàn)新氣象新作為。深入挖掘湖南紅色文化中的湖湘特質,包括心憂天下的愛國精神、經世致用的求實精神、敢為人先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等,教育引導大學生增強傳承弘揚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煥發(fā)奮斗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精氣神。
第二,豐富的湖南紅色旅游資源為高職院校深入挖掘偉大建黨精神的鑄魂育人價值提供了生動課堂。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期間多次指出,湖南紅色資源豐富,十步之內必有芳草。全省擁有各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470余處,其中國家級29處,省級以上158處,資源總量、重要資源數量均居全國前列。全省14個市州都有自己代表性的紅色文化資源,且各地紅色資源形式多樣,可看可聽、可讀可感。汝城沙洲村“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里,《半條被子》音樂話劇用全息投影技術來展示,觀眾可以身臨其境體驗濃濃的軍民魚水情;炎陵縣紅軍標語博物館,既集中展示從炎陵各地揭取下來的真實標語,又利用聲光等多媒體技術,模擬紅軍當年書寫標語的場景,讓逝去的歷史歲月如在眼前?!盀t湘紅”APP,匯集了500余個紅色事件、革命舊址、紅色影像,1000余件紅色圖書、文章、手稿等內容,利用人工智能、5G+視頻應用、大數據等技術,提供紅色景點介紹、線路攻略、全景直播、VR劇場、AR景觀、導游導覽等全方位、沉浸式的服務體驗。“清廉湖南·紅色文旅”電子地圖,收錄全省500余家紅色經典景區(qū)、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紅色遺址遺跡與場館,指尖即可了解紅色景點相關情況,接受紅色黨史主題教育[2]。高職院校應當充分利用湖南的紅色資源優(yōu)勢,深入挖掘偉大建黨精神鑄魂育人的信息化手段、方法、路徑,把湖南革命歷史變成弘揚和傳承偉大建黨精神的鮮活教材,把湖南紅色景點變成講授偉大建黨精神的生動課堂。
首先,健全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為高職院校深入挖掘偉大建黨精神的鑄魂育人功能提供了主要陣地。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發(fā)布的《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實施方案》,各高職院校開足開齊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高職院校應當充分發(fā)揮這些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關鍵課程的優(yōu)勢,將偉大建黨精神融入課程教學體系中,強化偉大建黨精神對各專業(yè)的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作用。講述好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講清楚“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講明白“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講透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永遠與黨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主動把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事業(yè),不負時代韶華,不負黨的重托和人民期望。
其次,完善的課程思政教學機制為高職院校深入挖掘偉大建黨精神的鑄魂育人功能提供了主要渠道。為貫徹落實《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等文件精神,湖南省教育廳通過建立省級、校級課程思政教學和比賽機制等舉措,引導各高職院校大力推動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深挖各類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高職院校應當建立健全課程思政教學機制,引導教師將偉大建黨精神融入各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推動偉大建黨精神鑄魂育人的全課程覆蓋。要深入挖掘偉大建黨精神中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融入公共基礎課程中,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培養(yǎng)奮斗精神。要深入挖掘偉大建黨精神中蘊含的職業(yè)理想和職業(yè)精神,融入專業(yè)課程中,激發(fā)學生技能報國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要深入挖掘偉大建黨精神中蘊含的創(chuàng)造精神,融入實踐課程中,引導學生培養(yǎng)敢于探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第一,充足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隊伍為高職院校深入挖掘偉大建黨精神的鑄魂育人價值提供了支撐力量。湖南各高職院校都獨立設置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近年來,各高職院校為加強思政課教學改革和理論研究,相繼設立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嚴格落實1:350的師生比配設標準,匯聚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教學科研力量。湖南省委、省政府頒布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施意見》,湖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員會、湖南省教育廳出臺的《關于實施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的意見》等文件的落實,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隊伍搭建了充分的學術交流研究平臺。高職院校應當利用自身的科研優(yōu)勢深入挖掘、提煉、闡釋湖南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豐盈偉大建黨精神的科學內涵和時代價值,引導新時代青年大學生奮力建功新征程。同時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的身心特征和成長規(guī)律,深入挖掘展現(xiàn)偉大建黨精神鑄魂育人價值的湖南紅色素材,用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深入淺出地講述大道理,便于學生入腦入心。
第二,眾多的課程思政研究機構為高職院校深入挖掘偉大建黨精神的鑄魂育人價值提供了重要平臺。隨著課程思政教學機制的全面建立和深入推進,各高職院校在建立校級課程思政研究機制的基礎上,紛紛申報立項和建設了一批省級和國家級課程思政研究平臺。國家、省、校三級課程思政研究機制的建設為深入挖掘偉大建黨精神的鑄魂育人價值搭建了階梯式橋梁。各高職院校應當充分運用這些平臺和跨專業(yè)、多領域、多視角的研究資源,深入挖掘展現(xiàn)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的革命先烈故事,引領青年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勇?lián)姑熑?,立志報效祖國;深入挖掘各行各業(yè)中展現(xiàn)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的先進人物及模范事跡,引導青年大學生愛崗敬業(yè),艱苦奮斗,服務人民;深入挖掘新時代北斗精神、偉大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譜系中蘊含的精神風貌,激勵青年大學生攻堅克難、開拓創(chuàng)新、敢于勝利。同時,從高職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充分利用專業(yè)優(yōu)勢,深入挖掘在課程思政中融入偉大建黨精神的方法、形式、媒介、載體等,不斷提高教學效果。
首先,完備的“三全育人”機制為高職院校深入挖掘偉大建黨精神的鑄魂育人價值提供了強大合力。2018年5月,教育部辦公廳發(fā)布《關于開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及《“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建設要求和管理辦法(試行)》,湖南省成為第二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省份。2019年5月省委教育工作委員會、省教育廳發(fā)布《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建設標準(試行)》《湖南省“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建設要求和管理辦法(試行)》等文件,分批遴選建設23所“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40個試點院(系)[3]。在教育部和教育廳立項建設的“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單位示范帶動下,各高校統(tǒng)籌各領域、各環(huán)節(jié)、各方面的育人資源和育人力量全面開展“三全育人”。高職院校應當充分發(fā)揮本?!比恕伴L效機制的功能,通過課程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網絡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資助育人、組織育人等路徑,形成強大合力,引導學生學習黨的光輝歷程、偉大貢獻,領悟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中蘊含的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理想信念、國家利益放首位的愛國主義、攜手人民辟江山的為民情懷、敢闖新路育新篇的開拓創(chuàng)新、奮發(fā)圖強謀復興的艱苦奮斗和崇德向善揚正氣的道德品質等方面的精髓要義,努力成就出彩人生。
其次,夯實的黨建工作機制為高職院校深入挖掘偉大建黨精神的鑄魂育人價值提供了堅實保障。根據中共中央印發(fā)《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的規(guī)定,各高職院校黨委進一步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健全黨的組織體系和工作機制,在二級院(系)等基層單位健全完善黨總支部和黨支部的設立,以更好地加強思想政治引領。2018年7月,省委教育工委印發(fā)《湖南省教育系統(tǒng)黨支部分類建設指導意見(試行》,頒布高校教職工及學生黨支部“五化”建設合格評估標準,指導基層黨支部開展“支部設置標準化、組織生活正?;?、管理服務精細化、工作制度體系化、陣地建設規(guī)范化“建設。2022年5月,省委教育工委印發(fā)《推進高校黨支部整建提質的重點措施》,以進一步加強全省高校黨支部建設,切實增強政治功能和組織力,推進整建提質。各高職院校要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優(yōu)勢,圍繞黨的科學理論、精神譜系、優(yōu)秀品格和奮斗精神,采取專題輔導、講黨課、座談會、交流學習等方式開展學習教育;將黨的思想理論特別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納入入黨積極分子、黨員發(fā)展對象、黨校、青馬工程、新進輔導員隊伍等培訓中;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師生政治理論學習、形勢政策教育等要求,緊緊圍繞黨的百年偉大成就和百年成功經驗,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講好馬克思主義的故事,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引導學生從內心深處感悟中國共產黨的思想偉力,牢牢將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精神譜系、優(yōu)秀品格烙在思想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