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經(jīng)常會問,中藥和化學藥物能不能一起使用啊,用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因為中藥的成分復雜,尤其是復方的中成藥,很多成分目前都還沒搞清楚,所以中藥與化學藥品的聯(lián)合使用是要十分注意的,聯(lián)用的情況很復雜,在不清楚相互作用的情況下,建議大家分時間段服用不同藥物。
就目前已知的研究表明,中西藥合理配伍,可以協(xié)同增效、降低西藥的不良反應。例如:六味地黃丸等中藥與降血糖藥聯(lián)用,可使糖尿病患者神經(jīng)功能障礙和腎功能障礙減輕。但很多時候是不合理的聯(lián)用。例如:堿性較強的中藥瓦楞子、海螵蛸、朱砂等,不宜與酸性藥物如胃蛋白酶合劑、阿司匹林等聯(lián)用,以免降低療效;不能與四環(huán)素族抗生素、奎寧等同服,因其可減少四環(huán)素族抗生素及奎寧等在腸道的吸收,使其血藥濃度降低;酸性較強的中藥山楂、五味子、山茱萸、烏梅等,不可與磺胺類藥物聯(lián)用,因磺胺類藥物在酸性條件下不會加速乙?;男纬?,從而失去抗菌作用;不可與堿性較強的西藥氨茶堿、復方氫氧化鋁、乳酸鈉、碳酸氫鈉等聯(lián)用,因與堿性藥物發(fā)生中和反應后,會降解或失去療效。金銀花、連翹、黃芩、魚腥草等不宜與菌類制劑如乳酶生、促菌生等聯(lián)用,因金銀花、連翹、黃芩、魚腥草等具有較強抗菌作用,服用后在抗菌的同時,還能抑制或降低西藥菌類制劑的活性。蜂蜜、飴糖等含糖較多的中藥,不可與胰島素、阿卡波糖等治療糖尿病的西藥同時使用,以免影響藥效。
中西藥不合理連用,還可能產(chǎn)生或增加不良反應。如含鈣較多的中藥、石膏、龍骨、牡蠣、珍珠、蛤蚧及瓦楞子等,不可與洋地黃類藥物合用。因鈣離子為應激動性離子,能增強心肌收縮力,抑制Na+、K+-ATP酶活性,從而增加洋地黃類藥物的作用和毒性。含麻黃堿的中藥不宜與強心藥、降壓藥聯(lián)用,因麻黃堿會興奮心肌β受體,加強心肌收縮力,與洋地黃、地高辛等聯(lián)用時,可使強心藥的作用增強、毒性增強,易致心律失常及心衰等毒性反應。同時麻黃堿也能興奮α受體和收縮周圍血管的作用,使降壓藥作用減弱,療效降低,甚至使血壓失去控制,可加重高血壓患者的病情。
病人在服藥或用藥期間, 對某些食物不宜同時進服,稱為服藥禁忌,即通常所說的“忌口”。具體來說,在服藥期間, 不宜吃與藥性相反或影響治療的食物,因為各種食物與藥物一樣,都具有不同的性能。古人曾認為常山忌蔥;地黃、首烏忌蔥、蒜、白蘿卜;人參忌白蘿卜;薄荷忌鱉肉;茯苓忌醋;鱉甲忌莧菜;蜜忌生蔥。
寒性病服溫熱藥時要忌生冷食物;熱性病服寒涼藥時,要忌食辛辣食物。服鎮(zhèn)靜安神藥時,忌食辛辣、酒、濃茶等刺激和興奮中樞神經(jīng)的食物。服人參等滋補藥時要忌飲茶,高熱患者忌食油。
另外由于疾病關(guān)系,在服藥期間,凡屬生冷、黏膩、腥臭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的食物,都應根據(jù)病情予以避免。如腎炎病人及水腫病人不能吃咸,否則會使病情加重,患哮喘、過敏性皮炎、肝炎、瘡癤等病人,在服藥時不能吃雞、羊、豬頭肉、魚、蟹、蝦、韭菜、發(fā)菜等食品,因為這些食品含有異體蛋白。一部分人對它特別敏感,容易引發(fā)過敏反應,使病情加重。
此外,特殊人群的服藥也要十分注意,主要是兒童、老人及妊娠期婦女,在此就不再贅述。安全是用藥的基本原則,希望大家能通過此文掌握一些安全使用中藥的知識,做好自己身體健康的責任人。
編輯/肖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