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因病逝世已經(jīng)四年了。四年來,媽媽的音容笑貌時常浮現(xiàn)在我的夢中。媽媽雖然是一個普通的農(nóng)村婦女,沒有創(chuàng)造驚天動地的英雄業(yè)績,但在當(dāng)?shù)卮_實是一個傳奇的女人。
媽媽曾經(jīng)裹過腳,她的腳就是一個傳奇。辛亥革命革了滿清的命,也革了封建陋習(xí)的命,比如婦女裹腳就是明令禁止了的。相當(dāng)一段時間,一些偏遠山區(qū)仍然為女孩子裹腳,直到新中國建立后,山區(qū)仍然可以看到大量裹腳的婦女。媽媽自小也裹腳,所幸的是一場特大山洪解放了媽媽的腳。媽媽家住在澧水的支流邊。1935年,一場特大的暴雨導(dǎo)致下游幾公里外的山體滑坡,河道堵塞,洪水泛濫,死傷極其慘重。到現(xiàn)在,人們還談之色變。媽媽當(dāng)時只有9歲,由于跑得快,撿回了一條命,同時也解放了自己的腳。由于洪水沖走了裹腳布,外公外婆就再沒有強迫媽媽裹腳了。從此,媽媽的腳恢復(fù)了自由。否則一雙小腳走路都很費勁,要做后來那么多的事是不可想象的!
媽媽的婚姻也有傳奇色彩。封建社會婦女的地位相當(dāng)?shù)拖?,所謂的三從四德,讓婦女生活得非常悲慘。女孩或者從小送人當(dāng)童養(yǎng)媳,或者指腹為婚,或者訂婚,都是由父母一手包辦,女孩自己作不了主。媽媽也不例外,自小就由父母包辦,讓她跟河對岸的一個傻子結(jié)婚。但媽媽一直抗拒,到21歲還未成親,這在舊社會已經(jīng)算是真正的“剩女”了。后來原婚配家強行迎親,轎子都抬到了家門口,但媽媽沒有上轎,而是躲在鄰居的家里。最后,在覃氏族人的撮合下,媽媽毅然退掉了原來的婚約,登上了我爸爸派來的迎親大轎,與心儀已久的青年喜結(jié)連理,從此開始了恩恩愛愛的一生。媽媽與我爸爸共養(yǎng)育了9個子女,最終成活7個,雖歷盡生活的艱辛,但得以頤養(yǎng)天年。
媽媽頑強的生命力,也是一個傳奇。媽媽的一生遭遇過很多生死劫難,至少有幾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一次是險些淹死。人民公社大食堂期間的一個冬天,要到很遠的食堂吃飯。因為天雨路滑,加上背上背一個小孩,手里牽一個小孩,一不小心,母子三人同時掉進豬屎坑里,當(dāng)時如果不是有人路過伸出援手,三個人是很難活下來的。一次是險些哭死。媽媽經(jīng)過了兩次喪子之痛,先是聰明伶俐的大兒子于9歲時生急病夭折,后來二兒子又在7歲時掉進河里淹死。兩次喪子,媽媽都哭得天昏地暗,險些沒有緩過氣來。一次是險些痛死。20世紀70年代,媽媽得了叫羊毛痧的病,痛不欲生,最后土郎中通過挑痧的方法,把她從死亡線上給拽了回來。
媽媽一生辛勞的程度,一般人很難做到。她起早貪黑地干,就像一個傳奇的故事。在結(jié)婚前,家中弟妹六個,媽媽是老大,許多重事難事都落到媽媽稚嫩的肩上。結(jié)婚后由于兒女多,加上我爸爸長期在外為大隊駕船,媽媽經(jīng)常是一個人既要解決眾多兒女的吃喝拉撒,又要出工搶工分,每天幾乎是不眠不休。做飯、洗衣、砍柴,樣樣都要親自動手,雙搶、割草、養(yǎng)牛,件件必須全力去干。特別是1964年生下雙胞胎妹妹后,生活條件本來就不太好的家庭猶如雪上加霜。一些人主張把雙胞胎妹妹送人,并主動幫忙找到了接受的家庭。可是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媽媽寧愿辛苦,也不讓孩子受一點委屈,硬是將雙胞胎妹妹拉扯成人。
媽媽善良的點點滴滴,我也一直珍藏在心里。媽媽雖然沒有上學(xué)讀過書,但為人卻很講道理,堅持與人為善,從不在背后指點別人,也不與別人吵架,而且非常同情弱者。在糧食嚴重短缺的時候,來了借米的,即使是家里的米不多,也要勻出一點給別人。如果來了叫花子,要么讓他吃飯,要么給點米或紅薯。
這就是我傳奇的媽媽和媽媽的傳奇。傳奇的媽媽已經(jīng)逝去,媽媽的傳奇將永留心間。
題圖/陳自罡
編輯/李園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