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表哥從貴州思南不遠千里回湘西梨樹溝掃墓。在墓地,潔白的梨花開滿枝頭,與蒼松翠柏映襯著紅星青石碑,溫柔莊嚴。
“表哥,姑父姑媽為啥選擇在這里安息呀?”我大為不解。
梨樹溝,兩山夾峙,巨谷深壑,瀑生懸崖,霧罩云遮,人稱“一線天”。民謠唱道:“出門就過河,過河再爬坡;對面喊得應,走到日頭落?!爆F(xiàn)在,托鄉(xiāng)村振興之福,修了盤山公路,蜿蜒縈紆,如青山系帶。
“看看吧!這篇回憶錄會告訴你?!北砀邕f給我一本泛黃的書冊。
翻看姑父的回憶錄,我穿越到了鐵血烽火的崢嶸歲月……
1950年4月7日,黃昏,梨樹溝。我們醫(yī)護、宣傳小分隊赴桃花坡檢查治病,發(fā)動群眾。我和陳玉英(剛入伍的本地知識青年)都在其中。為了安全,駐軍指令一位姓李的排長帶著一個加強班負責保護大家。我們完成任務舉著紅旗返回駐地,梨樹溝是必經(jīng)之地。突然,爆豆般的槍聲響起,鳥兒撲楞楞驚飛。
“臥倒!隱蔽!有土匪!”李排長大喊?!熬l(wèi)班掩護!還擊!”李排長久經(jīng)戰(zhàn)陣,指揮若定。他隱蔽在一棵梨樹后面,一個短點射就撂倒了幾個不可一世的悍匪,真正的百步穿楊!而陳玉英盡管沒有戰(zhàn)斗經(jīng)驗,但勇敢無畏,站在一塊大青石上朝土匪放槍。
“危險!趴下!”李排長高喊,“火力壓制!”李排長舉起沖鋒槍橫掃,奮不顧身地沖出,一把將陳玉英拽在身后,按倒在一棵粗壯的老梨樹后面?!皣}噠噠……”以身翼蔽陳玉英的李排長被數(shù)顆罪惡的子彈擊中,魁梧的身子搖晃著倒下。
“嗒嘀嗒嗒嗒嗒——嗒!”千鈞一發(fā)之際,我軍接應分隊不顧一切地殊死沖鋒,增援上來了,色厲內荏的土匪落荒而逃……
“劉軍醫(yī),快給他止血??!”看著渾身淌血的李排長,陳玉英既愧疚又難過地哭喊。
我迅即搶救,可回天無力!我默默地搖頭。
“為什么要救我?”陳玉英緊緊抱著李排長,淚水奪眶而出。
“傻丫頭,我們是生死與共的戰(zhàn)友啊……告訴你一個小秘密:你忒像我未過門的媳婦兒,她叫梨花,和你一樣的美麗……我老家在遼南梨樹溝……梨花好美……”回光返照時,李排長話未說完,就壯烈犧牲了……
“我明白了,表哥。這個李排長是姑媽的救命恩人。李排長長眠在這里,姑父姑媽百年之后來陪伴他。”
“你接著往下看!”
“好!”我斜倚一棵虬枝鐵干老梨樹,繼續(xù)翻看……
梨樹溝戰(zhàn)斗之后,我們選擇了一處向陽平地,含著熱淚就地掩埋了戰(zhàn)友。梨花勝雪,如同漫天挽幛;落英繽紛,恰似鋪地縞素?!懊撁蹦?!……鳴槍致敬!”排槍鳴響,震蕩溝谷;青山垂首,澗水嗚咽。我們擦干眼淚,繼續(xù)執(zhí)行剿匪建政任務。革命形勢一日千里,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大西南,我們奉命入川作戰(zhàn),高歌猛進,摧枯拉朽……轉戰(zhàn)到貴州省思南縣時,因為思南溫泉遐邇聞名,組織安排我籌建溫泉療養(yǎng)院,擔任軍代表,陳玉英同志任護士長。在激情燃燒的革命歲月里,我們相愛、結婚、生子了。我是皖南事變的幸存者,看到那么多戰(zhàn)友犧牲,自己卻束手無策,非常痛苦!突圍到蘇北根據(jù)地,我就申請進入抗大分校學醫(yī),成為了一名軍醫(yī),抗戰(zhàn)勝利后跟隨羅榮桓政委進軍東北……
“表弟,你知道我為什么叫思南嗎?”表哥的問話打斷了我的閱讀。
“知道!因為您出生在思南,對嗎?劉太行、左太北、陳小魯?shù)榷际菫榧o念出生地而取名?!?/p>
“兼而有之。思南,思念湖南,思念皖南,思念遼南。我的名字,更多的是寄托了父輩對故鄉(xiāng)、對曾經(jīng)戰(zhàn)斗過的地方的思念。我給你說,風靡全國的電視劇《烏龍山剿匪記》,我父母一集不落。‘也有老母親,也有心上人。也有生死情,也有離別恨……’聽著片尾曲《高山流水獵人魂》,父母常常潸然淚下。”
“表哥,墓碑上為什么刻寫的是‘梨花之墓’?姑媽不是叫陳玉英嗎?”我的打破砂鍋問到底,又勾起了表哥的回憶……
前年,在思南醫(yī)院,彌留之際,姑媽說:“兒子,送我回家?!?/p>
“是湘西老家嗎?”表哥含淚問道。
“是,也不是。是,是因為梨樹溝也屬于湘西,但不是老家。那里是我、你爸以及李排長共同守護的家,是大家的家!”
“我記住了!媽您放心!”表哥答道。
“別忘了立塊碑:梨花之墓!”言畢,姑媽含笑而去。
那個時候,清風拂過,梨花如雪,簌簌飄落,花雨滿天……
“表弟你看,這是遺囑。媽媽明確交待:不開追悼會,不搞遺體告別,骨灰安葬在梨樹溝烈士墓,和巍巍九嶺、泱泱五溪做伴……”
看著遺囑,我的思緒又回到了前年?!凹沂亲钚?,國是最大家……”在梨樹溝安放骨灰時,我們播放這首歌,反復地。是??!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
“表弟,我們愧對英烈??!至今都不知道李排長的赫赫英名?!北砀缟钋閾崦稀袄钆砰L”三個大字,然后用紅漆將之涂得熠熠生輝。
確實遺憾!確實抱歉!確實愧疚!
借助烈士尋親政府公共服務平臺,我們和遼南那邊志愿者費盡九牛二虎之力,雖想方設法,仍毫無頭緒。是啊,四野百萬大軍入關南下,姓李的排長眾多,而遼南梨樹溝這個地名又成百上千。為什么呢?網(wǎng)友告訴我們,解放前,人們背井離鄉(xiāng)闖關東,出發(fā)時都懷藏一抔鄉(xiāng)井土,安定下來就栽梨樹,以示不忘家鄉(xiāng)。梨,諧音“離”,意味著生離死別。
小心翼翼地,我拉低一枝梨花細細欣賞。潔白的花瓣,纖纖巧巧,絲綢般滑潤;嫩黃的花蕊,星星點點,夢幻般美麗。“梨花一枝春帶雨,真美!”陶醉之中,我仿佛看見素潔淡雅、如雪似玉的花林深處,戎裝佩槍、英姿颯爽的姑媽倚著梨樹,聲情并茂地哼唱《梨花又開放》:“忘不了故鄉(xiāng),年年梨花放,染白了山崗。媽媽坐在梨樹下,紡車嗡嗡響……”
編輯/歐陽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