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蔣宗恒,湖南省澧縣人,1929年5月出生,1948年高中畢業(yè)后即投身革命,1949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解放后曾在新聞、教育等多個部門任職。1959年10月調(diào)至南縣第一中學任學校負責人,1983年9月任益陽地委黨校第一副校長,全面主持學校工作,1988年3月任益陽地委黨校校長,1991年離休。多次獲得“勞動模范”“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等稱號。
蔣宗恒老人已經(jīng)94歲了。
然而你卻看不到一個老者的暮氣,他面色紅潤,笑容可掬,用起電腦來跟年輕人一樣有精神。你不用擔心跟他有代溝,不懂的他會打開書籍和電腦去查。而聊到跟黨性修養(yǎng)、革命信仰有關(guān)的話題,他更是兩眼放光,充滿精氣神。
所以如果想探尋他保持年輕狀態(tài)的秘訣,那一定是一種內(nèi)在精神的滋養(yǎng),這種滋養(yǎng)惠及人生的方方面面,歷久彌新。這也正如他的回憶錄所取的主標題,也是一部革命電影的插曲名:《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從小受到蔣翊武影響,
沒有走彎路”
革命道路上,提及影響自己的人物,蔣宗恒稱繞不開蔣翊武。
作為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的組織者和領(lǐng)導者,1913年蔣翊武因為反對袁世凱復(fù)辟帝制而英勇就義,被孫中山譽為“開國元勛”,并對其在辛亥革命中的貢獻做了“公功為冠”的定論。蔣翊武犧牲的第三年,被湖南省政府接回骨灰安葬在岳麓山上,建立“蔣公翊武之墓”墓碑,為了紀念他而修建的翊武亭(最初為蔣公亭),更是岳麓山唯一一座以名字命名的亭子。
“我6歲時,長兄就帶我到岳麓山去看他的墓地。”蔣宗恒回憶道,“當時聽長兄,也就是過繼給蔣翊武做兒子的蔣宗策講起伯父的故事,就覺得他很了不起?!?/p>
但是事實上,后來讓他敬佩的,還有自己的親妹妹蔣宗英。1931年出生的蔣宗英于1949年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朝鮮戰(zhàn)場上為國捐軀,犧牲時年僅20歲。蔣家也因此留下“一門兩英烈,慷慨報國家”的感人事跡。
“為國犧牲的翊武公和宗英是我們家族史上最大的榮光?!笔Y宗恒說道,“翊武公培育的家風文化,最集中的表現(xiàn)是: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鮮明的民族大義,在歷史重大關(guān)頭、人生選擇上,始終與國家、民族同向同行?!?/p>
往后的工作中,蔣宗恒也一直把家族事跡放在心上,不斷激勵自己做得更好,至于到底給自己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回看自己的人生,94歲的蔣宗恒覺得是:沒有走彎路。
“盡管伯父在28歲時就壯烈犧牲,但他很早就懂得一個道理?!笔Y宗恒稱,這個道理就是他知道革命成功要有一支革命武裝,這也就是毛主席講過的槍桿子里面出政權(quán),“因此他組織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是沒有走彎路的?!?/p>
而經(jīng)歷了征糧、剿匪、土改、三反五反等歷程,以后長期從事黨務(wù)工作、新聞工作、學校教育和黨校教育的蔣宗恒,即使在工作中受到過很大的委屈,也同樣覺得自己沒有走彎路。沒有走彎路的原因就是:一輩子忠于革命,忠于黨。
蔣宗恒最早跟黨有關(guān)的回憶是10歲。
“1939年,長兄蔣宗策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而我們家是地下黨的交通站,經(jīng)常有聯(lián)絡(luò)員來往,接觸到這些人員之后,我就認定了他們從事的是正義的事業(yè),長大以后也要加入黨組織,于是開始積極參加地下黨工作?!笔Y宗恒說道。1949年,經(jīng)過黨組織的嚴格考驗,20歲的他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
作為一名黨員,蔣宗恒懷著無比堅定的革命信仰和工作熱情投入工作,并獲得了一系列榮譽,比如1950年、1951年兩次被評為臨澧縣勞模,1954年在常德參加整治大通湖水利工程時被評為特等勞模,但巨大的挫折也不是沒有。
1956年,蔣宗恒所在組織第一次給他做歷史問題的結(jié)論,為了審查他的歷史,蔣宗恒有半年時間失去行動自由。沒有自由的日子是很難熬的,大家在熱火朝天搞建設(shè),他卻孤單單地一動不能動,特別受刺激的是,平日友好的同志,見了他都繞道走,蔣宗恒覺得自己的精神幾乎快崩潰了。
“只要能證明我沒有問題,我死也愿意?!痹谀欠N環(huán)境下,蔣宗恒想?!暗恰墩摴伯a(chǎn)黨員的修養(yǎng)》這本書給予了我力量,我不僅通過了那次考驗,以后還忍受了‘文革’中的種種屈辱。”
書中主張,共產(chǎn)黨員要經(jīng)受得住委屈。蔣宗恒就把這個當作自己提高黨性修養(yǎng)的新課題。而在以后擔任南縣一中校長、益陽地委黨校校長等職務(wù)時,面對誘惑他也經(jīng)受住了考驗。
“蔣老對黨一直赤膽忠心,對待工作一貫兢兢業(yè)業(yè),即使身處逆境中,仍堅持忠誠為黨、為人民服務(wù),令人尊敬,值得學習?!迸c蔣宗恒共事多年的原中共益陽地委黨校宣傳部部長周貽武如是說道。
終身學習,永葆信仰
2021年3月15日這天,92歲的蔣宗恒特地換上中山裝,一改往日的樸素隨意。他整理好著裝,手里拿著一個厚厚的信封,在大兒子蔣祖駿的陪伴下去益陽市委黨校老干科,他要完成心頭的一件大事。
“在建黨100周年一定要交一次特殊的黨費?!笔Y宗恒說自己好多年以前就有這個打算,但是以前家里人口多、負擔重,沒有這個能力,這幾年將養(yǎng)老金攢起來,也就沒有等到7月1日那天了,“攢到一萬元就馬上交啦。”
在蔣宗恒感受到黨的滿滿恩情,離休了還一心想要報答黨之時,大家則覺得他早已在潤物細無聲地報答著。
“蔣老作為離休干部,革命性、黨性非常強。”益陽市委黨校老干科科長陳楷雯無比敬佩地說道,一個90多歲的老人還主動積極參加每一次黨員活動、學習黨的最新理論知識,不僅自己學習,還要帶著和自己同齡的、以前同樣是地下黨員的老伴來學習,并且還會認真做分享。比如在建黨100周年時,他就作為老黨員代表參加了益陽市委組織的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座談會,做了30分鐘的發(fā)言,“可以看出他的思想理論一直是與時俱進的?!标惪┱f。
活到老,學到老,正是蔣宗恒身上一個明顯的特征。
“我爸的學習是一種自覺?!笔Y祖駿介紹道,離休后父親在家學電腦、去老年大學讀書、逛書店……過得非常充實快樂,“他總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就是自己作為一名普通黨員的親身體會。”
一件趣事就是,蔣宗恒在72歲的時候?qū)W電腦打字,因為拼音不好,就想學五筆打字。五筆打字的復(fù)雜讓作為兒子的蔣祖駿都不想學,但是蔣宗恒卻在堅持學習著,最后用電腦一個字一個字敲出了自己這本近30萬字的回憶錄:《革命人永遠是年輕——蔣宗恒回憶錄》。
“后來他用電腦查資料、QQ聊天、下象棋、打印文檔等都得心應(yīng)手?!笔Y祖駿說道,“到現(xiàn)在電腦都換了好幾臺啦。”
然而說到最重視的學習是什么,毫無疑問是黨的理論知識。正如蔣宗恒自己所言:“我進黨校學習了九次,自己一輩子的理論水平、思想覺悟、工作能力都是黨給的?!?/p>
黨齡74周年的蔣宗恒對于黨的理論知識的學習,是有難忘的回憶的。
1949年8月,臨澧縣解放的時候,在臨澧縣做籌糧支前工作的蔣宗恒遇到一支南下的解放軍隊伍,其中一個解放軍同志在大家都休息的時候還在看書。他就走過去問:“看的是什么書啊?”答曰:“是劉少奇的《論共產(chǎn)黨員的修養(yǎng)》。”
1952年,一直惦記著這本書的蔣宗恒終于在常德的新華書店買到了?!?952年至1953年,一年的時間如饑似渴地看了3遍,對我影響和幫助很大,也使我更加重視學習?!笔Y宗恒說道。
在蔣宗恒的書房,有一個最為重視的書柜,《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書籍放在了近年學習的書格里,隨手翻閱。而毛澤東著作里面的經(jīng)典文章比如《為人民服務(wù)》《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則早已刻在了他的腦海里,脫口能背。
一心向黨的人,自然也被黨記著。
2006年,蔣宗恒獲得“建國前入黨榮譽”紀念章;2019年蔣宗恒和老伴龔玲共同獲得“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紀念章;2021年蔣宗恒和龔玲又共同獲得“光榮在黨五十年”紀念章。更讓蔣宗恒高興的是,2021年,他又獲得了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稱號。
“損杯子”也有春天
現(xiàn)在的蔣老,已經(jīng)到了很多人非常想要討教養(yǎng)生方法的年齡。蔣老和自己的老伴,兩個人即使頭發(fā)花白,但都容光煥發(fā),思維敏捷,行動便利,一出現(xiàn)就是一道風景。據(jù)了解,目前夫妻二人還健在的離休干部,益陽市僅有三對。
講到小時候,蔣老稱因為自己體弱多病,母親找人來算命都說他活不過四十歲,后來在工作中更是因為條件艱苦,而多種疾病纏身。
1954年,蔣宗恒在常德參加整治大通湖水利工程時,在工地住了一個月,和民工同吃、同住、同勞動?!巴?、同勞動我做到了,但是在吃的方面我的胃沒有經(jīng)受住考驗?!笔Y老回憶,那時炊事員煮的飯很硬,不容易消化,適合干體力活的民工吃,但這樣吃飯也產(chǎn)生了很嚴重的后果,對于蔣宗恒來說,就是得了伴隨一生的慢性胃炎,很多東西都不能吃,不敢吃了。除此之外,高血壓、心臟病等也一直伴隨著。
“以我如此差的身體,還能完成黨交給我的各項任務(wù),并且越來越健康,實屬出乎意料?!笔Y老說道。
在他看來,這得益于“搭幫黨組織,讓我有一個幸福的晚年”,還得益于他認可并遵循的一個理論——“延安五老”之一謝覺哉提出的“損杯子”說。
蔣老回憶,20世紀50年代初他就讀過謝覺哉的這篇文章。大意就是,把人的身體比作杯子,健康的人是好杯子,體弱多病者是損杯子。好杯子不留意會摔破,損杯子小心保護,也可以用許多年。
“我就是謝老打比方的一個損杯子?!笔Y老道,以前,總覺得自己的身體不好是沒有辦法的事,得過且過,過一天算一天,“但自從接受了‘損杯子’說這一觀念,我的健康理念就完全變了,我不再自暴自棄,而是懂得愛惜自己的身體了?!?/p>
落實到行動上就是,蔣老會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有什么病就有針對性治療,不盲目聽信別人的方法,更不多吃保健品。此外他不抽煙、不喝酒,特別重要的是不熬夜。
現(xiàn)在的蔣老作息十分規(guī)律:每天五點起床,做做運動,七點吃早飯,喝一杯自己榨的果蔬汁;上午用電腦、看書;中午十二點吃中飯,休息到兩三點起床;下午五點吃晚餐,做一下散步等運動,收看《新聞聯(lián)播》,九點前必須上床睡覺。
當然,在他看來,養(yǎng)生除了養(yǎng)身,還很重要的就是養(yǎng)心:“最重要的是要向上向善。”
“向上向善能帶來快樂,快樂的心態(tài)就是一種養(yǎng)生。”在益陽市委黨校的居民樓,蔣老坐在電腦面前說道。電腦正對著窗戶,九樓的窗外可以看到大片春天的風景,紫白色泡桐花燦爛奪目,香樟樹綠意盎然,充滿著生命的氣息。而側(cè)目,則可以看到益陽市武警支隊大樓頂部樹立的“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yōu)良”12個大字。
“我也是一輩子聽黨指揮?!笔Y老稱自己喜歡生活在益陽市委黨校,這個離休前工作了十年、早已當成家的地方,喜歡窗戶外邊這片風景,“生活在黨校,我覺得四季都是春天?!?/p>
編輯/歐陽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