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qū)開發(fā)區(qū)小學 尹文娟
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此種情況下,教師就應該根據(jù)教育體制的改革方向適當改變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盡可能地培養(yǎng)綜合能力較強的人才。因此,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時,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課堂內容,以促使小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本文對如何開展作文教學進行了相關分析,并提出了利用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挑選合適的課文閱讀材料、開設特定的課堂討論等方法進行寫作教學,希望能夠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一些建議。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是考查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由于作文知識的系統(tǒng)性比較強,如果直接基于講授式授課模式開展教學,學生會覺得學習起來非常乏味,學習興趣不高,實際的學習效果不佳。如果依賴教材中的課內閱讀指導學生學習寫作知識,會對學生寫作能力的發(fā)展帶來不利影響。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為了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就必須要從夯實學生的寫作基礎,培養(yǎng)及發(fā)展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出發(fā),加強寫作教學及指導。如果引入課外閱讀教學,就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使他們可以學到豐富的語文閱讀知識,并且在這個過程中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如課外讀物中的好詞好句或者整體布局技巧等,都是學生可以積累的重要寫作知識,對提高寫作能力有很大幫助。與此同時,基于課外閱讀拓展的方式可以進一步推進讀寫教學,保證可以通過讀與寫的有效結合,促進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等語文綜合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小學生獲取知識最直接的途徑就是教材和教師,教師的觀念和行為會對學生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因此,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時,應該始終堅持以下原則:第一,要重視寫作教學。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通常會讓學生利用課堂時間閱讀和寫作,但這種毫無針對性的閱讀和寫作在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上效果不佳,由此可見,教師應合理安排課堂時間,重視寫教學。第二,努力優(yōu)化教學方法,既保證對學生起到引導作用,又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小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都比較弱,不能較好地理解和學習一些理論知識,所以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應該在保證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前提下,對其進行適當引導,以讓他們更快、更好地體會寫作的精髓。通過這一方法,可以優(yōu)化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第三,要滲透生本理念,圍繞學生的“學”來對課外閱讀內容、閱讀方式以及訓練方法等進行優(yōu)化設計,科學制定課外閱讀方案,保證可以充分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助力學生高效學習,積累相關方面的寫作素材,促使他們更好地發(fā)展。
例如,學完《難忘的一天》,可以先講解其中的寫作技巧,讓他們了解作者是以怎樣的方式將這天的難忘表現(xiàn)出來的,又是如何向讀者傳達所要表達的情感的,此后再引導學生回憶讓自己難忘的一天,分享出來。這可以讓學生更透徹地理解教材內容,了解此類文章的寫作方法。特別是在閱讀教學中,要指導學生開展深度閱讀活動,即注重啟思,引智,保證學生在深入理解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對文本中包含的寫作技巧、方法以及其他寫作知識能牢固掌握。比如,這篇文章作者采用了什么樣的寫作結構?主題思想的表現(xiàn)方式是什么?文章的主題是什么,等等。這些都是需要學生在閱讀中重點學習和掌握的內容,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有積極意義。此外,要注意強化“讀寫結合”“群文閱讀”等全新的閱讀教學理念,保證學生在學習這篇文章的基礎上,閱讀同類的相關閱讀文章,以此助力他們高效開展閱讀活動,助力他們在課外閱讀活動中積極進行深入剖析活動。通過開展這種有效的寫作訓練以及深入的課外閱讀教學活動,可以更好地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對促進學生深入思考,助力他們自主學習能力和寫作能力等的全面提升有很大幫助。
寫作的靈感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而是由一些事物或者其他人的作品引發(fā)的,由此可見,教師在培養(yǎng)小學生寫作能力時,應該在保證學生已經(jīng)掌握一些寫作技巧的基礎上,提高他們的課外閱讀能力。如:可以根據(jù)教材內容推薦一些與教材內容相關且有啟發(fā)意義的閱讀材料;可以推薦一些與他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東西。讓他們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體會如何將所掌握的寫作技巧運用到作文中,如何在文章的字里行間表達真實情感,如何寫出優(yōu)秀文章等。這不僅可以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閱讀文章,還能讓他們在閱讀過程中學習他人的寫作方法,并將其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此外,在確定課外閱讀文章期間,除了考慮激發(fā)學生主動閱讀的興趣外,還要考慮讀寫結合的教學目標,即要借助課外閱讀教學活動輔助常規(guī)課內閱讀教學活動,借助課外拓展閱讀活動使學生有更多機會學習和掌握寫作技巧、方法等,助力他們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同步提升,最終提高課外閱讀教學的水平。
例如,教師在講完《四季的腳步》這一文章后,可以提供一些描寫四季景色的文章,讓學生可以根據(jù)興趣閱讀。在拓展閱讀中,讓學生體會寫景類文章應該如何布局,如何將景色的美表現(xiàn)出來,如何讓讀者體會到自己對美景的情感。而后讓學生根據(jù)課堂上所學到的寫景文章的寫作技巧完成寫景作文。應用這種方法,可以更新小學生對寫景文章的認知,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合適的材料是學生作文積累的基礎,因此教師必須優(yōu)化閱讀材料,讓學生產(chǎn)生主動閱讀的興趣和動力,在閱讀中收獲更多寫作素材,實現(xiàn)寫作能力的提升。又如,學完《三打白骨精》,可以基于群文閱讀理念選擇一些關于神話傳說的課外閱讀作品,如《夸父逐日》《真假美猴王》等都是同本篇課文相似或相近的作品,在教學中引入這些課外閱讀資料,對提升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以及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等有積極的意義。通過有效的課外閱讀,可以促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極思考,有利于學生積累更多寫作素材,夯實寫作基礎。但是在借助群文閱讀活動指導學生閱讀這些文章時,教師也要注意滲透基本的閱讀技巧和寫作方法等,保證可以促使學生思考,從而提高課外閱讀活動的效率。
課堂討論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通過討論,小學生能夠很好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講解某些知識時通常會為了趕進度而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但這樣雖然能保證教學進度,卻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講解寫作理論知識時,便可以先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將他們平均分為幾個小組,然后讓他們以小組的形式分享自己從某些閱讀材料中獲得的知識,可以是寫作技巧方面的知識,情感表達方面的知識,也可以是文章結構安排方面的知識。此后,再由組內其他成員對所獲取的知識進行討論,最終整合成系統(tǒng)的閱讀知識總結。這一方法,不僅能夠優(yōu)化小學語文學科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但是要保證課堂討論的效果,保證小學生在課堂討論中有所收獲,借助有效互動及交流的方式幫助他們在合作討論的過程中及時明確自身存在的不足,學習其他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掌握更多寫作技巧與方法,保證學生可以在小組活動中取長補短,查漏補缺,最大程度地提升寫作能力。
例如,講完《懷念母親》一文,便可以將學生平均分為幾個小組,然后讓他們以小組的形式討論作者是如何表達對母親的懷念之情的,文章采用了怎樣的寫作方法,又是按照怎樣布局結構的等。最終每個小組整合出一份完整的答案,并將答案與其他小組的同學分享,再由教師對學生的答案進行補充和整合,并進行相應的講解。在小組討論中,每個學生都可以表達觀點,并吸收其他同學的意見。這一方法,不僅可以調動小學生的寫作積極性,調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還能減輕教師的負擔,讓教師更快地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所在,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課堂討論模式調動了教師和學生的課堂活力,讓寫作教學更加輕松活潑,對學習效率提升很有幫助。此外,在平時,學生完成教師布置的寫作任務后,可以及時組織學生開展“佳作評選與賞析”的討論活動,教師從班級中隨機挑選出來的幾篇文章,以匿名的方式分發(fā)給學生,讓他們對這些作品進行自主閱讀,借助這種作文賞鑒活動幫助學生從中挑選最好的作品,同時還要對作文內容的不足之處、長處等進行點評。這種課堂討論活動,可以逐步幫助學生完善寫作思路,提高寫作能力。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很多時候會發(fā)現(xiàn)學生的文字表達很生硬,不能對事物進行靈活表達。這些問題都是學生的閱讀積累不夠的體現(xiàn)。在課外閱讀中,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文本鑒賞能力,使學生有更多的閱讀收獲,為寫作能力提升打好基礎。教師在課外閱讀教學中也要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的文本分析與鑒賞能力,使學生能在閱讀自己的作文時清楚地發(fā)現(xiàn)自身語言表達上的問題并改進。如果缺少文本鑒賞能力,學生就很難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問題,是不利于寫作能力提高的。在課外閱讀中,教師要強化鑒賞實踐,注重學生對文字表達技巧的敏銳發(fā)現(xiàn),這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訓練方法。因為文本鑒賞能力的發(fā)展不僅需要大量的課外閱讀,同時也需要通過有效閱讀進行能力技巧的運用。
例如,在學習《秦兵馬俑》時,教師在課堂上帶領學生感受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激發(fā)學生的民族情感。在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搜索關于兵馬俑的其他資料,對秦朝有更深刻的認識與理解,為后續(xù)的寫作積累素材。同時,在指導學生積累閱讀文章中的好詞好句等基本素材的基礎上,還要注意鼓勵他們對其中涉及到的寫作技巧及方法認真學習,保證可以幫助他們對照這些閱讀文本中的基本寫作框架及構成方式,借助仿寫訓練提升寫作能力。此外,小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眼界開闊,文本鑒賞能力也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對于作者文字背后要表達的情感會有更直觀和深刻的領會,進而能提升寫作能力,寫出更加優(yōu)美的文字。再如,《九寨溝》一文對于美景的描寫語言表達非常優(yōu)美,第一段先用排比句贊美九寨溝,第二段對主體部分進行了簡單描述,后面的每段都有一個核心,分別是水、瀑布、動物資源等,這些不同方面共同構成了九寨溝這個整體。課文中的景色描寫技巧,排比、比喻、擬人等都值得小學生學習。學生在掌握相應閱讀文本中的相應閱讀技巧與方法的基礎上,也可以繼續(xù)借助仿寫訓練鍛煉寫作能力。這種仿寫訓練手段,可以促進他們寫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綜上所述,寫作是小學語文學科中極其重要的部分,但有很大一部分小學生認為寫作是極其困難的事,不能專注地投入到寫作學習中。由此可見,教師在講解寫作理論知識時,應適當改變教學方法,采用一些更易于小學生接受的方法開展寫作教學,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