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低血糖癥為新生仔豬比較常見的疾病之一,通常以新生仔豬腦的腦神經機能障礙及機體內血糖濃度的驟然降低而引起,較常見于3~4 日齡的仔豬,發(fā)病率普遍在30%~70%,死亡率80%左右,為養(yǎng)殖戶帶來經濟損失。以吉林省四平市鐵西區(qū)平西鄉(xiāng)生豬養(yǎng)殖場中的新生仔豬為主要研究對象,該文重點研究其出現低血糖癥的主要癥狀、發(fā)病原因、病例變化及診斷措施,最后提出有效預防與治療新生仔豬低血糖癥的方案。
關鍵詞:新生仔豬;低血糖癥;發(fā)病原因;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2.22.019
Pathogenesis and Prevention of Hypoglycemia in Newborn Piglets
WANG Dan
(Comprehensive Service Center,Pingxi Township,Tiexi District,Siping City,Siping Jilin 136000,China)
Abstract:Hypoglycemia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diseases of newborn piglets,which is usually caused by neurological dysfunction in the brain of newborn piglets and sudden decrease of blood sugar concentration in the body.It is more common in piglets aged 3~4 days,with incidence of 30%~70% and mortality of about 80%,which brings huge economic losses to the majority of farmers.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ain symptoms,causes,changes of cases and diagnostic measures of hypoglycemia in newborn piglets in pig farms in Pingxi Township,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ypoglycemia in newborn piglets.
Keywords:newborn piglets,hypoglycemia,the cause of the disease,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0" 引言
新生仔豬患有低血糖癥的主要原因在于當仔豬出生后由于機體的血糖水平驟然降低,導致仔豬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發(fā)生功能障礙,進而出現的帶有營養(yǎng)代謝性、無感染性等特征的病癥。
新生仔豬低血糖癥也被叫作“憔悴豬病”或者是“乳豬病”。該病大多出現在春季和冬天,如果新生仔豬患低血糖癥將會有很大的致死率,進而對廣大農戶的經濟損失帶來巨大的影響。近年,平西鄉(xiāng)大多數生豬養(yǎng)殖場在進入嚴冬后發(fā)生了多起新生仔豬低血糖癥,由于錯過最佳治療時期,導致大量仔豬死亡。養(yǎng)殖戶必須要掌握該病的發(fā)病癥狀、原因及防治措施,實現生豬養(yǎng)殖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1" 主要癥狀
2021年1月14日晚,平西鄉(xiāng)某生豬養(yǎng)殖場中發(fā)現1例新生仔豬的低血糖癥病例。某養(yǎng)殖場中新培育的母豬在幾日前共產下豬崽10頭,但因為母豬在產出后并沒有足夠的母乳,及母豬生產性能本身的體型也較為消瘦,使新生仔豬出現缺乏活力的病癥,多頭豬崽都集中仰臥于豬圈的角落中,而豬崽在2 d也普遍發(fā)生身體痙攣、無法站立的跡象,多數豬崽都無法進食母豬的乳汁。豬崽在發(fā)病初期有四肢軟弱無力、精神不振、步態(tài)不穩(wěn)、不愿吸食奶水、搖搖晃晃、離群俯臥、低溫低下、皮膚蒼白等現象,而隨著病情的不斷發(fā)展,病豬崽在后期還會發(fā)生臥地不起等一系列的神經體征,如空嚼、抽搐、痙攣、肌肉發(fā)抖、角弓反張、眼球震顫及四肢來回滑動等表現[1]。感知比較遲緩或全部喪失了感覺,在低溫下,心跳減慢,皮膚厥涼。在發(fā)生最終后豬崽就會處于昏迷狀態(tài)而嚴重衰竭致死,且整個發(fā)病的過程不會超過36 h。仔豬低血糖癥通常發(fā)生于寒冷的冬季與春季,秋季和夏季很少會出現該病癥,并且發(fā)病速度較快,死亡率普遍在80%左右。當仔豬患有該病后必須要及時對其進行救治,若錯過最佳時機將會帶來極大的經濟損失。
2" 發(fā)病原因
新生仔豬在剛出生時肝臟、代謝調節(jié)能力還沒發(fā)展完全,缺乏分解糖原、合成糖原及異生糖原的能力,無法將體內存在的非糖物質有效轉換為糖原。而在生長的過程中,新生仔豬血糖主要來源于胚胎期貯藏的分解糖原和母乳,若在攝食的過程中沒有充足的母乳糖原,則會導致新生仔豬體內的糖原快速消耗,血糖濃度也會隨之而降低,進而發(fā)生該病。仔豬正常的血糖濃度通常為90~130 mg/mL,若血糖含量不足50 mg時,引發(fā)該病。而引起新生仔豬血糖濃度不斷降低的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
2.1" 母豬乳量不足或無乳
首先,母豬若在妊娠階段營養(yǎng)不足、哺育條件不佳或是營養(yǎng)不平衡,很有可能會造成母豬在產后沒有奶水,甚至有些母豬會出現無乳的情況,這些這都會使豬崽吮奶過少。如果養(yǎng)殖戶在母豬懷孕的過程中缺乏飼喂質量較好的飼料,或者母豬在懷孕的過程中感染疾病,使母豬生產后的奶水含糖量較少、奶水減少甚至無奶的狀況,進而造成新生仔豬出現低血糖癥[2]。其次,若母豬在生產后患有乳房炎、子宮炎或無乳綜合征等一系列疾病,導致母豬出現泌乳障礙,進而出現產后無乳、乳汁過稀和乳量不足的情況,仔豬因饑餓無法獲得充足的糖原,或無法直接獲取糖原,使新生仔豬出現該病。
2.2" 產房溫度較低
低溫是造成新生仔豬出現低血糖癥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新生仔豬沒有毛發(fā)稀疏,皮下脂肪少且皮薄,自身的保溫性能較差,加之新生仔豬并沒有完善的中樞調溫系統(tǒng),如果仔豬所處溫度低于34 ℃,將會受到寒冷氣息的刺激。而新生仔豬若要保持正常體溫,并抵御嚴寒,必須耗費大量身體儲存的葡萄糖,此時若沒有及時補充外源性糖原,則新生仔豬便會出現低血糖的癥狀。
2.3" 新生仔豬在母體內發(fā)育不良
由于養(yǎng)殖人員沒有在母豬懷孕中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飼養(yǎng)管理,導致新生仔豬在母體內沒有完善的發(fā)育,新生仔豬體內缺乏相應的葡萄糖原和脂肪酸,異生糖原和生酮功能發(fā)展遲緩,由此造成新生仔豬患有低血糖癥。
2.4" 新生仔豬消化吸收障礙或吮乳不足
仔豬在出生后身體機制較弱,生活能力不足而導致其無法充分吮乳;仔豬在出生后沒有較強的吮乳反射,甚至完全沒有吮乳反射;個別初次生產的母豬不讓新生仔豬吮乳;在母豬乳頭不足,且同窩仔豬數量較多的情況下,有些仔豬會因為搶不到母豬的乳頭而吮乳不足[3];在仔豬在罹患鏈球菌病、大腸桿菌病、先天性震顫及感染性腸胃炎等病癥的情況下,就會降低吮奶的頻次和量,同時也會由于自身的消化與吸收機能而出現困難,再加之在母豬在生產后的初乳濃度較高,乳脂肪、乳蛋白質濃度都較高,進而影響了新生仔豬的快速消化和吸收功能。仔豬在出生后會隨著年紀的增加慢慢提高活動量,身體糖量的消耗亦會因此逐漸提高,如果豬崽在新生兒時期缺乏糖分,或是在繁殖過程中未能適時補給糖分,就會造成初生母豬身體的血糖水平急速降低,發(fā)生低血糖癥病。
3" 病理變化
對患有低血糖癥的死亡新生仔豬進行解剖后發(fā)現,死豬皮膚干燥沒有彈性,且死豬尸體僵硬,外觀沒有其他明顯的癥狀。死豬尸體顎凹處、下部、胸腹下部、頸下部及后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腫,腫泡中的液體無色透明。血液稀薄,血液顏色較淡,凝固的情況不佳。胃環(huán)境中并沒有白色凝乳塊和內含物質,但腸系膜血管中有輕度充血的跡象。病死生小豬肝色呈現橘黃色,肝表面可見明顯的較小有出血斑點,壞死病灶普遍存在于內葉腹面,為土黃色;將肝切割后會排出淺黃色的血水,質感像豆腐,邊緣較薄,肝小葉之間有明顯的分界線,輕微觸碰便會破壞。而病死的豬膽囊明顯腫大,里面含有淺黃色的半透明膽汁[4]。脾質的色澤呈櫻紅,且切面均勻,邊緣銳利,無明顯的小出血斑點。腎臟的顏色呈現出淡黃色,且腎臟表面分散著較多的小出血點,將腎臟切面可見清晰的皮質界限。膀胱底部有分散性的出血點或布滿粘膜,輸尿管存在白色的沉積物。
4" 臨床診斷
根據妊娠母豬在飼養(yǎng)管理不當,在生產后少乳、無乳或乳汁濃度較低,及新生仔豬發(fā)病后的實際癥狀,對病死豬進行解剖及開展葡萄糖治療后的一系列反應等情況來看,可對新生仔豬做出臨床診斷。臨床診斷需要在仔豬腹腔部位注射10 mL濃度10%葡萄糖,測定仔豬體內的血糖含量。仔豬正常的血糖濃度通常為每毫升90~130 mg,若若血糖含量不足50 mg時,便可判定新生仔豬患有低血糖癥。
5" 預防與治療措施
5.1" 加強飼養(yǎng)管理
母豬在懷孕的過程中,養(yǎng)殖戶應根據不同的妊娠階段選擇具有針對性的飼養(yǎng)管理方案。在母豬懷孕后需要適當的增加能量飼料,如在生產前7 d至生產后5 d每日為母豬補充50~100 g白糖,兌水均勻攪拌后拌入飼料中讓母豬自由采食即可;母豬在母乳的過程中應盡量提高母豬的泌乳量,在調配母豬的日料時應保證蛋白質與能量水平的適宜性;針對于泌乳量較少的母豬應為其補充一些番木瓜、肉皮或豆?jié){,但是要將肉皮完全煮爛后才可飼喂。母豬在生產后20 d內應在母豬欄舍內放入乳豬料,讓豬崽在母豬的誘導下自由采食。針對于無法自行采食的仔豬,養(yǎng)殖人員可對其進行強制補飼養(yǎng)的方式;母豬在生產20 d后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特性,導致乳豬料無法快速轉換為奶水,這時需要養(yǎng)殖人員將乳豬料放置于補飼欄中,讓新生仔豬自由采食。
5.2" 做好母豬接生工作
母豬在分娩前養(yǎng)殖人員需要準備好產仔舍,產仔舍溫度與濕度要適宜,保持環(huán)境干燥,以避免懷孕母豬發(fā)生疾病,尤其注意母豬的生殖器官和乳房出現問題;為懷孕母豬提供安靜的豬舍,避免聲音過于嘈雜而導致母豬出現應激反應。對產房進行全面的清洗和滅菌,以降低仔豬與母豬之間接觸致病菌的機率,清理母豬的產道與腸道,以防止殘留存活的致病菌對母豬身體產生影響,導致母豬抵抗力減弱或體質降低,進而出現低血糖癥疾病。當仔豬頭部從母豬的產道出來時,養(yǎng)殖人員應立即為母豬接生。當仔豬出生后需要利用干凈的毛巾將仔豬口鼻中的黏液擦除,確保仔豬學會用肺呼吸,最后將仔豬全身擦干即可[5]。
5.3" 注意新生仔豬保暖工作
母豬一般在早春時節(jié)及冬天溫度較低時才會產仔,必須注意做好新生仔豬保育過程中的保暖工作,為仔豬建立適宜的生活環(huán)境。當仔豬生長至1~3日齡時,最適宜的溫度為30~32 ℃;當仔豬生長至4~7日齡時,最適宜的溫度為28~30 ℃;當仔豬生長至15~30日齡時,最適宜的溫度為22~25 ℃;仔豬生長至2~3月齡時,最適宜的溫度為22 ℃左右。首先,需要在產欄內設置1個單獨的仔豬保溫箱,并在保溫箱內安裝1個250 W紅外線燈泡,保溫箱要留有1個自由出入孔。此外,在節(jié)約耗電費用或缺乏電力的前提下,可在地板上面安裝麻袋片或草袋子,或把玻璃鋼罩扣在上面,依靠仔豬的體溫產生溫度舒適的小環(huán)境。在沒有以上條件的前提下,也可在保溫桶里安裝數把干草,讓仔豬鉆到干草把中自行取暖。
5.4" 保證初乳充足
通常仔豬在出生半小時內必須要攝入初乳,但最好是把體力比較弱的仔豬固定在母豬乳房中央和前方,把體力很好的仔豬固定在母豬乳頭的后部,這樣可以讓全部仔豬都得以整齊生長。若發(fā)現有仔豬爭搶1個乳頭時,必須要對其進行及時的調整,在少數體質較弱仔豬吸奶數量不足的情況下,可對其進行人工補喂;若母豬產仔數量過多,將部分新生仔豬分給其他母豬寄養(yǎng)。在寄樣的過程中要將母豬的尿液或豬奶涂抹至仔豬全身,以便讓保姆母豬無法辨別出此豬崽是否為自己親生,有效避免保姆母豬出現咬豬崽的現象。通過實施以上措施,不僅能讓新生仔豬盡早的吃到初乳,獲得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還能使體表盡快發(fā)熱,從而增加新生仔豬的抗病能力。
5.5" 治療措施
為進一步加強該病的預防,除要在母豬懷孕過程中為其增加能量與糖分外,還需要在仔豬出生后及時為其補充20%濃度葡萄糖水,每頭仔豬口服5 mL,每日喂食4次,連續(xù)飼喂3 d。一旦發(fā)現有新生仔豬出現明顯的低血糖癥狀,需要立即采用補糖措施為其進行治療,普遍以“補糖為主,其他治療方法為輔”。與此同時,在對癥治療該病癥的同時,還需要及時解決母豬少乳、乳汁濃度較少及無乳的問題。首先,應及時為患病的新生仔豬實施補糖措施。選擇10~20 mL濃度為10%或者25%葡萄糖水,與0.1 g維生素C均勻混合后注射到新生仔豬的腹腔內,間隔3~4 h注射1次,連續(xù)注射2~3 d即可。針對于患病情況較輕的新生仔豬,可以對其灌服25%濃度葡萄糖水,每次灌服10~15 mL即可,間隔2 h灌服1次,連續(xù)服用2~3 d即可[6]。為避免該病的二次復發(fā),在停止灌藥及注射時,需要讓新生仔豬自由飲水,并在水中加入20%白糖,需要連續(xù)飲用3~5 d。其次,要幫助新生仔豬快速促進糖原異生功能的恢復。選擇25~50 mg醋酸氫化可的松,或者10~20單位的腎上腺素,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每日注射1次,連續(xù)注射3 d即可。最后,若新生仔豬患有消化吸收及哺乳方面的疾病,需要在補糖中積極治療以上病癥,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并在此基礎上改善飼養(yǎng)環(huán)境,減少應激,注意保暖。
6" 結束語
對新生仔豬低血糖癥的防治和診斷關鍵是準確判斷和有效處理,尤其是要及時為新生仔豬和母豬補充糖分,這也是治療該病的最有效措施。盡快對母豬進行人工增乳及葡萄糖供給的措施,提高仔豬的生存環(huán)境條件和母豬的營養(yǎng)水平,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為母豬和新生仔豬創(chuàng)設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同時做好新生仔豬的保溫工作,以此來有效預防該病的發(fā)生,有效避免因錯過最佳治療時期。
參考文獻
[1] 李偉.新生仔豬低血糖癥發(fā)生原因與防治措施[J].中國畜禽種業(yè),2021,17(10):108-109.
[2] 楊建軍,楊秋霞,尤秀花.一例新生仔豬低血糖癥的診治[J].獸醫(yī)導刊,2021(11):108-109.
[3] 張景海.新生仔豬低血糖癥的病因、臨床特點和防治措施[J].現代畜牧科技,2021(4):148-149.
[4] 王迎春.新生仔豬低血糖癥臨床表現與防治措施[J].中國畜禽種業(yè),2020,16(11):138-139.
[5] 楊平.養(yǎng)豬生產中要注意新生仔豬低血糖癥的防治[J].河北農業(yè),2019(9):53-54.
[6] 劉海烽.新生仔豬低血糖癥的發(fā)生原因、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及防治措施[J].現代畜牧科技,2019(2):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