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該文以實踐經驗作為論述基礎,簡要介紹羊口瘡流行特點。同時,分析普通口炎、病毒性口瘡、細菌性口瘡的發(fā)病原因、臨床癥狀、預防措施與治療方法。在此基礎上,總結羊口瘡的綜合防治,旨在通過論述和總結進一步促進羊口瘡防治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羊口瘡;細菌性口瘡、病毒性口瘡;普通口炎;養(yǎng)殖管理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2.22.032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and Prevention of Oral ulcer in Sheep
TA Na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 of Wulat Middle Banner,Bayannur City,Bayannur Inner Mongolia 015300,China)
Abstract:Based on practical experience,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oral sores in sheep.At the same time,the causes,clinical symptoms,preventive measures and treatment of common stomatitis,viral oral ulcer and bacterial oral ulcer were analyzed.On this basis,summarize the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heep mouth sore,aiming to further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level of sheep mouth sore through discussion and summary.
Keywords:oral ulcer of sheep,bacterial oral ulcer,viral oral ulcer,common stomatitis,breeding management
0" 引言
羊口瘡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接觸性傳染疾病,在羊養(yǎng)殖過程中經常出現,不僅影響羊的健康狀況,患病羊口唇部分也會受到影響,進而導致進食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患病羊無法及時攝入充足營養(yǎng)成分,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甚至可能會引發(fā)死亡,造成羊生產性能下降,導致養(yǎng)殖戶經濟損失。對于羊口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要首先掌握不同口瘡的疾病特點,然后進行對癥治療,并在日常飼養(yǎng)過程中注意掌握預防方法,從而提高羊口瘡防治效果。
1" 流行特點
通常羊口瘡流行受季節(jié)因素的影響較小,全年任何時期均有可能發(fā)生[1]。但是,很多羊養(yǎng)殖地冬季和春季無充足的青綠飼料,只能投喂秸稈飼料,如果未對秸稈飼料進行相應的柔滑處理,羊在進食過程中很有可能損傷到口腔黏膜,導致口腔紅腫、發(fā)炎,增加口瘡病毒及細菌感染風險。無論是患病羊,還是攜帶口瘡病毒的羊,均是口瘡病的主要傳染源,成年羊感染后,如果未出現明顯癥狀,加強護理即可在短時間內好轉,且在未出現繼發(fā)性感染或者其他病毒感染的情況下,1周左右即可逐漸恢復。但是對于羔羊(6個月以下),感染口瘡病的幾率比較大,具有較高死亡風險,并通過飲水槽、食槽、羊舍等進行傳播,導致羊大規(guī)模感染[2]。
2" 不同羊口瘡疾病特點及防治
2.1" 普通口炎
(1)發(fā)病原因。在飼養(yǎng)場進行飼養(yǎng)管理時,如果牧草、飼料比較粗硬,或者夾雜尖刺狀異物,羊在進食時容易損傷到口腔黏膜。飼料中缺乏微量元素、礦物質,羊長期進食此類飼料,有啃墻表現,增加口腔損傷的風險,導致口腔炎癥。不僅如此,飼料中缺乏維生素B1及維生素C,也是引起口炎的危險因素。
(2)臨床癥狀?;加衅胀谘椎牟⊙?,日常采食量明顯減少,食欲下降,但唾液分泌量會明顯增多,細心觀察可發(fā)現病羊嘴角經常流出大量白沫。扒開嘴觀察,可見口腔黏膜腫脹、潮紅,并伴有發(fā)熱、惡臭等表現[3]。如果未能及時對口炎進行對癥治療,還會顯著增加上呼吸道疾病感染風險,導致發(fā)育遲緩現象,嚴重影響羊的體質。
(3)預防措施。針對普通口炎的預防,加強養(yǎng)殖場日常飼養(yǎng)管理工作,在投喂秸稈飼料前做好詳細檢查,避免飼料中存在異物。盡量選用質地柔軟且容易消化的飼料,并在其中適當添加微量元素、礦物質及維生素,保證羊攝入充足營養(yǎng)成分的同時,確保營養(yǎng)均衡,降低口炎發(fā)病幾率。
(4)治療方法。如果只是感染普通口炎,可采用淡鹽水(10%濃度)或者高錳酸鉀溶液(2%濃度),對損傷的口腔黏膜進行清洗,清洗后對患處采用碘甘油(5%濃度)或者龍膽紫溶液進行涂擦。清洗與涂擦每日2次即可,連續(xù)1周。如果患病羊伴有口腔潰瘍,應先使用硫酸銅溶液(1.5%濃度)清洗創(chuàng)面,然后涂抹碘甘油等,用藥次數與時間同上[4]。如果患病羊是由于維生素缺乏而引發(fā)口腔炎癥,則在上述治療方法的基礎上及時補充維生素,根據患病羊實際情況選擇口服或者肌注方式給藥。
2.2" 病毒性口瘡
(1)發(fā)病原因。病毒性口瘡是指羊傳染性膿皰,是一種接觸性疾病傳染病,1~6月齡羔羊是病毒性口瘡的易感體,具有群發(fā)性和高死亡性特點,在規(guī)?;B(yǎng)殖場中一旦出現病毒性口瘡,極易感染整個羊群,給養(yǎng)殖戶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病毒性口瘡發(fā)病和大范圍傳播與疫區(qū)引種有直接關系,而其擴散則與飼料、飲食飲水用具、皮毛等因素相關。既往感染病毒性口瘡的養(yǎng)殖場,如果消殺不徹底,羊也容易再次發(fā)病。病毒性口瘡病程在12~20 d,患病羊采食量明顯降低,機體抗病能力下降,甚至直接死亡。
(2)臨床癥狀。病毒性口瘡可引起患病羊口唇、口腔黏膜、鼻、眼瞼、乳房、外陰、蹄叉、蹄冠等處皮膚出現水泡、丘疹,病情嚴重后形成膿瘡,一旦膿瘡破潰,還會形成硬痂(棕黃色),一般1~2周后硬痂自行脫落,逐漸恢復健康[5]。對于感染比較嚴重的患病羊,身體各部位可能產生繼發(fā)性丘疹和膿瘡,并且逐漸向成片方向發(fā)展,繼續(xù)感染,引發(fā)出血癥狀,結痂處下方肉芽則會有增生樣改變,導致患部隆起、外翻。如果是蹄部嚴重感染,病羊主要呈跛行狀態(tài)。絕大多數感染病毒性口瘡的患病羊均均有食欲下降表現,嚴重時發(fā)生食欲廢絕,機體抵抗力下降,生長緩慢,進而出現繼發(fā)性感染。
(3)預防措施。對于病毒性口瘡的預防,建議嚴格落實檢疫措施,并進行規(guī)范化消毒操作。避開疫區(qū)引種,引種后將引進的羊進行隔離,并觀察15~20 d,等待檢疫結果,檢疫合格方能混養(yǎng)。在飼養(yǎng)過程中,注意加強羊狀態(tài)的日常巡查,及時發(fā)現患病羊。一旦出現感染羊的情況,及時進行隔離,并進行對癥治療,病死羊則做好無害化處理。
(4)治療方法。病毒性口瘡不僅會感染五官,還有可能蔓延到乳房、外陰及蹄部,確診后要及時清洗創(chuàng)面,建議采用硫酸銅溶液(1.5%濃度),然后涂擦醋酸、碘甘油。結痂后,用清水軟化結痂部位,然后將結痂剝離,隨后采用雙氧水(3%濃度)進行反復清洗,清洗后涂抹碘甘油,3次/d,連續(xù)用藥1周。蹄部感染的患病羊,將患蹄浸泡在福爾馬林溶液(5%~10%濃度)中,每次時間不超過5 min,3次/d,然后涂抹土霉素軟膏,連續(xù)治療并觀察1~2周。如果患病羊病情比較嚴重,并且出現高熱癥狀,注射青霉素(劑量20萬~40萬U)及病毒靈(按0.1 g/kg劑量給藥),同時采用黃芪多糖注射液進行輔助治療,增強病羊免疫力,提高病毒性口瘡抗病能力[6]。
2.3" 細菌性口瘡
(1)發(fā)病原因。細菌性口瘡主要是由壞死桿菌所引發(fā),當羊口腔、皮膚黏膜損傷后,或者出現傷口,壞死桿菌會趁機感染,引發(fā)壞死性口炎,甚至是并發(fā)上呼吸道感染。
(2)臨床癥狀。細菌性口瘡發(fā)病初期,患病羊牙齦部位有充血和腫脹表現,隨著病情的逐漸進展,可導致牙齦、舌面及口腔黏膜出現肉芽組織。觀察肉芽組織可發(fā)現,其表面往往分布大量白色小點,如果治療不及時,白色小點會逐漸變大,并且連成一元硬幣大小的壞死灶。與此同時,細菌性口瘡可導致患病羊流清涕或者膿性鼻涕,口中流涎,伴有臭味,少部分患病羊偶有咳嗽表現[7]。與上述兩種口瘡病相同,細菌性口瘡也會導致患病羊食欲降低,生長遲緩,對正常發(fā)育產生嚴重影響。如果病情嚴重,死亡風險也比較大。
(3)預防措施。在進行飼養(yǎng)管理時,經常對羊舍進行清掃和消毒,保持飼養(yǎng)環(huán)境干燥、清潔。除了嚴格執(zhí)行消毒制度外,也要經常對羊狀態(tài)進行觀察,一旦發(fā)現口腔黏膜組織、牙齦、舌面異常變化,要及時隔離,作出明確診斷后積極采取相應治療措施。
(4)治療方法。對于細菌性口瘡,在治療時要及時幫助患病羊清除壞死組織,采用雙氧水(3%濃度)或鹽水(10%濃度)對病灶位置進行反復清洗,然后涂抹紅霉素軟膏,通常每天2次即可,根據病情連續(xù)治療1~2周[8]。
3" 防治
3.1" 綜合預防方法
3.1.1" 加強飼養(yǎng)管理
(1)杜絕傳染源。為降低羊口瘡病傳播與蔓延風險,要加強飼養(yǎng)場管理,及時清理糞便,保持羊活動區(qū)域清潔度,避免細菌和病毒滋生,杜絕傳染源。
(2)科學搭配飼料。為保證羊營養(yǎng)均衡合理,對飼料進行科學搭配,使每一只羊都能獲得充足的營養(yǎng),從而增強羊整體抗病能力。
(3)避免飼料污染。養(yǎng)殖場在存放飼料時,切記不能隨意堆放,而是劃分專門的飼料存放區(qū)域,并加強管理工作,避免飼料存放區(qū)被污染。為避免飼料變質或者霉變,規(guī)劃的飼料存放區(qū)通風和光照條件要好。
(4)加強羔羊管理。與成年羊相比,羔羊抵抗口瘡病的能力相對較弱,因此建議對羔羊進行單獨飼養(yǎng),并且在投喂飼料時要更加仔細地進行檢查,注意喂食易消化飼料[9]。
(5)及時進行隔離。如果羊中已經發(fā)現羊口瘡病感染情況,要及時對患病羊進行隔離,并且全面檢查整個羊群,及時發(fā)現其他病羊,避免遺漏而增加整個羊的患病風險。病羊隔離最好采用單獨隔離方法。
(6)羊舍消毒管理。針對病羊居住過的羊舍,要及時進行消毒和滅菌處理,在常規(guī)消毒處理的同時,可選用石灰乳、草木灰等清理羊舍。對于病死羊,要做好無害化處理。
3.1.2" 其他預防措施
(1)定期接種疫苗。在養(yǎng)殖過程中,飼養(yǎng)者要定期為羊接種各類傳染性疾病的疫苗,確保羊全面接種。在接種疫苗后,對羊尾部進行全面檢查,并進行消毒處理,避免發(fā)生繼發(fā)性感染。
(2)開展科學預防。當羊獲得全面疫苗接種后,還要進行科學預防,定期對每只羊進行檢查,便于及時發(fā)現患病羊,并進行相應處理。
(3)完善免疫流程。為加強羊口瘡病的預防與控制效果,根據當地既往防疫制度及疫情發(fā)生情況,制定更加合理的免疫流程,并對其予以不斷完善,使免疫工作能夠嚴格按照規(guī)范標準執(zhí)行,進一步提高羊免疫力。
(4)堅持自繁自養(yǎng)。為減少引種風險,應始終堅持自繁自養(yǎng)原則。如果必須引種,則要做好引種地調查工作,明確種羊來源情況,嚴格按照相關規(guī)范進行引種。對于無法確定種源的種羊,要堅決拒絕引入。
3.2" 綜合治療措施
3.2.1" 做好緊急免疫
當羊發(fā)生羊口瘡病后,除及時隔離病羊外,為防止傳染性疾病進一步擴散和蔓延,要做好緊急免疫工作,切實提升羊整體免疫力和體抗力,強化羊免疫功能。對于尚未感染羊口瘡病的健康羊,建議及時進行免疫接種,采用羊口瘡弱毒細胞凍干疫苗,但是應該注意將疫苗存放在陰暗干燥處。注射疫苗時,每只羊注射0.2 mL,從口腔黏膜處注入,觀察接種疫苗處出現發(fā)亮小水泡,代表注射成功。
3.2.2" 輔助治療方法
除針對不同口瘡病的對癥治療外,可采用中藥方劑進行輔助治療,如牛黃解毒片,采用口服方式給藥,每日服用2次,每次2~3片。同時,也可采用中藥湯劑進行治療,取苦參、龍膽、白蘞、黃花香、花椒、地榆各10 g,混合后熬成湯汁,每日服用3次,每次100~200 mL,連續(xù)用藥1周。此外,也可將桃樹皮、白楊樹皮熬成水,清洗潰瘍面,直至患病羊康復。
4" 結束語
在飼養(yǎng)羊過程中,羊易受到多種疾病的侵害,特別是傳染性疾病,對羊所產生的危害極大。羊口瘡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傳染性疾病,嚴重威脅羊健康。為進一步降低羊口瘡病所帶來的影響,避免養(yǎng)殖場經濟效益受到影響,引起充分重視,發(fā)現羊口瘡病后,第一時間對患病羊進行隔離,避免疾病在羊中大肆蔓延和傳播。從實際情況看,雖然羊口瘡病死亡率相較于其他傳染性疾病要低很多,但是發(fā)病率比較高,傳播速度快,對于大規(guī)模飼養(yǎng)羊的養(yǎng)殖場而言,仍然是比較棘手的問題。利用更加科學的防治手段控制羊口瘡疾病傳播,降低養(yǎng)殖場損失。
參考文獻
[1] 付強,梁倩,鮮思美,等.羊口瘡病毒B2L、F1L截短融合基因的構建及生物信息學分析[J].黑龍江畜牧獸醫(yī),2022(21):86-92,139-140.
[2] 張學勇,簡瑩娜,朵紅,等.羊口瘡病毒青海株的分子鑒定及其遺傳進化分析[J].青海畜牧獸醫(yī)雜志,2022,52(4):1-8.
[3] 林裕勝,黃麗麗,江錦秀,等.羊口瘡病毒115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達[J].福建農業(yè)學報,2022,37(7):850-854.
[4] 于永忠,張帆,楊超群,等.羊口瘡病毒維持O-H感染系統的穩(wěn)態(tài)機制[J].病毒學報,2022,38(4):1 007-1 015.
[5] 林裕勝,劉維巍,張龍,等.4份臨床樣品中羊口瘡病毒F1L、B2L和GIF基因的進化分析[J].福建農業(yè)學報,2022,37(6):748-753.
[6] 龐峰,龍琴琴,程振濤.羊口瘡病毒編碼的NF-κB抑制基因研究進展[J].中國獸醫(yī)學報,2022,42(4):813-817,823.
[7] 王憲軍,向華,張旭梅,等.羊口瘡病毒ORFV118蛋白對山羊睪丸支持細胞周期、凋亡及免疫細胞因子的影響[J].華北農學報,2022,37(1):222-231.
[8] 宋德榮,王中貴,彭華,等.山羊口瘡病毒和支原體混合感染的診治與凈化效果[J].養(yǎng)殖與飼料,2022,21(2):97-99.
[9] 楊柳,許國洋,牟豪,等.羊口瘡病毒F1L蛋白對山羊痘病毒黏附BHK21細胞的影響[J].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48(1):9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