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贊譽,居夢婷,沈秋蘭,尤濱乾,陳國祥,林蔚紅
(海寧市土肥植保能源技術服務站,浙江 嘉興 314400)
草地貪夜蛾屬鱗翅目葉蛾科,又稱秋黏蟲,簡稱草貪,是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全球預警的跨國界重大遷飛性害蟲[1],自2019年1月入侵我國云南省以來,同年5月底已蔓延至全國大部分地區(qū),給玉米、高粱、甘蔗等作物造成嚴重危害[2-3]。2019年6月19日,海寧市在丁橋鎮(zhèn)成人文化技術學校農(nóng)場玉米地首次發(fā)現(xiàn)草地貪夜蛾幼蟲。海寧市玉米種植面積常年在533 hm2以上,鮮食玉米占90%以上,產(chǎn)值較高。因此,通過此次試驗來驗證各藥劑對草地貪夜蛾的田間防效,旨在指導海寧草地貪夜蛾的防治工作。
20億PIB·mL-1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江西新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億孢子·mL-1短穩(wěn)桿菌懸浮劑(鎮(zhèn)江市潤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80億孢子·mL-1金龜子綠僵菌可分散油懸浮劑(重慶聚立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水分散粒劑(浙江世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0 g·L-1虱螨脲乳油(浙江世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四氯蟲酰胺懸浮劑(沈陽科創(chuàng)化學品有限公司);30%茚蟲威水分散粒劑(江蘇省南通施壯化工有限公司);25 g·L-1溴氰菊酯乳油(廣西康賽德農(nóng)化有限公司);10%阿維·甲蟲肼懸浮劑(南京南農(nóng)農(nóng)藥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試驗地點設在海寧市丁橋鎮(zhèn)永勝村一玉米地上,試驗地塊為壤土,肥力中等偏上。供試作物為玉米品種京科糯928,2020年6月3日定植,常規(guī)生產(chǎn)管理,各處理小區(qū)栽培管理措施一致。
試驗共設9個藥劑處理。T1為20億PIB·mL-1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1 800 mL·hm-2;T2為100億孢子·mL-1短穩(wěn)桿菌懸浮劑1 000 mL·hm-2;T3為80億孢子·mL-1金龜子綠僵菌可分散油懸浮劑1 350 mL·hm-2;T4為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水分散粒劑150 mL·hm-2;T5為50 g·L-1虱螨脲乳油750 mL·hm-2;T6為10%四氯蟲酰胺懸浮劑600 mL·hm-2;T7為30%茚蟲威水分散粒劑150 mL·hm-2;T8為25 g·L-1溴氰菊酯乳油750 mL·hm-2;T9為10%阿維·甲蟲肼懸浮劑450 mL·hm-2。以清水為對照,各處理重復3次,共30個小區(qū),小區(qū)面積30 m2,隨機區(qū)組排列。試驗于6月23日上午進行,噴藥1次,此時玉米處于苗期(7~8葉),噴藥器械為協(xié)民3wbd-16電動背負式噴霧器,用水量600 L·hm-2,施藥當天天氣晴朗。
每小區(qū)隨機選取3個取樣點,每個點選取相鄰5株玉米,藥后5、9 d,調查并記錄活蟲數(shù)、總葉片、蟲傷葉片數(shù)。依據(jù)藥后蟲口數(shù)及葉片數(shù),計算蟲防治效果及保葉率,并應用SPSS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采用Duncan’s新復極差法進行多重比較,進行處理間的差異顯著性分析。
從表1可知,各處理藥劑對草地貪夜蛾的防效有較大差異。藥后5 d,T1、T4、T5、T6、T7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其保葉率與蟲口防效顯著高于其他處理組合,顯示出良好的速效性;處理T2、T3的保葉率和蟲口防效顯著低于其他各處理,說明這2種生物農(nóng)藥速效性不太理想。藥后9 d,T1、T4、T5、T6、T7保葉率與蟲口防效依舊具有非常良好的效果,顯示出優(yōu)秀的持效性;T2、T3在藥后9 d防效有一定的提升,但效果仍較一般;T9的防效較差,藥后9 d,其保葉率僅為45.5%,其蟲口防效僅為32.1%,顯著差于其他藥劑。
表1 各處理藥劑對草地貪夜蛾的防效
試驗結果表明,20億PIB·mL-1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水分散粒劑、50 g·L-1虱螨脲乳油、10%四氯蟲酰胺懸浮劑、30%茚蟲威水分散粒劑這幾種藥劑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及持效性,可作為草地貪夜蛾防治的主打藥劑,在使用中注意交替;25 g·L-1溴氰菊酯乳油速效性較一般,但持效性不錯,可搭配其他速效性較好的藥劑使用;100億孢子·mL-1短穩(wěn)桿菌懸浮劑、80億孢子·mL-1金龜子綠僵菌可分散油懸浮劑對草地貪夜蛾的速效性與持效性都較差,在草地貪夜蛾防治中不建議單獨使用,可通過桶混等方式搭配其他藥劑以提高防效;10%阿維·甲蟲肼懸浮劑速效性一般,持效性較差,不建議在防治草地貪夜蛾上使用該藥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