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逸
中國錢塘江文明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8
茶器是茶文化的載體,也是創(chuàng)作者生活態(tài)度與哲思的具體呈現(xiàn),有藝術與實用雙重功能的茶器才能為品茶增添風雅,形成茶器多元發(fā)展的豐富面相,成就品茶的精神文化,亦是體現(xiàn)“民藝之父”柳宗悅所標舉的真正的民藝之美。根據(jù)茶葉的種類選擇不同的茶器,使茶器的色彩和擺放方式的疏離、錯落有致,形成自然之序的茶席,能引人入勝沉浸于飲茶的過程中。適當運用空間色彩可營造出適宜的飲茶空間氛圍,用色的不同營造出的空間氛圍對使用者所產生的心理感受亦有所不同。因此,從色彩心理與茶空間之機能兩個方面,了解顏色對于知覺及心理的影響,并運用在茶具設計和茶空間的布局中,可以透過感官刺激、情境體驗等喚起體驗者飲茶過程中的樂趣。
自古以來,江南地區(qū)就以經濟、教育與文化的發(fā)達而著稱,創(chuàng)造了高度發(fā)達與獨具個性的區(qū)域文化傳統(tǒng)。在江南文化中,有超越儒家實用理性、代表著生命最高理想的審美自由精神,經由人文湖山的詩性氣質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精神氣度與文化秉性。江南文化的審美闡釋,為研究中國茶文化和江南茶藝美學提供了全新的經驗基礎。江南地區(qū)的茶器與茶空間設計,呈現(xiàn)出東方美學中江南特有的一種靈動、雋逸的生命流轉與陰陽四季的韻律節(jié)奏。本研究針對飲茶過程所可能產生的情境刺激,分別以高明度茶器中靈修茶具與低明度茶器中和八方茶具設計理念為例,探討以情境體驗的方式,從色彩元素、造型元素、文化元素等3 個方向出發(fā)設計茶器和茶席色彩,創(chuàng)作具文化性、時代性的茶器與茶席設計,以期為茶器設計與茶席色彩設計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
從實用層面思考茶器的造型設計,除了造型美觀之外,結構必須合理,使用上更需具有實用性及功能性。然而所謂實用性與功能性并不一定得采取仿生或者流線型的設計,在茶器造型設計的結構上可大量參考傳統(tǒng)樣式,取其經過長久流傳而精煉的基本造型法則,以在茶具設計上能傳承固有之文化性。
1.1.1 靈修茶具設計理念
青瓷是中國瓷器中最古老的品種。青瓷之色,主要集中于中高明度、中低艷度的色域,呈現(xiàn)溫潤如玉般的天青蜜綠色。自古青瓷益茶,對此歷史上有太多的贊嘆,陸羽對此曾有詳盡描述??妓蚊饕詠聿杵髦葑儯渖蛑饕性诰G色域和褐色域,以中低明度、中低艷度的色系為主。“靈修”一詞語出屈原《九歌·山鬼》“留靈修兮憺忘歸,飲石泉兮蔭松柏。[1]”據(jù)此作為靈修茶具創(chuàng)作色彩與造型的參考。整套茶具以沖泡綠茶、白茶、花茶為主,色彩元素為天青色和古金色,材質使用瓷土、白砂土、漆料等傳統(tǒng)自然素材,以宋代梅瓶的造型配以青瓷天然釉色,加上葵花的自然意象,既遵循古人對茶器材質的選擇標準,同時亦符合現(xiàn)代人對時尚精致的追求。
1.1.2 靈修茶具的制作與創(chuàng)新
靈修茶具包含天青三瓣葵紐茶壺、三瓣葵口高足茶杯和九瓣葵口杯托(圖1)。天青三瓣葵紐茶壺,高18.0 cm,口徑6.3 cm,足徑5.4 cm(一式1件),茶壺的型制來源于宋代梅瓶。壺蓋加持三瓣葵口,葵形口古代器中多有采用。外形優(yōu)美,小圓唇口,釉色瀅潤,彎流曲把,平底,淺凹足。天青三瓣葵口高足茶杯,高8.0 cm,口徑9 cm,足徑3.0 cm(一式5 件),茶杯的型制來源于夏商時期的食器陶豆。杯口呈三瓣葵口,敞口微撇,深弧壁,高圈足,通體施天青釉(可冰裂紋開片)。天青九瓣葵口杯托,高1.8 cm,口徑12.0 cm,足徑2.7 cm(一式5 件),均由龍泉窯燒制。茶托口呈九瓣葵口,9是3的平方,代表一個循環(huán)的終點和完成。
圖1 靈修茶具設計產品圖
本設計在文化元素的運用上考量3 的倍數(shù),因古人認為“3”代表成長,從1 到3 的過程,就是成長的過程?!妒酚洝ぢ蓵肪驼f“數(shù)始于一,終于十,而成于三”[2]。在靈修茶具的造型方面,壺嘴的樣式是茶壺的精髓所在,也關系到出水的順暢與水流大小。經多次改進設計,壺嘴采用小圓唇口造型,增加彎流(茶壺出水處)的局部曲率,擴大壺嘴下方蓄水弧度,使茶壺斷水干脆,避免出現(xiàn)其他茶壺普遍難以把握的斷水不禁的弊病。
1.2.1 和八方茶具設計理念
茶具的顏色在色立體理論中分布比較廣,因材質、釉料的不同,顏色明度有高有低,而艷度大多都偏低。白瓷茶具主要集中于高明度、低艷度的色域;青瓷茶具主要集中于中高明度、中低艷度的色域;紫砂茶具主要集中于低明度、低艷度的色域。明清以來盛行以紫砂陶作為制壺原料,紫砂茶具有可塑性高、收縮率小、透氣性好,又不需施釉等特性,且把玩的時間越長,壺身會自然生成光滑平整的氧化保護層,使得紫砂器逐漸成為茶壺大宗,更發(fā)展出許多造型,極富工藝價值。“和八方”語出宋代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僧問云居山禪師:‘忽遇四方八面怎么生?’”[3]。八方器型是紫砂方器中較為難見的一種器型,據(jù)此作為和八方茶具造型的參考。
1.2.2 和八方茶具的制作與創(chuàng)新
和八方茶具設計以沖泡紅茶和烏龍茶為主,色彩元素為紫金色、亮金色,材質使用紫砂土、漆料等傳統(tǒng)自然素材,中型壺。和八方茶具造型為八方器型,茶壺直流圓口,深腹,圈足。和八方茶杯2 件一組,分為男女杯,男杯敦厚穩(wěn)重,女杯雅致輕巧,不易混用,更富有情趣。男女杯可單獨成對,也可成組,各5 件為一組。胎地為宜興紫砂,內壁底部不上釉,外壁施紫金釉(又名醬釉、柿子釉),是一種以鐵為著色劑的高溫釉。燒成后,再于杯內大漆金至杯口。紫金釉色襯托杯內漆金底,典雅不俗,小巧精致。
整套茶具包含紫砂胎紫金釉和八方茶壺(圖2)與和八方茶杯(圖3)。紫砂胎紫金釉八方茶壺,高7.0 cm, 口徑13.0 cm, 足徑5.0 cm(一式1件)。紫砂胎紫金釉八方茶杯,男杯高5.7 cm,口徑6.2 cm,足徑3.0 cm(一式5 件);女杯高4.8 cm,口徑7.8 cm,足徑3.0 cm(一式5件)。
圖2 和八方茶壺設計產品圖
圖3 和八方茶杯設計產品圖
和八方茶壺創(chuàng)新采用少見的直流圓口,利用氣壓原理,在不擴大壺嘴下方蓄水弧度的前提下,保持茶壺出水的順暢,解決了方壺的出水大小難以控制的問題。整套茶具在設計中融入方圓互為變化,笑迎八方、和合美滿的文化元素?!胺健睘樘珮O的一半,是權力的一種象征。和是儒、釋、道共通的哲學理念,人與天地自然萬物和諧共存,是茶的精義所在。“智欲圓而行愈方”象征載物之大地,福祉昌延,進而詮釋天、地、人一體,人、器、境合一的思想。
茶空間是品茗賞茶的空間和環(huán)境,它既是一個具體的地方也可以是一種氛圍,是由茶器、茶席、茶人、空間融合而成的一種意境。其中,茶席指的是鋪展開來的席布,也泛指整個泡茶的空間,是為泡茶、品茶、奉茶提供環(huán)境的。
以杭州為樣本的江南地區(qū)茶空間色彩的調研結果表明,高檔茶空間色彩搭配的方式多為深褐色與白色或米白色、淺褐色與白色或米白色、金屬銀色與白色或木色等。如深灰色玻璃搭配銀色不銹鋼金屬,淺褐色與金屬色搭配米白色背景、深褐色與金屬金色搭配米白色背景、深灰色與金屬銀色搭配米白色背景等色彩搭配方式也常出現(xiàn)在茶空間的展示中。
在以視覺呈現(xiàn)手法為主的茶席展示設計中,色彩占決定性的關鍵地位,涵蓋了茶器的色彩、整體空間的色彩及照明色彩等3 個方面。心理學的相關研究揭示,人們接受的訊息中,視覺的資訊能力壓倒性地占多數(shù)。光環(huán)境(光與影、明與暗、光與色)之變化對于視覺效果也有極大的影響,因此,在茶席設計中應該充分考量視覺色彩的搭配。照明除了改善空間整體效果外,亦可營造舒適怡人的空間與動線。因此,茶席設計中應依序決定顏色,先決定大面積的主色,再決定色調與氣氛的營造,避免多色使用,不宜超過三色,避免大面積采用高彩度的顏色。以下分別簡述茶席設計時使用靈修茶具(靈修茶席)與和八方茶具(和八方茶席)應該考量的色彩配置方案。
空間色彩的規(guī)則不僅要重視細節(jié),更著重整體的色彩規(guī)劃,由空間整體色彩規(guī)劃至陳列面色彩規(guī)則,最后是陳列器具的色彩規(guī)則,都具備一致的色彩走向,并且同時兼顧和諧與層次感。為搭配靈修茶具,本席整體宜為低明度區(qū)間,茶席可大面積使用中性、柔和且灰性的整體色調,除了易達到視覺上的和諧之外,也便于突出靈修茶具的特點。
本席并不將整體使用茶器視為成套茶具,以“選用”為假設前提,避免成套茶具在實際使用上可能產生的呆板,設計項目以主要泡茶工具為主。布置茶席時可從古人對于飲茶空間的偏好與現(xiàn)代人面臨的環(huán)境的差異來取材,將茶空間融入都市人的生活當中,希望給予茶人一個理想的充滿想像力的品茗空間??墒褂锰烊磺嗍牟枳溃尤氲幕ㄆ?、懸吊在空中的假山石與陰影,深褐色與金屬金色搭配米白色背景、深灰色與天青色搭配米白色背景。較為昏暗的空間內通常都會對展示器具作重點照明的加強,以照明的對比創(chuàng)造出空間的視覺重點,這樣的冷白光照明安排可以吸引人的目光,無形中創(chuàng)造出的動線,表現(xiàn)出人們心靈底層對于追求自然的渴望。在光與影之間、虛與實之中,動與靜以如此精巧造境的方式,展現(xiàn)出東方文化的玄妙。
為搭配和八方茶具,茶席整體宜為中低明度區(qū)間,可設計為將傳統(tǒng)型制上復加創(chuàng)新的和八方紫砂幾何公母杯,完整地呈現(xiàn)在當代極簡主義的幾何切割金屬茶臺上,以鐵質的黑色茶桌搭配白色麻布與綠色或深赭色與白色的自然背景,茶臺上以白色大陶瓶配以橙色插花??臻g中基礎照明亮度較昏暗,頂部投射一束暖黃色光源,在空間中造成較強烈的明暗對比,規(guī)劃重點式點光源,以確保能夠完整地呈現(xiàn)細節(jié),體現(xiàn)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的互為呼應,更表現(xiàn)出當代茶席設計的豐富多樣性。
茶空間是茶文化的實體表現(xiàn),茶席是茶人的一方天地,茶席色彩本身就是一種既抽象又具體的美學,是茶人本身茶學、茶事、美學涵養(yǎng)的呈現(xiàn)。優(yōu)秀的茶空間,可將富含中國哲學與美學的傳統(tǒng)茶文化,以一種直觀的方式展示給世人。本文提出兩方茶器的設計實踐與茶席的色彩設計理念,將茶器色彩設計的范疇擴大至茶席,將飲茶時的席面擺設及整體飲茶空間的色彩配置相呼應,使茶人進入設計師預設的氛圍中獲得通感。一方茶席猶如一件作品,茶人將潛藏的美感經由茶席而誘發(fā)。茶席色彩之境,美在創(chuàng)造與想像,美在詮釋與表達的呈現(xiàn),布置茶席從桌布的色調與周遭環(huán)境是否相宜開始,到茶器的色彩與型制的選擇,均體現(xiàn)出茶人的內在涵養(yǎng)與律動的美感,進而引發(fā)飲茶者生出“場”的附加效應,以一種澄明圓滿的心境去關照體悟萬物的靈和美。
所有的藝術必然關涉終極關懷或精神底蘊,尤其是具有濃厚東方特色的中國茶文化,更應廣泛吸收和借鑒其他藝術形式,所以尋思建構茶藝美學,乃至探求當代茶藝精神的內涵均為當前之迫切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