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盼余
(上海市香山中學 上海 200135)
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要成分,具有育人及娛樂性的效果,但很多學生在學習體育的幾年中可能并未感受到體育學習的快樂,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也沒有感受到體育精神,因此出現(xiàn)了部分學生不喜歡體育課堂的現(xiàn)象。體育課堂技能種類繁多,有些運動項目僅僅一帶而過,導致學生學了十來年的體育卻無法完整掌握一項運動技能。
由于體育教學的特殊性,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專業(yè)的器材與設備進行輔助教學,部分學校由于場地的限制,導致器材無法放置,上課場地緊缺;有的學校由于對體育硬件設備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練習器材的缺失。
在新課標要求“運動專項技能完整性”的情況下,體育課程的內(nèi)容豐富了許多,但由于教師的教學觀念沒有及時創(chuàng)新,還是以單一技術教學為主,導致了課堂較為枯燥,學生降低了學習的興趣,導致課堂效果的下降,且學生的體能沒有進一步發(fā)展。
現(xiàn)在出臺了學生平時成績的上傳,但主要考察方向還是學生每年一次的體質(zhì)健康測試,注重評價了學生的體能,但沒有考察到學生運動技能的學習情況,課堂評價只能以教師自己的理解為主,課堂與評價無法有效銜接,導致學生無法高效學習完整的運動技能。
如今,高中階段主推專項化教學,這就說明在體育教學上,正從單個技術的掌握演變成對一個項目整體性地掌握。“學、練、賽、評”能更進一步提高專項化教學的效果,從課堂層面看,四者既獨立存在又相輔相成,“學”是指單一技術的學習,就是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是學生對技術從陌生到熟悉,從生疏到熟練的過程;“練”是指把課堂教學中學到的基本單一技術與體能及戰(zhàn)術進行有效結(jié)合,從而達到課堂教學效果,是學生掌握運動技能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教學中的核心部分;“賽”是指通過多種多樣的游戲或者比賽,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使所學運動技能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提高;“評”是指教師對學生或?qū)W生對學生的學練賽逐一進行多元化評價,以此了解學生掌握運動技能的情況。由此可見,“學”與“練”體現(xiàn)了身體健康與技能學習的目標,“賽”與“評”體現(xiàn)了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性的目標。
課堂中單一技術的學習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環(huán),對后續(xù)技能掌握的完整度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如何讓學生有效并有興趣地將技術動作學會,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思考的。新課標中,要求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想要讓學生主動去學,則需要激發(fā)出學生濃厚的興趣。
課堂中常用的教學方法有直觀教學法、講解示范法、語言教學法和演示教學法。如以空手道組手攻防技術教學為例:
直觀教學法:學習單一技術的時候,為了讓學生對技術動作有最直觀的印象,采用圖片的形式讓學生更直觀的去理解動作的構成,及動作技術中的用力點及方向;
講解示范法:學習單一技術時,主要采用分解示范法,讓學生明白整個技術動作每一步的方法和連接,讓學生從分解動作到學會完整動作;
語言提示法:單一技術中注重提示學生發(fā)力,動作順序;
演示教學法:單一技術動作,是由基礎練習過渡到完整動作的練習,層層遞進,有助于動作的規(guī)范性。
長時間單一技術的學習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要倡導在“玩中學,學中玩”,要讓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此時課堂教學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度和可實操性,可適當變換練習方式,比如運用相關器械。在空手道攻防技術教學過程中,學生單獨練習防守技術和攻打技術的時候,只能從教師的口令和指導中去學習,沒練幾組,很快就感到枯燥了。此時可以用到靶和拳套,讓學生兩兩一組,進行攻防轉(zhuǎn)換的練習,學生上課的熱情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戴上拳套練習防守技術的過程中,學生提高了自己的反應能力,感受到了實戰(zhàn)的氛圍;在練習攻打技術的過程中,學生知曉了實戰(zhàn)中與對手的距離,知道了每個技術攻打的具體位置,感受到了空手道組手技術“點到即止”的理念。
在學會單一技術后,“練”是為了讓學生更加熟練地掌握單一技術,是運動技能得到鞏固提高的重要途徑。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會采用不同的練習方式:
集體練習:讓學生根據(jù)教師口令進行集體模仿練習,注重動作的完整性與連貫性;
自主練習:讓學生有空間進行自主思考動作的重點與銜接,對動作加深印象;
在課堂教學中,學與練是相輔相成的:在學中練,就是將單一技術進行不同的組合,從而形成有效的組合技術,以練促學,在組合練習中,讓單一技術動作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同時讓體能與技能得到發(fā)展。在空手道教學中,不同單一技術的有效組合,就成為實戰(zhàn)中重要的攻防組合技術,此時就需要在課堂中加入小組合作練習。小組合作聯(lián)系可以增強學生對練習的興趣,促進技術動作的強化,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動作的形成,有利于動作技術的自動化。
小組合作練習:空手道教學中會選擇兩兩一組的合作練習方式,教授單一技術時,一位學生拿靶,一位學生進行技術練習,這能增加練習單一技術時的趣味性,引起學生的興趣,也能讓學生在觀察他人的技術動作中,進一步了解技術動作的結(jié)構和重點。教授組合技術時,首先和教授單一技術時一樣,一方拿靶,另一方進行組合技術的練習,這能增加組合技術的熟練度和動作連貫性,也能通過教師的提醒,讓學生對時機及速度有一定的概念,接下去會過渡到兩位學生進行模擬實戰(zhàn),一位學生使用前手拳進行攻擊,另一位學生使用攻防技術進行反擊,讓學生在模擬中更加直觀地體會時機與速度,同時對單一技術的“點到為止”有更深刻的概念。
以賽促教,單一重復的練習方式會讓學生對學習技能的熱情大不如前,在教學中加入比賽是幫助學生掌握運動技能的重要途徑,比賽也是為了讓學生展示自己所掌握的運動技能,可以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可以有效激勵學生進步與展示自我。
在空手道教學中,無論是單一技術還是組合技術以及戰(zhàn)術的練習是為了實戰(zhàn)而做準備,在課堂中可以運用個人賽及團體賽,個人賽即讓同一公斤級的學生兩兩對抗,當技術動作還不完整,可以讓有效攻擊多的學生獲勝,當動作技術的學習日漸趨向熟練與完整,則以得分多的學生獲勝;團體賽可以讓學生自由組隊,每隊經(jīng)商量后決定出戰(zhàn)的先后順序,得分多的一方獲勝。
比賽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熱情,過程可以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攻防的時機,攻擊的速度以及動作的規(guī)范、完整的重要性。當然在比賽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引導,“贏得起”也要“輸?shù)闷稹保瑳]有絕對的輸贏,這只是一種讓學生更好得掌握一項技能的途徑。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搭建不同的平臺讓學生展示自我,評價可以通過自評、同伴評價、教師評價多方面進行整合,讓學生知曉動作技術的重點。在評價過程中,要注重過程性評價,強調(diào)發(fā)展性評價,這樣更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評價體系可以增強同伴與同伴、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從而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空手道由于是個人項目,在教學中較少涉及團隊的合作性,此時教師便可以通過同學間是否互幫互助進行評價,從而讓學生更有團隊意識和凝聚力。也可設置實戰(zhàn)比賽,可分為單人賽和團體賽,根據(jù)得分的多少來判定輸贏,這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也可以通過實戰(zhàn)讓學生將平時學習的戰(zhàn)術得到實用。
從課程體系看,課堂教學、課外活動、校內(nèi)外比賽和學習評價構成了體育教學的基本部分,“學、練、賽、評”正好與之一一對應。在曾經(jīng)的教學模式中,對單一技術教學過于強調(diào),導致非常容易出現(xiàn)單個技術反復操練的枯燥場景,從而會出現(xiàn)教學重復和淺顯的問題。而基于“學、練、賽、評”一體化教學后,可以有效豐富教學內(nèi)容,拓展運動技能,促進學生的技能發(fā)展和運用,讓學生不再重復學習單一技術,轉(zhuǎn)而學習并掌握完整的運動專項技能。
體育學科的教學與其他學科有著些許不同之處,體育學科的教學更注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單一枯燥的教學形式會讓學生感到乏力,從而降低學習的效率與熱情。在“學、練、賽、評”一體化的帶領下,使教學的形式變得豐富多彩,不止有學與練,還增加了良性競爭,此教學模式極大程度上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熱情與樂趣。
在體育教學中,要將“學、練、賽、評”四個教學手段緊緊融合在一起,貫穿課堂的始終?!皩W”為基本,“練”是“學”的認知過程,“賽”是“學”的實踐延伸,“評”是“學”有效反饋。賽教結(jié)合,以賽促學;教學相長,以評促學?!皩W‘練’賽、評”一體化是現(xiàn)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學生掌握完整運動技能和發(fā)展運動能力的有效措施。
學校層面需加強課堂教學中“學、練、賽、評”的保障機制,同時完善體育課程教學的評價體系,使評價機制有據(jù)可依,形成多元綜合體育評價。良好公正的評價體系更有利于改善學生對體育課的喜愛程度,激發(fā)學生學習運動技能的積極性,運動技能和體能也在興趣的帶領下,潛移默化地得到了提高。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重視目前學校體育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積極改善,拓寬自己的思路,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以更為豐富的形式讓學生進行“學‘練’賽”,從而提升教學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