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 君
鄭州大學附屬信陽醫(yī)院/信陽市中心醫(yī)院風濕免疫科(河南 信陽 464000)
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種以滑膜炎為病理基礎,臨床表現(xiàn)為關節(jié)破壞、畸形的一種免疫性全身性疾病,患者多伴有骨質疏松、骨量減少,極易繼發(fā)骨脆性骨折,對日常生活產生極大影響[1]。臨床治療常使用甲氨蝶呤進行治療,甲氨蝶呤通過調節(jié)機體免疫,發(fā)揮抗炎、修復骨關節(jié)等作用。但甲氨蝶呤具有見效慢、不良反應較大等局限[2]。艾拉莫德屬于新一代抗風濕類藥物,可通過抑制炎癥因子,改善免疫,恢復受損關節(jié)功能,有望成為臨床治療RA合并骨量低下患者的有效新途徑[3]。故本研究選取RA合并骨量低下患者91例研究艾拉莫德、甲氨蝶呤聯(lián)合治療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信陽市中心醫(yī)院2019年1月-2020年11月RA合并骨量低下患者91例,符合《類風濕關節(jié)炎病證結合診療指南》[4]RA診斷標準;存在關節(jié)腫脹、觸痛癥狀;治療前未使用RA藥物及抗炎藥物;入院前1個月未服用過維生素D、皮質激素類、鈣劑類藥物;實驗室檢查顯示血沉≥28 mm/h;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均處于活動期;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等藥物;其他自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以及可能影響骨代謝的疾??;精神或智力障礙者;內分泌、免疫系統(tǒng)疾病、心肝腎臟器功能障礙者;骨代謝異常者,或骨髓發(fā)育不良者;藥物成分過敏者;資料不完整。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實驗組(46例)和對照組(45例)。對照組采取甲氨蝶呤治療,實驗組采取艾拉莫德+甲氨蝶呤聯(lián)合治療。實驗組男19例,女27例,年齡25~73歲,平均(37.96±5.34)歲;病程5~13個月,平均(5.17±1.36)個月。對照組男22例,女23例,年齡27~71歲,平均(38.31±5.12)歲;病程4~12個月,平均(5.24±1.27)個月。兩組性別、年齡、病程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方法兩組均給予雙氯芬鈉、碳酸鈣D3、唑來膦酸等藥物給予消炎止痛、補鈣、保護胃黏膜、葉酸等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采用甲氨蝶呤片(通化茂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2022674,規(guī)格:2.5 mg/片),口服,首次5 mg,1次/周,根據耐受情況可每2~4周增加2.5 mg,最大劑量15 mg,1次/周。實驗組采用甲氨蝶呤片+艾拉莫德片(海南先聲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0084,規(guī)格:25 mg/片),甲氨蝶呤使用劑量方法與對照組一致,艾拉莫德口服,25 mg/次,2次/d,兩組均持續(xù)治療6個月。
1.3觀察指標①對比兩組治療前后Th1、Th17、Treg細胞比例及骨代謝指標。采用流式細胞技術染色,使用FACS Calibur流式細胞儀對Th1、Th17、Treg細胞比例進行檢測。使用電子發(fā)光免疫法檢測Ⅰ型膠原氨基端延長肽(TPINP)、β-膠原降解產物(β-CTX)。②對比兩組治療前后血清因子。分別在治療前后抽取患者空腹肘靜脈血5 mL,3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液,以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環(huán)氧合酶(COX-2)、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8(IL-8)。
2.1兩組治療前后Th1、Th17、Treg細胞比例及骨代謝指標比較兩組治療前Th1、Th17、Treg、β-CTX、TPINP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Th1、Th17、β-CTX均低于治療前,且實驗組低于對照組,Treg、TPINP高于治療前,且實驗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Th1、Th17、Treg、β-CTX、TPINP比較
2.2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比較兩組治療前各因子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TNF-α、IL-6、IL-8、COX-2、M-CSF水平均有所下降,且實驗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TNF-α、IL-6、IL-8、COX-2、M-CSF比較
RA患者關節(jié)疼痛骨量降低,導致骨折風險增加,致殘率升高。甲氨蝶呤能通過抑制新生血管、關節(jié)滑膜炎,減少骨關節(jié)侵蝕情況,從而達到抗炎目的,但其不良反應較多,起效較慢,預后欠佳[5]。
艾拉莫德作為新型抗風濕藥物,可通過抑制核因子-kB、促進NF-κB抑制劑α連接等方式,增強抗骨吸收,促進受損部位骨質恢復,達到促進骨代謝、骨形成目的[6]。有研究顯示[7],RA主要致病細胞是Th1、Thl7,Treg細胞直接反應機體免疫調節(jié)及平衡,RA患者體內往往伴隨Thl7/Treg平衡紊亂及Th1數(shù)量升高。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Th1、Thl7比例降低,Treg比例升高,同時骨代謝指標改善情況更優(yōu)。劉昌蓮等[6]研究表明艾拉莫德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能改善關節(jié)受累情況,調節(jié)機體免疫狀態(tài),與本研究結果相似,進一步提示艾拉莫德聯(lián)合甲氨蝶呤能促進Th17/Treg細胞比例平衡及骨代謝。原因在于Th17細胞在分化時產生大量維甲酸相關孤兒核受體(RORC)轉錄因子,在RA患者慢性炎癥應答及關節(jié)損傷中起主要作用,艾拉莫德能通過抑制免疫球蛋白分泌及T細胞活化、繁殖,抑制轉錄因子RORC的表達水平,從而調節(jié)Th1、Thl7、Treg細胞比例,抑制免疫反應,改善臨床癥狀[8]。
同時有研究證明[9-10]RA發(fā)病機制與滑膜組織免疫細胞紊亂密切相關,T、B淋巴細胞浸潤,導致IL-6、IL-8、TNF-α、COX-2、M-CSF等因子大量分泌,呈現(xiàn)炎癥反應,導致關節(jié)畸形、疼痛、殘疾,影響患者預后。本研究結果顯示,加用艾拉莫德治療后TNF-α、IL-6、IL-8、COX-2、M-CSF水平顯著降低(P<0.05),提示艾拉莫德與甲氨蝶呤聯(lián)合能有效緩解炎癥反應,促進骨修復,進一步證實艾拉莫德在RA合并骨量低下患者治療中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艾拉莫德與甲氨蝶呤聯(lián)合治療RA合并骨量低下患者,可有效抑制致炎性T細胞,發(fā)揮調節(jié)骨代謝及免疫作用,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