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生
即便是孔子這樣的千古圣賢,也曾在人生道路上幾經波折,由“求仕”,到“從教”,最終在顛沛流離的人生路上走成了“萬世師表”。我等非圣賢,沒有多少人能夠輕易看準人生之路,一路順利地走向成功。由于眾多內在或外在的原因,我們總是會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面臨一次次的選擇。對這種選擇,我們必須慎思明辨,不負己心,無愧時代。(以孔子的經典事例導入,更具說服力和吸引力,且自然入題,揭示中心論點。)
慎思人生路,明辨再選擇。選擇非我愿,可從頭再來。(將“人生不如意”改為“選擇非我愿”,更貼近主題。)想當年,班超原本是一名替官府抄寫文書來維持生計的“文秘”,但舞文弄墨實非自己所愿,遂毅然投筆從戎,奔赴疆場。他若不是果斷放棄“刀筆吏”生涯,何來萬里封侯的班定遠?他僅率36人便縱橫西域,在艱難的環(huán)境中機智果敢,百戰(zhàn)不殆……班超的人生轉軌,不僅書寫了自己的傳奇人生,更創(chuàng)造了中國名將揚威西域之神話。他揚大漢之國威,保一方之太平,有效遏制了匈奴,維護了大漢與西域諸國的和平往來。正是班超深思熟慮之后的人生選擇,讓世間少了一個庸庸碌碌的“抄寫工具”,多了一位安邊鎮(zhèn)遠的赫赫名將。(經過修改,議論更扣合主題,語言表達也更精準、生動。)
漫漫人生路,時遇風云變。小我融大我,聽從國召喚。(修改后的文段強調人生選擇的外部動因:服從人民需要,聽從國家召喚。)很多時候,由于外部時勢和環(huán)境的變化,我們更當服從人民需要,聽從祖國召喚,放棄個人興趣愛好,一心為了民族大業(yè)。就像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所說的那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碑斈牯斞笘|渡日本學醫(yī),但當他看到那些愚弱的國民,無論體格多么健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看客,便毅然決定更改自己的專業(yè),走上了文學救國的道路。吾輩青年,立于兩個百年交匯的歷史節(jié)點,同樣任重而道遠。我們唯有慎思明辨,知曉自己肩負的國家建設、民族復興的重任,選擇不負國家、不負時代的道路勇毅前行。(修改之后的論述貼緊論點,揭示了特定條件下應當聽從人民需要、服從國家召喚的道理。)
慎思人生路,明辨再選擇。行謹方致遠,不可隨意棄。(將原文第二個論層移至此處更為合理。)人生道路,不一定非得“從一而終”,我們可以聽從內心的呼喚、服從國家的挑選,重新選擇自己的前進方向。但是,任何選擇都必須是經過謹慎思考、深思熟慮的,如若不了解現實和自身狀況而隨意更改,則有可能一事無成?!吨杏埂酚醒裕骸熬幼竦蓝校胪径鴱U,吾弗能已矣?!庇茖W家胡克涉獵廣泛,在很多領域都有研究,但是他的研究方向缺乏定性,沒有專注擅長的領域,總是淺嘗輒止,中道易轍,導致他很少有突破性的進展。在人生路上缺乏恒久致遠的定力,朝三暮四,見異思遷,最終收獲寥寥,令人扼腕。(對原文加以修改潤色,對胡克這一事實論據重新改寫,使分析議論緊扣分論點,強化了論證的力量。)
余秋雨在《借我一生》一書中寫道:“人生的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去走,真正能保護你的,是你自己人生的選擇。”其實,我們每一次人生選擇,不僅能“保護”我們自己,更會發(fā)展、提升我們自己,乃至促進我們國家、社會的發(fā)展!(在原文基礎上添加了部分內容,使總結更為全面,也更突出“人生選擇”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