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明才,葉丹丹,熊林,溫均紅
(重慶市開州區(qū)人民醫(yī)院腫瘤科,重慶 405400)
食管癌多發(fā)于中老年人群,隨著患者病情進展,患者食管部位異物感和吞咽困難癥狀越來越明顯,只能采取保守治療控制病情進展,延長患者生存時間[1]。紫杉醇和順鉑化療是臨床治療惡性腫瘤的常規(guī)化療方案,可對腫瘤細胞的增殖產(chǎn)生抑制作用,放療是通過放射性射線將腫瘤細胞殺死的一種物理療法,其與化療聯(lián)合可有效提高臨床療效,但不良反應較多,不適用于長時間治療[2-3]??ㄅ嗨麨I是一種堿基類似物,可通過競爭尿嘧啶與脫氧核糖的結(jié)合位點有效抑制腫瘤細胞遺傳物質(zhì)復制[4-5]。本研究采用卡培他濱聯(lián)合同步放化療治療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療效明顯,報道如下。
選擇2017年1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142例,隨機分為放化療組與聯(lián)合治療組,各71例。放化療組,男37例,女34例;年齡36~63歲,平均(51.52±2.64)歲;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18~ 27 kg·m-2,平均(22.64±0.73)kg·m-2;病理類型[6]:鱗狀細胞癌64例,非鱗狀細胞癌7例;臨床分期[7]:Ⅱ期38例,Ⅲ期33例。聯(lián)合治療組,男39例,女32例;年齡37~64歲,平均(52.10±2.66)歲;BMI 17~27 kg·m-2,平均(22.25±0.68)kg·m-2;病理類型:鱗狀細胞癌67例,非鱗狀細胞癌4例;臨床分期:Ⅱ期40例,Ⅲ期31例。
納入標準:1)符合食管癌診斷標準者[8];2)處于中晚期者;3)治療和隨訪期間未接受其他治療者。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2)放射性過敏或?qū)Ρ狙芯克盟幬镞^敏者;3)治療或隨訪期間因意外或其他原因死亡者等。
放化療組進行紫杉醇(生產(chǎn)企業(yè):遠大醫(yī)藥黃石飛云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6466,規(guī)格:5 mL,30 mg)、順鉑(生產(chǎn)企業(yè):貴州漢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0272,規(guī)格:100 mL, 順鉑100 mg與氯化鈉900 mg)聯(lián)合放射治療。對患者進行鋇餐造影、胃鏡檢查及影像學掃描等確定或勾畫腫瘤靶區(qū)、臨床靶區(qū)、計劃靶區(qū),照射部位經(jīng)熱塑體膜固定,影像學檢查定位后進行放射治療,計劃靶區(qū)照射總劑量為56~64 Gy,每次2 Gy,每天1次,每周5次。在放射治療的同時給予患者紫杉醇聯(lián)合順鉑化療,放射治療第1天給予紫杉醇靜脈滴注,175 mg·m-2,持續(xù)3 h;第2天,順鉑靜脈滴注75 mg·m-2,持續(xù)3 h,治療21 d為1個療程,放療期間共接受2個療程的化療。
聯(lián)合治療組在放化療組基礎上采用卡培他濱片(生產(chǎn)企業(yè):成都苑東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03570,規(guī)格:500 mg)進行治療,口服,1 250 mg·m-2,每日2次,治療21 d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2組治療后均隨訪2年。
1.4.1 臨床療效治療后,根據(jù)相關(guān)標準將治療效果分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疾病穩(wěn)定、疾病進展,治療總有效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2 免疫功能治療前和治療后,采用ELISA檢測2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上海紀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4.3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血清制備同1.4.2,采用ELISA檢測患者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
1.4.4 生存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治療期間,觀察2組惡心嘔吐、放射性食管炎、血小板減少、中性粒細胞減少、脫發(fā)發(fā)生情況,統(tǒng)計2組隨訪期間患者總生存率和無進展生存率。
使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和計數(shù)資料分別采用(±s )、例(%)表示,并分別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進行比較,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結(jié)果比較(n = 71)例
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比較(±s,n = 71)g·L-1
表2 2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比較(±s,n = 71)g·L-1
注:與治療前比較,# P<0.05;與放化療組比較,△P<0.05
組別 時間IgA IgG IgM聯(lián)合治療組治療前1.93±0.559.88±2.440.95±0.24治療后1.47±0.34#△8.18±1.10#△0.74±0.13#△放化療組 治療前1.89±0.579.94±2.100.98±0.29治療后1.08±0.23# 7.28±1.61# 0.58±0.10#
見表3。
表3 2組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n = 71)ng·L-1
表3 2組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n = 71)ng·L-1
注:與治療前比較,# P<0.05;與放化療組比較,△P<0.05
組別 時間TNF-α IL-6IL-8聯(lián)合治療組治療前62.98±8.2952.97±6.8453.27±8.05治療后26.87±3.08#△23.74±2.38#△23.28±3.08#△放化療組治療前63.28±8.4853.28±6.4852.47±7.38治療后38.28±4.38# 29.06±3.86# 32.57±4.97#
見表4。
表4 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 = 71)例
隨訪期間,聯(lián)合治療組總生存率(76.06%,54/71)高于放化療組(61.97%,44/71)(P<0.05),聯(lián)合治療組無進展生存率(52.11%, 37/71)高于放化療組(30.99%,22/71)(P<0.05)。
食管癌是消化系統(tǒng)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發(fā)病隱匿,患者早期僅表現(xiàn)為吞咽粗硬食物不適,病情發(fā)展至中晚期后,大部分患者表現(xiàn)為吞咽困難癥狀,對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影響,對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臨床通常進行保守治療[9-10]。紫杉醇是一種二萜類生物堿化合物,可通過干擾腫瘤細胞遺傳物質(zhì)復制過程中微絲和微管抑制腫瘤細胞遺傳物質(zhì)的復制,順鉑可通過與細胞核內(nèi)脫氧核糖核酸的堿基結(jié)合,破壞脫氧核糖核酸復制和轉(zhuǎn)錄,抑制細胞有絲分裂,抑制腫瘤細胞增殖,放射治療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殺滅腫瘤細胞,同步放化療聯(lián)合治療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但治療期間患者不良反應較多,不利于長時間治療,因此需要聯(lián)合其他藥物治療提高療效,進一步控制患者病情[11-12]。
卡培他濱可轉(zhuǎn)化為氟尿嘧啶,代替尿嘧啶進入腫瘤細胞脫氧核糖核酸,有效抑制腫瘤細胞遺傳物質(zhì)的復制,阻斷腫瘤細胞的增殖過程[13-14]。卡培他濱在體內(nèi)經(jīng)多次轉(zhuǎn)化進入腫瘤細胞后再發(fā)揮作用,可有效降低對正常組織細胞的毒性作用,安全性良好,可有效提高患者對化療耐受,改善患者生存狀況[15]。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聯(lián)合治療組治療后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放化療組,隨訪期間,聯(lián)合治療組總生存率和無進展生存率均高于放化療組,說明卡培他濱聯(lián)合同步放化療可有效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臨床療效,改善患者生存狀況,安全性良好。
免疫功能紊亂在食管癌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同時炎癥反應對于食管癌患者病情進展也有著重要影響。免疫球蛋白與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共同組成機體免疫系統(tǒng),其水平異常可能導致腫瘤細胞免疫逃逸的發(fā)生,導致食管癌患者腫瘤細胞增殖和轉(zhuǎn)移[16];TNF-α、IL-6、IL-8是機體重要的炎性因子,可有效促進機體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激活,促進機體免疫功能紊亂的同時對患者血管內(nèi)皮產(chǎn)生損傷[17]。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聯(lián)合治療組治療后血清IgA、IgG、IgM水平高于放化療組,血清TNF-α、IL-6、IL-8水平低于放化療組。一方面,卡培他濱可通過一種腫瘤細胞增殖降低其對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機體免疫系統(tǒng)的影響及對機體的癌性浸潤,降低機體炎癥反應;另一方面,卡培他濱可有效抑制患者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合成,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可對免疫功能產(chǎn)生保護作用,因此可進一步改善機體免疫功能,降低機體炎癥反應[18-19]。
綜上所述,卡培他濱聯(lián)合同步放化療可降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機體炎癥反應,提高患者2年生存率,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安全性良好,可能與其對患者免疫抑制較小有關(guān),值得在臨床中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