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5日,Nature Structural&Molecular Biology在線發(fā)表了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籌)葉克強團隊和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張振濤團隊完成的最新成果。研究發(fā)現(xiàn),腦內(nèi)藍斑部位的去甲腎上腺素代謝產(chǎn)物DOPEGAL共價修飾Tau蛋白的K353位點,促進Tau的聚集和病變的播散。該研究為探索阿爾茨海默癥(Alzheimer's disease,AD)的發(fā)病機制研究提供了新視角。
AD是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腦內(nèi)Tau蛋白的異常聚集是AD重要的病理表現(xiàn)。迄今為止,Tau蛋白異常聚集的分子機制尚不明確。病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藍斑是腦內(nèi)Tau蛋白聚集的起始位點之一,Tau蛋白首先在藍斑形成病理性聚集體,并向其他腦區(qū)播散,致使腦內(nèi)廣泛的Tau蛋白聚集和神經(jīng)損傷,最終導致認知功能障礙的發(fā)生。那么,為何藍斑部位的Tau蛋白更易聚集?
科研團隊針對腦內(nèi)Tau蛋白聚集的分子機制進行了長期探索。前期研究發(fā)現(xiàn),藍斑部位的單胺氧化酶A(MAO-A)將去甲腎上腺素氧化為DOPAGEL,DOPAGEL激活了天冬酰胺內(nèi)肽酶(AEP)的表達,AEP剪切Tau蛋白,促進其聚集和播散(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2020)。而后,該團隊發(fā)現(xiàn)ApoE3與Tau相結(jié)合,減少AEP對Tau的剪切,但AD相關的等位基因ApoE4失去了結(jié)合Tau蛋白的能力,使Tau更易被AEP剪切;ApoE4能夠抑制囊泡單胺轉(zhuǎn)運蛋白VMAT的水平,使去甲腎上腺素難以進入突觸囊泡,而滯留在胞漿中被MAO-A氧化,生成DOPAGEL(Acta Neuropathologica,2021)。
最新研究進一步探索了DOPAGEL對Tau的修飾作用,發(fā)現(xiàn)DOPAGEL可以直接共價修飾Tau的K353位點,與全長的Tau相比,AEP剪切形成的Tau蛋白片段更易被DOPAGEL修飾。DOPAGEL修飾的Tau蛋白聚集能力更強,且形成的病理性聚集體作為“種子”誘導Tau蛋白單體的聚集能力更強。在Tau轉(zhuǎn)基因小鼠腦內(nèi)阻斷MAO-A的活性,或?qū)au的K353位點突變后可以阻斷DOPAGEL對Tau的修飾,部分緩解Tau病變的播散。
本研究揭示了為何AD發(fā)病過程中藍斑區(qū)域的Tau蛋白首先發(fā)生聚集形成病理性包涵體,這對闡釋AD患者腦內(nèi)Tau蛋白聚集體的起始和播散過程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這樣,在AD疾病的早期對MAO-A用小分子藥物進行抑制或極大減緩Tau的病理改變。然而,這一新機制可否推廣到其他與Tau病理改變有關的Tauopathies疾病,需要進一步實驗驗證。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