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丁云 通訊員 褚靜
在歲月和歷史的長河中,如果沒有特別地標注,一段城市記憶往往也不過是短短一瞬。但戴上了別致“標簽”,我們就能夠迅速翻找到每一個瞬間。
姑蘇古城內,泰伯廟凈美片區(qū)和藝圃凈美片區(qū),近日經金閶街道的全力打造已全部完工,正式亮相。兩個凈美片區(qū)包含了4處濱水驛站和數個“口袋花園”,21個點位的打造,令整體風貌明顯提升。
“徜徉姑蘇水岸,尋夢金閶小巷。”2022年金閶街道的凈美街巷工作就落腳在“水岸”“小巷”上,通過小變化、小更新,不失文化底蘊與風格,卻改善居民群眾的出行環(huán)境,提高生活質量,真正留下城市記憶。
4個濱水驛站分別位于閶門內下塘、官宰弄44號、官宰弄14號和盛澤碼頭,涵蓋水岸、古樹、小巷、城墻等多重元素,充分展現江南水鄉(xiāng)別樣的秀美,非常適合居民和游客休閑打卡。
“今年的凈美街巷工作啟動之前,我們街道的專班就專門召開居民座談會,聯系居住在附近一帶的居民代表,結合改造提出意見和建議,讓他們充分參與到這項工作來?!遍嬮T片區(qū)綜合行政執(zhí)法大隊副大隊長龐玉峰介紹。
對寶源里、閶門內下塘、新馬路等街巷改造時,居民提出需停放電動車,應便于出行的意見,改造時就在新馬路路口設置了智能充電樁;在寶源里也適當安排了兩排較窄的非機動車停放區(qū),做到既滿足非機動車停放需求,同時不影響美觀和出行;在閶門內下塘沿路設置了部分固定花箱,有效阻擋機動車違停的同時,不失整潔美觀。街道通過這些人性化的小更新,提升了街巷的美觀度,也有效解決了居民巷內停車充電的大難題。
在泰伯廟和藝圃兩個凈美片區(qū)內,金閶街道今年精心打造了一批“口袋花園”。“‘口袋花園’的點位是我們通過多次走訪和實地考察后精心選擇的,兼顧了居民需求和長效管理兩方面?!饼嬘穹褰榻B道。
通過走訪,專班摸排出官宰弄18號-南路、官宰弄18號對面、官宰弄27號、官宰弄32號、太平弄13號等處居民喜好養(yǎng)花,充分溝通協商后,由街道為這些居民量身定制了家門口的“小花園”,之后將后期的花草養(yǎng)護交給居民,形成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靶』▓@”的建設模式改變了居民旁觀者的心態(tài),真正讓居民以主人翁的身份參與到凈美街巷工作中來。
而文衙弄6號、高墩弄5號、寶林寺前12號、倉橋浜等地,以往亂堆亂放、偷倒垃圾等現象比較常見,很容易形成衛(wèi)生死角。金閶街道此次根據實際需求,在這些地方打造了“口袋花園”,并選擇常青綠植,既能美化環(huán)境,妥善解決環(huán)境衛(wèi)生問題,同時也便于后期養(yǎng)護管理,有益于環(huán)境的長久提升。
今年的凈美街巷行動中,金閶街道對轄區(qū)370條街巷進行了整治,通過重點清理亂堆亂放、違章停車、亂拉亂掛等現象,徹底清潔環(huán)境衛(wèi)生,同時對新馬路、吳趨坊等街巷的破損花壇、花箱等進行更新。眼下,街道正在積極對接兩小改造工程,對斑駁的墻面進行粉刷,對不符合風貌的雨棚進行統一更換。
“老街小巷不僅見證了蘇州歷史的變遷,同時也蘊含著姑蘇古城的魅力。今年是姑蘇區(qū)成立十周年,我們更是下足了‘繡花功夫’,實施街巷微更新,弘揚姑蘇古城水巷文化?!饼嬘穹逭f道。
通過“微改造”“微更新”,姑蘇古城內正逐步完成所有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的更新美化,切實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和城市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