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榮, 楊元嬌, 郭雅迪, 張 晶
(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中藥材學(xué)院,吉林 長春 130118)
薤白來源于百合科蔥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小根蒜AlliummacrostemonBge.或藠頭AlliumchinenseG.Don的干燥鱗莖,主產(chǎn)東北、河北、江蘇等地[1],應(yīng)用于胸痹的治療。薤白中含有甾體皂苷、揮發(fā)油、多糖等成分,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腫瘤、抗氧化等作用[2]。新鮮薤白含水量較大,放置后易腐爛變質(zhì),因此需要及時加工處理。薤白蒸透或置沸水中燙透,曬干,在對薤白的研究中亦有直接烘干或凍干等加工方法。由于中藥成分組成的復(fù)雜性,中藥的質(zhì)量不但受其品種、產(chǎn)地、采收季節(jié)等因素的影響,與加工方法是否適當(dāng)也有很大的關(guān)系[3]。近年來,有學(xué)者提出在化學(xué)含量測定的基礎(chǔ)上,開展生物活性測定,可以綜合評價并控制中藥的質(zhì)量[4]。中藥的療效與其抗氧化作用密切相關(guān),而薤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有望開發(fā)成一種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劑。以新鮮薤白鱗莖為原料,采用凍干、直接烘干和煮后烘干3種加工方法處理,探討不同加工方法對薤白化學(xué)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響,以期為薤白的藥材質(zhì)量控制和藥理活性研究提供參考。
新鮮薤白于2019年10月中旬采挖于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校園內(nèi),經(jīng)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中藥材學(xué)院張晶教授鑒定為百合科植物薤白AlliummacrostemonBunge,剪掉須根和莖葉,鱗莖快速沖洗掉泥沙,瀝干,備用。
薯蕷皂苷元對照品(純度≥98%,北京世紀(jì)奧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BWB50228);L-精氨酸對照品(純度≥98%,上海哈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HLZB-339);蘆丁對照品(純度≥98%,合肥博美生物科技有限責(zé)任公司,批號BZP0103)。無水葡萄糖對照品(純度≥98%,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B21882);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2,2′-聯(lián)氮-雙-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及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
XB120A電子分析天平(瑞士Precisa公司);KQ5200DB數(shù)控超聲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DHG-9070A電熱恒溫鼓風(fēng)干燥箱(上海申賢恒溫設(shè)備廠);SC-3614低速離心機(安徽中科中佳科學(xué)儀器有限公司);Telstar*LyoQuest凍干機(北京昊諾斯科技有限公司);SPECTRO star Nano全波長掃描式酶標(biāo)儀(德國BMG Labtech公司)。
2.1 加工方法
2.1.1 凍干法 將凈制品置于-20 ℃冰箱中預(yù)冷5 h后,在-40 ℃下冷凍干燥48 h,粉碎,過40目篩,密封保存。
2.1.2 烘干法 將凈制品在50 ℃下恒溫干燥,粉碎,過40目篩,密封保存。
2.1.3 煮后烘干法 將凈制品用沸水煮至透心,撈出瀝干水分,在50 ℃下干燥,粉碎,過40目篩,密封保存。
2.2 皂苷含量測定 稱取藥材3.000 g,7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合并濾液,濃縮至無醇味,正丁醇萃取3次,合并萃取液,減壓蒸干,加水定容至50 mL,即得供試品溶液。吸取適量,測定皂苷含量。
參照文獻[5]報道方法,精密吸取1 mg/mL薯蕷皂苷元氯仿溶液0.05、0.1、0.15、0.2、0.25 mL,置于10 mL量瓶中,加入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0.2 mL、高氯酸0.8 mL,70 ℃水浴振搖20 min,冷卻后用冰醋酸稀釋至刻度,搖勻,在451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得方程為A=18.046X+0.040 8(R2=0.999 0),在0.005~0.025 mg/mL范圍內(nèi)線性關(guān)系良好。
2.3 多糖含量測定 稱取藥材3.000 g,石油醚脫脂,殘渣揮至無醚味,加蒸餾水,在80 ℃下浸提3次,每次2 h,合并濾液,減壓濃縮至20 mL,濃縮液采用Sevage法除去蛋白,即得供試品溶液。吸取1 mL,測定多糖含量。
參照文獻[6]報道方法,精密吸取0.1 mg/mL葡萄糖對照品溶液0.2、0.4、0.5、0.7、0.8、1.0 mL,置于試管中,加水補至1 mL,加入5%苯酚溶液1.0 mL、濃硫酸5 mL,搖勻后靜止10 min,置于沸水中20 min,靜置10 min,在490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得方程為A=5.538X+0.082 2(R2=0.999 1),在0.02~0.10 mg/mL范圍內(nèi)線性關(guān)系良好。
2.4 氨基酸含量測定 稱取藥材3.000 g,浸入20 mL甲醇中過夜,超聲提取30 min,重復(fù)2次,合并濾液,加入5 mL 3%鹽酸酸化15 min,濾過,濾液蒸干,加水定容至25 mL,即得供試品溶液。吸取1 mL,以L-精氨酸占1.000 g樣品比例計算含量。
參照文獻[7]報道方法,精密量取0.2 mg/mLL-精氨酸對照品溶液0.1、0.2、0.3、0.4、0.5、0.6、0.7 mL,置于10 mL量瓶中,加水補至1 mL,加入磷酸鹽緩沖液、2%茚三酮乙醇溶液各0.1 mL,加水定容至刻度,置于沸水中15 min,取出,冷卻至室溫,在570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得方程為A=6.468 5X+0.021 6(R2=0.999 1),在0.02~0.14 mg/mL范圍內(nèi)線性關(guān)系良好。
2.5 揮發(fā)油含量測定 稱取藥材10.000 g,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揮發(fā)油,石油醚收集,揮盡溶劑,即得揮發(fā)油,測定其含量。
2.6 總黃酮含量測定 稱取藥材3.000 g,加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合并濾液,減壓濃縮,定容至25 mL,即得供試品溶液,在570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總黃酮含量以1.000 g藥材中所含蘆丁質(zhì)量表示,得方程為A=10.076X+0.032(R2=0.999 0),在0.008~0.048 mg/mL范圍內(nèi)線性關(guān)系良好。
2.7 總生物堿含量測定 稱取藥材3.000 g,95%乙醇回流提取,回收溶劑,加1% HCl酸化,濾過,酸水液加氨水堿化至pH 9~10,等量氯仿萃取,回收溶劑,即得總生物堿,采用酸堿滴定法測定其含量??偵飰A用適量乙醇溶解后精密加入H2SO4滴定液(0.01 mol/L)、水各15 mL,甲基紅指示劑2滴,NaOH滴定液(0.02 mol/L)滴定至黃色,測定其消耗堿液體積,結(jié)果用空白試驗校正(以腺苷為基準(zhǔn))。
2.8 體外抗氧化活性測定 稱取3種加工品各10.000 g,石油醚(60~90 ℃)水浴回流3次,每次1 h,得醚提取液[8],一部分殘渣加7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濾液蒸至無醇味,正丁醇萃取3次,合并萃取液[9];另一部分殘渣加蒸餾水,在80 ℃下浸提3次,每次2 h,合并濾液,得水提液[10],將3種提取液減壓濃縮、凍干,制成不同質(zhì)量濃度(1、2、4、6、8 、10 mg/mL),以維生素C為對照品,測定其體外抗氧化活性,每個樣品平行3次。
2.9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測定 吸取0.4 mmol/L DPPH乙醇溶液150 μL至96孔板中,加入“2.8”項下提取液各50 μL搖勻,室溫避光反應(yīng)30 min,在517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計算清除率[11]。
2.10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測定 204 mg ABTS以水定容至50 mL,35.14 mg K2S2O8以水定容至50 mL,合并,搖勻,室溫避光反應(yīng)16 h,乙醇稀釋ABTS溶液,使其在734 nm處的吸光度為0.7。吸取“2.8”項下提取液各80 μL,加入ABTS溶液140 μL,室溫避光反應(yīng)30 min,在734 nm波長處測吸光度[12]。
2.11 羥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測定 取10 mmol/L水楊酸乙醇溶液、10 mmol/L FeSO4溶液、“2.8”項下提取液各50 μL,置于96孔板中,混勻,在37 ℃下恒溫反應(yīng)30 min,加入50 μL 100 mmol/L H2O2溶液,終止反應(yīng),在510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計算清除率[13]。
3.1 各成分含量測定 表1顯示,烘干品中皂苷含量最高,凍干品中多糖、揮發(fā)油含量最高;煮后烘干品中皂苷、多糖、氨基酸含量低于鮮品(P<0.01);各樣品中總黃酮、生物堿含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表1 不同加工品中各成分含量
表2顯示,3種提取物中含量較高的成分分別為揮發(fā)油、皂苷、多糖,皂苷含量在烘干品中最高,其次在凍干品中;揮發(fā)油、多糖含量均在凍干品中最高,其次在烘干品中;煮后烘干品中各成分含量均最低。
表2 不同提取物中各成分含量
3.2 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 圖1顯示,水提物具有較強的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并呈量效關(guān)系,其中凍干品清除能力最強,在10 mg/mL時清除率為67.59%,其次為烘干品,煮后烘干品最弱。
3.3 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 圖2顯示,醇提物、水提物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較強,并呈量效關(guān)系,其中醇提物中烘干品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最強,在10 mg/mL時清除率為93.06%,其次是凍干品;水提物中凍干品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最強,在10 mg/mL時清除率為78.78%;2種提取物中煮后烘干品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最弱。
3.4 羥基自由基清除活性 圖3顯示,醚提物對OH自由基的清除率較高,并呈劑量依賴性,其中凍干品清除能力最強,在10 mg/mL時清除率為61.63%,其次為烘干品,煮后烘干品最弱;醇提物、水提物對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較弱,活性遠低于維生素C。
圖1 3種提取物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圖2 3種提取物對ABTS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圖3 3種提取物對O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3.5 IC50值 表3顯示,醇提物對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較強,水提物對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較強,醚提物對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較強,而且后2種提取物中凍干品清除能力最強,其次是烘干品,煮后烘干品最弱。
表3 3種加工品對各自由基的IC50值
不同加工方法對薤白化學(xué)成分的含量有顯著影響,其中烘干樣品中皂苷含量最高,凍干樣品中多糖、揮發(fā)油含量較高,且揮發(fā)油含量與鮮品之間無差異。冷凍干燥對于皂苷類成分的保留沒有作用,與關(guān)峰等[14]研究一致,其原因可能與冷凍干燥的技術(shù)特點和具體工藝有關(guān),低溫并未使組織中的酶失活,皂苷水解使得皂苷含量減少而糖含量增加。烘干法中高溫能將內(nèi)源酶滅活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得藥材自身的呼吸減弱,從而減少皂苷水解[15-16]。加工過程中溫度對揮發(fā)油類成分有一定的影響,溫度過高會導(dǎo)致藥材中揮發(fā)油成分的流失或轉(zhuǎn)化[17-18]。皂苷、多糖和氨基酸均具有一定的水溶性,因此水煮后這些成分損失較嚴(yán)重。50 ℃恒溫干燥能更好地保留皂苷類成分,冷凍干燥對于多糖、揮發(fā)油類成分的保留更具優(yōu)勢,因此可根據(jù)應(yīng)用目的合理選擇最佳加工方法。
薤白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對不同類型的自由基表現(xiàn)出選擇性作用。其中醇提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對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較強,水提物對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較強,醚提物對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較強,其差異可能與不同提取物中起到抗氧化作用的成分組成及其結(jié)構(gòu)與性質(zhì)有一定關(guān)系[19]。醚提物、醇提物和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大小分別與揮發(fā)油、皂苷和多糖的含量呈現(xiàn)一定的相關(guān)性。薤白皂苷[20]、多糖[10]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有機硫化物因硫氫鍵的斷裂,或與不同的環(huán)狀結(jié)構(gòu)、烯丙基等基團結(jié)合,會產(chǎn)生多種抗氧化活性物質(zhì)[21],具有較強的羥自由基清除能力及總還原能力[22-23],而含硫化合物為薤白揮發(fā)油中主要化學(xué)成分。因此推測皂苷、多糖和揮發(fā)油可能是薤白起抗氧化作用的重要活性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