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換絳桃》是閩劇經(jīng)典劇目,有一種中國式高雅的大美與寫意的情懷,比《羅密歐與朱麗葉》更具有悲劇的震撼力。今天的演出讓人感到驚喜、驚訝、驚艷、驚魂,是精準傳承的勝利,也是精彩創(chuàng)新的結果。這是一部能典藏、為閩劇神韻點魂的劇目。
音樂帶著清淡的靈動與清雅縹緲花香的味道,全部都是現(xiàn)場伴奏。戲曲音樂在舞臺表演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要和演員的表演同步。戲曲唱、念、做、打,戲一半,曲一半。劇種要發(fā)展,劇團就一定不能放棄樂隊的建設,越是困難,越要重視,一個劇團如果不用樂隊,只用伴奏,那就是飲鴆止渴,最終把自己發(fā)展的路給堵死。
舞臺布景寫意中帶有寫實的意味,寫實中帶有時間的輕盈。燈光配合得很好,有藝術化的生活質(zhì)感與跳躍式的美感,豐富了舞臺空間層次。演出平臺在推拉之間渲染著形與象的夢想的魂體。劇本好,唱腔中句句都渲染著色彩斑斕的夢想。導演與劇本的靈魂進行對話,讓藝術生活化。全劇是一部地域文化自信的優(yōu)雅呈現(xiàn);其對社會、人性的剖析鞭撻,對美好純真愛情的頌歌,展現(xiàn)了真情實意,具有很強的社會意義與現(xiàn)實意義,是藝術本體中的主旋律。
提幾點建議,希望繼續(xù)精心打磨。一是舞臺稍微有些單薄,景與道具之間沒有過渡。這一過渡需要完善,讓舞臺呈現(xiàn)更為豐富。二是道具的擺設不要那么平,調(diào)度可以更豐富一些。例如,這兩間房子稍微前后一些,只要能有10厘米的落差,都會讓人感到有變化。三是劇中“搶親”一場中主角的服裝是紫色,這一色調(diào)太重與全劇格調(diào)不相符,可以略淺一些。
感謝福建省實驗閩劇院為我們帶來了一臺好戲!特別要強調(diào)的也有兩點,其一,省閩這些年除了不斷有自己新的創(chuàng)作,非常注重對閩劇經(jīng)典劇目的傳承?!独笾Q絳桃》是閩劇經(jīng)典劇目之一,傳演迄今,已經(jīng)數(shù)代,是一部常演不衰的愛情名劇。這是省閩第二次改編這部劇目,舞臺呈現(xiàn)清雅、典雅。其二,省閩極其重視對年輕演員的培養(yǎng)。院團大膽啟用年輕演員,今天的演出除了倪愛民,其余角色全部為年輕演員擔任。如此重要的會演戲能全部托付給青年演員,足見院團重視對年輕一代演員的培養(yǎng)。周虹院長甚至還交待給我一個任務——通過這臺戲看一看有沒有可能找到適合閩劇《別妻書》的演員傳承人。兩位主演文焱、林宇輝在舞臺上展現(xiàn)出令人眼前一亮的魅力,他們演繹的愛情故事讓觀眾沉浸于人物情感的豐盈濃郁中。
王仁杰先生的改編讓劇本充溢了古典詞曲的韻味,詩意盎然。徐春蘭導演功不可沒,在創(chuàng)排上精心處理,在戲曲程式的表演中揉進了舞蹈形體的舒展,使得該版呈現(xiàn)出既傳統(tǒng)又創(chuàng)新,既古典又當代的美學意義。音樂也非常動人。
提兩點小建議。首先,演員們對人物的理解還需再下功夫?,F(xiàn)在這部戲給我的感覺是演員們一開始有些生澀,越往后面演得越好。你們的這些緊張情緒會傳遞給我們,我們也能夠感覺到,與倪愛民的表現(xiàn)有差距。徐導教了你們很多,你們要把這些所學內(nèi)化成自己對人物的理解,讓自己在舞臺上放松自如。其次,第七場艾敬郎闖入閩王王延翰宮中,王延翰說親自去迎接他,這一劇情不太合理。艾敬郎一介平民他不可能輕易進宮。王延翰作為閩王也沒有理由要去親自迎接他。個人感覺應該改為:艾敬郎進不了宮門,拼命在外面喊叫一定要進宮。王延翰本來想把他趕走。后面轉念一想要斷了冷霜嬋的念想——要讓冷霜嬋親眼目睹未婚夫因權力與金錢的誘惑而背叛自己。這樣改可以讓劇情邏輯更順一些。也可以讓王延翰這一角色“柔”一些,不會一直“繃”在那里。
今天的演出讓我感動。徐春蘭導演編排過莆仙戲《踏傘行》為福建戲劇做出了巨大貢獻,燈光、布景、音樂、演員等等都非常出色?!独笾Q絳桃》是一部比《羅密歐與朱麗葉》更讓我欣賞的戲,我被羅密歐與朱麗葉所震撼,但這部戲讓我感到更舒服,這是愛情的頌歌。福建省實驗閩劇院大膽啟用新人,推出了全新的年輕演員陣容,優(yōu)秀青年演員層出不窮,這在福建省是一個非常值得總結與推廣的經(jīng)驗。劇種的傳承與發(fā)展關鍵在人。培養(yǎng)一批批優(yōu)秀青年演員是劇種院團發(fā)展的關鍵所在。導演很好地詮釋了王仁杰老師的作品,相信仁杰老師在天有靈會感到欣慰。
目前這部戲前半部用輕喜劇化來表現(xiàn)與后面的悲劇產(chǎn)生很大的反差,讓悲劇的力量更強烈,這一處理很好,但有兩個地方還需斟酌。一是女主角在全劇前半部分一些動作的處理需適當調(diào)整。例如,她的跳動很多,讓人覺得她很小很可愛。但我們要從高潮看統(tǒng)一,到后半部她對愛情堅定的選擇與信念,就在前面找不到依托,前面太輕。女主角的行當是閨門旦,不僅要展現(xiàn)她的純真,還要表現(xiàn)她有一定的修養(yǎng)。前面太跳太輕,后面就撐不起來。建議她爬到桌子上的一些跳躍動作可以減弱一些,使其性格發(fā)展更統(tǒng)一。為其后面內(nèi)心情感世界信念的顯現(xiàn)做鋪墊。二是王延翰人物動作沒有王者風范。他是閩王,是飽讀詩書的。劇中他躺在凳子上的一些動作表現(xiàn)得過于粗野、蠻橫,與人物特質(zhì)不相符。他崇尚權力,認為在閩王國自己說一不二,不會輸給任何一個人。在艾敬郎、冷霜嬋與他三人的關系中,輸給一個畫師,他不能接受。前面可以讓他表現(xiàn)得很穩(wěn)重,到冷霜嬋做出選擇時,他性格中惡劣的一面再顯現(xiàn)出來,體現(xiàn)出王仁杰老師的深意——讀書再多,如果漠視人性,崇尚權力,不懂情感,那也只是一個禽獸。這樣艾敬郎與王延翰的心理斗爭才有基礎。只是一味展現(xiàn)王延翰是一個無賴、惡霸,這個人物就演輕了。同意林瑞武老師的觀點,王延翰讓艾敬郎自己來承認失敗,冷霜嬋就會徹底地死心。王延翰在三人關系中精神等各方面都徹底勝利,但沒想到最終卻招來了徹底的失敗。這就上升到了更高的不同價值觀、人生觀的沖突層面。
我沒有研究過閩劇,但我喜歡閩劇。在第五屆藝術節(jié)省閩的參賽劇目《雙蝶扇》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晚的《荔枝換絳桃》延續(xù)了福建省實驗閩劇院的風格與傳統(tǒng)。王仁杰先生劇本的唯美、淡雅、清新、簡潔之感在今天的演出中完全展現(xiàn)。舞美設計還原、回歸了閩劇劇種本體的美學精神和理念,賦予表演空間詩意與韻味。全劇對專制的批判、對運用權力滿足私欲的鞭笞超越時空,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創(chuàng)新不是一味地趕時髦,把本劇種優(yōu)秀的傳統(tǒng)和作品拋在一邊,去做自己不一定能夠做得到、寫得好的題材。因此,劇院之前與這屆藝術節(jié)選擇《雙蝶扇》與《荔枝換絳桃》作為參賽劇目值得肯定。
同意前面三位老師的意見。我想補充一點建議,供大家參考。閩劇《荔枝換絳桃》是一部悲劇。悲劇的色彩必須貫穿全劇。在舞美與音樂上都要考慮到悲劇的基調(diào)。一開始就應有悲劇的旋律?,F(xiàn)在感覺這一點不太夠。紅色代表很多意義。在最后“火殉”一場中用紅光表現(xiàn)火焰,給觀眾強烈的刺激。但宏觀上卻并不能給人沉重的悲劇沖擊力量。另外,目前在整體舞臺呈現(xiàn)上,一直到艾敬郎與冷霜嬋兩人雙雙被抓到閩王宮中準備行火刑時才讓人感覺到悲劇的氛圍。前面悲劇感不明顯。應在前面抒情、歡樂的劇情中隱隱透出悲劇的基調(diào),使全劇悲劇性更為統(tǒng)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