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朝宇,張曉梅,徐 珍,范德勝,劉培明,姚慧琳
人乳頭狀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種誘發(fā)女性宮頸癌及生殖器病變的主要病原體,臨床HPV基因亞型檢測對發(fā)現(xiàn)宮頸癌高危病人及其早期防治有重要意義。不同國家或地區(qū)HPV的感染型別分布均存在差異性[1]。本研究利用PCR-反向點雜交技術,對3 536例臨床樣本進行了檢測,以了解淮北地區(qū)HPV感染情況及其年齡和亞型分布情況,為本地區(qū)HPV疫苗接種計劃提供參考,同時也為HPV病毒感染及宮頸癌的臨床治療提供依據(jù)。
1.1 研究對象 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淮北礦工總醫(yī)院婦科就診、篩查和體檢并接受HPV分型檢測的女性3 536例,年齡18~94歲,共分為6組。其中≤30歲342 例,31~40歲 677例,41~50歲1 340例,51~60歲706例,≥61歲275例,年齡不詳者196例。
1.2 試劑與儀器 人乳頭瘤病毒核酸擴增分型檢測試劑盒、核酸分子快速雜交儀,為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配套儀器和試劑;核酸擴增儀為美國ABI 7500型PCR儀。
1.3 方法
1.3.1 樣本采集 采集宮頸上皮脫落細胞標本置于樣本保存液中,4 ℃冰箱儲存?zhèn)溆谩?/p>
1.3.2 核酸抽提 吸取500 μL細胞混懸液,12 000 r/min離心10 min后棄上清,余下操作參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3.3 PCR-反向點雜交技術 PCR核酸分子雜交及HPV基因分型的顯色結(jié)果判定分析等過程均參考試劑盒說明書。試劑盒檢測的亞型中包括18種高危亞型(HPV 16、18、26、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和82)以及10種低危亞型(HPV 6、11、40、42、43、44、54、61、81和83)。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χ2檢驗。
2.1 HPV感染類型及陽性率 在受檢的3 536例樣本中,HPV陽性655例,陽性率18.52%。HPV陽性感染以單一亞型居多,占66.41%;單一亞型的感染率12.30%(435/3 536),高于多重感染率的6.22%(220/3 536)(χ2=77.72,P<0.01);高危亞型的感染率11.59%(410/3 536),明顯高于低危亞型的3.62%(128/3 536)和高低?;旌闲偷?.31%(117/3 536)(χ2=160.00,P<0.01)(見表1)。多重感染的病例中,以二重感染為主,隨著合并感染亞型數(shù)的增多,感染比例逐漸下降(見表2)。
表1 不同類型HPV感染的分布情況
表2 多重HPV感染的分布情況(n)
表3 不同年齡段的HPV感染分布情況[n;百分率(%)]
表4 不同年齡段HPV單一亞型的感染率比較[n;百分率(%)]
表5 不同年齡段HPV多重感染分布[n;百分率(%)]
2.3 HPV感染亞型的分布 28種亞型均被檢出,總感染比例排前五位的亞型依次為HPV52、16、58、44、40型(見表6)。
表6HPV感染的各亞型分布情況[n;百分率(%)]
HPV屬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頭瘤空泡病毒A屬,是雙鏈閉合環(huán)狀 DNA 病毒,主要通過性傳播以及接觸感染。HPV的感染很普遍,有20%~46%的女性感染,大部分為一過性感染,約在6個月左右被機體免疫清除。僅有少數(shù)高危型HPV持續(xù)感染者,可導致宮頸癌的發(fā)生。因此,明確我國各地區(qū)HPV感染的基因型以及年齡分布特點,于我國HPV疫苗的研發(fā)和宮頸癌的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義。
HPV感染具有地域性以及種族差異[1],在世界范圍內(nèi),HPV感染均有其特定的優(yōu)勢亞型[2],如在亞洲地區(qū)感染型別前3位依次為HPV16、33、56,東南亞地區(qū)的主要感染型別為HPV52、16、58、18[3-4]。在中國最常見的5種亞型為HPV16、18、52、58和39型[5]。我國不同的省份也有不同的流行趨勢[6]。在安徽省內(nèi),各地區(qū)的流行也有差異[7]。本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淮北地區(qū)女性HPV感染最常見的高危亞型感染依次為 HPV52、16、58、51和53型,其中52型的感染率最高(18.93%),16型感染率次之(15.88%),與國內(nèi)的報道情況有所差異[8]。最常見的低危型依次為 HPV44、40、54、42 型,以44型的感染率最高(9.92%)。文獻[6]報道我國很多地區(qū)低危亞型以HPV6和11型居多,這一結(jié)果與國內(nèi)其他地區(qū)[6,9-12]的文獻報道差異較大。
2005年我國一項有關婦女HPV感染與宮頸癌流行病學調(diào)查[13]顯示,15~54歲女性HPV的平均感染率為15.0%,感染的年齡分布呈現(xiàn)兩個高峰期,分別為20~25歲和40~45歲。本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HPV感染率18.52%,51~60歲人群感染率最高,為20.39%,與國內(nèi)的報道不一致??赡苁潜狙芯康娜巳壕杏卺t(yī)院,檢測的范圍受局限的影響。51~60歲人群感染率高,應與機體免疫力減低,激素水平下降,生殖道局部免疫力降低有關。不同的年齡組流行的優(yōu)勢亞型也有差異,其中41~50歲,51~60歲的優(yōu)勢亞型分別為16型、58型,而其他年齡組的優(yōu)勢亞型均為52型。在不同年齡段,HPV單一感染與多重感染率中,41~50歲人群陽性占比最高(分別為42.07%、34.09%)。提示淮北地區(qū)41~50歲女性在HPV陽性感染中占比最大,且16亞型為優(yōu)勢亞型。因此該年齡組的女性人群應引起臨床的重視。
綜上所述,本地區(qū)HPV感染以51~60歲人群的陽性檢出率最高,陽性病例中以41~50歲人群占比最大,因此應重視對這兩個年齡組人群宮頸癌的篩查及知識宣教工作。HPV感染的主要亞型為HPV52、16、58、44、40,而最新推出的HPV6、11、16、18、31、33、45、52、58等9種亞型的疫苗[14]對本地區(qū)女性HPV感染預防的作用有限,針對本地區(qū)特定女性人群開展宮頸癌防治工作和研發(fā)相應的HPV疫苗才會有效降低本地區(qū)宮頸癌發(fā)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