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丹丹 張蜀豫
(海軍軍醫(yī)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肝外四科一病區(qū),上海 201805)
膽囊切除術是膽道外科最常見的手術方式,適用于各種急慢性膽囊炎和癥狀明顯的膽囊結石等疾病,近年來,隨著腹腔鏡的應用,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的治療效果更得到臨床的廣泛認可[1]。但此種根治性的治療方式仍屬于有創(chuàng)性的操作,容易形成機械性刺激,誘發(fā)機體的應激反應,進而影響患者術后的恢復[2]。不僅如此,部分患者出于對治療效果和今后生活的擔憂而出現(xiàn)焦慮、抑郁、緊張等負面情緒,導致自身心率加快、血壓升高,不僅增加手術的風險性,還容易誘發(fā)兒茶酚胺的釋放,影響患者術后的疼痛感知[3]。因此穩(wěn)定患者情緒,幫助患者熟練掌握心理狀態(tài)調控方式對改善預后有重要意義。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9月至2021年10月在本院行膽囊切除術治療的患者,納入標準:符合膽囊切除術手術指征;無凝血功能障礙或血液系統(tǒng)疾?。换颊哒J知功能正常、意識清楚;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合并肝性腦病或精神疾病患者;既往有抑郁癥病史;難以正常溝通表達的患者;臨床資料不完整者。最終經倫理委員會批準后納入研究對象9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8例。對照組男28例,女20例;年齡(48.64±8.42)歲;病程(3.58±1.12)年;疾病類型:膽囊結石21例,膽囊炎12例,膽囊息肉10例,其他5例。研究組男25例,女23例;年齡(48.71±8.55)歲;病程(3.61±1.15)年;疾病類型:膽囊結石20例,膽囊炎13例,膽囊息肉9例,其他6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措施。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綜合心理干預:(1)積極開展術前訪視工作,與患者建立良好的溝通,評估患者的壓力源,結合患者客觀的生化指標和循證依據剖析患者的壓力源時間,針對評估結果為患者制定個性化心理干預方案,若患者缺乏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的相關知識,對預后情況表示擔憂或過分悲觀,則根據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和理解能力,依次采用視頻、PPT、圖片等形式開展健康知識的宣教,以本院既往治愈的案例,安撫患者悲觀的心理;若患者存在人際交流障礙,可為患者安排一名較為親密的家屬在其開展各項檢查期間全程陪護,加強對患者家屬的健康宣教,借助患者家屬安撫患者的情緒,給予患者足夠的家庭支持,消除患者在陌生環(huán)境的緊張感。(2)在手術開始前對患者進行賦能式健康教育,向患者詳細全面地介紹腹腔鏡手術的優(yōu)勢、患者的配合方式、常見的并發(fā)癥及應對措施,鍛煉患者解決問題的能力,利用情景演練的方式告知患者在手術結束后的臥床期、坐位期和步行期不同階段的功能鍛煉方式,依次推動患者術后的康復進程。(3)邀請患者家屬全程參與患者術后的康復過程,加大家庭支持和社會關愛力度,幫助患者身份認同的同時給予相應的物質幫扶,以此減輕患者在物質經濟上和精神上的壓力,使其可以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和護理。(4)指導患者進行冥想放松訓練或者正念減壓訓練,幫助患者穩(wěn)定自身的情緒;同時為患者營造輕松愉悅的病房氛圍,轉移患者的注意力,進而幫助患者排解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
1.3觀察指標 分別于干預前后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和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評價患者抑郁癥狀和睡眠質量[4-5];參考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I-74)評價患者的生存質量[6]。
2.1SDS和PSQI評分 兩組干預前SDS評分和PSQI評分對比無明顯差異(t=0.053、0.042,P>0.05);干預后研究組SDS、PSQI評分均低于對照組(t=5.847、8.540,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DS和PSQI評分比較分,n=48]
2.2生存質量評分 兩組干預前生存質量四個維度評分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研究組生存質量軀體、心理、社會功能級物質生活狀態(tài)評分均高于對照組(t=3.505、2.844、4.879、7.458,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存質量評分比較分]
本文結果顯示,研究組干預后SDS和PSQI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綜合心理干預的實施有助于疏導患者抑郁的負面情緒,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分析其原因可以發(fā)現(xiàn),常規(guī)護理在臨床實踐中多以“對癥護理”為重點,主要強調對患者生理狀況的改善,忽視對其心理方面的關注,導致整體護理效果并不理想。綜合心理干預則重點強調“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模式,通過調整患者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增強其應對應激源的能力,幫助其更好地適應陌生的診療環(huán)境。其中術前通過評估患者的壓力源可以明顯其現(xiàn)階段的心理問題,針對性地給予疏導干預,強化患者的彈性防御能力。與此同時,對患者開展的賦能健康教育可以教會患者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處理能力,培養(yǎng)了患者的解決能力,使其自我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進而增強患者的自信心,促使其能以更加從容的心態(tài)面對手術治療[7]。待患者手術結束后,則以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讓患者在掌握自我調節(jié)情緒技巧的基礎上,提高其對生活的熱愛,從而有效疏導自身的負面情緒,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為患者早日康復奠定良好的基礎[8]。除此以外,本文結果還發(fā)現(xiàn),研究組干預后生存質量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更進一步證實,綜合心理干預在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方面的優(yōu)勢,充分凸顯其臨床應用優(yōu)勢。
綜上所述,綜合心理干預可以有效疏導膽囊切除術患者術后的抑郁情緒,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和生存質量,臨床干預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