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褚曉麗 常熟市尚湖高級中學
當我和學生交流的時候,分析為什么考試不理想,常常會聽到學生這樣的回答:“老師,我初中歷史成績就不好?!薄拔覛v史一直不好的。”以前我只是覺得這樣說比較消極,當我了解了成長型思維和固定型思維之后,才恍然大悟,原來學生的這種思維方式是固定型思維模式。筆者試圖從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入手,通過各種方式來促進學生思維方式的轉(zhuǎn)變。
為什么人會有不同?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獨辟蹊徑,認為這是由兩種思維模式?jīng)Q定的。在其著作《終身成長——重新定義成功的思維模式》中,她提出了影響個人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因素,即人的思維模式: 一種叫固定型思維模式,還有一種叫成長型思維模式。
固定型思維模式認為人的能力是一成不變的。持這種思維的人往往認為成功是由先天因素造成的,失敗就意味著你并不聰明。成長型思維模式則認為人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過努力來培養(yǎng)的,能力是可以發(fā)展的。“成功是努力工作、堅持不懈、訓練和學習的結(jié)果?!盵1]“即使人們在先天的才能、興趣或者性情方面有著各種各樣的不同,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努力和個人經(jīng)歷來改變和成長?!盵2]人類真正的潛能是未知的。
成長型思維模式讓學生擁有努力的動力。如果說一個人能學會什么東西,那么世界上其他人也都可以學會,只要給他們提供適當?shù)膶W習條件。人們能做的事比自以為的要多得多。成長型思維模式還能發(fā)展人的大腦,使大腦持續(xù)成長。成長型思維模式會讓人們愛上自己做的事,即使面對困難也會繼續(xù)熱愛。從這個層面來說,成長型思維對于學生的學習至關(guān)重要,它能幫助學生以不同的方式看待自己,用不同的眼光來看待學習,還能使學生調(diào)整思考的出發(fā)點,建立新的思維習慣,改變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而且,人是可以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的。
思維是一套觀念,觀念促成行動。作為老師,如果能搞清楚如何去影響學生運用成長型思維模式來成就自己,改變開篇提到的對自己一成不變的認知,這對教學工作將會有非常大的幫助。因此,經(jīng)過多方研讀和嘗試,筆者找到了以下方法來構(gòu)建科學系統(tǒng)的成長型思維模式:
第一,正確利用語言來培養(yǎng)學生的成長型思維。
在課堂上培養(yǎng)成長型思維時,語言是起點。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思考和使用的成長型思維詞匯,用故事來傳達成長型思維,促使成長型思維語言的運用模型化,并使用心理對比等技巧。
語言能反映和塑造我們的思想。然而,在現(xiàn)實中,我們很可能為語言所困,我們所說的話可能與我們真正想要表達的,或與事物的本質(zhì)背道而馳。關(guān)注語言意味著不僅需要批判性地看待它,也要把它當做一種工具,作為一種彌合思想之間鴻溝的手段。培養(yǎng)成長型思維,我們必須從語言著手。我們在課堂上使用的詞匯需要符合我們正在努力培養(yǎng)的特征。如果僅僅告訴學生不應(yīng)該害怕犯錯誤,這是沒有用的,就像批評學生犯錯一樣。成長型思維如何與語言相結(jié)合呢?以下是一些與成長型思維相關(guān)的詞匯:努力、挑戰(zhàn)、鍥而不舍、思考、學習、反饋、決定、克服挑戰(zhàn)、有益的錯誤、有用的失敗、試錯、嘗試與改進、對思維的思考、元認知、反思、堅持、過程、勇氣、決心、成長、彈性、學習目標、改變等。老師要在課堂上經(jīng)常使用這些詞匯,可以從選擇其中幾個開始,例如:有益的錯誤和嘗試與改進??梢圆捎枚喾N方式來介紹所選擇的詞語,比如創(chuàng)建一個詞語展示墻;讓學生根據(jù)短語設(shè)計海報等作品;以這些詞匯為主題進行教學;在對話中師生或生生一起使用等。
合理選取與成長型思維有關(guān)的故事。對于高中生來說,非虛構(gòu)類的故事更具可信度,現(xiàn)實生活中的例子更能打動他們。比如,講解名人的案例。我們可以使用托馬斯·愛迪生的例子:重視嘗試與改進、J.K羅琳:堅持,把失敗放在一邊、邁克爾·喬丹:關(guān)注過程,錯誤是學習的必經(jīng)之路等。也可以使用以前學生的例子,比如說2012屆的錢同學,當時歷史還是等級考試的時候,一開始成績幾乎一直是D,但最終得了B的故事。如果能邀請到以前的學生回到課堂上來演講,那么講述效果會更強大。
重塑教師自身和學生的語言方式。怎樣算是重塑語言呢?首先要聽學生說了什么,然后思考如何重新組織這些詞,使它們具有不同的意思,接下來把這些詞說給學生聽,最后如果可以的話,讓學生注意區(qū)別他們最初的用語和老師重新修改的版本,比如說“我歷史根本不可能考到80分,那為什么還要那么費勁學呢?”可以重塑為“我們剛開始不容易得到高分,但如果我們一起努力,你就會開始掌握方法和訣竅?!痹谥厮苷Z言的過程中,老師要注意不要否定學生的聲音。最著名的重塑技巧是使用“還”這個字來改變學生陳述的含義?!拔易霾坏健弊兂伞澳氵€不能做到”?!拔覜]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變成“你還沒能解決它”。
通過心理對比訓練學生的成長型思維。教給學生一個思考未來的結(jié)構(gòu)——“如果……那么……”。如果我想學好歷史,那么我必須認真聽課和做題,這就是心理對比。在期望的事和使之成為現(xiàn)實而需要做的事之間形成對比。這個技巧能幫助學生在想要什么和需要做什么之間建立聯(lián)系。它幫助學生勾畫出他們現(xiàn)在所處的位置和指引目標之間的路徑,而往往這條路對他們來說是很難看到的。
用隱喻與明喻促進學生成長型思維的形成。比如“你的大腦就像肌肉一樣,你使用它越多,它就越強壯?!薄胺答伿悄愕呐笥?,它可以幫助你?!薄芭κ且环N載體,它需要方向和大小?!薄疤魬?zhàn)是大腦的食物?!薄板e誤是理解的基石?!盵3]
第二,改變學生對錯誤的認知,促進成長型思維教學。
錯誤和失敗是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學生犯了錯,教師要給出的是建設(shè)性的建議。建設(shè)性的意思是幫助孩子彌補某些事情,創(chuàng)建一種更好的情形,使學生能更好地學習。老師可以通過錯誤日志幫助學生追蹤和反思錯誤。錯誤日志的創(chuàng)建方法:建立一個表格文檔:可以包含以下4列:日期、錯誤內(nèi)容、錯誤原因、錯誤的啟示。通過這樣的工具,學生可以追蹤、反思和分析自己犯的最重要的錯誤。當然,日志不是用于記錄每一個錯誤,要集中在有益的錯誤上。教師可以先創(chuàng)建一份示例錯誤日志,為學生提供參考,模仿,再內(nèi)化。更進一步,可以建立一個名為“我們最好的錯誤”的展示墻,來記錄全班的有益錯誤。錯誤日志如下:
日期 錯誤內(nèi)容 錯誤原因 錯誤啟示2022年9月15日分封制遭到破壞選成宗法制破壞搞混了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概念必須重視概念的理解2022年9月25日魏晉時期的選官制錯選了科舉制朝代和選官制度弄錯了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重要的核心素養(yǎng)之一…… …… …… ……
第三,改變學生對努力的認知,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針對性的努力。
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學生會把努力看作是通往成功的必經(jīng)之路。對他們來說,努力和成長是有聯(lián)系的。這賦予了努力意義,意義往往支撐著動機,反過來又推動行為。
教師要幫助學生理解努力是一種矢量,它有大小和方向?!皡^(qū)分有用和無用的努力的一種方法是,比較一個在原地跑步的人和一個跑向終點線的人。他們可能消耗相同的能量,但是其相對效用卻差別很大。在原地跑的人費了很大的力氣,結(jié)果卻發(fā)現(xiàn)自己還停留在原地。跑向終點線的人付出了同樣的努力,最終達到了目標?!盵4]
利用成功的標準幫助學生達到目標?!俺晒藴适侵?,讓學生清楚地知道他們需要做什么才能獲得成功,從而幫助學生確定努力的目標。”[5]比如,碰到小論文題該怎么答,教師需在一開始就給出解題的步驟:論題方向先看設(shè)問,再看材料,最后看引言或材料出處;論點表述規(guī)范:一般來說是一個主謂賓齊全的陳述句;論證過程要結(jié)合材料,分層論述,論從史出,邏輯清晰;總結(jié)要首尾呼應(yīng),升華要基于變式陳述,可以是歷史結(jié)論或唯物史觀。有了抓手,學生才知道該怎么來做。教師可以使用關(guān)鍵詞指令,提示學生從哪些角度展開闡述,來幫助學生明確努力的目標。在后續(xù)講解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來復(fù)述成功的標準。使用評估分類,幫助學生做出有效評估,并向?qū)W生展示一篇范例論文;訓練學生運用成功標準,在特定時間點自我評估;用戰(zhàn)略共享與戰(zhàn)略思考,讓學生達成有針對性的努力:展示學生的答題論文,讓學生按照給出的成功標準來進行評估,鼓勵學生互相分享策略;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及時反饋,指導其努力的方向。
并非所有的努力都是平等的,有針對性的努力才是正確的方法。
第四,給予學生良好的反饋,并鼓勵學生正視反饋。
反饋使學生獲得他們可以用來學習、成長和發(fā)展的信息?!氨頁P孩子時,不應(yīng)該表揚他們的個性特質(zhì),而應(yīng)該表揚他們的努力和成就?!盵6]當學生刻苦學習但沒有獲得好成績時,教師可以這樣反饋:“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學習曲線,可能你需要更多時間來掌握和自如運用這個學習材料,但是如果你繼續(xù)堅持,最后肯定能掌握它的?!盵7]構(gòu)建以反饋為導向的表揚。另外,反饋需要落實。給學生提出的建議需在下一次課堂中強化,給學生時間來消化。
第五,關(guān)注并讓學生反思其學習過程。
過程是我們用來思考、學習、解決問題和創(chuàng)造事物的,不是獨立于知識和理解而存在的。幫助學生去思考的過程是培養(yǎng)孩子的成長型思維特質(zhì)?!耙粋€成功學生的主要目標是拓展自己的知識,拓展自己思考和探索世界的方法。他們不會將分數(shù)當作自己的最終結(jié)果,而是將它看作幫助自己繼續(xù)成長的一個途徑?!盵8]
幫助學生思考和改進過程的方法:建模、建議、提示等。建模即用不同的方式模擬過程。比如:如何來做歷史選擇題:一看時空,二看主旨,三看設(shè)問。建議學生如何調(diào)整或改變他們正在努力實現(xiàn)的過程,甚至是建議學生嘗試其他方法。例如:對于某一事件的影響,可以從積極和消極的層面來思考,也可以從對過去、對現(xiàn)在、對未來的角度考慮,還可以從對國內(nèi)和世界兩個方面出發(fā)等,方法并非一定。提示比建議稍微溫和一些,提示也能讓學生承擔更多的責任。例如:你的答案寫到了對政治和經(jīng)濟的影響,是否有什么遺漏的呢?有沒有更多的角度呢?
以上是筆者對成長型思維模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如何運用的一些淺顯思考。這幾句關(guān)于成長型思維的話非常有力量:明天的你會比今天更優(yōu)秀。決定你成長的第一步不是你是否努力,而是你是否相信努力。成功往往是一時的,而成長才是一輩子的。希望學生能帶著成長型思維來學習,增強學習自信心,爆發(fā)學習創(chuàng)造力,進而做更好的自己!
【注釋】
[1][3][4][5][英]麥克·格爾森著,白潔譯:《如何在課堂中培養(yǎng)成長型思維》,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9年,第13、45、71、75頁。
[2][6][7][8][美]卡羅爾·德韋克著,楚袆楠譯:《終身成長》,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7、217、23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