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君
(1.泰國格樂大學中國國際語言文化學院 泰國曼谷 10700;2.廣東工商職業(yè)技術大學 廣東肇慶 526000)
伴隨著我國地位的不斷升高,漢語也成國際上的第二外交語言,這使得很多外國友人對學習漢語國際教育的興趣越來越濃厚但是在對漢語國際教育的教學的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很多不足。新時期,為了解決漢語國際教育的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需要對其教學路徑進行創(chuàng)新和完善。
十七屆六中全會中明確指出了,只有深化教育體制的改革,才能不斷推動我國的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所以我國需要不斷提高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力度。當前我國漢語國際教育已經發(fā)展六十余載,漢語國際教育也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同時,我國漢語國際教育也有了相對規(guī)范的教學理念系統(tǒng)。當前,我國的漢語國際教育還是采用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僅僅通過教材來進行教學,課堂十分枯燥,這會導致學生在進行漢語國際教育學習的過程中缺乏學習興趣,很難提升相關的專業(yè)學科素養(yǎng),所以,在新時期,漢語國際教育的教學路徑應該以創(chuàng)新為主要發(fā)展趨勢[1]。
新時期漢語國際教育的具體路徑主要還是應該以創(chuàng)新的理念為主,需要與時俱進并且將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融入漢語國際教育當中。以下通過將游戲教學法、文化教學法以及案例教學法融入漢語國際教育的教學之中來分析新時代漢語國際教育的具體路徑。
游戲教學法的含義就是通過做游戲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但是所做的游戲卻不是傳統(tǒng)概念的游戲,游戲教學法中所做的游戲是幫助學生可以有效快速理解教學內容的實踐方式,并且在教學中所涉及的游戲也都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的。在新時代漢語國際教育教學當中,融入游戲教學法已成為未來發(fā)展的趨勢,其優(yōu)勢在于在漢語國際教育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可以使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同時改變學生對語言類教學的枯燥觀念,并且學生可以根據教師設計的教學游戲中理解到教學的內容,同時還能對教學內容鞏固記憶,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所以,將游戲教學法運用于漢語國際教育教學之中,對漢語國際教育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但是,教師也要注重需要將多樣性融合于漢語國際教育當中,需要科學、合理地選擇游戲教學材料,需要增加課堂教學趣味性。以下便詳細分析在漢語國際教育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的具體路徑[2]。
(1)將多樣性融合于漢語國際教育的教學之中
將多樣性融合于漢語國際教育的教學之中是新時期漢語國際教育運用游戲教學法的具體路徑。當將游戲教學法運用于漢語國際教育的教學之中時,教師需要根據所傳授的教學內容來進行對教學游戲的相關設計,但是在教學游戲的設計中也要更加多樣化,可以從漢語國際教育的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游戲的種類。比如,在漢語國際教育中教學單詞記憶的時候,可以設計詞語接龍、詞語猜謎等教育游戲,并且通過這些游戲來提高學生對課堂學習的吸引力,同時通過游戲的參與使學生可以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對教學內容的單詞和詞語記憶更加深刻;在漢語國際教育中教學語法的時候,可以設計修改錯句、填詞游戲等教學游戲,并且通過學生對游戲的參與,來對漢語和外語的語法掌握更加熟練,做到熟能生巧,使得學生在語言的學習上打好扎實的基礎;在漢語國際教育中教學口語的時候,可以設計一些情景劇或者小劇場等教學游戲,通過劇情的演繹,可以使得學生的發(fā)音越來越完善,并且對聽力也很有幫助,也會給教學課堂帶來很多新鮮感。由于漢語國際教育這門學科是一個綜合類學科,所以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只有融入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才可以提高課程的活躍性,同時也避免單一的枯燥教學對學生帶來的影響。
(2)運用游戲法時應合理科學地選擇教學材料
在漢語國際教育的教學中,合理科學地選擇教學材料是新時期漢語國際教育運用游戲教學法的具體路徑。由于漢語國際教育這一學科其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漢語以及外語的應用和交流能力,所以積累單詞詞語掌握語言的語法雖然很重要,但關鍵還是在于學生們運用漢語和外語進行交流和應用,同時還包含著國際的文化問題,所以,在運用游戲教學方法進行對漢語國際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對教學材料的選擇十分考究,需要選擇的教學材料需要具有科學性、合理性以及真實性。所以,在進行運用游戲教學方法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教學的所有環(huán)節(jié)中所需要的教學材料都要進行有詳細的記錄支撐。例如,在設計教學游戲環(huán)節(jié)中出現(xiàn)某個國家的問卷調查環(huán)節(jié)時,教師應該在問卷調查中詳細地將每個問題都進行調研,使得每個問題都可以給學生帶來學習收獲,并且讓學生拓展相關國際文化知識,而不是通過設計隴長的游戲教學環(huán)節(jié),其中教學內容少之又少,那則會得不償失,浪費師生大量時間,導致學生對漢語國際教育的學科素養(yǎng)提升也比較緩慢。
(3)在漢語國際教育教學的課堂中融入趣味性
將趣味性融合于漢語國際教育的教學之中是新時期漢語國際教育運用游戲教學法的具體路徑。在任何學科教學的過程中,教學內容的趣味性永遠都是學生對學科學習的動力源泉。只有教師在教學的課堂上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才能使得學生對學科的學習效率得以提高,并且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漢語國際教育教學是一門注重語言的學科,在新時代的漢語國際教育教學中,為了降低教學的枯燥,提高學生對漢語國際教育的學習興趣,在漢語國際教育教學的課堂之融入趣味性是必要的[3]。
如今漢語已經成為國際上排名第二的外交語言,并且也很受國際上的重視,這也意味著漢語國際教育這本學科的重要性。然而,語言教學的枯燥是語言學科的一個無法掩蓋的痛點,所以為了使得漢語國際教育的課堂生動有趣,使學生對其學科產生濃厚的學習氣氛,這就需要在課堂中融入趣味性來使學生減少對其學習的焦躁情緒以及學習壓力。通常情況下,學習漢語國際教育的學生大多是喜愛中國文化的外國友人,對中國的歷史文化、詩詞文化以及電視中的國產電視劇很有興趣,教師可以根據其學生的愛好進行設計相關的游戲幫助教學提高漢語國際教育課堂的趣味性,例如可以根據詩詞或者比較有名的電視劇臺詞以及中國音樂的歌詞進行設計游戲,使得學生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在學習漢語國際教育這門學科當中學習效率得以提高。
文化教學法的含義是在教學科目內容之前,將科目內容中所設計到的相關背景文化進行講解,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相關文化有所了解,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做到融會貫通,達到更加透徹地掌握學科內容。在語言科目教學的過程中,對其國家語言文化的講解是必不可少的,每個國家的語言都傳承著這個國家的歷史文化以及傳統(tǒng)文化。例如,在進行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英語教師也會先將英語起源以及發(fā)展講給學生,并且英語單詞、詞組以及音標,每個單詞的形成、詞組的形成以及句子的形成都有著很多的規(guī)律可循,并且這些規(guī)律也都源于英語起源的相關文化。同理,漢語的形成也于中國的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在進行漢語國際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為了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漢語的用法,達到可以溝通和應用的目的,在教學的過程中融入文化教學的方法是必要的。只有使學生了解中國的漢字文化,才能使其明白每個漢字形成的意義,并且可以做到通過漢字的組成來大體猜想陌生漢字的字義或詞義。以下將會詳細講述兩條文化教學法融合于漢語國際教育教學之中的具體路徑。
(1)漢語國際教育中融合語音文化教學
將語音文化教學融合于漢語國際教育的教學之中是新時期漢語國際教育融入文化教學法的具體路徑。在漢語國際教育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的學生在進行學習漢語時,會用自己的母語發(fā)音習慣以及斷句習慣來說漢語,這導致學生說的漢語與他們的母語十分類似,現(xiàn)代漢語大多數都是雙音節(jié)的詞匯,并且重讀詞匯較多,只有極其微少的詞匯是輕聲的,并且漢語的發(fā)音講究的是聲音、聲韻以及聲調這三個因素來組成漢語的發(fā)音,同時現(xiàn)代漢語中也有很多類似聲音的擬聲詞,這些詞的發(fā)音就如同現(xiàn)實生活中所聽到的聲音一般,還有很多具有很強音樂感和很強節(jié)奏感的疊詞,這也是我國漢語所具有的特點文化。所以,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將現(xiàn)代漢語中比較具有特點的詞匯類型一一列舉并發(fā)聲演示給學生們聽,使學生了解漢語的相關聲音的特點,同時也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學習效率有所提高[4]。
與此同時,在進行教學漢語國際教育的漢語語音過程中,需要將現(xiàn)代漢語的語音文化背景向同學進行講解,使學生對漢語的語音文化有所了解后再進行對漢語語音的發(fā)音、聲調進行教學。學生可以通過漢語語音的背景文化來對其教學內容進行領悟和理解,通過和漢語語音的背景文化來進行觸類旁通了解和掌握漢語的語音,這也使得學習效率得以提高。
(2)漢語國際教育中融合詞語文化教學
將詞語文化教學融合于漢語國際教育的教學之中是新時期漢語國際教育融入文化教學法的具體路徑。語言的組成就是通過多個詞語進行拼接所形成的,所以,詞語在漢語中十分重要,由于漢語已經有了成百上千年的歷史,從最開始的漢語到如今的現(xiàn)代漢語,有很多詞語的意思都有著很深層次的含義,比如,“掃把星”這個詞語中掃把是打掃用的工具,星是指宇宙間能發(fā)光或者能反射光的天體,然而掃把星卻是現(xiàn)代漢語中形容帶來厄運的含義;“狗”這個詞語的含義是一種哺乳動物,但是在中國有著獨特的文化含義,如“狗腿子”“狗眼看人低”“狗急跳墻”等這些詞語都反映出不同的文化意義。因此,在教學此類漢語詞語的時候,教師需要通過以下兩種教學方式才能更好地使學生理解漢語詞匯的含義。
情境教學法。要想在教學漢語國際教育中,使學生了解漢語詞語的文化,需要讓學生將所學習的漢語詞語實踐在交流中,這樣才能不斷鞏固其漢語詞語文化的理解,同時可以精準使用。所以,教師需要通過應用情境教學法來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講解一些漢語詞匯,然后再通過制造情境,讓學生根據對詞語的理解進行填詞。例如,教師可以教學,“不知所措”這個詞,然后制造相關情境,“小明不小心將媽媽寶貴的花瓶摔碎了。此時他…”引導學生將正確的詞語填到空白處,使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和用法更加深刻。
多媒體手段適用于教學之中。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對多媒體的應用已經越來越廣泛,同時教育機構也普遍通過多媒體來進行對學生進行教學工作。在進行漢語國際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多媒體的應用來使學生對我國漢語詞語的文化進行更加深刻和形象的認識以及了解。在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之前,教師需要將教學內容通過互聯(lián)網的搜索以及自行的錄制將有助于教學的圖片、視頻以及音頻制作成教學幻燈片,然后通過利用多媒體播放制作的幻燈片使得學生根據圖像來了解漢語詞語的文化以及對該詞語有著更加形象地認知。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將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來當作教學詞語,在互聯(lián)網上尋找中國春節(jié)的傳統(tǒng)以及家家戶戶過春節(jié)時的視頻,通過播放這些視頻,來逐一講解所涉及的詞匯。當播放到春節(jié)放爆竹的時候,就對學生講解“爆竹”這個詞匯,并且使學生根據視頻對爆竹進行了解;當播放到春節(jié)包餃子的時候,就對學生講解“餃子”這個詞匯等,并通過這些傳統(tǒng)來更加生動地向學生教學“春節(jié)”的含義。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通過多媒體所傳輸的畫面對漢語的詞語進行其文化的了解,并且也能更加形象生動地感受這個詞語的含義,也能通過畫面內容對中國文化有著更深的認識[5]。
案例教學法對于語言的教學來講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這種教學方法改變了以往語言教學地對聽、讀、寫、說教學方向,而是將教學的重點轉化為交際能力的提升。這種教學方法更加適合漢語國際教育的教學。只有提高學生用漢語的交際能力,才能更好地提高漢語國際教育的學習效率,同時在漢語國際教育的教學中融入案例教學方法,也可以讓學生更加自主地進行學習,同時也要教學方向和教學思維更加科學合理,教學的目標也十分清晰,從而減少教學過程中的盲目性,提高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學習效率。以下將會詳細講述三條案例教學法融合于漢語國際教育教學之中的具體路徑。
(1)重新定位案例教學法于教學之中
重新定位案例教學法于漢語國際教育教學之中是新時期漢語國際教育融入案例教學法的具體路徑。如今漢語國際教育教學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漢語國際教育的實際教學效果,案例教學法不僅具有很好的課堂趣味性,可以積極調動學生對漢語國際教育的學習興趣,還能讓漢語國際教育的課堂具有靈活性,可以通過學習內容來對教學方式進行靈活改變。同時,案例教學法也滿足傳統(tǒng)漢語國際教育的教學目的的達成,不但可以完成教學的任務,還符合相關教學的理念。案例教學法運用于漢語國際教育教學中,可以體現(xiàn)出在學習中練習語言、體驗中感受語言以及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同時還可以將語言的規(guī)律性以及普遍性更加有效地融入于漢語國際教育的課堂教學當中。
(2)將案例教學法放入漢語國際教學領域之中,與之匹配
將案例教學法放入漢語國際教學領域之中并與之匹配是新時期漢語國際教育融入案例教學法的具體路徑。漢語國際教育是一門語言類的學科。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漢語國際教育已經逐漸形成了一套規(guī)范化,并被人們認可科學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所以,在進行漢語國際教育的教學過程中,都會按照以往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很難融入其他的教學方法。所以,如何將案例教學法融入漢語國際教學領域當中,同時也要適合于漢語國際教育的教學方式。傳統(tǒng)的漢語國際教學方法是通過教學內容的教學、教學內容的實踐、教學內容的情境式實踐體驗以及教學任務的完成這四個步驟進行教學,這與案例教學法的區(qū)別主要在于案例教學法的核心并不是課本上的內容,而是在于學生自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并且通過學生的積極參與來達到鞏固學習內容的目的。這個特點對傳統(tǒng)的漢語國際教育教學的方法中可以有效地補充,同時還能發(fā)揮出獨特的效果。
(3)協(xié)調好案例教學法中的師生關系
協(xié)調好案例教學法中的師生關系是新時期漢語國際教育融入案例教學法的具體路徑。在漢語國際教育教學的過程當中,由于融入了案例教學法,所以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學的核心從教師的教學轉變?yōu)閷W生的實踐操作,這就導致很多教師無法協(xié)調好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使得教學課堂要么還是教師一個人的教學舞臺,學生實踐的時間較少無法達到學生實踐的教學目的以及案例教學法的教學目標,要么就是學生實踐的時間較多,教師教學的時間較少,嚴重影響學習的進度以及學生學習的效率,這也不是案例教學法融入漢語國際教育教學的初衷。所以,這就需要在漢語國際教育教學的課堂中協(xié)調好師生教學以及實踐的時間,才能貫徹案例教學法的教學理念,使得學生可以在實踐中鞏固所學習的知識,同時還能學習到更多新的知識,提高學習的效率。
綜上所述,本篇文章主要講述了當前我國漢語國際教育的發(fā)展現(xiàn)狀,分析了我國漢語國際教育的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還講述了新時期漢語國際教育的具體路徑,包括游戲教學法運用于漢語國際教育教學之中,文化教學法融合于漢語國際教育教學之中,以及案例教學法運用于漢語國際教學之中,并將其繼續(xù)分化為多個具體的教學路徑,同時對這些教學路徑進行詳細的分析,并根據上述地分析來對新時期漢語國際教育的教學路徑進行研究。面對當前漢語國際教育事業(yè)的良好發(fā)展,只有漢語國際教育的教學路徑緊跟時代的步伐,才能將漢語國際教育事業(yè)推動到更加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