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棠
(宿遷高等師范學校 江蘇宿遷 223800)
隨著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在鋼琴彈唱教學課堂中,教師要以培養(yǎng)學生能力為主,積極地構建高效的鋼琴彈唱教學課堂,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在實踐課堂中能夠不斷提高綜合水平。作為新時期的教師,也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加強鋼琴彈唱教學實踐研究能力,不斷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鋼琴彈唱具有較高的藝術魅力,不但能夠促進音樂教學的順利實施,同時也能夠提高幼兒學習的主動性。例如,在彈奏歌曲《上學歌》時,教師可通過自主演唱和表演歌曲引導兒童把握音樂的旋律,也可以利用講故事的形式調(diào)動兒童參與其中。此外,教師也可采用《丟手絹》等歌曲,在演奏期間同步做出相應的動作。這樣便能夠讓幼兒感受到音樂節(jié)奏的魅力[1]。
基于幼師聘用的經(jīng)驗可見,基本藝術技能是幼兒園重點衡量應聘教師的方面。多數(shù)招聘人員會要求應聘者現(xiàn)場彈奏鋼琴,以此檢驗其彈奏和歌唱水平。在就業(yè)市場持續(xù)飽和的背景下,社會對幼師的要求也在持續(xù)提高。幼師不但需掌握鋼琴彈奏和唱歌等基本職業(yè)技能,同時還需具有組織音樂和伴奏的能力[2]。
鋼琴彈唱具有明顯的綜合性特征,學生不但要掌握彈奏的基礎,同時也要具備一定的視唱能力,準確理解樂理知識,掌握熟練的即興伴奏和編配的方法,這樣才能夠將彈奏與歌唱有機融合。因此,在課程設置方面,高職院校可將彈奏與演唱技能分開培養(yǎng),在學生掌握一定的理論與技能基礎后,再進行兒歌彈唱訓練。在第一學年,可開設鋼琴和視唱方面的基礎課程,輔助多數(shù)零基礎學生掌握相應的彈奏方法和樂理視唱基本技能。從認識五線譜到簡單識譜視唱,逐漸加大難度。在鋼琴彈奏方面,也可從非連音到連音,再到后續(xù)的和弦等,逐漸加大技巧練習的難度,保證學生形成扎實的彈奏和視唱基礎技能。在第二學年可開設幼兒歌曲的彈唱相關課程。幼教學生學習彈唱技能與專業(yè)院校的鋼琴練習有所不同,幼師的學習更為側重未來的崗位需求,要帶領幼兒歌唱歌曲。這就需要學生儲備熟練的彈唱技能。在第二學年設置的兒歌彈唱課程中,可將常用的調(diào)式編配融入教學內(nèi)容中,培養(yǎng)學生逐漸形成即興編配的能力,同時提高其鋼琴彈唱的水平[3]。
以往的教學方法影響了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且專業(yè)教師并未對學生課后學習的情況給予必要的重視,學生在遇到問題時也難以及時請教老師,這就加大了學生完成家庭作業(yè)的難度。鋼琴彈奏需要投入的時間和精力較多,鋼琴教師在面對多個學生開展教學活動時,無法對所有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指導。而通過課堂教學、微信等渠道教學生展示彈奏的技巧,細致講解難點和重點內(nèi)容,與學生交流表演的技巧,這樣可明顯促進學生在課后練習時提高自身的演奏能力。此外,教師通過游戲等方式也可輔助學生有效攻克學習難點,并提高了師生交流的效率,保障學生能夠獲得更為有效的學習指導。在課堂教學期間,教師也需側重發(fā)揮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優(yōu)勢,可通過錄制視頻保障學生學習的質量,如學生可在課余時間復習教材內(nèi)容,或通過多媒體與教師互動。此外,教師也可全面記錄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逐一反饋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客觀分析評價。在開展歌唱課與鋼琴表演課程期間,教師也可運用中央系統(tǒng)的電子鋼琴組織學生集體訓練,學生可觀看教師彈琴時的動作技巧,此后開展自我練習。這樣學生能夠更為細致地把握細節(jié),經(jīng)過認真反思,不斷提高自身的彈奏能力。
通常,高職院校會以學年為單位開展實踐課程,以提高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水平。但學校對學生的課外實踐教學管理力度不足,這也降低了教學的有效性。因此,職業(yè)院校需以培養(yǎng)迎合幼師需求的人才作為目標,加強對學生的管理,保證與用人單位建立密切的溝通聯(lián)系,促使人才更加符合崗位需要。此外,可結合用人單位的要求,側重對學生開展全面的管理與考核,重點輔助學生提高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水平,讓學生開展綜合性的學習,并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教師也需對教學內(nèi)容作出相應調(diào)整和完善,不斷迎合用人單位的要求,提高管理工作的質量,形成全面的學習理念。在音樂、表演和演唱方面需建立必要的聯(lián)系,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yè)規(guī)劃,學校需通過校企合作形成教育基地,對以往的教育體系進行完善。目前,學前教育課程也結合就業(yè)導向形成了新的理念。若想培養(yǎng)出具有更高素質和能力的學前教師,須借助校企合作達成。學生通過實踐,能夠提高對一線教師職業(yè)能力需求的認識,將在校接受的課程知識與實際工作需求建立聯(lián)系,形成更有針對性的學習目標。
在實施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彈唱課程內(nèi)容時,教師需設置明確的教育方向,不斷提高學生的彈唱技巧和職業(yè)素養(yǎng)。此外,教師也需借助教學活動對學生的技能進行必要的指導,在教學中強化對學生技能掌握情況的監(jiān)督與檢查力度,促進學生順利地掌握彈唱技能。由于學生個人在藝術天賦、技巧及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均存在差異,因此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教師需依據(jù)學生不同的能力水平確定個性化的培養(yǎng)方向,推動不同層次的學生均能夠實現(xiàn)能力的提高。這樣,不但能夠明顯優(yōu)化彈唱教學活動的實施質量,同時也可對學生進行個性化培養(yǎng),保障學生在后續(xù)參與幼兒教育事業(yè)時,能夠更為有效地發(fā)揮自身的專業(yè)特長,順利完成教育工作,為幼兒提供高質量的啟蒙教育,促使幼兒對藝術產(chǎn)生更大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形成藝術素養(yǎng),最終實現(xiàn)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例如,在實施《雙手交替練習曲》部分教學時,教師須針對學生的具體能力設置教學環(huán)節(jié)。針對能力水平較低的學生,可指導其完成節(jié)奏練習。針對專業(yè)能力較高的學生,可引導其在短時間內(nèi)完成節(jié)奏練習,之后開展雙手配合練習,不斷推動不同層次學生實現(xiàn)彈奏能力的提升,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4]。
若想全面提高學生的彈唱能力,則須借助日常訓練。音樂教師需客觀認識到上述內(nèi)容,不論在日常教學還是生活中,均需側重強化對學生鋼琴彈唱技能的培養(yǎng)。通過分析可知,鋼琴彈唱是彈唱與演唱能力結合的體現(xiàn)。因此,對學生的彈唱訓練進行強化實施也具有明顯的必要性。通過調(diào)查可知,合理的彈唱訓練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科興趣,鋼琴本身也具有較高的感染力,因此,在使用鋼琴完成樂曲彈唱其間,學生便可將自身的情感進行充分體現(xiàn)。但需注意,學生需在平靜的狀態(tài)下完成音樂作品的詮釋。在每次音樂課程實施期間,教師也需預留出5-10分鐘組織學生進行彈唱訓練。鋼琴音樂課程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通常均是帶領學生對音調(diào)、音符等理論知識進行理解。教師如果將彈唱訓練融入課程內(nèi)容中,便可明顯激發(fā)學生形成更高的參與積極性,也可通過實際訓練輔助學生加深對理論的理解深度,全面提高彈唱能力。
(1)強化基本功學習
學生如果未按照教師的要求開展練習,便會在彈奏時難以找對琴鍵,影響伴奏的連貫性。因此,教師除了要提出明確的要求外,還須運用有效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加強基本功的練習;要定期檢查學生的練習效果,讓學生客觀意識到自身的優(yōu)勢與不足。在基本功訓練期間,部分學生并未重視練習的效果,僅找對大概的音符,彈奏的穩(wěn)定性也不高。此時,教師可針對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糾正指導,保障學生順利達到預期的水平。
(2)強化伴奏音型訓練
實施鋼琴彈唱教學期間,教師須輔助學生準確把握音型使用的技巧。兒歌與成人歌曲存在明顯的差異,其篇幅更短,音域也較為狹窄。學生須以簡單伴奏為主,和聲也傾向于使用正三和弦。學生在初步接觸兒歌伴奏時會相對陌生,對和弦鍵盤的使用也不夠熟練。因此,教師須在此方面加強指導練習,不但輔助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掌握伴奏音型,同時也可通過反復訓練熟練和弦鍵盤位置,并掌握科學的彈奏指法。兒歌的伴奏音型主要分為柱式、分解和半分解幾種。在練習期間,教師需引導學生使用右手彈奏音節(jié),合理選配和弦。教師可分別介紹不同的彈奏類型,讓學生掌握適合的旋律及主題。在學習期間,教師也需輔助學生形成自信,通過反復練習解決技巧問題[5]。
教師可將傳統(tǒng)的鋼琴個別教學與數(shù)碼鋼琴集體教學融合實施,使用情境教學、頂崗實習等不同的方法,促進學生提高彈唱技能,并形成特色化的實踐教學模式。該課程的實踐性特征主要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其自主性的習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赏ㄟ^參與幼兒園實踐、教學實習等了解流行的兒童歌曲,學生對實踐活動的參與熱情較高,實踐效果相對理想。通過課堂教學兒歌,學生還可明顯提高鋼琴練習的興趣與效率。
(1)小組課和集體課授課相結合
鋼琴彈奏技能相對特殊,學生在學習期間也會表現(xiàn)出明顯的個體差異。鋼琴小組課主要由基礎練習、曲目和彈唱幾部分構成,主要的授課方式為小組聽課、個別回課等,這樣可明顯提高初學者的技術水平。在教學期間,教師須側重結合鋼琴教學的規(guī)律和學生的特點設置教學內(nèi)容,充分尊重學生的技術與藝術風格,培養(yǎng)其形成獨立的創(chuàng)造意識和能力。在教學期間,教師還可綜合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輪奏、接力等,強化集體課的效應,提高課堂的活躍度,促使學生將更多的精力參與到課堂練習中。運用上述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打破以往一對一的授課模式,也為培養(yǎng)高質量的幼師提供了前提。
(2)藝術實訓教學法
首先,可以校內(nèi)外的藝術活動作為平臺。將鋼琴課程教學拓展到課外,能夠為學生提供展示能力的舞臺,實現(xiàn)教學做合一。組織成果匯報、畢業(yè)匯報和文化節(jié)等活動,學生可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身的彈唱能力。其次,可推進技能考核認證工作,輔助學生獲得資格證書。學生通過參加考核取得等級證書,以此作為社會認定的一種方式。
(3)模擬情景教學法
多數(shù)兒歌均以一個或幾個趣味性的故事作為背景。在具體學習期間,由于部分學生對背景故事不夠熟悉,因此會形成伴奏情緒的偏差。對此,教師可在示范時,借助動畫視頻,輔助學生準確地理解歌曲的背景。教師還可運用動畫課件為學生創(chuàng)設幼兒園的活動主題,以靈活的卡通形象和寓言故事等作為背景。這樣,學生在上課時不但能夠掌握即興伴奏和彈唱的技巧和相應的理論知識,同時還可提高其創(chuàng)造能力,保障學生在后續(xù)的幼兒園工作中熟練應用上述技能。
(4)任務驅動教學法
學生參與頂崗實習期間,需具有一定的任務導向。學生可通過親身實踐鞏固鋼琴伴奏技能,從而順利解決具體問題,促使自身進一步提高技能的應用效果。例如,在實習期間,學生可自主設計鋼琴音樂教學活動,這樣便可通過具體的教學實踐來鞏固自身的技能。此外,在幼兒園內(nèi)專業(yè)教師指導下,學生也可順利解決任務驅動教學的難題。在與幼兒園教師交流期間,學生能夠掌握前沿的教學理念和有效的教學手段,明確理解幼兒園對音樂教育提出的標準要求,從而形成努力的方向,在學習期間側重鍛煉上述方面的能力,為學生后續(xù)成為優(yōu)秀的幼兒園教師奠定基礎。
總之,通過具體分析,結合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彈唱教學內(nèi)容,總結了良好的教學手段。作為新時期教師,要積極開展教學實踐研究,制定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案,加強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促使學生在鋼琴彈唱課堂中能夠不斷提高綜合水平,為學生日后就業(yè)以及綜合能力提高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