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澤寧
三亞學院,海南 三亞 572022
隨著高校圖書館網絡化建設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通過互聯(lián)網來進行閱讀,這就導致了“網?!爆F象愈演愈烈。在信息時代背景下人們對數字資源有更高需求。而當前我國高校圖書館存在著圖書利用率低、閱讀量少等問題。而在信息時代來臨之際,如何有效管理好讀者群體是一個亟待解決和改善問題。本文從當前大學生閱讀現狀出發(fā)研究過刊合訂本對大學生生活影響以及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入手進行探討,從信息檢索合訂本管理與意義出發(fā)研究其必要性及可行性并提出優(yōu)化措施以促進圖書信息化的發(fā)展以及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高,建立跨部門協(xié)同的數字校園網系統(tǒng),實現資源共享與利用一體化管理。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圖書館已經成為現代社會文化傳播、知識傳遞和學術交流不可或缺的重要載體,在高校大學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圖書館作為傳統(tǒng)意義上為廣大師生科研和學術服務的載體,可以實現科學知識傳播,提高科研質量以及推動科技進步。加強對高層次人才資源的有效整合與優(yōu)化顯得尤為關鍵。過刊在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當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作為圖書館的藏書的一種,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廣大讀者,為讀者提供大量的所需的信息數據及科研資源。過刊文獻資源本身聚集了大量的原始且較為完整的信息,可以為高校圖書館的教師和學生提供科研和教學方面的資源保障。對于師生的學術和科研來說具有重要的作用。
信息時代的到來,使得高校圖書館在數字化網絡化的發(fā)展過程中,面臨著新一輪的變革。同時也帶動了高校圖書館閱讀空間的不斷擴大,使得高校圖書館可以進行不斷的變革,滿足讀者對于專業(yè)閱讀和知識學習的需求[1]。高校圖書館作為圖書資源以及書刊等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藏書總量日益增加。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網絡技術逐漸成為現代社會傳播和發(fā)展必不可少的工具,圖書館也應該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潮流,采取相應的措施有效地管理讀者。紙質期刊相較于電子期刊來說,具有不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過刊在裝訂過程當中,使用比較便捷,閱讀的方式較為簡單且更容易保存,可以使得讀者在閱讀的過程當中更為直觀有效的了解期刊的內容,對于情報信息的保存來說,具有連續(xù)性、穩(wěn)定性和完整性。可見,過刊對信息的傳播和師生的科研來說,具有重要的價值。
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fā)展,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最重要的工具,越來越多高校圖書館為了迎合時代的潮流,滿足讀者需求而進行過節(jié)性閱讀。社會快速發(fā)展,高校圖書館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zhàn)。隨著數字資源的迅速發(fā)展,電子期刊也席卷了市場的眾多領域,電子期刊以信息量豐富儲存、方便查找便捷等特點,嚴重地沖擊了紙質過刊的發(fā)展,高校圖書館在管理過程當中也不斷地進行數據庫的引進,而紙質過刊被放在邊緣的角落或放在封閉的密集書庫內,長期得不到師生的重視?;蛘邘熒谶M行科研時查找紙質過刊的過程中,因其堆放雜亂無章,最終因找尋困難而放棄。此種情景直接導致了紙質過刊相較于電子期刊來說,讀者較少,過刊因為“過”字,而門庭冷落,難以得到讀者的重視。
隨著高校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優(yōu)秀管理模式引進校園傳統(tǒng)圖書館,也在網絡環(huán)境下進行信息采集工作,而高校圖書館則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下架的過程中,要經歷整理、送裝、裝訂、驗收、編寫、上架等眾多程序,其整個流程耗費的時間較長,導致上架緩慢的問題不斷出現。出版社由于拖尾或缺刊等問題直接影響送裝前的整理進度,工作人員在整理過程當中,因為粗心馬虎而導致數據錯誤或期刊遺漏,編寫人員分編過刊耗費時間長造成工期延誤,過刊管理員上架推遲等問題,都會嚴重地影響過刊上架的緩慢,有些過刊往往等到一兩年后才能夠與讀者見面,嚴重地影響了讀者查找和使用過刊資料的時間,與紙質過刊服務大眾的主旨背道而馳。
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發(fā)展,高校圖書館面臨著日益嚴峻的挑戰(zhàn),而數字資源利用問題也逐漸成為制約其進一步擴大和普及使用范圍,提高服務質量等方面的問題。高校圖書館資源和空間日益緊張,傳統(tǒng)紙質圖書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于文獻資料更新的需求。而在紙質過刊的分類管理當中,由于排架的不科學以及剔除舊書不及時,導致圖書館對于過刊資源管理混亂,讀者難以在數量龐雜的過刊資源當中迅速地找到自身所需要的信息。同時,受傳統(tǒng)的觀念的影響,大多數人認為過刊缺乏相應的實用價值和經濟價值,此種不科學,不正確的認知導致圖書館對于過刊資源的管理手段簡單粗暴,以陳舊的思想限制了讀者對于過刊資源的閱讀瀏覽,在服務師生層面未達到應有的效果。
信息時代的到來,高校圖書館網站已經成為現代大學生閱讀和撰寫各類圖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但是由于高校圖書館自身條件以及圖書資源等限制因素而導致讀者閱讀體驗不佳,書籍閱讀效率低等一系列問題,是圖書館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受傳統(tǒng)重藏輕教觀念的影響,高校圖書館重視對于過刊圖書的儲藏功能,卻忽視了對其合理的開發(fā)和利用,使得過刊圖書很難在師生的教學和科研當中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同時,在過刊管理人員的安排上,因其對過刊資源的忽視,而使得部分過刊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偏低,很難在某種程度上對過刊資源進行主動的開發(fā)和利用,嚴重地降低了過刊資源的利用率,喪失了紙質過刊存在的本來意義和價值。
隨著高校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將目光聚焦于校園網絡信息平臺,而對于圖書館而言,其主要功能就是進行學術共享、科研交流和知識傳播。過刊合訂本作為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難以達到應有的重視高度。過刊以體積量大、儲存空間大的特征,往往被放置于圖書館的最底層密集書庫內,這就導致圖書館中過刊資源的空間較為狹小,過刊管理的空間過于局限。同時,部分學校對于過刊資源處于封閉式管理的狀態(tài),不對外界借閱,嚴重地阻礙了過刊資源價值的發(fā)揮。往往被放置于最底層的過刊圖書,經常會出現書籍發(fā)霉、泛黃等狀況,且圖書館最底層往往光線不足,導致讀者在進行閱讀時往往草草了事,嚴重地降低了紙質過刊的利用率,損害了紙質過刊服務師生學術科研的功能。
1.過刊合訂本的整理與裝訂
隨著高校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不同類型、層次和規(guī)模的專業(yè)大學已經開始在學校開設相關信息資源庫,這就為學校圖書館開辟了新的途徑。隨著網絡技術和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高校圖書館工作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zhàn)[2]。在高校圖書館過刊合訂本的管理當中,要加強對于其整理與裝訂,根據預期設定的時間,對于過刊數據進行整理,絕大部分高校圖書館為了更好地方便讀者借閱,均選擇在寒暑假學生離校閉館后開始整理過刊書籍,在整理的過程當中,要根據征訂號、刊名、刊期、單價、年價及書次號等進行相應的數據登記。同時要加強對于過刊合訂本的裝訂,采取整齊美觀的封面,保持合訂本風格的連貫性,選用恰當的裝訂厚度,切實地將過刊裝訂工作落實到位。
2.過刊合訂本的編目與排架
在過刊書籍進行整理當中,要加強對于過刊合訂本的編目與排架。在過刊編目方面,由于對過刊書籍缺乏相應的重視,導致在過刊書籍數據錄入的過程當中,存在著缺錄錯錄的情況,針對年代久遠的過刊書籍,要根據報刊書籍的年限和類別進行粗放或精細編目,對于過刊合訂本的分類,參照《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四版和《〈中圖法?期刊分類表〉實用指南》,根據各種過刊書籍內容的學科類別,進行三四級類目或五級類目。在過刊書籍排架方面,要根據年代法、刊名法等方式,對于不同年代的期刊進行排架處理,按照主題排架法或年代排架法的方式,對于過刊書籍進行分門別類的處理,使得師生在對于過刊合訂本書籍達到利用的最大化。
3.過刊合訂本的剔舊與存儲
在過刊合訂本的管理當中,要加強對于過刊合訂本的剔舊與存儲,首先,在剔舊方面,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傳統(tǒng)的紙質圖書已經不能滿足用戶對于信息的需求,因此開展過刊合訂本建檔是必要且重要的途徑。電子圖書在當今發(fā)展中顯示出其獨特的優(yōu)越性,可以更加便捷地尋找所需的資料,甚至年代久遠的資料也可以快速查詢。這就使得我們在對于過刊合訂本進行整理的同時要明確合訂本剔除的類別,確定保留多少年的過刊合訂本是過刊合訂本剔舊中重要的問題。在過刊儲存上,由于過刊資源的數量逐年遞增,且體積較為龐大,書籍比較厚重,不宜經常挪動,要選擇通風透、防蟲防潮防火的地方進行放置,保證過刊標識牌的準確醒目詳細。
4.過刊合訂本的環(huán)境和空間
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網絡信息資源豐富多樣,人們對圖書館信息化、個性化服務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滿足高校大學生群體對于過刊書籍的需求,要加強對于過刊閱覽室環(huán)境的建設和空間的改善,不斷地利用外在的環(huán)境和空間吸引讀者的閱覽,傳統(tǒng)的過刊閱覽室多位于圖書館的最底層,陰暗潮濕光線薄弱通風性差等特點使得閱讀者在進行過刊書籍的閱覽時,缺乏相應的資料查找興趣[3]。因此,要不斷地改善閱讀的環(huán)境,適當地增加綠植,經常開窗透氣衛(wèi)生打掃,保持其整潔性、干凈性,營造良好的過刊書籍的閱讀環(huán)境和氛圍,不斷地吸引讀者的閱覽興趣。
1.過刊合訂本的開發(fā)
隨著高校圖書館利用工作的不斷完善,過刊建設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過刊資源的合理開發(fā),能夠吸引更多的讀者最大限度地發(fā)揮過刊資源的深層價值,在滿足大學生群體需要的同時更好地為讀者提供應有的服務。要充分地利用高校圖書館過刊合訂本利用的專業(yè)信息,根據學院的專業(yè)類別,圍繞師生的科研課題和學術課題,從過刊當中選擇優(yōu)秀的核心期刊,并編寫過刊的目錄和索引,將過刊資源錄入圖書館信息庫,為學生的過刊書籍查找時提供索引,最大限度地為學生的需求保駕護航。根據過刊書籍的整理歸納,進行具備特色的過刊資源開發(fā),將具備特色化個性化的書籍向讀者進行展示,切實將過刊合訂本書目的功用發(fā)揮最大化。
2.過刊合訂本的利用
在高校圖書館過刊合訂本的利用當中,要加強對于過刊合訂本的利用工作,解決好閱覽與外借的矛盾,針對不同的期刊提供不同的特色化服務,切實地提高過刊資源的利用率。部分高校圖書館重視過刊資源的儲藏工作,導致部分過刊書目不外借,這就需要我們更好的處理過刊資源的利用問題,或提供便捷高效的復印服務,或明確規(guī)定過刊書籍外借時間,或允許師生對過刊資源進行拍照,切實地開展過刊合訂本的利用工作,提升高校圖書館過刊合訂本的利用率,促進我國數字出版產業(yè)發(fā)展和現代閱讀方式變革。
總之,網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高校圖書館作為信息資源庫中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信息化時代發(fā)揮著越來越大作用。高校圖書館作為一種新型的數字化圖書館,其建設與利用也成為當今社會關注和研究的話題,也是大學生獲取知識、交流思想與工作生活等一系列重要活動中不可或缺的場所。通過對傳統(tǒng)圖書館管理方式進行分析,結合現代數字信息技術和新媒體手段,加強信息化環(huán)境下對過刊合訂本管理與利用優(yōu)化策略的實施,從數字技術和管理模式入手闡述了信息化背景下傳統(tǒng)紙質圖書閱讀方式與現代電子閱讀相結合的新型出版形式以及高校圖書館過刊合訂本等方面內容,并結合現實情況提出優(yōu)化措施,以期提高大學生對數字化圖書工作滿意度、加強圖書館信息化建設、促進學科間的融合發(fā)展、實現資源共享利用最大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