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蕓菲
(廣東省廣州市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廣東廣州 510631)
詞匯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英語詞匯學習是十分枯燥的,這讓許多高中生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而詞塊理論的出現,為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指明了方向[1]。
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的基石。正確使用詞匯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關于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方法也是多元化的,其中編制詞匯記憶網絡是英語教師慣用的詞匯記憶法,由于英語詞匯具有自身的規(guī)律,學生習慣通過腦海將掌握的英語詞匯整理歸類,運用聯(lián)想記憶法將意思相似或相反的詞匯合并背誦,加深對詞匯的認知,以提高自身詞匯記憶的效率。還有部分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在文本中學習、記憶英語詞匯,不斷累積詞匯庫,形成了良好的英語詞匯記憶習慣[2]。
詞塊教學法經過不斷摸索和實踐,已成為相對完善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霸~塊”一詞緣起于美國,是由貝克提出的,他指出詞塊就是將英語單詞、詞組、固定搭配、固定句式糅雜在一起,英語學習者通過系統(tǒng)學習和整體掌握將這些詞塊記憶在大腦中。英語詞塊被分為四種類型,分別是:第一,多個單詞的組合。多個單詞的組合需要學生在平時的英語學習中對單詞進行大量積累。第二,高頻搭配組合。高頻搭配組合是英語日常交流和溝通中使用最為頻繁的詞塊,這是學生學習英語需要掌握的基本內容,了解了這些高頻搭配組合,可以讓學生有一定的英語表達基礎。第三,固定表達的句式。學生只要掌握了這些固定的表達句式,就可以進行英語的日常交流以及簡單的英語文章寫作。第四,半固定表達。英語中的半固定表達,一般固定的是前半部分的內容,學生根據語義接上后半部分就可以實現多句子的完整掌握。詞塊的每種類型都有其優(yōu)勢和劣勢,這就要求老師在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將四類詞塊的教學方式合理搭配起來,從而提升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高中生的詞匯積累很重要,關系著英語教學的質量。目前,詞塊理論已經引起了廣泛關注,也受到了很多英語教師的認可。詞塊中包含了較多的知識點,教師通過組織高中生記憶詞塊,不僅能夠讓詞匯的記憶更加簡單,也能使高中生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鍛煉其靈活應用英語知識的能力,以培養(yǎng)其英語思維[3]。
學生在記憶單詞時,并不是記憶單個單詞的意思,而是將一個個單詞融入詞匯、短語和語境中。學生通過利用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加深對單詞的印象,從而提高記憶的效率。
英語詞匯是學生提高自身聽、說、讀、寫能力的關鍵因素。不同的英語詞匯蘊含著大量的語言內容,對于提高學生們英語邏輯思維有一定的幫助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過程中,大部分英語教師單純地認為英語詞匯識記應由學生獨立完成,因此對其并不太重視,也沒有進行具體知識的講解,導致學生們對于英語詞匯的認識缺少深刻性。另一方面,部分英語教師雖然已經開展英語詞匯識記教學,但是采用單一的教學手段,并沒有科學、合理地布置具體的單詞學習任務,從而大大降低了學生對于單詞記憶的積極性,久而久之,就養(yǎng)成了不好的學習習慣[4]。
隨著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以及考試的重點、難點也隨之發(fā)生改變,而這一改變也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全新的挑戰(zhàn)。在現階段,大多數英語教師還是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這已經無法滿足目前的英語教學需求。在教學過程中,往往表現為教師在英語詞匯相關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組織不夠扎實,教學前并沒有認真做好詞匯教學計劃,教學之后也沒有對單詞的重要性進行強調,沒有設計有針對性的詞匯習題讓學生練習鞏固。同時,在日常教學時也沒有將詞匯和寫作、聽力等各部分教學進行有效融合,而只是將其當作單一的知識點來看待。此外,教師在對詞匯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往往也會忽視課堂氛圍的創(chuàng)建對教學的促進作用。
高中英語課本教材中有很多詞匯,其中有不少形近的詞,學生在記憶過程中不能對它們進行有效的區(qū)分。因此,英語教師需要對這些內容進行重點講解和區(qū)分。但是,在高中英語詞匯識記教學過程中,部分英語教師很容易忽視對形近詞匯的區(qū)分進行講解,也缺少集中性、針對性的訓練,導致高中生們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不能很好地區(qū)分這些詞。不僅僅是這些形近詞,對很多難以記憶的單詞,也沒有進行針對性的訓練,這是目前高中英語課堂所缺失的[5]。
在教學中,絕大多數教師對于詞匯教學的教學設計都存在為了趕進度而忽視學生實際情況的現象。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教學主要是面向應試、提高分數而進行的。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沒有做到對教學對象進行全面分析,然后根據其水平以及能力的不同來安排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而是較為武斷地對學生進行一刀切,統(tǒng)一標準對待,這也就使得教師的教學方法缺乏一定的科學性,顯得過于單調以及老舊,從而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失去感受學習帶來的快樂的能力,學習興趣不斷減弱。與此同時,教師一味地督促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死記硬背,在機械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會受到很大影響。同時,學生在學習中也做不到對語法知識實際用法的深層次掌握,而這也會使學生沒辦法應對英語語境的改變。
教師應在高一正式開始英語教學之前,給學生布置買“積累本”的任務,“積累本”要盡量厚一些,專門用來積累詞塊。教師除了要在日常的教學中有意識地組織學生做好詞塊的積累之外,也要注重檢查學生的詞塊積累情況以及對于詞塊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A New Start”的教學為例,教師應對其中涉及的詞塊進行總結和整理,并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將其抄錄在積累本中,以便日后復習。教師可以在課前隨機抽取學生,檢查學生的詞塊積累情況。如學生掌握得較好,教師應及時予以獎勵,以增強學生學習動力;如學生掌握得不好,教師則應做好引導工作,讓學生意識到詞塊的重要性。經過長期積累,學生便會扎實地掌握英語基礎知識[6]。
在單詞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學生不懂得如何應用詞匯,那么,記憶再多的單詞也是無用的。事實上,許多學生在實際應用的時候,如在口頭表述和英文寫作時,經常會錯誤地使用英語單詞。學生之所以存在這種問題,首先是因為中文母語與英語的用法存在較大的差異,學生很多時候受限于母語的表達習慣,導致他們在英語運用時出現較多的問題。因此,要解決這個問題,教師需要積極建構不同的語境,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在具體的語境下,教師除了引導學生多進行英語閱讀以外,還可以利用擴寫的方式來訓練學生。具體的操作方法就是將單詞擴充成一個短句,然后再將短句擴充成一段文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的詞塊,并強化學生對詞塊的整體記憶。
英語單詞有很多近義詞、同音異形詞、多音詞、同形異音詞等,如果只是按照教材安排的單元來學習單詞就顯得比較零散,沒有規(guī)律,難以記住。學生在接觸新單詞的同時,可以羅列整理出已學過的相同意思或者相反意思的單詞、派生詞或其他相關的單詞,在學習詞組的時候也可以總結出類似用法的詞組。這樣學生就能將本單元單詞和已學過的單詞串聯(lián)起來,加深印象。比如,“care”這個單詞,它的形容詞形式為“careful”“careful”的反義詞為“careless”“careful”的副詞形式為“carefully”“careful”的名詞形式為“carefulness”“careful”的反義詞為“careless”“care”的詞組有“careabout”(關心),“take care of”(照顧)和“carefor(關心,喜歡)”。還有對于意思相近的單詞或詞組我們要加以辨別,如表示“多”的詞組有“a lot of”“a number of”“a great many”“quite a few”“a great deal of”“a largea mount of”等,其中修飾可數名詞的是前面四個,后面兩個修飾不可數名詞,“a lot of”既可以修飾可數名詞,也可以修飾不可數名詞[7]。
2020年全國卷二中完形填空、語篇型語法填空和改錯都有許多考查短語和固定搭配的題目。比如,完形填空第42題的四個選項中,分別考查了be attached to,be allocated to,be exposed to,be submitted to等四個短語的意思。在語篇型語法填空第67題中,考查了beassociatedwith,并讓考生補全介詞with。在改錯題中,第2個改錯為在come China中間加上to。最后一處改錯為將see you sooner中的sooner改為soon。此外,在書面表達中,詞塊和固定搭配的掌握也很重要。在寫作的過程中,許多學生由于對此掌握不牢,往往犯一些不必要的錯誤。比如,學生習作中的這句話:My parents always ask me take a walk after supper.顯然,該學生平時對短語和固定搭配掌握得不好,沒有記住ask sb.To do sth.和take a walk,才會犯下這樣的一些低級錯誤。筆者在教學中發(fā)現,這樣的一些錯誤其實屢見不鮮。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要督促學生加強這方面的積累和練習[8]。
一般而言,學生在學習英語詞匯的過程中,根據詞匯的具體語境對單詞進行記憶,能更好地理解單詞的含義以及區(qū)分同義詞在相同語境中的不同含義等。因此,教師在對高中英語詞匯的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時,可以讓學生結合文章的上下文內容及文章的具體語境理解單詞的正確含義,或依據句子的大概意思,猜測詞匯在文章中具體表達的含義。此外,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在具體語境中學習詞匯的能力,幫助學生高效地學習、掌握并運用詞匯知識。在高中英語詞匯創(chuàng)新模式的實踐過程中,學生在具體的詞匯語境中學習單詞知識,可以加強學生對詞匯的記憶,鞏固學生詞匯知識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的水平和英語寫作能力。
合適的學習方法對于高中生學習英語詞匯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在高中生的英語詞匯學習過程中,選擇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法尤為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和訓練。在教師對學生進行英語單詞的講解的時候,每一個英文字母的發(fā)音在不同的單詞之間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其中暗含的規(guī)律還是可以尋找的。在學習英語單詞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發(fā)現有很多單詞都是相似的,都可以寫在一起進行記憶。我們可以采用思維導圖的學習方式把具有相同意義或相近意義的單詞寫在同一個樹狀圖上,加強學生的記憶效率。在英語課堂上,就是需要讓學生知道英語語言的最小結構并不是單詞,而是單詞里的一些字母結合。學生需要合理地利用這些字母結合來幫助自己記憶英語詞匯[9]。
為了進一步提升詞匯教學的趣味性,更好地豐富學生的詞匯學習體驗,教師也要立足學生的心理特征,以學生的內心需求為教學活動設計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例如,學生正處于好勝心強的心理成長階段,教師就可以充分把握學生的這種心理特點,在詞匯教學的過程中,引入對應的競爭機制,鼓勵學生在詞匯學習的過程中勇爭上流。對于詞匯學習效率高的學生,教師可以予以一定的獎勵。除此之外,也可以組織設計一些詞匯學習的小游戲,借助游戲的形式,一方面能夠緩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緊張、疲勞的狀態(tài),另一方面也能夠有效地預防學生對于學習產生厭煩和抗拒的心理。詞匯小游戲的設計思路十分廣泛,在學習了表達方位的介詞之后,教師就可以組織一個小游戲來溫習所學習的知識。當教師發(fā)出指令之后,學生就需要做出對應的動作或是完成相關的任務。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學生也能夠很好地掌握對應介詞的用法。
游戲和競賽不僅有助于動員和鼓勵學生參與課堂,也有助于學生獲取和整合所學知識,游戲和競賽使課堂教學更具趣味性。將多模態(tài)理論應用于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應更多地關注游戲和競賽的效果。首先,游戲過程中,一定要反復強調紀律的重要性。游戲雖然可以促進課堂氣氛更加活躍,但在課堂上玩游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特別注意課堂紀律,防止學生在游戲中出現各種問題。教師應該認真把握游戲的難易程度,不要在游戲上花費太多時間。為了使游戲更好地發(fā)揮作用,教師需要認真策劃游戲活動,并制訂一些應急措施。其次,注意對教學節(jié)奏的調整。使用游戲和競賽有利于提升學習效果,但如果影響學習進度,達不到學習目標,則得不償失。教師需要運用自己的教學機制及時調整教學的節(jié)奏[10]。
適合高中生的英語詞匯學習情境可以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英語詞匯,同時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進一步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在這樣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下,學生對英語詞匯的學習效率才會更高,英語課堂上的教學質量和教學趣味性才會更強,也更加利于學生主動地學習英語詞匯。傳統(tǒng)的英語詞匯學習方法的效率不甚理想,很多學生對漢語釋義相近的英語詞匯的記憶效果不好。在課堂教學上,教師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合適的情境來幫助學生拓展詞匯辨析,增強英語詞匯基礎,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英語智慧分析能力和自學能力,培養(yǎng)學生英語詞匯學習思維。
詞匯和寫作是當前高中英語學習中面臨的主要問題,由于學生的寫作和詞匯運用之前存在一定的割裂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利用文章或試卷全面分析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使學生全面分析單詞的同時,可以使自身思維被有效激活,以此來使新舊單詞之間的關聯(lián)性被加強,從而使學生的詞匯量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加。例如,通過學習近義詞和反義詞,學生在詞匯方面具有更多的選擇性。另外,教師需要將詞匯教學和寫作教學之間有效融合,使學生的詞匯運用能力得到加強。教師可以對相關寫作任務有效布置,需要讓學生將新單詞融入其中,不僅可以使學生對新單詞的理解更加深刻,還可以使單詞應用熟練度明顯加強,使得豐富詞匯的目的得以實現,從而使學生詞匯應用能力得到明顯加強。
高中英語詞匯的學習是一個不斷復習、擴充的過程。而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學生普遍是邊學邊忘,導致詞匯學習效果不佳。而利用思維導圖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使學生在學習新詞匯時復習與之存在關聯(lián)性的詞匯。因此,在詞匯教學中,教師需要挖掘詞匯之間的關聯(lián)性,并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進行分類整理,如關聯(lián)詞、近義詞、反義詞以及同義詞等,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不斷地完善詞匯體系。
一般而言,學生在學習英語詞匯的過程中,根據詞匯的具體語境對單詞進行記憶,能更好地理解單詞的含義以及區(qū)分同義詞在相同語境中的不同含義等。因此,教師在對高中英語詞匯的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時,可以讓學生結合文章的上下文內容及文章的具體語境理解單詞的正確含義,或依據句子的大概意思,猜測詞匯在文章中具體表達的含義。此外,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在具體語境中學習詞匯的能力,幫助學生高效地學習、掌握并運用詞匯知識。在高中英語詞匯創(chuàng)新模式的實踐過程中,學生在具體的詞匯語境中學習單詞知識,可以加強學生對詞匯的記憶,鞏固學生詞匯知識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的水平和英語寫作能力。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推進教學活動的開展。比如,在開展閱讀、寫作、聽力教學的時候,教師也可以依托其進行詞匯教學,實現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在詞塊的學習和使用過程中,找出詞塊之間的關聯(lián)以及相互作用,對提升詞塊使用水平、有效拓展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詞塊選擇空間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在進行英語寫作教學時應當重視這一問題,著力引導學生針對詞塊之間的搭配進行研究、總結和歸納,有效避免學生在實際寫作運用過程中產生雜糅或混淆等現象,使詞塊運用更加得體,寫作內容更加流暢。教師可以在寫作教學中對詞塊的不同部分進行拆分,并要求學生對其進行重新組合與分析,讓學生能夠在練習過程中對詞塊之間的關聯(lián)作用具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提高詞塊理論在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效果。例如,教師可列舉struggle for/struggle to do/struggle against/struggle with/struggle to one’s feet等不同表達方式的差異化意義和用法,從而使學生對依托struggle這一詞匯構建出的詞塊進行更加全面的認知和了解,提高學生的寫作應用水平。
綜上所述,詞匯學習不僅是高中英語學習的基礎,也是英語學習中的關鍵。傳統(tǒng)的詞匯教學方式較為機械,具有明顯的弊端。而詞塊理論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則能夠幫助高中生理解與記憶單詞,同時也能激發(fā)高中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全面提升高中生的聽說讀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