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日卓
(遼寧省盤錦市大洼區(qū)職業(yè)技術學校 遼寧盤錦 124200)
寫作是高中英語教學中非常關鍵的技能,寫作能力在高中英語課程中占據(jù)非常關鍵的位置。盡管教師在教學中非常重視對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yǎng),但總體效果不是很明顯。因此,教師需要轉變課堂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充分運用課堂和課外資源進行寫作。
1.英漢思維方式差異
英語與漢語是屬于不同的語系,具有不同的語法結構、表達方式和語義形式,所以兩種語言也有不同的思維模式。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側重于整體思維、主觀思維、抽象思維以及直覺思維等;而西方思維方式則是比較側重于分析思維、客觀思維、線性思維、形象思維以及理性思維。學生在這兩種語言進行轉換的過程中,存在轉換困難、轉換不均以及轉換錯誤的原因,這主要是因為英漢思維模式不同所造成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是學生使用漢語思考的方式對英語進行思考,將自己的想法放在腦海中,將其翻譯成英文,最后以書面英語實施。在這種轉變過程中,如果學生不能對這兩種思維方式進行區(qū)分,進行合理的切換,那么也就會出現(xiàn)中式英語或句法形式錯誤[1]。
2.學生英語基礎薄弱
英語語言基礎薄弱,知識保留差,導致學生語言輸出困難,無法寫作,造成嚴重的寫作困難。我國開展英語教育的目的不僅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語言知識,同時能夠把這些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語言能力。當學生的基本英語知識薄弱主要體現(xiàn)在,詞匯和語法錯誤。在詞匯錯誤的情況下,經(jīng)常出現(xiàn)拼寫錯誤和不正確的單詞,在語法錯誤的情況下,主語和動詞、助動詞、時態(tài)、動詞形式、句型等出現(xiàn)錯誤。因此,如果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不足,就很難提升英語寫作水平。
3.英語寫作教育的不足
首先是教師教學方法的問題。這是因為高中英語老師只注重詞匯、聽力、語法和閱讀教學,而忽略了寫作教學,或者是讓學生背誦一些范文以及句子結構在以后的寫作中進行使用,而不關心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技巧。其次,由于上課時間的限制,寫作培訓的機會很少。高中生課時緊張,作業(yè)繁重,老師在課堂上只是對英語課文進行講解,很少有學生自主進行英語寫作。第三,教師沒有重視對學生英語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沒有寫作的動力。
1.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
因為英語和漢語的思維方式完全不同,教師需要區(qū)分這兩種思維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方式。首先,教師需要向學生解釋中英文思維方式的區(qū)別,并通過口頭表達、視頻播放、專題講座等方式,讓學生充分了解兩種方式的區(qū)別。教師還應比較和分析中英文寫作,讓學生深刻理解英文和中文寫作的差異,從而改變學生的思維方式。其次,教師還應教導學生與西方的跨文化交流,提高他們的跨文化認識,了解中英兩國思維方式差異的原因。最后,教師還可以利用文本的具體內容進行文本分析,并了解微觀和宏觀策略。在微觀策略中,教師在涉及冗長而困難的句子時,必須分析每個單詞和單獨的句子,并進行拆分分析文章的主題和結構,幫助然后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和分析。學生逐漸學會使用英語思維來分析英語文章并將其應用到他們的寫作中[2]。
2.加強寫作訓練
除了語言輸入,語言輸出在寫作教學中也很重要。根據(jù)Swain的輸出假設,第二語言習得需要雙向交際活動,單純的語言輸入不足以進行語言習得,學習者必須有機會使用語言的輸出,語言輸出使學習者能夠使用語言資源并進行轉換,以增強對語言的深入理解。首先,教師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輸出和寫作環(huán)境,讓學生在真實的學校環(huán)境中練習和參與交際活動,以激發(fā)他們所擁有的知識。情景材料的寫作應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或經(jīng)歷,結合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與師生分享和討論寫作經(jīng)驗,提高學生參與寫作的意愿。其次,教師必須監(jiān)督學生的英語學習。由于大部分高中生的英語學習不夠積極,教師必須與家長溝通,監(jiān)督他們的英語寫作活動,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相互評估和修改,并將寫作報告反饋給教師。這不僅可以讓教師減輕工作量,還可以讓學生以協(xié)作的形式監(jiān)督和評估彼此的作文。學生通過相互評價逐漸獲得成就感,從被動英語學習過渡到主動學習。最后,教師使用多種策略來教授寫作。在訓練學生的寫作訓練過程中,教師實施寫作教學中的興趣激發(fā)策略、閱讀策略和語篇策略,可以將閱讀和語篇分析相結合,從不同的方面對學生的寫作意識進行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3.加強語言基礎知識
英語基礎知識是學生對英語進行良好學習的重要條件,也是英語寫作的重要基礎。教師是對學生英語基礎知識進行培養(yǎng)的重要指導者,教師需要充分地運用詞匯塊理論的教學方法,有效地提升高中生的英語寫作能力。詞塊是具有特定含義和結構的短語和固定搭配,在語言的輸入/輸出過程中以固定或半固定的方式使用。教師引導學生從課本知識、輔導資料、網(wǎng)絡資源或者是其他的學習資料,通過多渠道積累詞群知識,鼓勵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對英語詞群知識進行學習,然后,運用可理解的知識積累記憶。同時,需要教高中生認識和積累各個領域的語法和話語,課后多練習,與師生討論交流,加強英語基礎知識。語言基礎知識的積累過程是需要長期堅持的,教師要讓學生保持持之以恒的態(tài)度,從數(shù)量的積累實現(xiàn)質的飛躍,靈活運用到高中生英語寫作中去。學生可以根據(jù)詞性對一些常用的書面詞匯進行分類總結,仔細分析詞匯錯誤的原因。通過將具有相同特征的單詞匯總在一起,可以通過促進共同記憶的形成來加深單詞的印象。學生還可以總結一些英語寫作中常見的句型,并在腦海中形成一個基本的語法框架。高中英語寫作比較難,但是基本句型的應用還是比較重要的。學生可以以基本句型為基礎,根據(jù)語法的復雜程度逐步變換和增加項目。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對這些基本句型進行擴展,將簡單句型擴展為復合句等。學生可以在課文、英語輔導閱讀等拆分和組合的練習材料中找到長句和短句。另外,學生可以在課后練習課文改寫,這種學習方法不僅可以增強對課文的理解,還可以達到加強語法教育的目的[3]。
4.通過運用微博平臺提升學生的英語興趣
隨著信息技術水平的提升,對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產(chǎn)生了極大的改變。近年來,年輕人比較喜歡玩“微博”。微博主要是以手機合計算計為傳播媒介,讓博主將自己的感受、理解、所見、所聞及時發(fā)送到互聯(lián)網(wǎng)。傳播速度快、實時性強、語言精煉,并且具有高度的互動性和個性化。教師可以結合傳統(tǒng)英語寫作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通過運用微博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指導學生通過微博發(fā)表自己的英語寫作作品,培養(yǎng)創(chuàng)作樂趣,滿足內在需求,提高寫作成就,有效地提升英語表達能力。
首先,微博數(shù)量固定,不限制發(fā)文主題。語言學習過程也是非常積極的認知過程,興趣的產(chǎn)生不僅使寫作成為可能,同時也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微博中的寫作材料來源于學生的實際生活,能夠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因此,對于學生在微博上的寫作內容以及風格不應該有限制,如果是感興趣的話題,學生可以靈活地用英語表達生活感悟和生活經(jīng)歷,每周至少寫一篇文章(140字)。這項工作,一方面旨在實現(xiàn)從量變到質變的突破,另一方面能夠培養(yǎng)學生寫微博的習慣。其次,微博能夠添加表情,讓文字不再枯燥寂寞。學生喜歡在他們的作品中添加不同的表達方式。微博的運用極大地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求,在表情裝飾下,學生的作文增添很多的藝術氣息,極具吸引力。第三,使用“微”功能設置“流暢”的寫作游戲。微博寫作的主體是學生,利用微博的少量文字可以創(chuàng)建易于傳播和自然互動的鏈接式寫作活動。例如,在“點名”游戲中,學生A向學生B發(fā)送包含幾個問題的鏈接。這些問題涵蓋了廣泛的問題,包括常識、英語文化知識等,由B然后他修改了一些問題,然后將它們傳遞給學生C進行排序。學生不僅能夠提升自己的英語表達能力,還能夠在“點名”游戲中,使用英語進行問題的設置以及回答,這種“靈活”的寫作方式非常有趣。又如,故事接龍游戲,班長從微博第一句話開始,每位同學隨機發(fā)一句話,到本輪結束,同學們創(chuàng)造的故事就完成。在整個寫作過程中,每個學生出于好奇只寫一個英文句子,但隨著故事的起起落落,同時批判性地檢查故事的發(fā)展、結果和語言。同學們強烈希望改講故事的語言并重塑不斷變化的故事情節(jié),從而充分的激發(fā)了學生的英語寫作興趣[4]。
5.確保學生獲得正確的寫作技巧
英文寫作一般采用擴展法,按“點-線-面”法逐步擴展為章節(jié)。一般的寫作順序是:第一,審題的思路。評判是對作品標題所要求的體裁和題材進行評判。找出作文應該是敘述性的、爭論性的、實用性的還是描述性的。還應該考慮與文本完整性相關的問題,例如時態(tài)和人稱,決定文章的主題。第二,列出要點。在審查寫作題目并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意圖之后,需要勾勒和構建文章的骨架了。在文章布局中,需要做好幾件事。安排段落層次結構、放置過渡以及處理開頭和結尾。第三,單詞和句子。將要列出的點展開成句子。造句時需要確保語法的結構正確,內容比較生動,使句型多樣化。評分老師結合語言的使用和亮點數(shù)量對文章進行排名。第四,連句。寫作不應該是一堆簡單的句子,而應該體現(xiàn)完整性和一致性,使文章流暢簡潔。一般來說,需要學生全面掌握并對過渡詞進行使用。過渡詞一般是具有表達時間、空間、對比、強調、因果關系等的作用。正確使用過渡詞可以幫助句子之間的過渡流暢,確保文章之間的過渡流暢。第五,檢查修改。在課文完成后,全面檢查重點是否涵蓋,人稱和時態(tài)是否正確,用詞是否恰當,文中的字數(shù)是否正確。滿足要求并檢查語法是否存在重大錯誤,然后根據(jù)檢查結果進行更正。教師還應在平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使他們的寫作保持清晰整潔[4]。
6.倡導自由創(chuàng)作
最初,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意愿每周寫幾篇文章,每篇文章的長度由學生自己決定。教師應認真閱讀每一本日記,并進一步指出語言運用中的錯誤,更加重視與學生的溝通。用英語對日記中所寫的內容寫評論,或者鼓勵或表達意見和經(jīng)驗。此舉可加強師生之間的情緒交流,間接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興趣。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簡單的師生交流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對教師和英語科目的感情和興趣,但也間接促使學生認識和使用許多不熟悉的英語單詞和短語。
7.鼓勵學生進行各種寫作練習
各種寫作練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必須分階段進行。因此,在識字教學方法中,教師應積極將英語寫作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通過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獲得更多的寫作材料,逐步掌握寫作技巧,逐步提高寫作水平。例如,在教學方面,教師積極組織英語歌曲比賽、英語手稿比賽,以英語出版展臺報紙,張貼在校園展臺和課堂上,同學們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上課。在這項活動中增加對英語的興趣,并將實際活動與英語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教師應積極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及時給他們建議,鼓勵他們在英語寫作中發(fā)揮積極性,以提高學生對有用英語寫作的信心,并從總體上提高英語水平。
8.通過閱讀一定數(shù)量的樣本,增強學生的感知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教育的初期,提高正確的認知。作者要求學生每周記3-5篇同體裁的文章。記錄水平低的學生堅持每天寫5個英語短語,并由老師或同學及時糾正。實踐表明,學生在考試中可以有意識地使用與寫作相關的句子,從而節(jié)省了思考時間,提高了學習成績。
9.關注社會熱點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英語與經(jīng)濟、教育、科技、環(huán)境保護等各個領域的知識相互滲透,帶領學生關注社會上的熱點,為學生英語寫作積累素材。培養(yǎng)當?shù)氐挠⒄Z風格。
總之,英語寫作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英語學習能力的體現(xiàn)之一。在英語教學中,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至關重要。在改善課程的同時,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通過將實踐與英語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提高教師英語水平,以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信心和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