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逸夫實驗中學(741000)楊心想
當前,初中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制約了教學效能的發(fā)揮,阻礙了教學質量的提升。序列性策略要真正體現循序漸進的原則,這樣才能更有效地解決作文教學中的問題。研究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相應的對策是每位初中語文教師必須做的。本文試從初中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作文教學的序列性策略兩方面進行探究,以得出相應的突破策略和建構路徑。
傳統(tǒng)作文教學只是簡單布置寫作任務,并在學生寫作完成后進行批改評講。這樣教學只能促使學生完成作文寫作任務,而不能提升學生對作文寫作的認同度和積極性。初中作文教學應聚焦學生寫作能力的躍升。當前,一些教師在作文教學中仍單一地聚焦應試作文訓練,“唯分數論”依然大行其道。作文教學目的的偏離導致學生作文程式化現象嚴重,學生情感體驗和經驗積累被忽略。部分教師有這樣的認識誤區(qū):學生學寫作文是為了應付中考。這種功利化的教學思維,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寫作能力的長遠發(fā)展,還會影響初中作文教學體系的科學構建。從教師方面看,初中作文教學目的偏離的原因是,沒有認識到寫作的本質是為了表達和交流,也沒有認識到作文教學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和人文情懷。一些教師在作文教學中無法對接學生生活實際,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熱情,以致學生覺得作文課堂枯燥無味,在寫作時無話可說,無事可寫。學生缺乏寫作熱情和靈感,那么他們的寫作效果可想而知。學生在課下若不善于積累,也不善于實踐,不會進行寫作練習,不關注時事,便難以提升作文能力。寫作教學目的的偏離會催生一系列不良后果。
部分初中作文教學存在明顯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力,缺乏系統(tǒng)化、科學化、梯度化、序列化的作文訓練。學生在寫作時無內容可寫,成為初中作文教學的痛點和難點。一些學生會直接到優(yōu)秀作文選中找素材進行摘抄拼湊,導致作文缺乏個性,與生活脫節(jié),感情匱乏,語言蒼白無力。一些學生在寫作時說謊,沒有真情實感,矯揉造作。一些學生反映作文課上的系統(tǒng)作文訓練太少。通過探究能夠發(fā)現,上述問題與教師教學任務重,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作文教學有關;與教材中作文教學內容編排較少有關;與作文教材不系統(tǒng)、不規(guī)范有關;也與教師沒有精心準備、隨意性較強有關;等等。
當前初中作文教學中存在點撥方法缺位的問題。部分教師采用的作文教學方法十分單一,通常是布置寫作任務后就讓學生動筆去寫。一些學生缺乏寫作動力、寫作素材,寫作時全靠東拼西湊。在教學中,部分教師并不關心和考慮學生的好惡,也不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心理變化趨勢,更不重視學生寫作靈感的激發(fā)。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靈魂所在。寫作興趣不濃、審題能力缺乏,導致學生無法精準把握主旨。長此以往,學生的寫作能力難以提升。如在寫《對我影響很大的_____________》時,部分學生跑題了,他們將某一次發(fā)生的事情寫得非常具體,但對其產生的影響只是一筆帶過。優(yōu)秀作文則能高度概括那一次發(fā)生的事情,而把重頭戲放在其對今后的學習與生活產生的影響上。
部分初中作文課堂教學缺乏序列訓練及完善的評價體系。部分教師很少給學生建設性評語或修改意見,這樣不利于學生寫作思維的錘煉和提升。在初中作文教學中,部分教師使用的指導方法不科學,停留于機械式的作文技巧和方法的講解,沒有注重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發(fā)散思維能力等的鍛煉,因此學生在寫作時常覺得沒有內容可寫。教師漠視對學生領悟能力和觀察習慣的培養(yǎng),會導致學生語言蒼白無力,難以寫出出彩作文。
1.營造教學氛圍,創(chuàng)設作文情境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明確教學目的,把訓練學生的作文能力作為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要積極創(chuàng)設作文情境,引導學生調動自己的情感經驗和生活經驗,打開思維的閘門,科學地調取素材,激活寫作欲望。只有在適宜的作文情境中,學生的思維才能被打開,學生的熱情才能被激發(fā),學生的想象才能被激活。營造良好的寫作氛圍也非常重要。在良好的氛圍中,學生可以始終保持寫作的熱情和新鮮感,這對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有助推作用。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教給學生相應的方法和策略,如頭腦風暴、思維圖例、列提綱、想象、查資料、做調查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行動的先導。“興趣是寫作最堅強的支撐?!敝挥信d趣被激發(fā),思維被激活,掌握相應的技巧,學生才能將豐富的生活引入寫作。能將自己的生活轉化為生動的作文素材,表明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素材積累能力和識別能力。學生之所以覺得沒東西可寫,主要是因為沒有充分利用自己儲備的東西。
2.構建梯度序列作文訓練格局
初中語文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制訂和完善作文訓練方案,確定明晰的教學目標,注重寫作能力訓練,構建梯度序列作文訓練格局,以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作文訓練。不同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思維能力及知識經驗積累有一定的區(qū)別。因此教師應細化分解不同年級的作文教學目標,優(yōu)化教學計劃,有意識、有步驟、有序列地發(fā)展學生的作文能力。例如,初一階段著重寫人記事和說明方面的訓練;初二階段開始進行議論和抒情方面的訓練;初三階段開始進行面向中考的集成性和綜合性作文訓練。教師應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開展有梯度的系統(tǒng)作文訓練,切實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3.鼓勵學生勤于練筆,進行科學點撥
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練筆,不拘泥于文體,注重點撥的高效化、科學化、規(guī)范化。練筆是提升學生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的重要舉措。教師應該科學指導學生進行練筆,讓學生通過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感悟生活,激活情感因素,培養(yǎng)高尚情操,體會寫作方法。教師適時予以指導,可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學生可選取自己擅長的文體進行寫作,如書信、日記、小說等,不要局限于條條框框。自信心的增強,能助力學生作文能力的提升。教師應注意點撥的科學性、有效性,關注作文用詞是否恰當、句子結構是否合理、層次是否清楚、中心是否突出、詳略是否得當等。教師要教給學生一定的謀篇布局、遣詞造句、審題等的技巧策略和方法,增強學生修改作文的意識,幫助學生寫出好文章、改出好文章。
4.完善作文評價體系
教師的評價對學生的寫作具有重要的導向意義。準確恰當的評價能夠激發(fā)學生樂于寫作的情感。不同學生的能力、思維傾向等都不同,因此教師對學生作文的評價要有所不同。例如,對作文能力較強的學生應該有更高的要求,對作文基礎較差的學生應以鼓勵性評價為主。教師要重視課堂作文評改,切實轉變角色,從說教者轉變成平等的合作者、交流者、傾聽者和分享者,秉持“學生感知—教師指導—師生互動交流、合作評改”的評價思路,構建交互式教學評價體系,以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寫作熱情,提升指導效能。評價時要精心設計評語,選擇適宜的方式。即時性評價與延時性評價都是不錯的評價方式。即時性評價就是當堂對學生的作文做出科學評價,既具引導性又具及時性。即時性評價能使學生提高寫作積極性和能動性。而對那些抗壓能力不強,或者一時難以做出決斷的學生,宜采用延時性評價。評價應集中在內容、語言、結構、立意等方面,評語應具有針對性和靈活性,要有側重點,對學生的心理和寫作有一定的引導作用。
1.廣泛閱讀經典名篇
當前,一些初中生語言功底較差的重要原因是閱讀量過小。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平時多閱讀、多交流。實踐告訴我們,大量閱讀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和相關經典,對開闊學生的寫作視野、活躍學生的寫作思維、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和語言、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具有強大的助推作用。教材中的文本是經典篇目的代表。教師在授課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對文本的結構、寫法等進行探究。教師可以引領學生仿寫相應文本,并在此基礎上深化學生對寫作手法的認知,促使學生寫作能力全面均衡和諧地發(fā)展。
2.積累素材
積累素材是提升寫作能力的重要路徑。生活中可用于寫作的素材隨處可見,教師要有目的、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接觸生活、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勺寣W生準備一個筆記本,隨時記錄那些打動自己的悲喜瞬間及自己的細微感受和動情時刻。學生可積累一些好詞好句、名人名言和典型材料并分專題進行歸納整理,這樣更容易使積累的素材為寫作所用。此外,學生還要注意學習仿寫。仿寫是迅速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徑。學生能在模仿中慢慢體悟寫作的策略和方法。教師要注意引領學生在仿寫中學習他人的敘述方式、遣詞造句方式、行文結構等。
3.訓練邏輯思維
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是提升學生作文能力的重要方式。訓練學生抽象邏輯思維的方法多種多樣,最直接有效的是教師上課時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和辯論。要想訓練學生的形象邏輯思維,教師則可以在指導學生寫作時,讓他們多聯想和想象。平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引領學生認真觀察、記憶事物的基本特點,并能隨手寫出,這樣做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要把先進的教育理念和人文思想貫穿初中作文教學全過程;要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活學生的寫作思維,引導學生將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從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獨立意識、主體意識、探究意識等方面入手,著力發(fā)展學生的個性,突出學生的寫作創(chuàng)造力。
4.豐富體驗,增強寫作獲得感
在平時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導學生積極觀察生活、接觸生活、感悟生活,以豐富和增強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生活是學生寫作的不竭源泉,教師應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多觀察、多揣摩,同時還應錘煉學生的思維,注重引領學生的思維走向深入,以使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學生只有在作文中融入了自己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才能使作文變得鮮活、完整、深刻、有質量。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潛力,滿足學生的寫作心理需求,增強學生對寫作價值的認同感。創(chuàng)辦校報、???、班刊等刊載學生的作品以及向其他讀物推薦優(yōu)秀的學生作品等做法,可以讓更多人欣賞學生的寫作成果,進而增強學生的寫作獲得感。
上述作文教學序列性策略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開闊學生的觀察視野,深化學生的科學認知,引導學生熱愛生活、融入生活,并從生活中挖掘寫作素材。教師應積極應用作文教學序列性策略,以開展有梯度的系統(tǒng)作文訓練,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進而增強學生的作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