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莉
(南京東山外國語學校 江蘇南京 210000)
國家不斷重視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共同發(fā)展,因此,中考將引體向上作為體育必考科目之一。在許多初中學校,體育測試引體向上不及格率極高,滿分的人數(shù)更是少之又少。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學生需要進行進階式的訓練方法,逐步提高引體向上的訓練水平[1]。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初中男生引體向上成績以及成績不理想的原因如下。一方面,大部分初中男生僅僅借助跳躍的力量完成一次引體向上,無法完成第二次引體向上。這就說明學生的背闊肌具有一定力量,但是上肢帶肌群力量不夠強大,無法完成第二次動作。其根本原因在于學生沒有熟悉方法,平時未能加強訓練[2]。另一方面,初中男生對引體向上持消極態(tài)度,甚至毫不在意。調(diào)查結果顯示,某中學40%的男生都不喜歡引體向上,僅有10%的男生認為引體向上測試非常重要,會全力以赴,其余50%的學生則保持淡然的態(tài)度,認為能達標就達標,不能達標就放棄。
2.1.1 堅持傳承運動精神
引體向上從本質(zhì)上磨煉了初中男生的意志,也極大培養(yǎng)了學生的心理。中國血脈,緊緊相傳,需要年輕人去傳承[3]。初中生要在體育運動中尋找明確的方向,訓練好引體向上,努力學習,將每一件事情都做好。在課堂教學中,要配合教師的傳授方法,認真訓練,仔細揣摩教師的用意,勤加練習。在做引體向上時不能著急,要一步一步慢慢來,嚴格遵循訓練的要點,避免運動拉傷或者產(chǎn)生其他不適反應。在訓練過程中,要認真總結,回顧自己訓練的不足之處,虛心向他人請教,積極思考,學以致用,完善自我。
2.1.2 堅持摒棄不良習慣
許多初中男生在上體育課時對引體向持消極態(tài)度,因此形成了上課不認真聽講,課上不用心訓練,課下不勤加練習的不良習慣。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需要對不良習慣說“不”,應該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用心處理身邊的小事。在進行引體向上訓練時,需要端正態(tài)度,進行進階式訓練,不強求一個“大跨步”,只要認認真真做好每一個動作,保證自己的運動效率。在訓練上不拘泥于一種生搬硬套的方法,而是在認真了解每一個動作后,選擇適合自己的訓練方法。因為每個學生的訓練進度不同,不懂的步驟與動作自然也不同,因此需要每位學生自己揣摩動作要領,形成自己的訓練體系。
2.1.3 堅持借鑒優(yōu)秀學習方法
初中學生在做引體向上時,通常不能很熟練地掌握每個動作要領,需要跟隨教師逐漸領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提前為學生做正確的引體向上動作示范,然后由學生自主訓練。學生在訓練過程中遇到棘手的問題,可以請教學生與教師,取長補短。學生在訓練過程中相互討論,尋找訓練技巧,加快學習進度,共同進步。無論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都應以嚴謹?shù)膽B(tài)度對待每一件小事,多發(fā)現(xiàn)他人的長處,同時借鑒他人優(yōu)秀的學習方法以及處事態(tài)度,這對自身未來的發(fā)展有重要意義。
2.1.4 堅持完善教學理念
引體向上訓練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踏實地訓練,最終才能得到滿意的結果。在進行體育訓練時,雖然是學生訓練,但教師也是主力軍。教師必須有嚴謹?shù)慕虒W態(tài)度和完整的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讓學生明白引體向上訓練的精髓之處。在學生進行進階式訓練時,教師應該務實工作,迎難而上。同時,在進行引體向上教學時,可以借鑒其他學校訓練方式,吸取他們的管理與教學經(jīng)驗,完善教學體系,提高教學效率。
2.2.1 針對肥胖學生采用“減負引體”練習,提高自身相對力量
肥胖學生在做引體向上練習時,相對于正常學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因此,采用“減負引體”的訓練方式,讓學生依靠上肢力量克服自身重量?!皽p負引體”就是減輕自身的負重,從而做出標準的引體向上動作,提高自身的相對力量。因為肥胖學生體重較普通學生重,所以需要將次數(shù)降到5次以下,向上拉到最頂端時必須要夾背挺胸,手肘往后帶。這樣的訓練方式會讓學生的肌肉產(chǎn)生向心與離心收縮,有助于功能性肌肉的增長,進而完成標準的引體向上動作。這類學生雖然不擅長引體向上動作練習,但他們往往在提拉重物或投擲項目中表現(xiàn)突出,說明肥胖學生不擅長引體向上運動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上身力量與自身體重不相稱[4]。如果他們進行與正常學生同樣的訓練模式,不但達不到理想的訓練效果,而且還可能會打擊他們的自尊心與自信心,又或者會造成肢體傷害。因此,這部分學生需要提高自身的相對力量,加強上肢力量的練習,并進行控制體重的訓練。
例如,該部分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引體向上訓練,首先,在訓練開始之前,可以將慢跑或者廣播體操作為熱身環(huán)節(jié),這樣既可避免學生因為高強度的訓練而產(chǎn)生消極思想,還可以加強學生上肢的鍛煉效果。在訓練中期,可以以慢跑與俯臥撐為主,提高學生的體能水平,加強上肢力量。慢跑和體操都是有氧運動,通過緩慢的運動頻率來增強自身的免疫能力,提高身體素質(zhì)。在進行慢跑和體操過程中,學生會經(jīng)常揮手臂,這樣的動作不僅具有鍛煉上肢力量的效果,還可以鍛煉自身的靈活性和反應能力。在完成以上準備工作后,可進行拉杠鈴、懸垂過云梯等練習,提高握力。在學生能夠熟練完成以上訓練后,就可以嘗試做正常的引體向上練習,為測試打下堅固的基礎。某中學專門為肥胖學生制定的以控制體重為主和提升上肢力量練習為輔的“減負引體”練習的結果表明,大多數(shù)學生的體重都得到了較好的控制,引體向上的訓練效果也大有可觀[5]。
2.2.2 針對正常學生采用“反屈引體”練習,提高自身主要力量
初中男生正處于青春期,也是生長發(fā)育最關鍵的時刻。因此,力量練習是最主要的。力量練習不僅對學生的生長發(fā)育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對提高學生引體向上訓練技能有極大的幫助。但是由于引體向上自身本就不是簡單的運動項目,學生動作無法做到百分之百標準,學生容易失去興趣,力量素質(zhì)也就隨之降低。學生要想在測試時得到優(yōu)異的成績,就必須要通過交換練習和專門練習來改變訓練中一些不利的局面。
引體向上運動項目的主要屈肌群為肱二頭肌、三角肌后束和肱橈肌。學生在做引體向上動作時,這3個屈肌群對肌肉的要求極大。如果學生做的是反握杠引體向上,那么就有利于發(fā)揮肱二頭肌和三角肌的力量訓練。比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讓各項指標都正常且身體素質(zhì)好的學生進行“反屈引體”練習,這類學生可以通過反握杠引體向上快速發(fā)展肌群。隨著反握杠引體向上的不斷訓練,可以增加引體向上個數(shù),突破運動極限,通過“反屈引體”逐漸過渡到標準動作練習,爭取完成訓練目標。
2.2.3 針對體弱學生采用“蹦挺引體”練習,提高自身協(xié)調(diào)能力
引體向上嚴格要求學生雙臂同時用力引體,然而身體素質(zhì)相對較差的學生不足以達到運動標準。肌肉力量對于完成引體向上動作至關重要,尤其是對于體弱的學生,這類學生需要有效利用屈肌群的肌肉反射來增強肌肉的速度力量,提高肌肉之間的協(xié)調(diào)能力。
比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逐步降低學生訓練時的擺動幅度“蹦挺引體法”來幫助體弱的學生增強肌肉的力量。在學生完成“蹦”與“挺”的過程中,需要身體配合頭部完成動作。學生在進行一系列的訓練之后,就能夠逐漸過渡到標準的引體向上訓練中,提高學生的訓練水平。
2.3.1 以正確的訓練技術為基礎
初中男生在做引體向上必須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起跳時雙手握桿,深吸一口氣;第二,第一次引體向上時,縮肩胛骨開始做動作,肘關節(jié)拉向地面,頭部保持中立,身體保持平衡,在第二次引體向上時,一氣呵成,形成振波;第三,先放下身體,手臂伸直。體前屈髖腿,手臂伸直,小腿后擺。
2.3.2 充分利用體育課堂時間
初中生很難做到課下自主練習體育項目,需要高效利用體育課堂時間,加強訓練。教師也需要以課堂教學為主,將體育訓練技術融入教學中。訓練的內(nèi)容可以為夾臂俯臥撐、單邊起練習、仰臥起坐組合練習、俯臥背肌組合練習、直臂懸垂平梯移行、屈臂懸垂、肩胛骨引體及反握懸垂臂屈伸等。
2.3.3 將全員運動作為烘托
全員運動就是全體成員一起參加運動。為了提高初中生對體育的興趣,活躍校園的氛圍,學??梢越M織全員參與的運動會,增強班級的團結感。其比賽項目便是體育課上學生的訓練技能,給學生提供比拼的機會,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熱愛[6]。
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男生引體向上進階式訓練,不僅要通過輔助練習來增強上肢肌肉群,還需要熟練掌握引體向上的動作要領和及訓練技巧。在訓練過程中,學生可以借鑒優(yōu)秀同學的訓練方法,增強自己的訓練水平,還可以與同學或教師共同探討訓練技能,尋找適合自己的訓練方式。初中男生因存在個體差異,所以需要選擇適當?shù)姆椒?,掌握引體向上的精髓,循序漸進地學習引體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