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艷,王麗凈(.上饒市信州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饒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江西 上饒 334000)
肺結核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慢性傳染性疾病,其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發(fā)的?;颊咴诟腥竞?,其多個臟器都可能受到侵入,其中以肺結核最為常見。通常情況下,患者在發(fā)生肺結核之后,可能會出現(xiàn)低熱、盜汗、乏力、消瘦等癥狀,同時也可能存在咳嗽、咳痰、咯血以及胸悶等癥狀,加之癥狀具有反復發(fā)作的特點,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與生活質(zhì)量。與此同時,會導致家屬承受較大壓力。在此期間,作為護理人員,應給患者提供合理的護理服務,以此來幫助患者樹立起治療信心,并降低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的痛苦[1]。本文旨在探究肺結核護理中人性化護理措施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上饒市第二人民醫(yī)院結核科收治的肺結核患者142例,以擲硬幣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71例。對照組中男40例、女31例;平均年齡(39.23±2.13)歲。觀察組中男41例、女30例;平均年齡(39.21±2.15)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患者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擬訂的肺結核診斷標準;(2)患者存在午后低熱癥狀、乏力癥狀或者食欲減退癥狀;(3)同時患者存在干咳癥狀以及少量黏液排出。排除標準:(1)患者結核菌素試驗結果顯示為陰性;(2)患者存在意識障礙或者精神障礙;(3)患者對于研究不予合作。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針對患者實施相關臨床護理措施的過程中,作為護理人員,需要保證患者治療期間,做好患者病房環(huán)境的有效控制,保持病房環(huán)境的整潔以及衛(wèi)生。在確保病房中環(huán)境溫度和濕度較為舒適的基礎上,護理人員應定時對病房進行通風。在患者處于疾病急性期間,護理人員應引導保持臥床姿勢,以便休養(yǎng)身體。在患者相關臨床癥狀獲取一定改善的狀況下,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加以引導,讓其從事適宜的運動量?;颊哌M行實際治療的過程中,護理人員也應針對患者的皮膚實施全方位的護理。期間護理人員需要重點對感染問題進行預防,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避免隨地吐痰等不衛(wèi)生的行為。為了避免出現(xiàn)結核菌傳染,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使用過的餐具實施消毒處理[2]。在患者實際治療的過程中,作為護理人員,應引導患者按照醫(yī)囑進行用藥,并對治療期間的各項注意事項進行充分說明,以此來對患者的飲食情況和用藥情況進行科學控制。
1.3.2 觀察組 在常規(guī)臨床將常規(guī)護理措施當作基礎,針對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措施,具體內(nèi)容如下:(1)在患者具體治療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每日針對病房實施消毒處理,通過噴灑消毒液等措施來對病房中的細菌密度加以控制,這樣可以合理避免患者實際接受治療期間出現(xiàn)感染等問題。除此之外,護理人員應為患者提供完善的防護措施,避免患者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產(chǎn)生壓力性損傷的情況。患者處在開放期時,護理人員應針對性落實消毒以及隔離等工作,并為患者提供單間的病房,此過程中需要使用紫外線來針對患者的病房實施消毒處理。針對肺結核菌呈現(xiàn)為陽性的患者來講,護理人員應針對其的痰液進行妥善處理,并引導患者佩戴口罩。在患者病情穩(wěn)定之后,護理人員可以引導患者適當進行戶外活動,此過程中應充分控制患者活動量,避免患者過度勞累。(2)由于肺結核患者的治療周期相對較長,因此患者進行實際治療的過程中,比較容易產(chǎn)生消極和抵觸等負面情緒狀態(tài)。護理人員應對其所出現(xiàn)的這些不良情緒予以高度關注,隨后通過針對性與患者開展溝通,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為患者開展心理調(diào)適。溝通期間護理人員應落實患者的安撫,在幫助患者消除各項不良心理狀態(tài)的基礎上,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提升患者對于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和對治療的信心。值得一提的是,適當?shù)倪\動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心理承受能力。在患者接受治療期間,護理人員需要為患者及其家屬詳細講述疾病相應治療方法所能夠起到的效果,同時對患者家屬予以引導,讓其多多陪伴,并鼓勵患者,從而減輕患者疾病治療過程中的心理負擔。(3)對于存在咯血癥狀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引導其長時間保持臥床狀態(tài),此期間,護理人員需要確?;颊咻^好的呼吸道通暢性。如果患者日常行動存在障礙,護理人員還需要在患者接受治療期間為患者提供洗漱、翻身、擦背等護理服務,同時對患者生命體征以及意識狀態(tài)進行密切觀察,避免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出現(xiàn)各種風險。(4)在患者接受治療期間,護理人員需要為患者詳細的講解用藥原則以及藥物使用方法,以此來保證患者的用藥規(guī)范性。避免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xiàn)擅自停藥、擅自調(diào)整藥物使用量等問題,加強患者用藥的依從性,并且患者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應按照醫(yī)囑為患者提供抗生素藥物、支氣管舒張藥物以及祛痰藥物,此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對患者詳細說明藥物治療的方法和目標,并告知患者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此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引導患者對自身的狀態(tài)進行感受,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則及時向作出相應匯報?;颊咧委煹倪^程中,護理人員也應針對其表現(xiàn)進行觀察和了解。同時護理人員應在患者接受治療期間,為患者提供蛋白含量、熱量、維生素含量較高的食物,在鼓勵患者進食新鮮的水果以及蔬菜的基礎上,告知患者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膩等刺激性較強的食物。在患者進食之后,護理人員應引導患者及時進行漱口。除此之外,護理人員應在患者接受治療期間,還需要為加強患者的口腔護理工作,提高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的質(zhì)量。在此期間,護理人員應建議患者戒煙戒酒,建立起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使其身體素質(zhì)能夠得到較為有效的改善,促進身體康復。
1.4 臨床觀察指標 (1)兩組疾病治療依從性,對Morisky 用藥依從性問卷加以應用,評估患者的疾病治療依從性。該量表為8分制,共計8個條目?;颊叩梅譃? 分依從性良好;得分在6~8 分之間,依從性中等;得分少于6分依從性差。(2)營養(yǎng)狀況,對患者進行靜脈血的抽取,并予以離心處理,對上清液進行收集,應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進行血清總蛋白、血紅蛋白和前白蛋白相應水平的檢測,同時對患者的體質(zhì)量加以記錄。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1.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 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營養(yǎng)狀況比較 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營養(yǎng)狀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營養(yǎng)狀況比較(±s)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n 71 71 t P血清總蛋白(g/L)61.70±6.82 65.81±6.55 3.662 0.00前白蛋白(mg/L)213.48±21.31 175.43±17.26 11.691 0.00血紅蛋白(g/L)137.22±14.53 118.61±13.20 7.988 0.00體質(zhì)量指數(shù)(kg/m2)23.15±3.66 20.35±3.08 4.932 0.00
2.2 兩組患者疾病治療依從性情況比較 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疾病治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疾病治療依從性情況比較[n(%)]
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導致的慢性傳染病。此病有著潛伏期長、大多為慢性過程的特點。主要會出現(xiàn)低熱、盜汗等表現(xiàn)。作為一種傳染性疾病,呼吸道是肺結核傳播的主要途徑,該疾病的病死率相對較高且治療難度較大,因此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學習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患者在發(fā)病初期癥狀通常較輕,多數(shù)表現(xiàn)為低熱、盜汗、消瘦以及乏力等癥狀。由于該病具有反復發(fā)作的特點,因此患者通常需要接受長時間的治療[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對于護理質(zhì)量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在為患者開展治療期間,常規(guī)的護理服務是通過對醫(yī)囑進行執(zhí)行的方式來為患者開展服務的,因此在為患者開展護理服務的期間,經(jīng)常出現(xiàn)局限性、片面性以及機械性等問題。在實際開展護理服務的期間,常規(guī)的護理服務雖然同樣可以為患者的治療提供幫助,但是并未能對患者的疾病治療、藥物使用等方面提供全面的服務,因此常規(guī)的護理服務無法為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提供充分的保障,同時也而無法對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進行改善。
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護理理念也處于不斷完善的過程中,此過程中人性化護理作為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其核心理念在于將患者作為護理服務開展的核心。人性化護理是具有創(chuàng)造性、整體性以及個性化的一種護理方法。利用此種護理方式,能夠讓患者在心理、社會以及精神上都保持滿足、舒適的狀態(tài),緩解患者的不適感受。此模式注重對患者人性化的關懷、照顧,不再要求護理人員局限于技術層面的相關操作,更加強調(diào)以人為本的整體化護理。在將這一護理模式實施中,醫(yī)院、病房都會盡可能的構建帶有人情味的環(huán)境,關心以及尊重患者,真正的將患者的實際需要當做工作的核心,以良好人文環(huán)境滿足患者的現(xiàn)實需要。在此護理模式中,對護理人員也有著更高標準的要求,護理人員應具有對于工作的高度責任意識,有著豐富的臨床經(jīng)驗。并且,也要具有溝通技巧,與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可有效交流,保持溫柔語言,親切態(tài)度打消患者的顧慮,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加強護理與治療成效。另外,在護理工作的落實中,需維護患者的尊嚴,注意對患者的遮蓋,盡可能的將患者身體的暴露減少,也利用健康教育等不同方式讓患者產(chǎn)生對疾病治療的信心。在人性化護理的運用中,關鍵需要護理人員學會換位思考,應主動的站在患者的層面去考慮問題,關注患者所感受到的痛苦以及對健康、醫(yī)療費用等擔心,真正的體會患者在醫(yī)院的生活不方便等等現(xiàn)實問題,幫助患者達成對實際問題的處理,才可讓患者的滿意度提高。人性化護理可讓患者感受到溫暖,患者因為疾病的作用,生理、心理均會感受到痛苦,護理人員需保持高度的同情心與責任心,緩解患者的痛苦,將護理工作成細化、標準化進行,有效應對各種狀況。在這樣的情況下,人性化護理干預開展期間護理人員可以通過對各種護理措施進行運用的方式,為患者提供充分的心理疏導,保證患者在接受治療的期間可以保持較為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以此作為基礎,實施人性化護理措施能夠給患者提供更為全面的健康宣教,這樣不僅能夠加強患者在疾病方面的認識,確保能夠實現(xiàn)對疾病的有效預防[4]。在患者接受治療的期間,人性化護理干預的開展還可以幫助患者對藥物治療的效果以及用藥方式進行了解,保證患者在接受治療的期間保持足夠的依從性。此過程中,護理人員只有對患者保持充分的尊重,方能獲取更高的護理滿意度。需要予以關注的是,人性化護理服務的開展期間,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加以引導,讓其針對本身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加以調(diào)整,確保其建立起良好心理狀態(tài)的基礎上,幫助患者對自身的身體素質(zhì)進行不斷提升,這對于患者的恢復同樣絕緣油較好的幫助。人性化護理服務的開展還可以幫助護理人員建立起與患者之間的良好關系,因此其不但可以幫助護理人員對各項治療措施以及護理措施進行落實,并且應進行和諧護患關系的有效建立,這樣能夠規(guī)避患者實際進行治療的過程中產(chǎn)生各種護患糾紛問題,使其所具有的作用得以充分發(fā)揮[5]。本組研究中,針對觀察組患者開展了人性化護理服務之后,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得到了較好的改善,與此同時,患者對于肺結核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均得到了較好的改善。與接受了常規(guī)護理服務的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的機體營養(yǎng)狀況和用藥依從性明顯更優(yōu)(P<0.05),由此可見人性化護理措施可以起到較好的干預效果。
綜上所述,針對肺結核患者予以實際治療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借助人性化護理措施的有效落實,改善了患者機體的營養(yǎng)狀況,并提高了患者治療期間的用藥依從性。以此來為患者的臨床治療提供充分幫助,因此值得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