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 茜
哈爾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醫(yī)美貸”是醫(yī)療美容分期付款簡稱,它主要是指從事醫(yī)療美容的機構與借貸金融機構合作,為需要醫(yī)療美容項目的消費者提供分期貸款等項目的服務。“醫(yī)美貸”又可以叫做整容貸、美容貸,究其根本是屬于“套路貸”的一種。隨著我國互聯網的快速發(fā)展,各種“套路貸”逐漸滲透到高校大學生群體之中,尤其是打著變美旗號的“醫(yī)美貸”逐漸滲透到大學生群體中,給大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高校的校園氛圍以及社會秩序等方面都帶來了不小的負面影響。
當今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物質條件得到極大的滿足,網絡媒體對于容貌的大肆報道以及各類選秀節(jié)目層出不窮,無疑助長了“看臉”的錯誤社會價值觀盛行,進而導致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把關注點放在自身外在條件上面。正是利用當代大學生普遍愛美心理、社會經驗缺乏和資金不足等情況,不良醫(yī)美機構與貸款機構相結合,誘騙年輕消費者尤其是大學生群體超前消費、超額消費等手段層出不窮。誘導沒有支付條件的大學生陷入巨額債務的漩渦,因此不良“醫(yī)美貸”對大學生身體和心靈產生深深的傷害。
許多大學生深陷“零利率零抵押”的騙局中,部分不良醫(yī)美機構在借貸時在簽訂合同環(huán)節(jié)會加一條附帶合同,很多大學生都不會認真仔細查看每條合同明細,更不會看到借貸合同后還有一份附加合同,缺少法律意識和金融知識,致使自己陷入借貸平臺的騙局之中。不良醫(yī)美機構與借貸機構聯合,利用法律上監(jiān)管的漏洞,在合約中規(guī)定超高的服務費等費用,致使大學生負擔不起超高服務費等其他變相費用。大學生缺少社會經驗、缺少基本的法律知識和金融知識,致使自己一步步陷入“醫(yī)美貸”的漩渦。
不良的醫(yī)美機構往往通過朋友圈以及網絡平臺視頻廣告的形式誘騙年輕消費者。在年輕人聚集的商場或者高校附近,通過贈送小禮品等方式添加大學生微信,然后利用特定精心準備的圖片和小視頻多次發(fā)送朋友圈,勾起消費者好奇心,進而達到宣傳目的,引大學生上鉤。在各種網絡平臺投放鏈接廣告,通過觀看者觀看視頻并且誘導點開鏈接,安排客服進行溝通進而達到贏利目的。利用網絡紅人的流量的優(yōu)勢投放廣告,夸大宣傳。
當面對高額債務時,部分學生選擇逃避,不敢讓老師、家長和朋友知道,怕受到責罵。借貸平臺就會采取把學生借貸信息發(fā)送到學校班級群里,到大學生所在學校張貼大字報、到宿舍樓噴油漆、打電話騷擾親朋好友等極端手段。部分不良醫(yī)美機構聯合借貸平臺,對無法償還借貸的女大學生,進一步提供“裸貸”的方式進行借貸以達到再次獲利的目的。女大學生需要裸體持本人身份證拍照作為貸款抵押,然后借貸平臺利用大學生疏忽讓她們簽訂高額借貸利息,一旦學生無法償還,便開始威脅大學生如果不能按時償還就將裸照發(fā)到網上,老師、親戚、同學和朋友手機。部分女大學生覺得無力償還高額債務,選擇自殺結束年輕的生命。更有甚者,不良借貸平臺會逼迫學生從事賣淫活動,以此償還債務。這樣女大學生就被不良借貸平臺牢牢牽制住。
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fā)展,商品經濟快速運轉,大眾文化逐漸演變成一種文化快餐,并且迅速發(fā)展成為擁有很強群眾性的文化形態(tài)。拜金主義、超前消費主義涌入我國,時至今日大眾文化所展現的就是休閑、刺激、享樂等特點,隨之而來的就是人們審美情趣的趨向外在化,“看臉”逐漸成為當今社會的審美標準。正是由于當代的這種錯誤的對于自身價值的認識,使一部分大學生開始盲目夸大追求外在物質享受,通過消費標簽和符號來證明自己優(yōu)于其他同齡人,但當自身消費支付能力有限時,就會突破道德的底線和原則,采用借貸等一系列行為來實現自己的目的[1]。盲目追求攀比,導致愛慕虛榮、貪圖享樂等現象出現,進而影響大學生及其健全人格的形成。為了獲得大眾的喜愛和贊賞,由于缺少資金支持,部分大學生通過“醫(yī)美貸”方式來實現自己變美的目的,但是缺少基本的法律知識和金融知識,從而深陷不良“醫(yī)美貸”的漩渦。
2009年7月,銀監(jiān)會要求銀行不得向未滿18周歲的學生發(fā)放信用卡,給已滿18歲的學生發(fā)卡,還要經由父母等第二還款來源方的書面同意。許多大學生并不想告知父母自己想消費超過自己支付能力的商品,所以極少數大學生會采取銀行信用卡方式來消費商品。網貸機構立即捕捉到商機與醫(yī)美機構聯手,開出適合大學生的分期貸款方式,簡稱“醫(yī)美貸”。這些貸款平臺層出不窮,招數變化多樣,擾亂大學生視線,刺激大學生消費需求,向大學生營造一種“花明日錢今日享受”的錯誤價值觀,開出“低門檻,低利息”的條件誘導迷惑大學生進行貸款,來達到贏利目的。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是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徑,現在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教學內容偏向于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整體偏向于為社會的發(fā)展服務,偏向于枯燥的意識形態(tài)知識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對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和成長現狀的把握,面對當前網絡信息的飛速發(fā)展,大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日新月異。面對當今大學生的新情況、新問題,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內容滯后于當今社會的發(fā)展,滯后于大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的變化并且教學內容更注重教材,對于社會實踐的鍛煉不是很重視。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要是運用課件和視頻來進行課堂教育,缺少對新媒體平臺的運用,缺少鮮活性和靈活性,致使大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不足。因此,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及時更新教育理念、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緊跟當今社會的發(fā)展和大學生的思想現狀。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世界日益連接成一個整體,大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受到來自世界各方思潮和各種價值觀的抨擊,所以大學思政工作者要及時把握大學生思想動態(tài),做出相應對策研究。
隨著網絡信息化的發(fā)展,當今世界日益連接成一個整體,各種西方思潮和價值觀念沖擊著當代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影響著大學生正確思想觀念的樹立。因此導致大學生自身的理想信念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如:第一,功利化。在我們身邊發(fā)生的真實“醫(yī)美貸”案例中,之所以部分學生深陷其中背負債務,是因為部分大學生追求物欲的享受,追求功利化,認為變美可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甚至變相可以帶來物質利益和經濟利益,所以深陷“醫(yī)美貸”的漩渦。部分大學生認為利益原則高于一切,對社會理想信念產生懷疑,不論在學習、生活還是就業(yè)中都出現講功利、謀利益的現象,對于理想信念全然不顧。理想信念功利化不利于大學生成長、成才。第二,世俗化。部分大學生認為對于社會現實生活來說,金錢來得實在并且對生活幫助大,認為理想信念對于學習生活沒有幫助,是空虛和抽象的東西。在當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下,部分大學生的思想受到錯誤價值觀的影響。這就要求學校、政府、國家都要引起高度重視,并采取一定措施。
為了切實營造一個良好的大學校園氛圍,減少大學生因不良“醫(yī)美貸”受到傷害,維護大學校園穩(wěn)定,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審美觀和就業(yè)觀,家庭、社會和國家要形成合力,防范化解“醫(yī)美貸”的危險。
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我們應該選擇安全、理性的借款方式,對于一些臨時性的需求,可以向學校、輔導員、家里或者朋友等尋求幫助。實在需要借款,可以了解一些正規(guī)商業(yè)銀行的借貸信息;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大學生應自覺提高自己的審美素養(yǎng)。當代大學生要擁有美好的人格以及優(yōu)秀的品質,這才是真正的美。應在實際生活中去認識美、感受美、欣賞美,并且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創(chuàng)造美;大學生還應樹立正確的就業(yè)觀。雖然初入社會有很大的就業(yè)壓力,但是也應該樹立正確的就業(yè)觀念,社會工作更考察的是個人能力而不是外在條件。大學生應謹慎不正規(guī)公司誘騙整容以提高外在形象的騙局。除此之外,大學生還應積極學習媒介素養(yǎng)知識,網絡媒體是我們獲取信息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幫助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途徑,我們應正確合理利用網絡這一資源,而不是被網絡所掌控,失去辨別是非以及真假的能力。
高校是大學生初入社會之前的最重要的人生階段,也是成長成才的最重要階段,所以高校擔負著祖國、社會和家庭較高的期望。高校應承擔自身責任,為大學生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在面對“醫(yī)美貸”在年輕人群體尤其是大學生群體中逐漸盛行的情況,高校工作者應及時認清這一情況的嚴重性,及時采取措施,督促大學生學習金融知識和法律知識,并且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和審美觀念。
1.在課程設置方面。高校可結合對應主題,開展金融理財的必修、選修課程[2]。全面普及金融安全方面的知識,把消費觀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去,應該讓金融安全知識類相關課程成為大學生課程設置的必修,因為良好的理財知識也是我們走向社會非常重要的保障。讓大學生學會使用自己的錢財,學會合理理財,并且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同時應該倡導繼承發(fā)揚勤儉節(jié)約、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摒棄盲目、夸大消費,摒棄浮夸之風。
2.在班級管理方面。高校應該充分重視輔導員作用以及班干部的輔助作用。輔導員應經常走到大學生中間去,及時了解學生動態(tài)。可以通過一些走訪宿舍、詢問活動事宜等方式去了解大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可以聊一些消費理念話題,通過面對面交流,充分了解大學生經濟狀況能力等,向學生傳播正確的消費理念,在潛移默化中加強學生網絡借貸風險意識和金融安全意識,做通學生思想工作。
3.在社團活動方面。高校應當多開設關于金融、法律以及審美方面相關的社團以及講座等,通過一系列的社團活動來普及法律和金融知識,創(chuàng)造一個理性消費、積極向上、遠離不良“醫(yī)美貸”的優(yōu)良校園環(huán)境。部分高校請公安局相關工作人員到學校舉辦講座,學生表示收獲滿滿,增加了對“醫(yī)美貸”的認識,會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4.建立全面的監(jiān)管機制。高校可以利用大數據庫,建立大學生征信數據體系,構建“醫(yī)美貸”風險預警機制。同時充分發(fā)揮好家庭的作用,形成家庭和學校兩個教育的主陣地,形成教育合力。在各大高校中,各個學院專業(yè)班級應該建立信息交流溝通網絡,及時掌握學生信息。
5.完善助學貸款機制。高??梢栽O立“助學貸款”綠色通道,對貧困學生或是有創(chuàng)業(yè)需求的學生第一時間提供支持。可以由學生家庭當地政府部門開出相關證明,再由學生提出申請,經過學校審批同意之后再上報到銀行。既保證了學生的金融安全,又規(guī)避了風險。同時學??梢远嘣黾右恍┣诠ぶ鷮W的崗位,幫助有需要的大學生獲得經濟幫助。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新媒體平臺如雨后春筍般涌入,網絡迅速占領大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各個角落,大學生正值青春年華,對良莠不齊的網絡信息充滿好奇,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容易受到網絡信息誘導。大學生缺乏社會經驗,難以準確辨別是非,容易被網絡充斥的拜金主義、超前消費主義等錯誤價值觀所影響。如,網絡媒體大肆報道“顏值即正義”“看臉時代”宣傳顏值的影響力等流行語和各種選秀節(jié)目火爆開展,無疑對大學生容貌價值觀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因此社會媒體以及網絡平臺都應自覺承擔起社會責任,遵循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多發(fā)表積極正能量的報道。
綜上所述,“醫(yī)美貸”日益成為一個熱點問題,但這并不是偶然發(fā)生的情況,它是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出現的?!搬t(yī)美貸”作為一個新出現的事物,對大學生身心健康、高校校園氛圍和社會秩序產生極大的影響?!搬t(yī)美貸”的形成有復雜的原因,需要社會各方給予極大的關注,需要形成高校作為主體、家庭和社會形成合力的監(jiān)管機制,有效遏制因“醫(yī)美貸”而產生的惡性事件,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審美觀,早日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yè)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