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龐在虎朱祎徐建軍宋健龐宇軒何燕李長林
(1武漢市江夏區(qū)農業(yè)農村局,湖北武漢 430075;2武漢霄垚農業(yè)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湖北武漢 430075;3武漢市江夏區(qū)林業(yè)科學技術推廣站,湖北武漢 430075;4武漢市農業(yè)科學院林業(yè)果樹研究所,湖北武漢 430075)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日益增強,高質量生活越來越受到人們青睞。就水果而言,以前單純的市場銷售已經無法滿足當前需求,人們更希望到果園里散步游玩,親自采摘心儀的果實,以滿足物質和精神的雙需求。觀光果園能滿足上述需求。本文立足武漢地區(qū)氣候特征和立地條件,推薦部分適宜武漢地區(qū)種植的果樹品種,同時介紹幾種栽培模式,以期為武漢地區(qū)觀光果園的建設提供科學參考。
根據果實成熟采摘時間,可分為5月底枇杷、6月楊梅、6—7月梨、8月黃桃、8—9月葡萄以及10—12月柑橘、甜柿和獼猴桃。具體品種如下。
1.1.1 白沙。該品種具有皮薄易剝、肉質細膩、軟而易融、汁多味甜爽口、風味濃郁等特點。風味明顯優(yōu)于紅肉枇杷,適宜鮮食,屬枇杷中的極品。該品種5月中下旬成熟,平均果重45 g,果肉白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13.4%以上。
1.1.2 大五星。該品種具有果大、皮薄易剝、味濃甜、多汁、肉質軟而細嫩等特點。5月中下旬成熟,果實近圓形,平均單果重60 g以上,大果單果重可達80 g,果肉橙紅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13%以上。
適宜武漢地區(qū)觀光園栽植的楊梅品種有東魁。該品種單果重20~25 g,果色紫紅,肉柱較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13.5%,品質較優(yōu)。
湖北省沙梨非常出名,味道清甜多汁,口感風味佳,因而當地被譽為“中國沙梨之鄉(xiāng)”。目前,湖北省推廣的主要梨品種有翠冠、園黃、玉香、蘇翠一號等。
1.3.1 翠冠。該品種品質優(yōu),肉質脆甜,抗性強,果實近圓形,平均果重為230 g左右,大果重800 g以上。該品種果皮光滑,底色暗綠,果肉白色,肉質細嫩且脆,汁多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1%左右。7月中旬成熟[1]。
1.3.2 蘇翠一號。該品種品質優(yōu),肉質脆甜,果實倒卵圓形,果面平滑,果銹極少。果肉白色,肉質細嫩且脆,汁多味甜,平均單果重260 g,大果重38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12.5%。7月下旬成熟[2]。
1.4.1 陽光玫瑰。該品種單穗重600 g左右,大穗可達1800g左右,平均果粒重8~12g。果粒著生緊密,橢圓形,黃綠色,果面有光澤,果粉少。果肉鮮脆多汁,有玫瑰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左右,最高可達26%,鮮食品質極優(yōu)。目前,陽光玫瑰采摘價達60元/kg,效益極好。
1.4.2 遼峰。該品種平均單穗重600 g,呈圓形或橢圓形,果粒大小整齊。果皮紫黑色,果皮厚,果粉厚,果肉綠色,果肉較硬、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20%,鮮食品質極優(yōu)。目前,遼峰的采摘價達40元/kg,效益較好[3]。
1.4.3 甬優(yōu)1號。該品種從藤稔葡萄芽變而來,成熟期比巨峰葡萄略早,坐果率高,上色整齊均勻,樹上掛果時間較長,對炭疽病相對較抗,平均粒重可達14~16 g。該品種果粒圓形,成熟時呈紫黑色,果肉相對較硬,含糖量16°左右,酸度低,口味較好。
1.5.1 錦繡黃桃。該品種8月初成熟,果實近圓或橢圓形,平均單果重250 g,果肉金黃,香氣濃郁,適合加工罐頭、桃脯、桃汁、速凍桃片等,也是鮮食黃桃的優(yōu)良品種。
1.5.2 錦香。該品種6月下旬成熟,果實近圓或橢圓形,平均單果重190 g,果肉黃色,硬溶質,風味甜、微酸,汁液中等,黏核,香氣濃[4]。
1.6.1 愛媛28號。該品種為柑橘新品種,果面濃橙色、果肉極化渣、高糖優(yōu)質,有甜橙般香氣。該品種成熟期在11月下旬,12月上旬完熟。從綜合經濟性狀來看,該品種具有較好的發(fā)展前景,但抗寒性較弱,易發(fā)生凍害,在武漢地區(qū)種植時應選擇設施栽培。另外,愛媛28號對黑點病、潰瘍病較敏感,黑點病可以在枝梢及葉片上大量生長,極其明顯,要注意防治。該品種攜帶多種病毒,易造成樹勢早衰,因而在栽培管理中應適當多施有機肥,增強樹勢,合理掛果,以防連續(xù)豐產造成樹勢逐漸衰弱。
1.6.2 金秋砂糖橘。該品種10月中下旬成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12.0%左右,總酸0.4%左右,固酸比達25以上,高糖低酸。該品種果皮光滑細膩、易剝離,果實無核,肉質細嫩化渣,入口即化。在年平均溫度16.0~21.5℃區(qū)域表現良好。
1.6.3 華紅橘1號。該品種11月中下旬成熟,果實扁圓形,果面較光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13.7%,可滴定酸(以檸檬酸計)含量1.80%,維生素C含量為210.8 mg/kg。果實酸甜適度,化渣性好,風味濃郁[5]。
1.6.4 滑皮金桔。該品種幼果墨綠色,成熟果皮橙黃色,單果重12~15 g,最大果重20 g。果實近圓球形,果形指數1.050~1.075,可食率在90%左右。該品種是柑橘類水果中可食率較高的品種之一。皮極光滑,油胞稀少,無麻辣味,全果帶皮食用清香甜脆。果實從11月中旬開始陸續(xù)成熟。
1.6.5 雞尾葡萄柚。該品種平均單果重380 g,果實扁圓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12.0%~14.5%,酸甜適中,風味較好。該品種一般11月中旬開始轉色,12月中旬采收。若采收過遲,則易受凍害[6]。
1.6.6 由良。近5年來,由良是早熟柑橘新品種中比較優(yōu)質的品種之一。該品種極早熟(國慶節(jié)前)、高糖低酸、風味濃郁、肉質細嫩化渣,口感上乘,果皮光滑,無核,平均果重110 g左右,適合小朋友和中老年人食用。
1.6.7 大分四號。該品種從日南1號中篩選獲得,較日南1號成熟期早10 d左右,在湖北省于8月中下旬開始著色,9月中旬完全著色。果皮成熟后顏色較深,完全成熟時為橙紅色;果形扁圓,平均果重125 g,不易浮皮;9月上旬糖度可達10°,9月中下旬糖度可達13°,口感甜酸爽口。該品種樹勢中上,易豐產。
陽豐甜柿10月中旬成熟,果實扁圓形,平均單果重180~220 g。果皮橙紅色,具明亮的蠟質光澤,果面平滑潔凈,外觀美;果肉橙黃色,肉質致密、脆,味濃甜,品質較優(yōu),極耐貯運。
1.8.1 翠香。該品種8月中下旬成熟,果實卵形,單果重82~130 g。果肉深綠色,味香甜,芳香味極濃,品質佳,適口性好,質地細而果汁多,硬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11.57%,較軟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17%以上,極耐貯運,貨架期長。
1.8.2 紅陽。該品種9月上中旬成熟,果實短圓柱形,單果重80~130 g。果肉翠綠色,果皮紫紅色,肉質鮮嫩、香甜可口,品質佳,適口性好,較軟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18.5%以上,不耐潰瘍病。
1.8.3 金桃。該品種9月中下旬成熟,果實長圓柱形,單果重82~120 g。果肉金黃色,軟熟后肉質細嫩、脆,汁液多,有清香味,風味酸甜適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0%~21.5%。該品種極耐貯運,貨架期長。
2.1.1 建園技術。一是抽槽。按照種植規(guī)格為行距5 m、南北方向抽槽起壟,其中栽植槽規(guī)格為寬80 cm、深80 cm。抽槽時將表土放一邊,心土放另一邊,石塊與土壤分開堆放。二是回填。施用雜草、作物秸稈、樹枝、農家肥、動物糞便料等改土材料45 t/hm2、過磷酸鈣3 t/hm2分3~5層填入溝內。粗料放底層,細料放中上層,每層填土15 cm?;靥顣r,先將原來0~30 cm土層的表層土壤放到抽槽底部,再將原來的深層土壤回填到抽槽的上方。之后,將廂間20 cm表層土均勻堆成寬2 m的壟山,形成高度30 cm、寬度2 m的壟,同時起好腰溝和圍溝。三是苗木定植。苗木在秋季11月或春季3月中下旬定植。采用梨省力高效現代栽培技術,采用寬行密株栽植方式,株行距為1.5 m×5.0 m,栽植密度1 350株/hm2,樹高3 m,強壯的中心干上著生24~26個結果枝組,栽后第3年結果。果園采用機械化輔助管理,省時省力。針對傳統(tǒng)果品業(yè)勞動強度大、用工難、管理投入大、產出低、經濟效益低等問題,該技術的應用使梨園管理省力、簡化的同時,大幅度提高了梨產量和質量,產量和收益是常規(guī)梨園的近2倍,有效解決了制約梨樹產業(yè)發(fā)展的一系列實際問題。
2.1.2 建園預算。建設梨園第一年總體投入較高,為230 250元/hm2,其中苗木費 20 250元/hm2、果園平整和改土37 500元/hm2、建園施底肥37 500元/hm2、鋪滴灌水網30000元/hm2、搭建梨園設施52500元/hm2、每年地租12 000元/hm2、苗木栽植及第1年管護人工費40 500元/hm2。第2年及以后每年的肥料、農藥、人工、地租等管理費用75 000元/hm2。
2.1.3 效益分析。一般種植3年試掛果,第4年進入豐產,產量在45 t/hm2以上,按照采摘價15元/kg計算,收益在67.5萬元/hm2左右,扣除每年的管理費用75 000元/hm2(含地租),每年凈利潤在60萬元/hm2左右??紤]到前期投入,管理水平高的果園第4年基本可以把前期的投入成本收回,第5年盈利。
2.2.1 建園技術。一是抽槽。按照種植規(guī)格為行距5 m、南北方向抽槽起壟,抽寬80 cm、深80 cm栽植槽,將表土放一邊,心土放另一邊,石塊與土壤分開堆放。二是回填。用雜草、作物秸稈、樹枝、農家肥、動物糞便料等改土材料45 t/hm2、過磷酸鈣3 t/hm2分3~5層填入溝內。粗料放底層,細料放中上層,每層填土15 cm?;靥顣r,先將原來0~30 cm土層的表層土壤放到抽槽底部,再將原來的深層土壤回填到抽槽的上方。之后,將廂間20 cm的表層土均勻堆成2 m寬的壟山,形成高度30 cm、寬度2 m的壟。三是苗木定植。苗木于秋季11月或春季3月中下旬定植。采用寬行密株模式,行株距為5 m×2 m(后期行株距改成5 m×4 m),栽植密度為1 050株/hm2,樹高控制為2.0~3.5 m。
2.2.2 建園預算。果園第1年總體投入178500元/hm2,其中苗木費用21 000元/hm2、果園平整和改土費37 500元/hm2、建園施底肥 37 500元/hm2、鋪滴灌水網 30 000元/hm2、地租 12 000元/hm2、苗木栽植及第1年管護人工費40 500元/hm2。第2年及以后每年的肥料、農藥、人工、地租等管理費用75 000元/hm2。
2.2.3 效益分析。不同果園的情況不同,具體如下。
(1)黃桃。一般種植3年試掛果,第4年進入豐產,產量在37 500 kg/hm2以上,按照采摘價20元/kg計算,收益在75萬元/hm2左右,扣除每年的管理費75 000元/hm2(含地租),每年凈利潤在67.5萬元/hm2左右。考慮到前期投入,管理水平高的果園第4年基本可以把前期的投入成本收回,第5年盈利。
(2)枇杷。一般種植3年試掛果,第4年進入豐產,產量在15 000 kg/hm2以上,按照采摘價30元/kg計算,收益在45萬元/hm2左右,扣除每年的管理費75 000元/hm2(含地租),每年凈利潤在37.5萬元/hm2左右??紤]到前期投入,管理水平高的果園第5年基本可以把前期的投入成本收回并盈利。
(3)楊梅。一般種植3年試掛果,第4年進入豐產,產量在22 500 kg/hm2以上,按照采摘價20元/kg計算,收益在45萬元/hm2左右,扣除每年的管理費75 000元/hm2(含地租),每年凈利潤在37.5萬元/hm2左右??紤]到前期投入,管理水平高的果園第5年基本可以把前期的投入成本收回并盈利。
(4)陽豐甜柿。一般種植3年試掛果,第4年進入豐產,產量在45 000 kg/hm2以上,若按照采摘價15元/kg計算,收益在67.5萬元/hm2左右,扣除每年的管理費75 000元/hm2(含地租),每年凈利潤在60萬元/hm2左右??紤]到前期投入,管理水平高的果園第4年基本可以把前期的投入成本收回,第5年盈利。
2.3.1 建園技術。一是搭建大棚。柑橘種植前需要先搭建大棚,按照肩高3.0 m、頂高4.5 m、跨度8 m的規(guī)格搭建連棟棚。二是抽槽。抽寬80 cm、深80 cm栽植槽,將表土放一邊,心土放另一邊,石塊與土壤分開堆放。三是回填。用雜草、作物秸稈、樹枝、農家肥、動物糞便料等改土材料45 t/hm2、過磷酸鈣3 t/hm2分3~5層填入溝內。粗料放底層,細料放中上層,每層填土15 cm?;靥顣r,先將原來0~30 cm土層的表層土壤放到栽植槽底部,再將原來的深層土壤回填到抽槽的上方。之后將廂間20 cm的表層土均勻堆成2 m寬的壟山,形成高度30 cm、寬度2 m的壟。四是苗木定植。苗木于春季3月中下旬定植。采用寬行密株模式,行株距為4.0 m×1.5 m(后期行株距改成4 m×3 m),栽植密度為 1 680 株/hm2,樹高 2.5 m。
2.3.2 建園預算。柑橘設施園建設第1年總投入146.61萬元/hm2,其中苗木費 33 600元/hm2、果園平整和改土37 500元/hm2、建園施底肥37 500元/hm2、鋪滴灌水網30000元/hm2、搭建連棟棚127.5萬元/hm2、地租每年12 000元/hm2、苗木栽植及第1年管護人工費40 500元/hm2。第2年及往后每年的管理費用9 萬元/hm2(含地租)。
2.3.3 效益分析。一般種植3年試掛果,第4年進入豐產,產量在37 500 kg/hm2以上,按照采摘價20元/kg計算,收益在75萬元/hm2左右,扣除每年管理費9萬元/hm2(含地租),每年凈利潤在66萬元/hm2左右。考慮到前期投入,管理水平高的果園第4年和第5年的收入基本可以把前期的投入成本收回,第6年盈利。
2.4.1 建園技術。一是搭建大棚。夏季高溫多濕,需要搭建避雨棚進行避雨栽培。按照肩高3.0 m、頂高4.5 m、跨度8 m的規(guī)格搭建連棟棚。二是抽槽。抽寬80 cm、深80 cm的栽植槽,將表土放一邊,心土放另一邊,石塊與土壤分開堆放。三是回填。用雜草、作物秸稈、樹枝、農家肥、動物糞便料等改土材料45 t/hm2、過磷酸鈣3 t/hm2分3~5層填入溝內。粗料放底層,細料放中上層,每層填土15 cm。回填時,先將原來0~30 cm土層的表層土壤放到栽植槽底部,再將原來的深層土壤回填到栽植槽的上方。之后,將廂間20cm的表層土均勻堆成2 m寬的壟山,形成高度30 cm、寬度2m的壟。四是苗木定植。苗木于秋季11月或春季3月中下旬定植。采用寬行密株平棚架模式,行株距為4 m×2 m,栽植密度為1 260株/hm2。
2.4.2 建園預算。葡萄采摘園建園第1年總體投入123.27萬元/hm2,其中苗木費25 200元/hm2、果園平整和改土37 500元/hm2、建園施底肥37 500元/hm2、鋪滴灌水網30 000元/hm2、搭建連棟避雨棚費用105萬元/hm2、地租12 000元/hm2、苗木栽植及第1年管護費用40 500元/hm2。第2年及往后每年的管理費用9萬元/hm2(含地租)。
2.4.3 效益分析。一般種植2年試掛果,第3年進入豐產,產量在22 500 kg/hm2以上,按采摘價30元/kg計算,收益在67.5萬元/hm2左右,扣除每年管理費用9萬元/hm2(含地租),每年凈利潤在58.5萬元/hm2左右??紤]到前期投入,管理水平高的果園第3年和第4年的收入基本可以把前期的投入成本收回,第5年盈利。
2.5.1 建園技術。一是搭建平棚架。采用寬行密株平棚架模式,棚架高1.9 m,按照4 m×4 m的規(guī)格埋設水泥樁。二是抽槽。按照行距為4 m、南北方向抽槽起壟,其中栽植槽規(guī)格為寬80 cm、深80 cm。抽槽時將表土放一邊,心土放另一邊,石塊與土壤分開堆放。三是回填。用雜草、作物秸稈、樹枝、農家肥、動物糞便料等改土材料45 t/hm2、過磷酸鈣3 t/hm2分3~5層填入溝內。粗料放底層,細料放中上層,每層填土15 cm?;靥顣r,先將原來0~30 cm土層的表層土壤放到抽槽底部,再將原來的深層土壤回填到抽槽的上面。最后將廂間20 cm的表層土均勻堆成2 m寬的壟山,形成高度 30 cm、寬度2 m的壟,同時起好排水溝。四是苗木定植。苗木于秋季11月或春季3月中下旬定植,栽植株行距為4 m×2 m,栽植密度為 1 260 株/hm2。
2.5.2 建園預算。獼猴桃采摘園第1年總體投入33.27萬元/hm2,其中苗木費25 200元/hm2、果園平整和改土37 500元/hm2、建園施底肥37 500元/hm2、鋪滴灌水網30 000元/hm2、搭建獼猴桃結果棚架費用15萬元/hm2、地租12 000元/hm2、苗木栽植及第1年管護人工費40 500元/hm2。第2年及往后每年的管理費用9萬元/hm2(含地租)。
2.5.3 效益分析。一般種植2年試掛果,第3年進入豐產,產量在15 t/hm2以上,按照采摘價20元/kg計算,收益在30萬元/hm2左右,扣除管理費9萬元/hm2(含地租),每年凈利潤在21萬元/hm2左右。考慮到前期投入,管理水平高的果園在建園后第3年和第4年的收入基本可以把前期的投入成本收回,第5年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