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彩 鈴 吳 艷 琛
(1. 福建省福州市閩清縣白中衛(wèi)生院 福州 350806; 2. 福建省立醫(yī)院 福州 350001)
隨著當今人們飲食結構越來越偏愛吃“精食”、高油、高糖等加工食品的改變,導致營養(yǎng)代謝性疾病患者數(shù)量逐年增多。糖尿病作為最常見的代謝性疾病的一種,中老年尤其是50歲以上的人群是糖尿病的高發(fā)人群,且越到老年,身體機能逐漸衰退,由糖尿病引發(fā)的各種并發(fā)癥也會隨之而來。糖尿病常規(guī)護理主要以維持患者血糖水平為主,并配以適當?shù)慕】敌?、口頭指導和心理疏導等舉措,常規(guī)護理措施不夠細節(jié),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針對性不強。協(xié)調(diào)護理模式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調(diào)動患者的主體地位意識,將被動配合治療轉變?yōu)橹鲃咏邮苤委?,并進行自我管理,同時聯(lián)合人文關懷針對老年患者的特點,更注重精神、情感需求,不僅有助于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同時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滿意度[1]。此次研究通過對比糖尿病常規(guī)護理和協(xié)同護理模式聯(lián)合人文關懷的干預效果,探究后者主要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并總結相關護理對策,將報道如下。
關于本次研究可能產(chǎn)生的收益及風險,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充分知曉,同時,此次的研究是經(jīng)閩清縣白中衛(wèi)生院同意后進而開展的。依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的分組方法,將全部研究對象均分為兩組——研究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共計100例,選例地點、時間分別為:福建省福州市閩清縣白中衛(wèi)生院,2019年3月至2021年9月。在統(tǒng)計學計算中,將兩組的臨床資料等信息進行對比可知,無明顯差異,滿足P>0.05的標準,兩組可進行對比,即研究組患者:年齡65~80歲,平均(71.33±3.08)歲;病程 7~18年,平均(11.96±2.55)年;男性32例,女性18例。對照組患者:年齡64~80歲,平均(71.40±3.02)歲;病程8~20年,平均(12.01±3.09)年;男性30例,女性20例。診斷標準:以《中國老年糖尿病診療指南(2021年版)》[2]中的相關標準為診斷依據(jù)。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②血糖、尿糖測定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確診者;③能夠自行或在他人幫助下配合研究開展者等。排除標準:①合并多種嚴重并發(fā)癥者;②伴隨心、肺、腦、肝臟等器官衰竭者;③生活不能自理者等。
對照組應用的是糖尿病常規(guī)護理的方法。主要由護士通過口頭告知糖尿病患者日常飲食、運動等生活習慣,配合醫(yī)生進行藥物分配,每日進行血糖測量,并提供一些宣講、衛(wèi)生等服務。研究組應用的是協(xié)同護理模式聯(lián)合人文關懷。①從科室內(nèi)部選調(diào)經(jīng)驗豐富、責任心強、專業(yè)能力高的護理人員組成專門的老年糖尿病護理小組,并在護理前統(tǒng)一進行相關知識與技能專訓,做好血糖測定和飲食記錄,并制成個人信息表,每日開展適當運動。②由于研究對象均為老年人,通過一些戲曲、書畫、表演等形式宣傳糖尿病健康知識,讓其在治療的同時,盡可能地意識到自我管理能力對于糖尿病治療的重要性,充分發(fā)揮其自我護理的潛能。③將側重點放在對患者精神上的關懷,了解每位患者的內(nèi)心想法,針對其最在意的問題進行安慰、溝通和解決,同時為患者減壓,滿足患者的個性需求。④通過開展患者與其家屬的相處活動,增進患者與家人感情,協(xié)調(diào)好患者家庭關系,并鼓勵家屬在護理中發(fā)揮作用,強化護士、患者及其家屬的協(xié)同作用。兩組均連續(xù)護理3個月。
①調(diào)查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護理前后均使用生活質量量表(QOL)[3]評分,內(nèi)含4種功能評分(情緒、軀體、社會、角色)及總體健康共5項指標,每項最高分100分,分值越高意味生活質量越好。②調(diào)查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護理前后均所有患者保持10~12 h未進食的狀態(tài)下,進行靜脈血抽取,將2 mL的靜脈血置于抗凝管中,給予EDTA-K2抗凝處理,使用離子交換色譜法測定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 hPG)水平。③調(diào)查兩組患者的負性情緒及自我管理能力:護理前后的負性情緒即焦慮以焦慮自評量表(SAS)判定,抑郁以抑郁自評量表(SDS)[4]判定,SAS、SDS評分分值均為0~80分,分值越高提示焦慮、抑郁情緒越嚴重;自我管理能力以糖尿病自我管理行為量表(SDSCA)[5]判定,SDSCA評分共計77分,分數(shù)越高代表自我管理能力越強。④調(diào)查兩組患者的治療配合度:護理后,治療配合度即用遵醫(yī)行為量表[6]判定,該量表從5方面(按時檢查、自我檢測、藥物治療、飲食控制、運動療法)進行判定。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分析,以[例(%)]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配合度;以(±s )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驗證差異性,用于分析生活質量、血糖水平、負性情緒及自我管理能力,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具體數(shù)據(jù)通過表1可查,護理后,生活質量情況對比的結果表明,兩組較護理前在4種功能(情緒、軀體、社會、角色)和總體健康的評分均高于護理前,且研究組更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對比分析生活質量(±s , 分)
表1 對比分析生活質量(±s , 分)
注:與護理前相比,*P<0.05
組別 例數(shù) 情緒功能 軀體功能 社會功能 角色功能 總體健康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 50 38.59±7.60 54.86±9.17*40.80±6.52 55.15±8.76*36.61±7.28 50.89±8.05*42.53±9.66 59.02±10.70*63.71±9.50 71.98±8.06*研究組 50 39.02±7.51 70.39±10.68*42.00±6.47 66.53±9.30*37.33±7.19 64.85±9.92*43.17±9.79 74.51±12.68*62.59±9.39 80.36±9.22*t值 0.285 7.801 0.924 6.298 0.498 7.727 0.329 6.602 0.593 4.839 P值 0.777 <0.001 0.358 <0.001 0.620 <0.001 0.743 <0.001 0.555 <0.001
具體數(shù)據(jù)通過表2可查,護理后較對照組比,F(xiàn)PG、2 hPG、HbA1c水平研究組均更低,同時低于護理前的水平(P<0.05)。
表2 對比分析血糖水平(±s )
表2 對比分析血糖水平(±s )
注:與護理前相比,*P<0.05
組別 例數(shù) FPG(mmol/L) 2 hPG(mmol/L) HbA1c(%)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 50 7.88±0.93 6.68±0.60* 9.59±1.02 7.85±0.83* 7.64±0.75 7.03±0.80*研究組 50 7.91±0.96 6.45±0.45* 9.61±0.96 7.14±0.72* 7.74±0.78 6.65±0.69*t值 0.159 2.168 0.101 4.569 0.653 0.543 P值 0.874 0.033 0.920 <0.001 0.515 0.013
具體數(shù)據(jù)通過表3可查,護理后較對照組比,SDS、SAS評分研究組更低,同時低于護理前;相反,SDSCA評分則為研究組更高,且兩組均高于護理前(P<0.05)。
表3 對比分析負性情緒及自我管理能力(±s , 分)
表3 對比分析負性情緒及自我管理能力(±s , 分)
注:與護理前相比,*P<0.05
組別 例數(shù) SAS SDSCA SDS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 50 60.58±7.04 46.91±6.37* 45.09±5.30 52.37±6.06* 56.04±5.85 49.46±5.00*研究組 50 60.16±6.99 39.85±5.16* 44.98±5.37 61.44±6.35* 57.10±5.50 36.88±4.75*t值 0.299 6.090 0.103 7.307 0.933 12.898 P值 0.765 <0.001 0.918 <0.001 0.353 <0.001
具體數(shù)據(jù)通過表4可查,護理后,研究組治療配合度即按時檢查、自我檢測、藥物治療、飲食控制、運動療法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
表4 對比分析治療配合度[例(%)]
目前患病人數(shù)最多的是2型糖尿病,以多尿、多飲、多食、體重減少,伴有瘙癢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由于糖尿病的治療雖依靠藥物控制,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也能減輕糖尿病癥狀,并很大程度地減慢疾病的發(fā)展,因此采取科學的、非藥物性的干預方式目前逐漸受到臨床重視。糖尿病常規(guī)護理雖能發(fā)揮一定的干預效果,但在調(diào)動患者積極性方面有所欠缺。
協(xié)同護理模式聯(lián)合人文關懷不僅重視到患者的精神方面,為其排解不良情緒,同時能調(diào)動患者及其家屬的配合積極性,增強患者的主體地位。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FPG、2 hPG、HbA1c水平、SDS、SAS評分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SDSCA評分和治療配合度研究組均高于對照組,說明協(xié)同護理模式聯(lián)合人文關懷能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負性情緒,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療配合度。當患者年邁且一直需進行藥物控制時,其往往會對生活產(chǎn)生消極的情緒,進而生活質量較差,協(xié)同護理模式聯(lián)合人文關懷相較于常規(guī)護理,將側重點放在對患者精神上的關懷,同時將患者家屬積極拉近到護理過程中,使老年患者感受到尊重和關愛,進而愿意主動進行自我管理,當病情隨之好轉,患者生活質量也會隨之提升。本研究中,研究組在護理后情緒、軀體、社會、角色功能和總體健康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提示協(xié)同護理模式聯(lián)合人文關懷能提升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與馬海蘭[7]的研究一致。
綜上,協(xié)同護理模式聯(lián)合人文關懷不僅能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負性情緒,同時能提升患者生活質量、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療配合度,干預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