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桂菊
(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qū)王官集中心小學 223800)
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導下,對學生能力的關注不僅僅只在于讀書識字、寫作以及語文知識的獲得,而是要在知識獲得的同時增強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是學生日常交往,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前提,對小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當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口語交際是人與人之間溝通、日常交流最為重要的工具,是學生表達自己想法、交流自己思想的主要途徑。對小學生而言,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對其生活和學習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同樣要注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提出自己的想法,掌握與他人交流的方式,促進學生語言發(fā)展。而在當前語文教學中仍舊存在一些問題。
1.1 教師不重視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沒有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好的交流機會??谡Z交際能力的發(fā)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通過教師通過不斷地引導。在當前以成績?yōu)橹鞯慕虒W環(huán)境之下,教師以提高考試成績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ㄙM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學生語文知識能力水平的培養(yǎng)上,沒有為學生創(chuàng)設溝通交流的環(huán)境,從而忽視了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發(fā)展,導致學生成為了知識能力水平高,但不會表達的現(xiàn)象,進而影響了學生語言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
1.2 由于受到學生自身性格特點的影響,導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各不相同。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發(fā)展的背景之下,對提升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強化和學生的溝通交流,讓學生善于表達、樂于表達。”然而,由于學生自身的個體差異性,不同的學生所體現(xiàn)出來的不同的性格從而影響了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的發(fā)展。部分活潑開朗的學生,呈現(xiàn)出來善于表達、樂于與人交流的現(xiàn)象;而部分性格較為內向、慢熱的學生則會出現(xiàn)膽怯、羞于向他人表達的現(xiàn)象。因此,不同的性格特點也是影響學生發(fā)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1.3 由于教師對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方面的忽視,因此沒有建立完善的教學體系。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并結合三維教育目標,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建立完整的教學體系,通過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評價來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2.1 重視口語交際,強化口語訓練。根據(jù)當前教學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教師對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意識不足,學生口語交際能力較弱的現(xiàn)象,教師首先就要改善教學思想,充分認識到口語交際能力對學生帶來的積極影響以及其重要性,并落到實處,在課堂教學中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的機會,從而促進學生語言能力與表達能力的提升。
2.1.1 教師可以將口語交際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溝通、交流的場所無處不在,因此,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場所從課堂延伸進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例如通過朗讀者、讀書會、古詩詞朗誦、詩歌朗誦等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利用詩歌、詩詞來提升學生的音準,利用朗讀者的活動來加強學生的語感。不僅如此,還可以通過辯論賽、演講等形式來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使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思想上的碰撞,言語上的溝通與交流。
2.1.2 教師可以立足教材內容,形成系統(tǒng)化的語言訓練。在當前小學語文教材中,充分體現(xiàn)了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在每個單元的后面都會配有“說一說”的內容,但是在應試教育的理念之下,教師通常不會將關注點放在“說一說”上面。因此,教師為了加強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要以“說一說”為依托,結合本單元的文章內容,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的機會,以此來促進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
2.2 強化溝通交流,提升學生口語交際興趣。為了打消學生在溝通前產(chǎn)生的膽怯、害羞的心理,加強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教師首先應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加強與學生間的溝通,更多可能性地為學生提供溝通、交流的機會,幫助學生找準學生對溝通交流產(chǎn)生抵觸情緒的原因,從而消除學生在溝通交流方面出現(xiàn)的畏難情緒。
例如,以《口語交際:朋友相處的秘訣》為例。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朋友相處的秘訣”,旨在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集體討論,根據(jù)討論的目的學會記錄信息、整理信息,能夠清楚地、有條理地匯報小組的意見。由于四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從低年級到高年級的過渡時期,這時候學生開始轉變思想方法,從過去籠統(tǒng)的印象轉變?yōu)榫唧w的分析,而在日常交際過程中,學生已有了很強的表達欲,但是由于水平不足而有所欠缺,教師則是要積極的引導,幫助學生提升口語交際能力。教師首先出示一組朋友之間相處的圖片,引導學生回憶自己與朋友相處的故事,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暢談與朋友相處的故事,為后面的小組討論提供充分的準備。在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出示課件并進行提問“和朋友相處,最重要的是什么?”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并至少提出三條大家認為最重要的意見。
在本次活動中,教師利用圖片和引導學生回憶與朋友相處的情景,讓學生盡情地講述。這種教學方法使說者暢所欲言,聽者聚精會神,課堂氣氛活躍。同時在學生交流過程中,教師及時進行引導點撥,幫助學生掌握了交流的方法,使學生克服了口語交際畏難的情緒,使學生能夠更加自信進行溝通交流,有效促進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
2.3 完善教育評價指標,幫助學生建立自信。課堂教學評價是促進學生能力提升,提升學生自信心的重要途徑。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中,教師評價注重學生知識能力水平的發(fā)展,以及語文學習技巧的掌握,關注面較窄,不能更好地體現(xiàn)加強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的教學思想。學生的學習是動態(tài)的學習,教師的評價方式以及評價方面也應當是多元化的。評價應當是綜合“自己”和“他人”等多方面的評價的,這個過程中,教師不能包辦代替,應讓學生共同參與,形成師評生、生評生、生自評的局面。
教師評價必須根據(jù)學生說話的水平給予恰如其分的評價,學生好的方面要給予鼓勵和肯定;不足的方面要及時指出,并帶領學生共同分析原因,再有針對性地加以矯正。
學生互評則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主要途徑。在互評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對方的有點以及不足之處,并對對方做出客觀、積極的評價,這樣的方式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不僅如此,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評還可以有效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通過互評為學生建立溝通交流的平臺,進一步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而自評則是學生對自己形成正確認知的方式,學生通過自評,不僅可以發(fā)現(xiàn)自身的問題,還可以通過自評來找出自己擅長的方面,使自身樹立起自信心,能夠更加大膽、大方地與他人進行交流與互動。
3.1 改變教學觀念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當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不強的原因大多是源于教師不重視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認為只要將自身的語言知識積累得足夠豐富就能充分的應對考試。因此,在教師實施教學前,應當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重視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意識到口語交際能力有助于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一定的影響。為了使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提高,教師應當在鍛煉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時多為學生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的機會,為學生營造平等輕松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狀態(tài)下提升口語交際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是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進行的,因此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交際情境,讓學生能夠在情境中激發(fā)自己的情感。
例如,運用看圖說話的方式展開教學??磮D說話顧名思義就是運用圖畫的方式鼓勵學生說話。圖畫的內容十分的豐富有趣,將形象具體化,更能讓學生所接受和理解。
在教學《夏夜多美》前,教師可以在ppt中加入插圖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圖片中小螞蟻和睡蓮的神態(tài)、表情以及動作,通過觀察展開聯(lián)想,組織學生說說看“他們可能在說些什么?”然后在組織學生觀看生動的動態(tài)畫面,讓學生運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從而掌握不同的描寫動作以及神態(tài)的詞匯。最后再讓學生閱讀文中的內容,通過觀察和自己的講述初步了解了文章的內容,學生在讀文章時就不難理解了。在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學生的思維一旦被激發(fā),就能讓學生展開自己的想象用豐富的語言進行描述。這樣的教學方式在提升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同時,還可以大幅度地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3.2 結合教材挖掘有效的教學素材。語文教材是小學生學習的主要來源,語文教材中還包含了許多的優(yōu)秀的文章,這些都是培養(yǎng)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素材之一,教師要挖掘教材中的有效教學素材,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在教學《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一課時,作者按照整體到部分對楊梅進行了描寫,由表面及內在通過對楊梅形狀、顏色以及味道的描寫,充分的表達了自己對楊梅的喜愛,學習完這課后,教師可以以“我最喜愛的水果”為主題,讓學生運用課文中的描寫方面及描寫手法介紹一種自己最喜愛的水果,并且還可以以“賣水果”為特定的口語情境,鼓勵學生大膽地發(fā)揮自己的口語能力介紹水果吸引商客。在運用以教材內容為基礎,將教材內容進行延伸拓寬教材內容,讓學生模仿文中的描寫方法,從而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例如,在小學語文教材中編排了許多口語交際的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了多形式、多樣化的口語交際練習。在低年級教材中,著重以人物對話練習為主。在一年級上冊教材中的《我說你做》《我們做朋友》《用多大聲音說話》都是以對話內容為主的內容。教師為學生設計相對應的口語交流情境,引導學生掌握會聽、會說的基本的交際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口語交際興趣,引導學生在大膽說的基礎上學會說。
3.3 利用不同的方式,創(chuàng)造交際機會。教師在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中,還應當為學生積極的創(chuàng)造良好的口語交際機會。首先,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運用表演的形式來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主動交流的興趣。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地利用學生的各種感官去體驗文章中的角色,通過表演形式理解文章作者或者文章內人物的情感、心理等。
在學習“丑小鴨”這篇課文時,由于文章中角色較多,所以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找出文中的動物角色,分析他們的動作和語言,進行有感情地朗讀,然后再請幾個同學佩戴頭飾分角色表演,在表演的過程中學生就能與文章中的動物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態(tài)度產(chǎn)生共鳴。教師在此次的課堂教學中使交際的交互,引導學生體會文中的角色不同的情感,口語交際由生生過渡到師生,由師生再到生本之間不斷的轉化,為學生構建了幾種緯度的口語交際平臺。在無形之中提升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3.4 加強學生語言知識積累,提升口語交際能力??谡Z表達和交際能力都是要依靠在豐富的語言知識積累之上,只有掌握了豐富的詞匯、表達方式才能在交流時有話可說。因此,教師要重視學生語言知識的積累。首先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學生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師可以通過根據(jù)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提供不同的閱讀書目,引導學生閱讀計劃,完成讀書筆記,在閱讀中不斷地積累新的知識。其次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晨間閱讀,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晨讀是語言積累的方式之一,通過大聲地朗讀,體會文章中語句的優(yōu)美,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領悟能力,讓學生在晨讀中積累不同的描寫詞匯,為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奠定基礎。
總而言之,口語交際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運用語文課堂內外,從自身入手改變自身的教學方式,通過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挖掘教材中的素材、豐富教學方式及重視日常語言積累幾方面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只有將這幾方面有效地運用,才能真正的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