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慶
書上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勤于閱讀,可以增長人們的見識,不出家門便可了解世界。閱讀可以讓我們積累妙語佳句,提升寫作水準的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談吐能力,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非比尋常。從現(xiàn)在的教育環(huán)境來看,英語的教學已經(jīng)成了小學教學的重點,其中閱讀在英語學習中占據(jù)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時應該重視對小學生實施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隨著國內(nèi)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為了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教師在教學方面也要做出一定的改變。思維導圖受到了廣大教師和學生的關注,對學生的學習有非常大的幫助,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把握重點知識,提高英語表達水平。
思維導圖實際就是一種知識的關系圖,其中將圖和文字進行集合,用框架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可以對知識進行總結,把握知識的重難點,將知識用思維導圖展現(xiàn)出來,學生會覺得非常清晰,一目了然,也不易混亂,在學生腦海里形成一個系統(tǒng),利于學生的記憶。其主要特點就是有很好的發(fā)散性,也非常的直觀。在英語的學習中,很多學生記憶單詞比較困難時,就借助思維導圖對單詞進行總結分類,一類一類地進行擴充,可以做到快速記憶[1]。
思維導圖可以激發(fā)人的想象力,使人產(chǎn)生豐富的聯(lián)想,可以表現(xiàn)出哲學方面的許多思考方式,并且毫無障礙,如思考的連續(xù)性、深刻性、批判性、發(fā)散性、聯(lián)想性、類比性、辯證性等。因此,它能夠有效地提高人的哲學思考水平。
思維導圖的建立非常有助于人們對研究的問題進行深入并且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思考,有利于人們對自己所思考的問題進行全方面和更系統(tǒng)的描述與分析。因此,更利于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和重要因素[2]。
詞匯是閱讀的基礎,學生只有在積累一定的詞匯量以后,閱讀的水平才能得到一定的提升。新知識的掌握程度對學生的學習非常重要,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生后續(xù)的知識學習,因為知識的學習都有連貫性,一個知識點掌握不扎實,后續(xù)學到相關的知識就會出現(xiàn)知識的斷層[3]。從小學的單詞教學來看,新學知識與以前學到的單詞或者是與以前的知識有一定的聯(lián)系,并且會在后面的繼續(xù)出現(xiàn),讓學生進一步學習,但以往的詞匯教學,教師并不會注重學生以前的學習程度,對學生的知識儲備也沒有很好地掌握。因此,教師在對詞匯進行教學時,可以采用思維導圖,通過思維導圖讓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知識,或者是對詞匯進行擴充講解,通過對過去知識的回憶降低新知識的難度,提升學生自信心,教學效率也能有進一步的提高[4]。
以譯林版六年級上冊英語Unit7《An interesting country》為例,其中有一個單詞是interesting,意思是有趣的,就可以interesting 為中心,對這個單詞進行拓展,利用思維導圖,將這個單詞分成形容詞和名詞,并且分別用這兩個詞造句,“The story is very interesting.”和“By that time I had lost interest in the idea.”學生看到思維導圖,從而發(fā)散自己的思維,就能想到interesting 是形容詞,意思是有趣的,而interest是名詞,意思是興趣。通過對單詞的擴充,學生對詞匯的詞性與意思都有了一定的掌握,進一步加強了學生對單詞的記憶,從而提高記憶的效果,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詞匯積累量,為閱讀奠定基礎。
教師想要提升教學效果或者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就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深化教學內(nèi)容,在常用的教學手法上,還要運用思維導圖持續(xù)地充實教學內(nèi)容,使教學內(nèi)容五彩繽紛,促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吸收無限的知識[5]。小學英語對于小學生來說,知識范圍很寬泛,也很抽象,這就需要教師把握好教學目標與教學內(nèi)容的關系,盡可能地挖掘各種內(nèi)容來提升學生興致,進而開闊學生視野,發(fā)掘?qū)W生創(chuàng)新思維。教師可以在設計思維導圖時,加入視頻元素或者圖片元素,用圖片形式來展現(xiàn)閱讀中的內(nèi)容,讓學生結合圖片進行思考,聚集學生注意力,引發(fā)學生興趣。借助圖片讓學生理解本節(jié)課的知識還有一定的困難,結合導圖中的圖片,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播放有關視頻,學生通過結合視頻就能更加清楚地了解文章內(nèi)容[6]。
以譯林版三年級上冊Unit3《My friends》為例,多媒體手冊包括語音、視頻、照片、文字、動畫等多種形式,能夠?qū)崟r傳遞各種信息,符合學生好奇心強的心理特點。在對本節(jié)課知識進行教學前,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的綜合情況制作思維導圖,將文章中重點的句子納入,本節(jié)課中涉及到了He/She is….He/She is my friend.就要設計幾個句子,讓學生對其進行了解,也應選擇與教學內(nèi)容密切相關的生動形象或圖形,加入到思維導圖之中,采用英語中的暗示性詞語和純閱讀,利用思維導圖中的圖片,積極引導學生閱讀,拓寬學生英語閱讀視野。這樣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和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以前學生所學的舊知識,把單詞編成對話或小故事,讓學生勇敢地參與表演,發(fā)揮表演的交際功能,讓學生在使用中有勇氣說英語、暢所欲言、自然記憶詞匯,并且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相關的歌曲、電影,進而讓學生多接觸英語。
學生掌握了好的學習方法,才能有效地進行學習。因此,學習方法對學習有很大影響,以往教師將重點放在了知識點上,對詞匯以及語法進行重點講解,然后讓學生記憶,并沒有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因此,學生在閱讀時就會有一定的困難,文章的理解效率不高。為了讓學生提高閱讀的水平,掌握學習方法,就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加強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學會用總結法、關鍵詞理解等多種方法,從而幫助學生提高英語閱讀的能力[7]。
以譯林版四年級上冊英語Unit1《Our school subjects》為例,本節(jié)課主要是讓學生掌握學校中所學習的課程。在閱讀本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設計思維導圖,讓學生在思維導圖中找準文章的關鍵詞subject,結合本節(jié)課關鍵詞,要求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從而讓學生掌握關鍵詞閱讀法。同時教師也可以借助思維導圖,讓學生對文章的內(nèi)容做歸納總結,如文章中的同學分別喜歡哪一門課程,從而進一步加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小學英語閱讀學科的特征就是抽象,并且內(nèi)容也非常零散,很多學生覺得英語閱讀乏味空洞。所以教師在英語課堂中應該充分合理地使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重視學生學習的興趣,主動設計教學情境,制造充滿生機的課堂氣氛,注重以學生為教學主體,讓學生在感興趣的情境中體會英語學習的奇妙,增加學生參與度,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F(xiàn)階段,新課程改革還在持續(xù)進行,它的核心要求是讓教師實施素質(zhì)教育,明確學生是教學主體的概念,素質(zhì)教育要求教師培養(yǎng)學生興趣,激勵學生形成強烈求知欲[8]。教師要開發(fā)學生內(nèi)在求知力量,使得學生愛上學習。教師首先注重學生的個性和心理特征,對英語閱讀的內(nèi)容精心設計,不斷變革教學方式,開展生活情境教學模式,把教學內(nèi)容通過情境教學深刻還原,從而進行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教學可以提升教學環(huán)境的真實性,學生無窮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會轉(zhuǎn)化為學習英語閱讀的動力和興趣。除此之外,應用思維導圖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模式應該注重實際。教師要明確情境教學屬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教學過程,這一系列的教學過程,可以促進學生基礎知識水平提升、學習技能增強,學生智力發(fā)展。因此,情境教學需要引導學生在生活實踐中認真觀察,融入到真實情境中切身體驗,明白英語閱讀的內(nèi)容和生活實踐的緊密關系。只有學生處于真實場景中,才會不斷感知閱讀中的信息,形成豐富實際的英語閱讀知識,助力學生挖掘情感效能,進而強化學生英語閱讀學習的積極性[9]。
以譯林版五年級上冊英語《Chinese festival》為例,教師首先提問學生festival 單詞是什么意思,學生爭搶著回答,可是答對的人并不多。在思維導圖中舉出一些我們所知道的節(jié)日,同時教師給到學生很多提前準備的英語圖片,一個一個提問學生,學生很興奮地回答著:“圖片上面有春節(jié)、感恩節(jié)、圣誕節(jié)、中秋節(jié)。”老師接著講了這些節(jié)日的英文怎么說,并且和學生談論他們所知道的節(jié)日來源,在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中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和閱讀能力,通過節(jié)日習俗的學習,學生對文章也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室的圖書角放置幾本關于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重要習俗的英文圖書,鼓勵學生在課外時間主動進行閱讀,對不會的單詞自行查閱詞典,進一步培養(yǎng)閱讀水平。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對于學生的發(fā)展有很重要的影響,而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對閱讀中的內(nèi)容進行梳理,并且教師還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為學生創(chuàng)建學習情境,能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文章的閱讀之中。因此,教師要加強思維導圖教學,在教學中發(fā)揮最大的優(yōu)勢,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