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娜
在小學語文閱讀中,繪本的運用,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文字理解能力,使學生在繪本的幫助與教師的引導下快速掌握文章的主旨,提升語文學習效果。如何解決繪本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升學生閱讀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呢?本文就此進行分析。
小學生的學習經(jīng)驗與知識儲備量較少,在閱讀的過程中因為種種因素無法完全理解文本內涵。若是在課堂教學中,對篇幅較長的文章采用理論式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不僅增加學生學習難度,還會使學生出現(xiàn)抵觸心理,無法保證課堂教學效果。繪本的運用,能夠將抽象的理論知識以直觀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使學生在圖文并茂的講解下快速理解文本內容,掌握文本中的知識,從而提升學習效果。在繪本的支持下,學生會增加對閱讀的興趣,在潛移默化中提升閱讀理解能力,為接下來的深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小學生應該具備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并學會運用多種方法閱讀??梢钥闯?,新課程標準比較注重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要求在教育工作中采用多元化教學手段進行閱讀教學,讓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獲得更多積極的情感體驗,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繪本閱讀教學方法的運用,可以將枯燥的教學內容以直觀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為學生提供思考的空間,使學生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樂趣,學會利用多種不同的方法閱讀文章,在閱讀實踐中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一部分,是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繪本閱讀教學模式的運用轉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語文基礎,為其推薦適合的繪本,讓學生在實踐閱讀的過程中掌握文本知識,學會如何閱讀[1]。與灌輸式教學模式相比,這一教學方法的運用,可以活躍課堂氛圍,學生可以就圖片內容進行猜測,思考故事的走向,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這一方法的運用,有利于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升課本知識教學效果,促使學生發(fā)展閱讀能力與學習能力。
在小學語文閱讀活動中,教師需要做好繪本的選擇工作,要結合教學要求,制定清晰明確的教學目標,為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確定方向,保證閱讀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但通過對實際教學情況的分析發(fā)現(xiàn),部分教師在繪本選擇上存在一定問題,存在盲目選擇的情況。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與學習態(tài)度。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會選擇經(jīng)典讀本或者市場上比較暢銷的繪本作為學生閱讀內容,但忽略了學生的實際需求與閱讀能力,無法保證繪本的閱讀效果。學生作為教育工作的對象,其學習基礎、興趣愛好對閱讀教學效果影響巨大[2]。若是在繪本閱讀教學中,忽略學情,就會使繪本閱讀教學失去價值,無法為學生更好地學習成長提供動力。
繪本閱讀對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促進作用。通過學生對文本內容的觀察與分析,可以了解故事的走向,同時能夠利用自己的語言對繪本內容進行描述,以此實現(xiàn)學生語言能力與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目的。但是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部分教師并沒有對學生進行能力與素質的培養(yǎng),對其閱讀學習過程進行指導,因而也無法實現(xiàn)對學生閱讀能力與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這一問題需要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應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進行指導,為學生提供實踐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提升自身的語言能力,以此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繪本閱讀教學活動中,存在圖文講解比例失衡的情況。教師教學理念不同,采用教學的方法也不同。有的教師將重點全部放在文本上,希望學生通過文字閱讀的方式掌握和積累閱讀經(jīng)驗。有的教師則是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圖畫中,認為通過觀看繪畫進行學習,可以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形成創(chuàng)新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這一問題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明確繪本教學的目的,并結合語文教學要求設計教學活動,制定教學計劃,讓學生在學習中得到語文能力與閱讀能力的提升。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本內容、結合學生學習興趣,選擇適合的繪本,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學習中提升自我,形成良好的閱讀能力與學習能力。
在小學閱讀教學中,為了提升學生對閱讀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需要教師貼近學生的生活,選擇適合的繪本,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在繪本閱讀中提升自身閱讀學習的能力,掌握繪本閱讀學習方法。生活類的繪本故事,能夠讓學生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產(chǎn)生更多的共鳴,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旨與情感,使學生快速掌握文章的內涵,有利于后續(xù)閱讀活動順利進行。在繪本閱讀教學活動開始前,需要教師做好教學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工作,加強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貼合學生的年齡選擇繪本故事,鼓勵閱讀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提升學習能力,掌握繪本閱讀方法。
例如,學習《慈母情深》內容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繪本《爺爺?shù)娜馔枳訙?,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親人之間的愛?!洞饶盖樯睢分v述了母親在艱難的生活條件下,通過省吃儉用的方式,支持和鼓勵“我”讀課外書的往事,展示慈母對子女的深情,以及孩子對母親的敬愛之情。而《爺爺?shù)娜馔枳訙分械娜馔枳硬粌H代表了美食、同時還承載著愛情、思念、陪伴和分享。在課堂活動中,教師可以將繪本內容以多媒體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認真觀看多媒體中的繪本圖片,感受爺爺對奶奶的思念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陪伴。在閱讀活動開始前,教師可以將繪本圖片直接全部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將圖片內容貫穿在一起,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思考圖片講述了什么。當學生分享結束后,就引出文字內容,讓學生在圖文并茂的環(huán)境下感受爺爺對奶奶的想念和將丸子湯分給其他人的愉悅心理[3]。當閱讀結束后,則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想象如果自己身邊也有這樣的故事,那么故事主人公的心情是怎樣的呢?作者想要通過此表達什么?讓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探究繪本的主題情感。通過與實際生活的結合,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加真實的情感體驗,使其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快速了解繪本的內涵,并掌握文章主旨。
在小學語文繪本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為學生創(chuàng)建自主學習的空間,引導學生對繪本內容進行想象,讓學生在想象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在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將繪本分享給學生,讓學生對繪本中的圖片內容進行想象,讓學生主動參與閱讀,讓學生在學習中了解不同的繪本故事,在實踐中提升自身閱讀理解能力。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圖畫內容豐富,語言簡潔的繪本,使學生能夠根據(jù)繪本的留白進行想象,讓學生在閱讀學習中提升閱讀學習能力,優(yōu)化專業(yè)知識學習能力[4]。
以《賣火柴的小姑娘》為例,進行這一內容教學活動開始前,教師可以利用繪本將文本故事呈現(xiàn)出來,然后引導學生就繪本故事內容進行想象,并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想象內容進行交流,說出自己對繪本內容的理解。當學生觀看繪本圖片后,對學生問道:同學們,你們覺得這一文章講述了什么故事?學生1:在一個寒冷的冬天,一個穿著很少的小姑娘在街上賣火柴。因為光著腳走路,她非常的冷,只能找個墻角躲避風雪。因為寒冷,她點燃了許多根火柴,看到了很多美好的畫面,有圣誕樹、豐盛的晚餐和愛自己的奶奶。后來她摔倒了。學生2:在一個飄著雪花的冬天,一個小姑娘光著腳丫走在路上賣火柴,因為很冷所以她找了個墻角躲風,并點燃火柴用來取暖,在取暖的過程中看到很多美好的事情。圣誕樹、豐盛的晚餐、溫暖的房子。教師:那你們知道作者是如何描述這一故事的嗎?學生紛紛搖頭,這時教師可以引出文本內容,讓學生結合圖片閱讀文章,了解這一故事,并探究為什么小姑娘會無家可歸,在街頭逝去。通過繪本的運用,可以將文本閱讀變得更加有趣,提升學生閱讀學習效果,使學生在繪本閱讀中了解文章主旨,充實自身的文化知識。
在語文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角色扮演,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使學生在課本知識的學習過程中了解不同人物特點,獲得更多的語文知識,提升語文學習有效性。角色扮演方法就是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繪本中的角色,根據(jù)繪本內容進行表演,將圖文內容以生動形象的方式體現(xiàn)出來[5]。這一教學方法的運用,能有效地提升閱讀教學效果,同時可以讓學生在學習課本知識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知識技能,養(yǎng)成好的閱讀學習態(tài)度。
以《狐假虎威》為例,進行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將教材內容以繪本的方式體現(xiàn)出來,讓學生分別扮演其中的老虎、狐貍、小花鹿、野豬、猴子和小兔子等角色,并結合繪本中講述的故事進行情境表演,將狐假虎威這一故事生動地呈現(xiàn)出來。當學生表演結束后,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怎么看待這個故事?學生1:狐貍非常聰明,想要借助老虎的威風嚇唬其他的小動物,讓老虎誤以為大家是害怕狐貍才紛紛逃走的。學生2:我認為老虎是一個比較老實的動物,雖然沒有很聰明,但是也懂得保護自己。當學生交流結束后,教師可以進行總結與概括,將狐假虎威的主旨呈現(xiàn)出來,加深學生的理解。
在語文繪本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學習基礎將其分成閱讀能力相似的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探究課本知識,思考繪本內容。這一教學方法的運用,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同時能夠讓學生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形成合作學習能力,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以《一個不能沒有禮物的日子》為例,進行這一繪本的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小組布置以下任務:第一,繪本主要描述了什么內容?第二,在你們的心中,什么節(jié)日不可以沒有禮物?為什么?第三,通過閱讀繪本你獲得哪些感悟?確定學習任務后,則引導學生認真閱讀繪本內容,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閱讀繪本,解決問題,了解繪本主題。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有利于提升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使學生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如何解決問題,形成合作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繪本的運用,活躍了學習氛圍,提升了閱讀學習效果。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生活,選擇適合的繪本故事,拓展學生的文學視野,讓學生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提升閱讀理解能力與學習能力。此外,教師可以組織角色扮演活動,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分析,讓學生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掌握閱讀學習方法,利用實踐提升教育工作質量,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