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栗 強 張 雙
2021年立夏時節(jié),在中原大地原野里,大片綠油油的玉米隨風搖曳著……
7月27日,中原石油工程固井公司的20名職工,駕駛著國內最先進的固井車來到文13儲1井,他們要完成這口井尾管固井施工任務。
國家“十三五”重點建設工程——中原油田儲氣庫,建成后能夠極大緩解華北地區(qū)“五省二市”在用氣高峰期間的緊張局面。
儲氣庫建設以來,作為鉆井工程收官作業(yè)的中原固井公司,牢固樹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理念,累計完成84口井固井施工,為民生建好放心“天然氣銀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地處河南省濮陽市的中原油田,歷經40余年的勘探開發(fā),部分油氣田進入開發(fā)后期,地下形成的封閉性良好的油氣儲集空間,具備建設“天然氣銀行”得天獨厚的條件。
儲氣庫的鉆井工程存在200至500多米鹽層段,是儲氣庫最好的蓋層。但是,固井水泥漿容易被鹽溶污染,影響界面膠結,被同行業(yè)稱之為提升固井質量的“攔路虎”。
固井公司通過不斷探討,研發(fā)了抗鹽韌性水泥漿體系,提高大井眼頂替效率,對癥下藥解決了鹽層固井容易污染水泥漿技術難題,提高了鹽膏層固井質量,完成的衛(wèi)11儲1井、儲3井、儲5井固井質量優(yōu)良。
井隊在儲10井鉆進過程中使用的是飽和鹽水鉆井液,中原固井公司通過現場分析和室內試驗,在2370到2626米井段采用抗鹽韌性水泥漿體系固井。施工期間,井隊上下活動和轉動鉆具,配合固井施工。該井施工后,固井質量完全達到設計要求。
文23儲氣庫為典型的枯竭型砂巖氣田,地層壓力系數低至0.1-0.3,新井鉆進過程中,地層裂縫易與老井竄通“通氣”通道,為存儲天然氣留下安全隱患。
在國內外老井封堵研究基礎上,中原固井公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 23 儲氣庫枯竭氣藏老井封堵配套技術,采取“產層+井筒+管外”并重封井思路,對產層段實施擠堵,對井筒連續(xù)注灰塞,并在上覆注防腐重泥漿封堵,對管外可能引發(fā)氣體竄漏的位置實施二次封固,從而徹底切斷流體泄漏通道,實現了封堵效果。
在文13-274井封井水泥塞固井時,為防止氣庫層上下竄漏、確保文13儲氣庫長期安全運行,中原固井公司在3191到2850米井段進行注水泥塞封堵措施,較好地阻斷了與鄰井“通氣”通道。
中原油田儲氣庫群,屬于淺層鉆井工程,地層異常脆軟,一經鉆井液浸泡,容易坍塌,井筒與套管外壁間的水泥漿通道,被脫落下來的泥餅、巖削堵塞,固井時像漿糊一樣的水泥漿因通道障礙受阻,出現閃凝,容易發(fā)生事故。中原固井公司每次遇到這樣的復雜井,寧讓固井等一日,也要將水泥漿通道循環(huán)暢通,泵壓穩(wěn)定后才組織施工。
井隊在衛(wèi)11儲8井循環(huán)時泵壓忽高忽低,存在水泥漿通道有泥餅或巖削堵塞,固井施工現場指揮李照海要求井隊加強循環(huán),一個多小時泵壓才穩(wěn)定,讓在井場的職工多等了一個多小時。
固井作業(yè)需要半個多月時間,施工時間僅僅只需要2到3個小時就可以完成,在行業(yè)中的共識是“臨門一腳”的成敗,取決于固井前期的準備工作。為此,技術干部緊盯鉆井各井段施工節(jié)點,層層把關,完成各項室內試驗,制定出“一井一案”“一段一方”的施工方案,施工一氣呵成,提高了施工成功率,降低了施工事故發(fā)生率。